登陆注册
2138100000134

第134章 比斗

带着一丝疑惑云啸回到了厅堂之中,红姑乖巧的坐在案几的后面等候着云啸。见云啸回来,便殷勤的搀扶着云啸落座。紫丁香只是催情之药,药力远没有合欢酒那么强劲。只要被人发觉便会威力大减,在如此强大的心理压力下,不萎已经是难得还弹什么怒气勃发。

“原来云侯喜欢这个调调,其实换一种玩法贱妾也是可以相陪的。”红姑咬着云啸的耳垂说道。

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克制住自己,就当是蛐蛐叫让她叫好了。

刘迁见云啸回来,便站起身来道:“临潼侯手下猛士无数,想必有精通剑技之辈。不知可否下场一舞以佐我等酒兴。”酒宴之上找些精通剑技之人舞剑佐酒是贵族之中常有之事,刘迁的提议并不越礼。酒宴上舞剑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洪门宴上的项庄舞剑。

云啸转身看了看戴宇,转回身道:“我身后的家伙都是些马上的骑兵,他们练就的是冲锋陷阵之术,再者他们都是使刀的。恐怕不能让太子满意”

戴宇面露感激之意,自己是骄傲的荆楚第一剑士,又不是什么歌姬舞姬。没事出去给人家舞一段佐酒,若是云啸要他这么做,戴宇觉得是在侮辱自己。

刘迁见云啸如此说,有些不快。

“临潼侯缪也,剑乃是兵器中的君子。乃是王者的兵刃,刀只不过是是兵器中的将才。临潼侯舍弃剑而用刀,将来战场上要吃亏的。”

“太子说的有道理,不过您也说这剑乃是王者的兵刃。云啸只不过是一介小小的侯爵怎敢用王者之刃?这剑嘛,您是淮南国的太子。日后自然是要为王的,您用得云啸用不得。”

刘安微微一皱眉,冷眼看着儿子如何应对。

刘迁显然对云啸的话十分的满意,他认为这是云啸在恭维他。

“哈哈哈,好一个王者之兵。小王便舞一场以佐各位的酒兴。”

说完“筝”的一声抽出了佩剑跃入场中,开始舞了起来。难怪刘成说这刘迁剑技高超,云啸看起来也是剑走龙蛇招式精妙,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转身问戴宇“能看出他的剑技如何?”

“也算是一名好手,一位藩国太子能有如此剑技也算难得。”

“哦,比你如何。”

“用剑的话十招之内可以胜之,若是用现在的马刀。最多三招。”

戴宇见云啸一脸的愕然便接着道:“剑技招式精妙与手臂的力量同样重要。这淮南太子虽然招式十分的精妙,但是剑尖乱颤显然是手臂没有足够的力量掌控手中的佩剑。我若是用剑可能还需要缠斗一会儿,不过现在用刀就省力多了,虽然他用的不是凡品,但我有信心在三刀之内斩断他的佩剑。当然这是比剑,如果在战场之上我一刀便可以连人带佩剑将他砍成两截。”

自打用了马刀之后,云啸发现戴宇对马刀十分的钟爱。现在已经完全摒弃了破铁片子一般的铁剑,转而非马刀不用。

身旁的红姑听得真切,若有深意的看了戴宇一眼没有说话。

这时刘迁在场中舞得兴起,收了招式持剑而立,颇有一番英武之风。

“小王一人舞得无趣,可否有人愿下场一较高下。若胜得小王一招半式,赏百金。”

刘迁对自己的剑技颇为自信,在他看来现在整个淮南王府没有一个是他的敌手。

“在下雷被向太子请教。”

一个高壮的汉子在厅堂的角落里走了出来,看他居于末席便猜出此人在淮南王府中地位不高。酒宴上的比斗也经常是剑手们的上升通道,若是一个无名的剑手在酒宴的比斗中战胜了一个成名的对手。那么他在主家的地位会有质的飞跃,这也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竞争。

刘迁有些不屑的看着雷被,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个孔武有力的家伙而已。自己只需要用老师教给的卸字诀,完全可以应付这样的大块头。以前也不是没有遇到过,结果那家伙的大腿上多了一个窟窿。

“好”

雷被“刷”的一声抽出佩剑,此剑宽背大刃看样子便非常的沉重。连云啸这样的外行都知道,这是一位力量型的选手。

对着刘迁施了一礼,便持剑在手运起了起手式。

刘迁微微一笑,大喝一声便扑了上去。双方的剑在空中交集,发出刺耳难听的金属摩擦声,刘迁想用卸字诀将对方的力量卸掉。不料,对方的力量拿捏的非常好。巨大的铁剑仿佛沾在了自己的剑上,无论自己用什么样的方法就是搅不动对方的重剑,不由得心下骇然。没想到自家的府里居然还有这样的高手,看来今天要丢丑。

云啸转身看向戴宇。

“这场比试太子输定了,无论是力量还是技术。太子都不如这个雷被,输只是时间的问题。如果太子此时弃剑的话或许会保存一些颜面,若是再做无谓的坚持,恐怕会受伤。”

场中的情况真的如戴宇所言,雷被使力将刘迁远远的推开。任何明眼人都看出这是雷被不想伤了刘迁的无奈之举,不过刘迁此时已经恼怒异常。自幼修习剑术,还未尝败绩。今天怎能败在一个无名小卒的手里。

刘迁大喝一声合身扑上,双剑再次搅在一起。这次雷被用足了力气,一下便将刘迁的佩剑搅飞出去。同时脚下使了个拌,想将刘迁逼退。不料刘迁力气已然使的老了,身子抽不回来。被雷被这一拌,顿时在地上摔了一个狗抢屎。众皆骇然,内侍们赶忙上前搀扶。

雷被也不料有此一遭,顿时吓得呆在场中。刘迁被扶起,重重的哼了一声叫人拾起佩剑。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再也不提刚才赏金的事情。

“没想到我淮南国居然有如此的猛士,来人赏。”刘安坐在上面发话,立刻有内侍端了装着铜饼子的托盘上来。

“谢王爷赏。在下听说临潼侯麾下猛士如云,曾经在洛阳城外以百骑破步雉五千步骑。在下斗胆,想请临潼侯麾下猛士赐教。”

可能是觉得今天落了自家少主的面子,雷被决定从云啸属下身上找补回来。也让自己的处境好过一些。

“临潼侯意下如何。”

“我的属下真的使不惯剑。”

云啸打定主意不蹚这趟浑水,谁知道这是不是淮南王准备好的。刚才便差一点中招,这次说什么都不出头,看你能怎样。总不能逼着我下场去和这家伙比剑吧,那他淮南王可就是找不自在了。难道要逼着太守煞星,升级为王爷煞星?

“无妨无妨,侯爷的手下可以使用任何的兵刃。再在凭手中长剑足矣,怎样。临潼侯如此的推脱,是看不起在下还是不敢?”

云啸心中暗笑,看来还是一个有心眼的傻大个。居然懂得使用激将法,不过使得也拙劣了些,谁家的小孩子才会上这样的当。云啸忘了,他今天就带了一个半大小子进来。而且此时,这位年轻气盛的半大小子已经怒了。

“姐夫,我愿意与他一战。”

云啸听见这个声音便是头大,小毛孩子掺合什么。正要出口呵斥,栾勇已经跳到了场中。刚要拔剑发现自己的手被人按住,抬头一看原来是戴宇。

所有人都吃了一惊,雷被的眼仁更是缩成了针鼻大小。因为他和这里的所有人一样,都没有看清楚这个人是怎么出现在场中的。世间武功皆可破,唯快不破。这人的速度有如鬼魅,这样的人断不会籍籍无名,他究竟是谁?

“戴大哥。”自从味中香一役之后,栾勇便视戴宇为偶像。整天缠着戴宇教授自己武功,甚至几次跪下请求拜师,都被戴宇拒绝。不过私底下还是教了栾勇一招半式。

“你回去,你不是他的对手。”

戴宇说完便转身对着雷被。

“阁下请出招吧。”

戴宇的口气异常的冰冷。

“你是谁?”

“你不需要知道,出招吧。”

雷被没有动,眼睛一眨不眨的死死盯着戴宇。他感觉到了压力,仿佛对面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头正要择人而噬的豹子。

戴宇缓缓的抽出了手中的马刀,金属摩擦的声音一下下的响着,每响一下仿佛都像一柄铁锤砸进众人的心里。雷被紧张的咽了口唾沫,因为他感觉到了对方的杀意。这是一种纯粹的感觉,同时他也觉得对方一定会成功。

“当啷”刀鞘被扔到了地上,戴宇用双手握住了马刀。双方都不动,场面一时静的可怕。百多人的大厅此时仿佛就剩下两个人,风不断的吹。散碎的头发随风飘舞,忽然所有人都觉得眼前一花。

“仓啷”下一刻雷被的重剑已经被戴宇的马刀斩成两段,马刀的刀锋停留在雷被的头顶。一道血线浮现在雷被的脑门上,一颗血珠顺着雷被的脸颊流淌,蜿蜒如蚯蚓一般,内行人都知道这是被刀气所伤,不由得对戴宇这份掌握力道的控制力敬佩有加。

雷被一声狂吼抛掉断剑,如疯虎一般跑了出去。

同类推荐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4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4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敬亭高飞

    敬亭高飞

    花木兰作为家喻户晓的女英雄,真实记载中却连名字、籍贯、出生年份都众说纷纭。结合《木兰辞》做标题,做一些我自己的理解。
  •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第二卷):从贞观长歌到天下共主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第二卷):从贞观长歌到天下共主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主要讲述607年到907年这三百年间关于唐朝的一些故事,以官方正史为基础,野史论文为补充,以年代和主要任务为主线,采用小说、单口相声的叙述形式,对唐朝二十一帝及文臣武将、布衣士女的人生进行全景式展示,并涉及对大唐政治经济制度的阐释和评价,是作者历时五年时间打造的一部心血之作,也算是一部白话正说唐朝大历史的作品。本卷主要写贞观之治及唐与高句丽、倭国的战争。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启了伟大的贞观之治,魏征、长孙无忌粉墨登场,共襄太平盛世。大唐雄师继两汉后再次进军西域中亚、白山黑水,四方威服,传颂天可汗之名。其后唐高宗李治终于将帝国的疆域推向了极致,而自隋炀帝依赖风云激荡的东北亚局势最终由了一个明确的定局,刘仁轨白江口之战大败日本、百济联军,一仗打出了数百年的和平,让觊觎大陆的日本从此成为中国最忠实的学生。另有王玄策一人灭一国,唐玄奘千里取真经等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尽在这第二卷中。
  • 穿越原始当大帝

    穿越原始当大帝

    魂回上古,重生原始社会末期。这是神话时代,却不存在神话,只有人类的艰难求存。私欲的膨胀,上演着激烈的权力斗争,人性的丑恶,被疯狂激发。重生的少羽,不甘向命运屈服,搅动风云时,揭开了一段段上古秘辛,终成一代大帝……
  •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聆听亲历者讲述——香港回归路上的风云自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之日起,香港就踏上了回归之路。香港《大公报》原副社长、第一副总编辑梁新春讲述香港后过渡期这段惊心动魄的历程——英方一意孤行,步步为营,在政制、法律与经济方面不断挑起对抗,末代港督彭定康称之为“与中国最血腥的一场决战”。中方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坚持“以我为主”,依靠港人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确保平稳过渡。本书精选的160多篇社评、观察员文章,记录、评述了香港后过渡期重大事件的始末,反映了中央政府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决心和智慧,表现了港人在回归途中披荆斩棘的意志和力量。本书对中华民族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热门推荐
  • 天机不可泄露

    天机不可泄露

    董恒波,1956年生于沈阳,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著有诗集《女神自我微笑》,儿童诗集《雪人不见了》,儿童小说集《不可言传》,散文集《辽宁散文丛书·董恒波卷》,歌曲《采树种》等。小说《魔音》获第十一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散文集《红山女神的故乡》获全国第五、六届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儿童小说集《天机不可泄露》获全国第六届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现担任《文学少年》杂志社主编。本书为棒槌鸟儿童文学丛书之一,收录了著名作家董恒波创作的短篇小说二十余篇。作品真实地呈现了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有锋芒,有温暖,更有爱。
  • 贴身保镖:我的千金大小姐

    贴身保镖:我的千金大小姐

    他本是三十一世纪的杀手之王,却在完成一次特殊的任务后,穿越到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个落后的时代,他可以随心所欲,不过,为了满足某人的愿望,他转职当起了保镖……有了超级杀手的经验,这世上又还有哪个杀手,能够对他所保护的人下手呢?
  • 初动凡心

    初动凡心

    只见柯凡站在窗前,只是一抹背影,身姿挺拔,超强的气场,让初伊觉得这般王一样的男人,怎么会不断的在自己最危难,最无助,最狼狈的时候,恰逢时宜的时候出现。
  • 必知的发明大家

    必知的发明大家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史上第一女神

    史上第一女神

    自幼儿命运多舛,一步步的绝境逼得她退无可退,世间称我为魔头,那我便化作利刃,斩尽枷锁。世界之大,浩瀚无垠,一个被人抛弃的女孩处处碰壁,饱尝无尽的追杀与痛苦,她,爆发了,一代大魔横空而出。万族林立,无边的疆域,前方有什么在等待着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妆钿铲传

    妆钿铲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曾仗剑走天涯

    我曾仗剑走天涯

    (本书暂停更新!新书《剑主已疯》火热更新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五胡乱华之际,看一个生活在乱世的平凡小子怎么成长为匡扶正义,劫富济贫,快意恩仇的江湖传说。这里有重情重义,力挽狂澜的武悼天王!这里有奸诈多端,不择手段的魔教之人!这里有玄机道术的济世道人!还有可歌可泣的凄美爱情!爱恨情仇皆在仗剑走天涯……
  •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狠辣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狠辣

    她是左相府倾世嫡女,毫无心机的她被庶妹算计,渣男虐待,惨死冷宫。一朝重生,她势要渣男庶妹付出惨痛的代价!
  • 我的舞台我的家

    我的舞台我的家

    这是一位资深文学组织工作者自叙一甲子文学生涯的纪实散文集。本书视野开阔,材料翔实,感情真挚,文风质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纪实佳作。本书从作者个人的视角,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人和事。从书中你可以清晰听到作者在文学舞台跑龙套尝到的酸甜苦辣,和在文坛风风雨雨中的独特遭际、命运。你也可以真切了解作者所熟悉、敬重的文坛前辈、名家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对文学的真知灼见。书中收入的有关作家协会重要文学活动、文学组织工作、儿童文学工作的演讲、访谈、述评、报道等,有助于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研究当代文学史,特别是中国作协的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具有史料价值和文献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