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8100000324

第324章 女大不中留

长安城刚刚经历过一场罕见的暴风雪,未央宫的飞檐斗拱上覆盖着厚厚一层白冰。宫人内侍繁忙的清扫着宫室内各处的积雪,朝臣们正在寒风中等待着朝会的召开。

“陛下偶感风寒,今日朝会取消。请各位大人各回衙署办公。”

千度站在宣室的门口,高声的宣诏。

苍蝇一般的嗡嗡声响起,朝臣们交头接耳猜测着皇帝患病背后的玄机。待他们想去找千度询问的时候,发现千度已悄然消失在宣室的门口。

刘启是真的病了,连日来的操劳似的他的身体十分的疲惫。昨天喝了些合欢酒,接连招幸了两名馆陶公主敬献来的江南美人。说是偶感风寒,其实是累着了。

“陛下,百官们已经散去。公推周丞相与魏其侯前来问安。”

承明殿内,千度弓着身向刘启禀报。

“召周亚夫与窦婴进来吧。”刘启沙哑着嗓子吩咐道。

“臣等听闻陛下圣躬违和公推臣与魏其侯,拜问圣安。”

周亚夫与窦婴站在烛山的不远处,躬身向刘启施礼问安。

一个没有实权的丞相,还有一个被罢了官的太傅居然还有这么大的能量。被朝臣们公推出来向自己问安,看来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免了吧,都坐吧。”

刘启沙哑的嗓音从挂着纱帘的床榻上响起。

“朕总觉得有些不对劲,这东边榆林神木沿线已经多日没有接到急报。可是这灵武却一天一封告急的文书,你们都是牧过兵放过马的人。你们说说,是不是应该调些人支援一下灵武。光让屯骑校尉带着三千人去,朕怕灵武有闪失。”

刘启说出了心中的忧虑,长城防线犹如一字长蛇。只要一点被攻破,那就是全线溃败的结局。他不懂军事的人都明白这一点,可是两个曾经做过大将军平定七王之乱的人却都不同意派援军。这引起了刘启的警觉。

“陛下,纵观此次匈奴扣边。一直与汉军争夺的其实是河套的控制权,连城的法子看来已经被匈奴人看穿,他们知道只要用长城将河套圈起来,无论匈奴骑兵有多么大的机动优势,只能被困死在里面。

而我们初期修建长城的地方就在东线,匈奴人是骑兵汉军是步兵。论机动能力我汉军远不是匈奴人的对手,匈奴人又在内线行军的距离远低于我方。我们抽调大军驰援西线,若是匈奴人再返回东线。那我军可就要劳师奔命疲于奔波,这样对军心士气的打击很大。

臣下认为灵武关隘雄壮,又有临潼侯的百战精兵驻守,派三千屯军前去即可。”

一向不善言谈的周亚夫摆事实讲道理,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派三千跟农民差不多的屯军去足够了。

“臣附议。”

窦婴坚持自己的一贯作风,多观察少说话。只不过厚厚的纱帘挡在那里,想观察也观察不到。

“既然这样那就再看两天,这几天朝廷里有什么事情你们要多操心。前线的军报不必经过太尉府,直接送到承明殿来。朕要亲自看。”

“军报繁杂,陛下病体恐不适这样操劳……”

“好了,大汉的江山是朕的。朕不操这个心,谁来操?是你周亚夫,还是窦婴?”

刘启的语气已经颇为不客气,这让周亚夫与窦婴听了一阵的心惊。没事敢操皇上才要操的心,敢有这心思的只有一个罪名,造反。这可是全家死光光的罪名,有几个脑袋也不敢背。

“臣等惶恐,望陛下恕罪。”

老哥俩很识趣,没有坚持非常恭顺的请罪。

“算了,你们下去吧。办好你们的差事就算是为国为朕尽忠了。”

“诺”

周亚夫与窦婴相互看了一眼,倒退着退了出去。

刘启倚靠在床榻上,眼睛在烛火的映照下明灭不定。云啸一天一封的告急文书让他心急如焚,可是听了周亚夫的话好像也很有道理。自己没什么军事经验,可他们二人好歹也是带过兵的,总不至于拿江山社稷万千黎民的福祉进行党争吧。

“父皇,您好些了么?”

纱帘挑起,一个窈窕的身影走进了刘启的床榻。

“哦,是南宫啊。你怎么来了?”

“父皇病了,做女儿的自然应该陪伴左右尝药视膳,难道父皇不待见南宫,要撵南宫走不成。”

南宫坐到了刘启的床边,拉着刘启的胳膊施展出了无敌撒娇大法。

“父皇怎么会不愿意,朕的南宫长大了也懂事了。好,很好。公主们要是都有你这份心,朕也算没有白疼你们一场。”

“父皇,太医开的药女儿帮你煎了,您趁热喝了吧。”

南宫接过侍女递上来的汤药,尝了一口便递给了刘启。

“哎,本来想给你找个人家。没想到会是那个样子,宫里的规矩大。等父皇病好了,再给你找个好驸马。”

刘启爱怜的抚摸着南宫柔顺黑亮的头发,一副满足父亲的模样。

“女儿还不着急嫁人,还想多服侍父皇几年呢。太医说了,这药喝完了要发发汗。女儿给您盖上些,免得又着了凉。今天发一身的汗,明天病就好了。”

南宫殷勤的给刘启掖着被角,一边帮着将刘启床榻上的杂物拿出去。

一个一尺见方的漆器盒子被南宫拿了出来,转过身放到了御书案上。

刘启的眼光一只随着南宫拿着的漆盒移动。嘴角无奈的撇了撇,一翻身便面朝里的躺了下去。

御医的药很见效,不多时刘启便发出了微微的鼾声。南宫见刘启睡了,便挥手叫过了千度。

“陛下,睡着了。这里不要有这么多人侍候,免得弄出声响打搅陛下休息。让无关的人在外间候着,这里有我侍奉就是了。”

“这……”

千度有些为难的看着南宫。

“我是陛下的亲生女儿,难道我还会害父皇不成,赶紧退下去。”

南宫是宫里出了名的受刘启宠爱的公主之一,她这一发起雌威来,内侍们还真得是有些怕。千度看了一眼榻上的刘启挥了挥手,便带领这内侍宫人退了出去。

宫人与内侍刚一推出内室,南宫便小狐狸一样的窜到了御书案前。看了一眼榻上的刘启,轻轻的打开了漆器盒子。

盒子里面是好大的一块红色的绢布,一排钥匙整整齐齐的挂在绢布上缀着的珍珠上。

南宫有些踌躇,拿起一个钥匙看了看,又拿起了另外一个。不知道哪把钥匙才是打开屋角柜子的钥匙,着急之下干脆端起了漆盒跑到柜子底下一把一把的试。

躺在床上的刘启看得直撇嘴,那么大的一把锁找最大的钥匙就好,真是一个笨丫头。看来还是没有偷东西的经验。挥手制止了柱子后面的千度,躺在床上的刘启继续看戏。

“咯嘣”卡簧的声音响起,看来这丫头终于是找到了钥匙。

南宫见打开了锁,低声的欢呼。高兴得好像一只刚刚偷吃了胡萝卜的兔子,可是等她打开柜门,立时便傻了眼。

眼前大大小小林林总总挂着各式各样的虎符,这么多虎符哪一个才是调动羽林的虎符。舅舅与娘亲也没告诉自己啊,南宫急的满头是汗。烛光下往去额头一片晶晶亮细密的汗珠。

刘启看得有些想发笑,可是又笑不出来。女生外向,为了自己的情郎居然偷老爹的虎符。女儿大了不中留,看来太后的话还是有道理的。

虎符可不是钥匙,可以一个一个的对。挂在刘启这里的只有半片,另外的半片在领军的将领手中。南宫开始对着这些虎符一个一个的翻看起来,希望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调兵虎符在战国时代已经普遍使用,秦赵之间战争中最著名的一个典故就是窃符救赵。带兵的将领只有在接到虎符之后,才能调动所部的军队。否则便算是违禁调兵,论军法那是要掉脑袋的。再者羽林侍卫乃是皇帝的亲军,不见到虎符卫绾也调不动他手下的五千羽林。

卫绾当然不会因为救云啸甘愿掉脑袋,于是大汉版的窃符救云便上演了。可是王娡与田蚡同时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虎符不止一枚。皇帝的手中有很多块虎符,多得甚至专门打造了一个楠木柜子来装。

可怜的南宫怎么也闹不明白,究竟是哪块虎符是用来调动羽林的。

南宫急的直蹦,鼻尖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刘启看得不忍,几次都想下床帮她找。

终于在翻检一枚虎符的时候,南宫在虎符的上面发现了一个羽字。南宫大喜,按照舅舅的说法。另外的一半虎符在卫绾手里,那半片上必然有一个林子。这肯定就是调动羽林的虎符。

南宫一阵的欣喜,回头怯怯的看了一眼躺在榻上的父亲。刘启赶忙闭上眼睛装睡觉,生怕南宫发现了什么端倪,这会活生生的将这个丫头吓死。

揣好了虎符,重新锁好柜子将漆盒放在了原先的位置。南宫迫不及待的走了出去,千度从柱子的后面转了出来看着榻上眼神明灭不定的刘启不敢说话。

同类推荐
  • 谋圣系统之风云乱

    谋圣系统之风云乱

    周执,一个爱好历史的文科男,时常感叹生不逢时,觉得自己如若在唐朝,定会超越房玄龄,成为一代谋圣。一天,他梦见自己走在回家的路上,拾起一个晶莹的石头,莫名其妙被绑定了谋圣系统,前往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唐,故事从此刻开始。(本书主要是历史向,大体尊重历史轨迹,文中出现的书均是存在的,男主是属于慢慢成长的,会很厉害,有张仪的口才,张良的计谋,望大家喜欢)
  • 年代记之千年世界

    年代记之千年世界

    本篇作为起点小说《长夜年代记》的资料篇。记录了平行真实地球与小说时代空白千年的故事。以编年体与纪传体两种形式记录了这一千年时间历史的走向。
  • 秋千史话

    秋千史话

    秋千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俗体育活动,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作为体育活动的秋千至今仍然深受人们(特别是妇女、儿童)的喜爱。本书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采用图文并茂的写法,运用比较通俗的文字和较为活泼的语言,粗略地描绘了我国秋千活动古往今来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少数民族的各种秋千活动形式,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我国古代秋千活动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对进一步研究中国秋千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北宋佞难当

    北宋佞难当

    这是一个发生在北宋赵祯年间的故事,路小娄作为一个21世纪的‘三好’青年却意外穿越到了这里,为了完成原本“吃好、喝好、玩好”的三好愿望,路小娄开始了新的‘平凡’之路。做唐宋九大家?太累、不干;跟包青天唱“智斗”?算了,怕死;跟回鹘、大理、辽、西夏、吐蕃搞贸易?那个……骆驼和马怎么骑?总之,伟人说的好:困难是有的,就是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不过路小娄的心思还是挺灵光。人生迷茫了?就去人多的地方转转,哪里人多就去哪儿,准没错。
  • 三国本纪

    三国本纪

    刘翼重生在三国,拥有两世记忆,却改变不了眼前的一切。那个晚上,他失去了几乎一切。这是一个吃人的世道,在这里活着,要不学会吃人,要不就等着被吃!
热门推荐
  • 戴明贤集(第一卷):石城安顺

    戴明贤集(第一卷):石城安顺

    《石城安顺》系《戴明贤集》第一卷,也是本套书的开启,主要是描述戴明贤孩童时期的所见所闻,以一个孩子的眼睛描绘出安顺这个小城中普通市民的动荡生活与世俗百态。本书并未大而化之地去写这个城市或者他的童年,而是具体到一个个的小人物小事件,将如此丰富多彩的关于战时教育、文化艺术、商业、警务、宗教,关于民间习俗、餐饮、缝纫、娱乐……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方式,具体而微地呈现着这座小城永远不变的散淡、潇洒的日常生活。这种描写,让这座小城与人,散发出一种特有的韵味,凸显出它那种在充满动乱与战争的时代中异常坚韧的生命力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旷野独骑:一个铁血骑士的十年传奇

    旷野独骑:一个铁血骑士的十年传奇

    全书讲述了年过半百的罗维孝十余年的骑行经历。从雅安到青藏高原,从青藏高原到祖国各地,最后独闯异国他乡到达法国艾斯佩莱特市。
  • 好汉,上路哉!

    好汉,上路哉!

    十全街上的三大名楼,别说是姑苏城,即便放眼整个江南,也是首屈一指的,三大楼的买卖各有所司,大凡一个人的正常嗜好都能在这三大楼中找到归属:举凡是人,多有赌性,位于街西头的“望月楼”便是赌坊,整日开放,无论贫贱、无论男女,只要有钱,就算是只狗,也能进去;“民以食为先”,矗立于大街中段的“得月楼”的素菜名闻天下;至于街东的“揽月楼”,算是三大楼里对客人最挑剔的了,妇孺客人不得入内,只能是身下带把儿的有钱男子才能进,妓院是也!那一晚,“揽月楼”里来了位很奇特的客人,纵令是见多识广的老鸨桑嬷嬷,也对那位客人提出的怪异要求惊诧不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入骨宠婚:赖上乔先生

    入骨宠婚:赖上乔先生

    她是这场婚姻里最卑微的等待者,痛入骨髓,她终于醒悟转身离开,那个男人却紧紧抱住她,求她别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爹地妈咪又逗比了

    爹地妈咪又逗比了

    新书(娇萌仙妻在碗中)已经发布,欢迎各位小可爱围观支持,么么哒! 都说沈先生酷拽狂帅炸天,不近女色,天生厌食者,对食物的挑剔让人忍无可忍,却偏偏对自家媳妇的手艺爱不释手,整天粘着不放手,直接将人宠上了天。“老公,他们都说我只会做吃的,配不上你。”“没事,我就喜欢你的厨艺。”“哦,原来你喜欢的是我的厨艺,而不是我这个人。”“我错了,老婆,我喜欢的是你,唯一的你。”被无视在一边的小包子一脸苦兮兮:“妈咪,求你们别秀恩爱了,你们不要我了吗?”
  • 耗子赖上小仙女:痴心绝对

    耗子赖上小仙女:痴心绝对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五百年的修炼只为再睹仙姿,五百年来我日夜守候在紫梦湖畔,却意外得知被我咬到的小仙女被贬人间……我到人间寻找小仙女,她就早已被我烙下终于找到了我的小仙女。五百年前一咬定情,五百年后我要以融化你寂寞的仙魂……
  • 于是开始喜欢你

    于是开始喜欢你

    什么是爱情呢?某天,我终于明白过来,却是在你离开许久之后。——“你喜欢我用什么法子追你?”尹臻从没想过两人重逢后,女人会讲出这么一句话来。他吃惊片刻,继而故作冷淡问:“你……要追我?”女人志在必得地点了点头:“追定了。”“抱歉,我结婚了。”他掩痛,转身离开,就怕再多望一眼对方便后悔拒绝了。
  • 最后一个贝勒

    最后一个贝勒

    长篇抗战小说《最后一个贝勒》讲述了抗日战争中,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三个贵族青年在战争中的际遇和情感冲突,题材独特,史料翔实,振聋发聩,是作者于川根据自己的父母在抗战中的真实经历所创作的一部半纪传体长篇小说!于瑞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卢沟桥事变”暴发后,报国心切的瑞年返回天津,参加了国军部队,几经周折,最终投效于范筑先将军的麾下,屡立战功。在此其间,他接触到一些共产党人,也开始了和女大学生淑娟的恋情。范筑先将军殉国后,瑞年和淑娟几经周折,终于投身于八路军中,但受到他初恋女友,日本间谍宇垣琴音和乳娘之子郑宝仲的牵连,他又被迫离开前线部队,到八路军冀南军区“觉醒联盟”担任翻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