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10300000001

第1章 引子

那故事让我们围炉而坐的一干人全然屏住呼吸,惟有某人给了句了无新意的点评,说此事诚然可怖,但值此平安夜,在古宅内讲的奇闻异事亦本该如此,我记得当时别无他话,直到有人恰好发觉,一个孩子居然遭此天谴,这样的事是他此前闻所未闻的。这故事我且提一笔,话说也是那么一栋跟我们当时聚会之地相差无几的老宅,幽灵赫然出现在某个正与母亲一起在屋中安睡的小男孩眼前,其情其状殊为惊悚,直唬得这小哥赶忙把母亲唤醒;唤醒她并不是指望她驱散恐惧再哄他入睡,而是要赶在她这么做之前,先让这摄去他魂灵的一幕,也与她撞个满怀。正是那句感想引出了道格拉斯的反应——倒不是当场,而是迟至傍晚——如是便生出饶有意味的下文,从而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时另有某君讲了个波澜不惊的段子,我看出他听得心不在焉。我看这是个征兆,必是他自己有料可抛,我们只需等候便是。到头来我们等足两夜才见分晓;不过,当晚,在我们散去之前,他还是吐出了一番萦绕在心头的话。

“我非常同意——关于格里芬讲到的那个鬼魂,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正因为它首先在一个如此年幼的小男孩面前现形,这故事才多了某种特殊意味。不过,据我所知,像这样引人入胜、与某个孩子扯上关系的事件,这并不是头一起。设若一个孩子能将螺丝拧紧一圈,那么设若有两个孩子卷入其中,你们又将作何感想——?”

“我们当然会说,”有人嚷道,“有两个孩子,就等于把螺丝拧紧两圈!而且我们想听听来龙去脉。”

彼时道格拉斯在壁炉跟前的画面我至今历历在目,他之前已站起身背对着它,双手插在口袋里,低头看着说话的那位。“直到现在,除我之外,还没人听说过这件事。实在是骇人听闻哪。”这话自然又招来几个人的信誓旦旦,说但凡能一饱耳福,必不惜任何代价,而我们这位朋友兀自气定神闲,胜券在握,目光在我们其余人等身上扫了一圈,继续说道,“此事可谓无与伦比。据我所知,根本没有什么能与之稍稍匹敌。”

“就因为恐怖吗?”我记得当时这么问过他。

他好像说事情没那么简单;却委实不知该如何描摹才好。他伸出一只手遮住双眼,扮出一副战战兢兢的鬼脸。“因为可怕——可怕!”

“哦,真勾魂哪!”有位女士大声喊道。

他没注意她在喊什么;他看着我,不过,似乎也不是在看我,倒像是看到了他口中念叨的景象。“因为弥漫于其中的,是匪夷所思的丑恶、恐怖与痛楚。”

“好吧,那么,”我说,“就坐下来开讲吧。”

他转过身面对炉火,对着一根柴火踢上一脚,接着盯住它看了一会。然后他又扭过脸面对着我们:“我还不能讲。我得给城里寄封信。”这话一出口,四下顿时众口一词,不是抱怨便是责备;喧哗既罢,他兀自凝神,解释道:“这故事已落笔成文。藏在一只上锁的抽屉里——年深岁久,不见天日。我可以给下人写信,将钥匙附在信封里;如此,他一找到便能寄个包裹过来。”他这话似乎是特意说给我听的——近乎求援,求我帮他摆脱踌躇。他已经打破了那块历经无数个寒冬积成的坚冰;至于在此之前为何守口如瓶,应该自有其道理。虽然别人不满他拖泥带水,但也正是因为他疑虑重重,我才欲罢不能。我求他赶在明天第一班邮车之前写好,求他同意稿子一来就让我们先听为快;接着,我问他这故事是不是他的亲身经历。对此他立即答复。“哦,感谢上帝,并非如此!”

“那么记录是你做的吧?是你记下来的?”

“此事我只存留印象。我将它谨记于此”——他拍拍心口。“片刻不曾忘怀。”

“那你这份手稿——?”

“陈年墨色已渐渐消退,论书法倒是一笔好字。”他又卖起了关子。“是女人的笔迹。她已经去世二十年了。临终前她把这些手稿托付给了我。”此时人人都在听,少不得有人调侃,抑或好歹推断个结论出来。然而,即便他对那结论不屑一顾,因而脸上全无笑影,却也不露一丝怒意。“她是魅力十足,可毕竟比我年长十岁。她是舍妹的家庭教师,”他沉着地说,“就我平生所见,与同等身份之人相比,她是最和蔼宜人的一个;无论怎样褒奖她都不算过分。说起来这已是陈年往事,而那段故事则发生在更久以前。当时我正在三一学院[1]念书,第二学年暑假回家时见到了她。那年我在家待了好一阵子——真是一段美好时光;在她闲暇时,我们在花园里散散步,聊聊天——我发现她的谈吐机敏而可亲。嗯,没错;别笑:我很喜欢她,而且,直至今日,一想到她也喜欢我,我就乐在其中。但凡她对我没有好感,也不会把那件事告诉我了。她可从来没跟别人讲过。这话倒不是她自己说的,不过我知道她没有讲过。千真万确;我看得出来。等你们听完了,便能轻易判断个中缘由了。”

“就因为这件事骇人听闻?”

他还是盯住我。“你轻易便能判断的,”他重复道,“你会的。”

我也盯住他。“我懂了。她那时恋爱了。”

他第一次笑出来。“你真是一针见血。对,她是恋爱了。应该说,她恋爱过。此情有所流露——若是不流露她就没法把这故事讲出来。我看出来了,而且她也看出我看出来了;不过我们俩谁都没说破。斯时斯地我历历在目——草坪一角,高大的山毛榉树投下的浓荫,漫长炎热的夏日午后。那本不该是教人颤抖的场景啊;可是,哦——!”他弃壁炉而去,猛然坐回到自己的椅子上。

“周四上午你能收到邮包吗?”我说。

“没准要等到第二班邮车。”

“那好吧,就约在晚餐后——”

“你们都会来这里跟我碰面吗?”他朝我们扫视了一圈。“没有人要走吗?”那近乎是希望的口气了。

“人人都会住下来的!”

“我要留下来——我也要!”那几位本来定下要走的女士纷纷嚷道。不过,格里芬太太表示希望能多知道一点儿内情。“她爱上谁了呢?”

“故事里会讲到的,”我自告奋勇地回答她。

“哦,我都等不及想听那故事啦!”

“故事里不会提这个,”道格拉斯说;“不会用任何直截了当、有失文雅的方式讲出来。”

“那就更遗憾了。只有那样讲我才听得懂。”

“你不打算讲吗,道格拉斯?”还有人在问。

他猛地站起身。“会讲——明天。现在我得去睡觉。晚安。”接着,他飞快地抓起一支蜡烛,径自离开,抛下略感狐疑的我们。在宽敞的棕褐色大厅的这一头,我们听着他的脚步声拾级而上;此时格里芬太太开口了。“好吧,即便我不知道她爱上了谁,可我至少明白他爱上了谁。”

“她可比他大十岁呢,”她丈夫说,

“那理由就更充分啦[2]——在那种年纪!不过这倒也不错,他能保密这么久。”

“四十年!”格里芬插了句嘴。

“末了还是忍不住。”

“这样一来,”我回了一句,“周四晚上的这桩盛事才会激动人心嘛;”大家都同意我的说法,觉得既然如此,那我们对其余的一切都不必在意了。刚才的那则故事哪怕再不完整——最多就是连载小说的开场白罢了,也终究是讲过了;我们互相握手,然后照某君的说法“吹灯拔蜡”,便各自就寝。

翌日,我得知一封装着钥匙的信随着第一班邮车抵达了他在伦敦的寓所;不过,尽管——也许恰恰是因为——这消息到后来传得沸沸扬扬,所以我们都不怎么去惊动他,直挨到吃过晚餐,挨到入夜后的那个时辰——说实话,也许这个时辰与我们心向往之的那种情绪,最是相得益彰。接着,他变得格外健谈——我们所期盼的程度亦莫过于此,而且,对于何以如此,他确实给出了最好的理由。围在大厅的壁炉前,我们再度被他撩拨得一惊一乍,这情形与昨晚一模一样。为了让那个他答应要读给我们听的故事得到正确的理解,看来有必要事先交代几句。我且在此处一次说清,后文免赘。以下我将要讲述的故事,都来自我本人很久以后忠实抄录的副本。可怜的道格拉斯,临终时——彼时死神已出现在他眼前——将手稿托付于我,这便是那年圣诞后第三天寄过来的那份,到了第四个晚上,就在同一个地点,当着我们这一小拨鸦雀无声的听众,他开始朗读,感染力惊人。那些曾经口口声声要留下的女士当然都没留下,感谢上帝:毕竟此前早有安排,所以她们纷纷离去,临走时还表示自己的好奇心简直势不可挡——这全是因为他施展了种种手段,将我们的胃口一层层吊高。然而,这样反而使得坚持到最后的那一小拨听众更紧凑更齐整,使得围炉而坐的人们一律笼罩在毛骨悚然的气氛中。

说到他的种种手段,其中第一招便是提醒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早在手稿开始叙述的时间点之前,这个故事就已经开始了。有鉴于此,需要了解的事实是:他那位老朋友是一名乡下穷牧师膝下的几个女儿里最小的一位,彼时年方二十,初次谋求教职,先是根据一则广告与东家略通了几封信,然后战战兢兢地跑到伦敦去应聘。话说那日,她来到哈雷街面试,在她眼里,那栋宅子既轩敞又堂皇——而那位未来的主人显然是位富贵闲人,正值盛年且独守单身,对一个出身于汉普郡教区牧师家庭的心如鹿撞、坐立不安的姑娘而言,若非梦里相逢,抑或于陈年小说中邂逅,这般人物是向来无缘谋面的。对于他这样的人,任谁都会过目难忘;好在,这种类型也从未绝迹。他既英俊又洒脱,教人如沐春风,行事不拘小节,性情达观和蔼。如是,她难免要为他的风度和英姿着迷,但最让她魂牵梦萦,也为她以后的行为平添勇气的,是他当着她的面把整件事都说成是她施与的恩惠,他应当感激才是。她看得出,他虽然很富有,出手却挥金如土——在她眼里,他整个人都笼罩在光环里,折射着上流时尚、英俊相貌以及豪掷千金的习气和取悦女人的花招。他眼下住着一栋大宅子,堆满了旅行纪念品和围猎战利品;可他希望她火速赶去的地方却是他那位于埃塞克斯郡的乡下祖屋。

两年前,他那个在军队里服役的弟弟与弟媳在印度双双离世,把一对儿女——他的小侄子和小侄女——留给他收养。像他这样的男人——既缺乏对路的经验、也没有一丁点耐心的单身汉——陡然面临如此离奇至极的局面,这两个孩子自然就成了压在他身上的重负。这一切都让他忧心忡忡,而且,就他个人而言,也确实有过一连串闪失,可他对可怜的小家伙深为同情,为之竭尽了全力;他还特意把他们送到自己的另一处住所——因为最适合孩子居住的地方当然是乡下——从一开始便尽力找到最能干的仆人来照看他们,甚至不惜打发自己的贴身仆人去侍奉,而且但凡有时间,他就亲自去察看他们是否得力。棘手之处在于,两个孩子除此之外再无亲眷,而他所有的时间都忙于自己的诸项事务。他将孩子安置在既利于健康、又安全可靠的布莱庄园,还在这小小的架构中任命了一位出色的女士——格罗斯太太当家主事,不过她只管那些楼下的女仆,他相信他的客人会喜欢这位曾替他母亲帮过佣的女人。眼下她不仅是庄园的管家,还暂时充当那小女孩的监护人,所幸,格罗斯太太膝下并无子女,所以对她百般宠爱。庄园里有一大班人帮佣,不过,毫无疑问,这位将要奔赴庄园担任家庭教师的年轻女士将会享有至高权威。每逢假期,她还得照看那个小男孩,如今他已经在学校里待满一个学期了——虽说他如此年幼还不该去上学,可他哪还有别的办法?——而且眼下假期将至,用不了一两天,他就会回来。这两个孩子早先曾有过一位年轻女教师,可惜到头来又失去了她。她将照看他们的工作完成得很出色——她真是个值得钦敬的人——直到去世,如此重大的困局确实让小迈尔斯别无选择,于是他只能被送去上学。从此以后,格罗斯太太全力照管弗洛拉,无论是在教导礼仪还是其他的方方面面,都殚精竭虑;除此之外,庄园里还有一个厨子、一个挤奶女工、一匹老矮种马、一位老马夫和一名老园丁,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可敬之人。

说到这里,道格拉斯已经渐渐勾勒出故事的轮廓,此时有人插进一句疑问。“那么,那位前家庭女教师是怎么会死的呢?既然她如此值得钦敬?”

我们的朋友旋即作答。“这一点会水落石出的。我就不预告了。”

“抱歉——我倒觉得你恰恰就在预告。”

“设若我是她的继任者,”我提出,“我会很想知道是不是这份工作导致……”

“导致无从躲避的生命危险?”道格拉斯一语道破了我的念头。“她确实想知道,而且她也确实知道了。你们明天就会听到她究竟知道了什么。当然,与此同时,她也觉得前路略显阴森。她还年轻,没什么经验,提心吊胆:要直面如此责任重大、几乎无依无伴且委实孤单的工作,难免踌躇——她花了好几天,或是咨询旁人,或是独自盘算。不过,东家许下的丰厚薪资远远高于她那点卑微的要求,于是,再度面试时她毅然点头,签约受雇。”说到这里,道格拉斯暂停片刻,为了诸位听众着想,我不由插了一句:

“这故事告诉我们,毫无疑问,她被那光彩照人的青年男子迷倒了。于是她言听计从。”

一如昨夜,他站起身,走到壁炉边,冲着一根柴火踹上一脚,继而背对着我们站了一会儿。“她只见过他两回。”

“是啊,可那正是她满怀激情的动人之处啊。”

让我略感惊讶的是,一听到这话,道格拉斯便转过身面对着我。“那确乎是她满怀激情的动人之处。毕竟还有别人,”他接着说,“她们可没有言听计从。他将自己所有的难处向她和盘托出——说先前颇有几位应征者望而却步。只因为她们害怕。这营生听来乏味——听来古怪;尤其是他那项最重要的条件更让问题变本加厉。”

“这条件是——?”

“她永远不能烦扰他——永生,永世:无论出什么事,都不可求助,不能抱怨,也不准写信;所有问题她都必须独自面对,一切费用都通过他的律师支取,大小事务她都得一力承担,好让他全无挂碍。她一一应承,后来她跟我提到,当时有那么一会儿,他如释重负、欢天喜地,握住她的手感谢她的自我牺牲,这样一来,她已然感觉得到了回报。”

“可是,难道她就只得到这点回报吗?”有位女士问道。

“从此以后她再没见过他。”

“哦!”那女士说;鉴于我们的朋友随即再度离我们而去,这声“哦!”便成了当晚仅剩的又一个至关重要的、由这个话题引发的词儿,直到次日夜晚,于壁炉一角,他坐在最舒适的椅子上,打开一本薄薄的镶着金边的老式笔记簿的褪色红封皮。讲完整个故事其实耗去远不止一晚的光阴,然而,就在第一晚,又是那位女士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你的标题是什么?”

“我没有标题。”

“哦,我倒有一个!”我说。然而,道格拉斯没留意到我,他已经开始朗读,语调动听而清晰,仿佛将作者提笔手书的优美声响,径直传到听者的耳畔。

注释:

[1]指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

[2]原文为法语。

同类推荐
  • 红颜

    红颜

    这是一篇关于银行理财、投资诈骗的妙作,完全与生活同步。大堂女经理娇小可人,完全是一表面现象。她挪用客户存款竟然出于绝望的婚姻和贫寒的家境,而男友的父亲却以告密的方式来爱自己的儿子,人性的善恶莫非只在一念之间? 我从小就知道我很普通,非常非常普通,但大多数笨鸟后面都站着一个勤劳的驱鸟人,我爸就是这种人,小学阶段他陪我每周3小时上数学拓展课,初升高时分数不够他不得不出了一大笔钱,高中阶段有两个固定的家教轮番进出。眼看我这麻袋实在绣不出花来了,爸及时启动备用方案,让我上了离家较近的一所大学的体育系。
  • 乡村纪事:稚嫩的硬壳

    乡村纪事:稚嫩的硬壳

    出租车如同前置了两盏矿灯,昏黄的光仅够照亮一小段路,光柱在路面大幅度地摇晃,可以看到深浅、宽窄不一的车辙彼此交错。四下里黑漆漆一片,我知道自己是沿着嘉陵江边的旧道逆江流而行,却对它无法感知。从广元机场的高速路拐进一条土路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算是完成了暂别一种生活的仪式。对我而言,此行确实不同寻常,长时间的乡村生活经历,不曾有过,在乡下过年的经历,不曾有过,与农家孩子朝夕相伴几个月的经历,也不曾有过,后者甚至是难以想象的。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部以自己真实经历为素材的传记体小说,通过讲述保尔·柯察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即使身体瘫痪、双目失明,也要重新跨入冲锋的队列里的故事。
  • 简·爱

    简·爱

    《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故事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 睡美人(上)

    睡美人(上)

    一个叫杜林的小镇,成了这种新型全球性传染疾病的重灾区。这种疾病被称作“奥罗拉流感”,只有女性会被感染。它的症状是:被感染的女人睡着时会被包裹在像茧一样的黏糊糊的薄纱里,宛如一大团棉花糖。更糟的是,如果有男人因为害怕而破坏了这层薄纱,他的母亲、姐妹、妻子或是女儿就会变成攻击他的杀手。必须有人在这种疾病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之前,找到疾病的源头,以及解决的办法。谁是那个被选中的人?只有一位女性——埃薇,没有被感染。她和别人不一样,她能和动物交谈。她仿佛冥界的使者,只身走进了男人们的世界。她是谁?为什么没有被感染?世界还能回到正轨吗?
热门推荐
  • 云开点湘

    云开点湘

    笔点千山,墨染江河。初次遇见,云湘亲自为少年点开墨痣,却成了少年心中的朱砂痣。时过境迁,千年后,一位自称云的少年当上了宰相,世称“云相”。“别跑,姐姐,你现在比不过我的。”云湘:“说好的,只演姐弟呢?”少年微笑道:“床前演姐弟,床上是夫妻。”【甜宠,不虐】
  • 草木青松

    草木青松

    一个毫无亮点的失败的青春几乎失去的女大学生的阶段性迷茫史
  • 一切都是为了家

    一切都是为了家

    故事里的内容,主要是写罗一航,和村里的一个离异女人,吴心如的爱情故事。
  • 情起初现时

    情起初现时

    席晓初万万没想到,六年后竟然还能遇到他。他的身影还是那么挺拔,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此时她手挽敬贤学长,他旁边站着苏锦兮。本以为是匆匆一面,没想到竟是新的纠缠的开始。
  • 何以为我拾旧年

    何以为我拾旧年

    皎姒活的时候,苏奕一直以为她永远不会离开,是以他从未舍得褪下那层虚伪面庞。虚假过了头,便是应了那句“做戏却入了戏”。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他真会把她捧在心尖尖上。哪怕早已她与他决裂,哪怕天各一方生死不见。哪怕……她早已化作一抔黄土……或许有来生。他会选隐逸山林,三尺布衣。再不做滔天权贵,玩弄人心。可再没有来生了。
  • 御制水忏

    御制水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非营利组织法专家建议稿

    中国非营利组织法专家建议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营利组织法》专家建议稿的起草,历时多年,征求各方意见,终成此稿。书中以保护公民结社自由、规范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规范政府的监管活动为出发点,对各种非营利组织的设立、变更、组织结构、财产、组织监管、法律责任等进行了细致规范,对学界争议较多的管理体制问题、涉外非营利组织的问题、政府支持、许可主义与准则主义的问题等进行了梳理和论证。
  • 素手摘星诺画晴

    素手摘星诺画晴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衣儿···我的好衣儿···离开···龙池城,再也···再也不要···回来···”“我的衣儿···你本该就是这个样子···你的劫···终是过了···”诡异穿越,灭门,坠崖。幸得滇王印。从此神、魔、人三界打破平静。这又会是怎样的一个奇妙旅程呢?
  • 七生情缘三世梦

    七生情缘三世梦

    首先说明自创没有任何依据。文章走向全靠作者脑洞。也有互动选择定向发展哦。男主女主七世三生情感纠葛。架空历史(也会出现我们熟悉的)虐文!虐文!虐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多多互动,文章走向选择性的定向发展哦,多互动????
  • 沧澜秦梦

    沧澜秦梦

    沧澜大陆,土地广袤,资源富饶,人族、兽族共居于这个大陆之上。从大陆诞生伊始,就战乱不断,烽火连天。一个重生者,几经波折,终在这片大陆展露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