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9000000034

第34章 大宋王朝的全面解读(11)

辛次膺(1092~1170),字起季,莱州(今山东莱州)人,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后人推他为宋室南渡以后第一敢于直言的大臣,对他评价很高。

辛次膺的大胆直言,是不分对象的。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儿子在秘阁任职,辛次膺认为不妥,就上奏宋高宗:“带兵打仗,是韩世忠的功劳,与他的儿子有什么关系?石渠、东观,是国家藏书的地方,与武功又有什么关系?这个先例一开,恐怕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并不因为韩世忠曾为国家立下大功,就有所迁就。秦桧帮他的妻兄王仲薤升官,他弹劾王仲薤曾经对金人卑躬屈膝,罪在不赦;又弹劾秦桧另一个妻兄王蝜;最后干脆将矛头指向了秦桧和高宗本人:“秦桧以权谋私,陛下纵容他这样做,国家的纲纪、大臣的责任何在?”甚至毫不客气地指出:“就算是外戚、皇室成员,只要陛下过分任用、宠信,我都一样能够弹劾他们。外戚、皇族尚且如此,难道大臣的亲戚,我反而不能弹劾了吗?”

在国家政治、军事等大事上,辛次膺同样不遗余力地向皇帝进言。他反对屈辱地向金国求和,和议成功之后,他上疏高宗说:“臣以前常说金人狡诈,不讲信义,希望陛下能够为国家好好地考虑一下。朝廷屈辱地与金国议和,臣认为是不对的。一些大臣不为国家着想,只想着奴颜婢膝地向金人求和,还荒唐地认为这很合适,不知道天下人都认为合适吗?忘记了国家的仇恨和耻辱,放弃自己的尊严来取悦敌人,难道天下人都能像陛下想的那样真的没有怨恨了吗?”

后来辛次膺被罢官,因为他名气太大,所以秦桧想把他收为己用,对此辛次膺只是笑了笑,却没有理睬他。孝宗即位后,他就用人、军事、财政等问题向皇帝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直到辞官回家之前,他还劝孝宗不要重用汤思退,他认为:“今天的局面,不是汤思退所能够解决的;汤思退这个人,恐怕会误了国家大事。”孝宗乾道六年(1170)闰五月,辛次膺去世,终年七十九岁。

陆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为何“君子惜之”

陆游(1125~1201),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陆游才气纵横,在文学创作上成就突出。他的诗、词、散文都有自己的特色,尤以诗歌的艺术成就最高。现存陆诗有九千三百多首,反映的社会生活极其丰富,可以说陆游是南宋诗坛上首屈一指的大诗人。陆游也很有政治才干。孝宗即位时曾亲自召见过他,并称赞他“言论剀切”,特赐他进士出身。在朝期间,陆游向孝宗陈述了有关定都、备战以及革新政治等方面的许多建议。然而好景不长,很快陆游就因为反对权臣龙大渊、曾觌,被贬出了朝廷。此后虽然他先后得到过张浚、王炎、范成大等人的赏识,但是仕途却一直坎坷,屡贬屡起,屡起屡贬,而且调动非常频繁,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夙愿始终没有实现,但是他一直没有忘记恢复故土。当韩侂胄于宁宗嘉泰二年(1202)主张北伐时,七十八岁高龄的陆游毅然出山,主持修撰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历史。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为韩侂胄撰写了《南国记》、《阅古泉记》等文章,遭到了舆论的非议,朱熹也批评他“不能全其晚节”,这就是“君子惜之”的原因。清朝历史学家赵翼曾经为陆游辩诬。其实这件事也确实无损陆游的光辉形象,他为韩侂胄撰写的两篇文章,主要是勉励他为国建功立业,表现出了一片拳拳爱国之心。然而韩侂胄的北伐却最终失败。嘉定二年(1210),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的陆游在凄凉中含恨离开了人世,他的绝笔诗《示儿》是这样写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辛弃疾在文学方面有什么杰出贡献

辛弃疾不仅具有卓越的军事、政治才干,在文学创作上,他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辛弃疾诗文词俱佳,他在词的创作上用力最勤,现存词作约有六百二十多首,在两宋词人中首屈一指,成就也最高,对当时和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辛弃疾一生以杀敌报国为己任,却始终不能施展抱负,他的一腔爱国之情,满怀悲愤之气,往往通过词的创作表达出来。在大量的词作中,他以炽热的情感、激昂的音调,抒写了渴望恢复故国的强烈愿望和提戈跃马、立功沙场的壮志豪情。“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这种心情的突出体现。直到晚年,他还发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壮语,充分表现出强烈的战斗精神和爱国情怀。然而长期的得不到重用,又使他内心郁结着无穷的苦闷,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中,他抒写了自己报国无路的悲愤。他痛恨主政者的昏庸懦弱,在一些词作中或辛辣、或婉转地加以讽刺,有时甚至进行尖锐的抨击。总之,辛弃疾的词,饱含着浓烈的爱国热情。

辛词的艺术成就也独步当时。辛词题材丰富,反映现实生活深广,举凡登山临水、怀古伤今、写景咏物、谈禅说理,乃至嬉笑怒骂,无不一一入词,大大开拓了词体的表现范围。前人论词,常以“苏辛”并称,苏轼是“以诗为词”,而辛弃疾则是“以文为词”,不仅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运用到词的创作中,而且创造性的运用散文中的词汇入词,从而扩大和丰富了词的语汇。

辛弃疾在词体创作上所取得的高度成就,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彻底打破了“词为艳科”传统,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其苍凉悲壮沉郁雄浑的词风,对当时以及后世词坛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带动了一大批词人,如刘过、陈亮、刘克庄、文天祥等人,形成了所谓的“辛派词人”。他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国家兴亡高声呐喊,直至南宋灭亡。

为什么说孟珙“忠君体国”

孟珙(1195~1246),字璞玉,随州枣阳(今湖北枣阳)一人,南宋中后期的著名将领。

孟珙家世代为将,他从小受先人影响,很快在军中脱颖而出,屡立战功。理宗时宋蒙合力攻打金国,绍定六年(1233)蒙古将领那颜倴(bèn)盏追击金主完颜守绪,逼近蔡州(今河南汝南)时让孟珙戍守鄂州配合作战,征讨金将武仙。孟珙先一举打败了与武仙形成犄角之势的武天锡部队,又率仅有八千人的部队在吕堰(今湖北襄阳北)与金军展开激战。金人大败,邓州守将移刺瑗投降。这样一来武仙就失去了左膀右臂。孟珙热心安抚归附的军士和官员,向归顺的武仙爱将刘仪打听虚实。他按照刘仪的建议,先攻破了离金寨和王子山寨,使马蹬、沙窝两寨陷于孤立,然后将其各个击破,又派部将攻占了小总帅寨和默候里寨招降了板桥寨。这时,武仙所据的九寨中只剩下了石穴山寨和蛄(hù)山寨。孟珙料想武仙遭此大败,一定会上蛄山顶上观察地势,就预先派兵在天亮时夺取了蛄山,埋伏在山脚下。不久,武仙果然率众到来,宋军在他们登到半山时发动了突然袭击,金兵惊慌失措,丢兵弃甲,死伤无数。武仙不肯投降,孟珙又率领宋军冒雨夜夺石穴山寨,武仙改变行装逃走,他的部下七万人全部投降。至此,金主想经河南入蜀的计划落空。

孟珙率军与蒙古将领那颜倴盏一起攻打蔡州。当地有一口潭叫柴潭,潭水深不见底,潭水上方有金字号楼,楼中埋伏着弓箭,金兵凭恃柴潭,以为蔡州不可破。孟珙攻到这里时,见将士们畏惧不前,就让他们开怀畅饮,然后说:“柴潭不是天险,楼上的弓箭只能射到远处而不能顾及远处。我们只要把潭凿开,把薪草塞进去,潭水干涸以后就可以攻城了。”将士们依计而行,一举攻下了金字号楼。

蔡州孤城一座,到端平元年(1234)正月时城中已经断粮三个月了,每天都有人吃人的现象发生。孟珙知道时机已到,于是派兵从南门登云梯攻入城中,又打开西门,把蒙古军放进来,宋蒙联合,终于攻下了蔡州。金主完颜守绪在城快攻破时自杀,金国灭亡。

端平三年(1236),蒙军攻克了襄阳(今湖北襄樊),湖北九郡相继陷落。南宋听说蒙军直逼江陵(今湖北沙市),急忙派孟珙前往救援。孟珙下令封锁了江面,采用疑兵之计,在江上遍布火把,照亮了数十里的江面。他还让部队改变旌旗服色,循环往来,虚张声势,迷惑敌人。然后他和表弟赵武等人共同作战,亲自指挥,焚毁了蒙军准备渡江的二千多只船,攻破了二十四座寨。蒙军被迫退走,长江防线得以保全。从此,理宗把京湖战场的防备交给了孟珙。在他去世之前,蒙军始终不敢贸然渡江。

孟珙一心为国,四川制置使陈隆之与副使彭大雅不和,孟珙知道后叹道:“国事如此,齐心协力还来不及,他们俩却为一己之私互相争斗,岂不愧对廉颇和蔺相如?”他写信给陈隆之和彭大雅,他们读后惭愧不已。孟珙在军中和众将讨论事情时,大家往往意见不同,他用只言片语把他们的意见折衷后,众人皆欢。他名位虽重,但只是在指挥作战、巡查军队时神色凛然,平日里则安抚兵卒,招贤纳士,和蔼可亲。

蒙古河南行省的范用吉暗中投降,孟珙一面做好了受降的准备,一面向朝廷请示。得知朝廷没有批准后,他悲愤地叹息道:“我三十年来一心想收复中原,现在却有志难伸了!”淳熙六年(1246)自春至秋他先后五次因病请求辞官未被获准,在知道这个消息后,他的病情很快恶化,不久就逝世了,享年五十二岁。

为什么说宋朝廷重赵葵“如长城之势”

赵葵(1186~1266),字南仲,潭州衡山(今湖南衡山)人,南宋著名将领赵方之子。他和哥哥赵范从小就立有大志,父亲很器重他们,就请郑清之、全子才、李燔等名士指点他们的学业。

赵葵从小在军中长大,少年时代就经常随父亲抗击金兵。每次金兵袭来,他都和诸将一起出去,深入敌军中间作战。诸将怕长官的儿子有闪失,总是拼死救他,所以打仗屡屡取胜。一天,赵方犒赏将士,大家嫌赏赐太少,愤愤不平,眼看就要激起兵变,赵葵觉察到以后急忙高呼:“这是朝廷的赏赐,本司另有厚赏!”听了他的话,军心马上安定了。当时,赵葵才十二三岁,事后大家都夸他机警过人。

嘉定十年(1217),金将高琪、乌古论庆寿包围了枣阳(今湖北枣阳)。赵葵和哥哥一起在父亲的带领下前去救援,击退了金人。嘉定十三年,赵葵受父亲的派遣和都统扈再兴一起领兵出战,连败金兵。嘉定十四年,金人进犯蕲州(今湖北蕲春),赵方命令赵葵兄弟二人前往救援。在久长(今湖北新洲东),宋军与回撤的金兵相遇,赵葵见敌方只有几十名骑兵,就率领杨大成等十四人追上前去,没想到后来金兵逐渐增加到了数百骑,赵葵奋力拼杀,等到赵范、扈再兴前来救援才脱围。第二天晚上金兵发动了夜袭,宋军早有准备,大败金兵。

李全之乱发生后,赵葵多次上疏指出不能姑息养奸,要及早歼灭,但朝廷却对这件事一放再放。理宗绍定三年(1230),李全进兵扬州(今江苏扬州),朝廷派赵葵率领一万四千人马赶去增援驻守扬州的赵范。十二月十日,李全开始攻城,多次被赵葵兄弟击退。绍定四年正月十五日,赵葵、赵范利用李全狂妄自大的弱点,让数千名精兵换上经常被李全击败的宋军部队的旗帜和服装,引诱李全出战。李全果然中计,大败而逃,结果陷进了数尺深的泥淖里,被赶来的宋军杀死。宋军又乘胜反攻,收复了淮东的失地,很快平定了叛乱。后来理宗召见赵葵时说:“你们父子三人为朝廷出力甚多,你打仗时又能身先士卒、舍身报国,这对一个儒臣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端平元年(1234)金国灭亡后,理宗和宰相郑清之都想乘机收复河南,于是赵葵上疏请求出战,被任命为权兵部尚书、京河制置使兼淮东制置使。赵葵出兵时正值盛夏,河水泛滥,粮食缺乏,不久就大败而归了。由于这次军事行动的失败,赵葵被降官一级。嘉熙元年(1237),赵葵知扬州。他前后在扬州任职八年,开垦农田,加强战备,成功地抵御了蒙古的入侵。淳祐九年(1249),赵葵出任右丞相,但很快就罢相了。咸淳二年(1266),赵葵病逝,终年八十一岁。

文天祥文学成就如何

文天祥在文学创作上的成绩非常突出,他的诗、文、词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爱国之作中最感人的是那首《过零丁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特别是最后一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激励了后代无数忠臣志士为国尽忠而自死不悔。他在大都监狱中所写的“正气歌”也是一首名作。这时诗人已经被关押两年,身体的创伤,精神上的折磨,自不待言,“时劣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支撑着文天祥继续斗争的,在他看来,就是“正气”,即临危之大节,这首诗前半部分以古代英雄人物鼓励自己,是抒情,后半部分描写自己在狱中的艰苦生活,是记实,最后又以抒情结尾,激励自己要舍身取义,确实是一首声振千古的正气之歌。

文天祥的词虽然数量不多,但在表现爱国精神方面却毫不逊色,他继承了辛弃疾开启的风格,词作慷慨悲凉,直抒胸臆,代表作是和友人邓剡《驿中方别》的《念奴娇》,全词以悲壮激越的语言,明确表示了自己虽历尽磨难都依然决心坚持民族气节的爱国精神,并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文天祥的散文中,最著名的是《指南录后叙》。这篇文章真实地再现了他从德祐二年出使元营被扣留一直到逃脱后辗转到达永嘉这段时间同敌人、叛徒的激烈斗争,以及途中九死一生,颠沛流离的辛酸历程,充分反映了这位民族英雄百折不挠的意志。

什么叫理学

“理学”,兴起于在宋代,也称为道学,是儒家的学术思想。宋儒在诠释儒家经典的过程中,抛弃了汉儒偏重章句、训诂的学风,他们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把一切合乎愿望的事物、意念和行为都说成是“理之自然”,把一切违背自己意志的事物、意念和行为都贬为与“理”相对立的“人欲”,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与此同时,他们中的不少人把“理”定为宇宙的本原,所以这一学派称为“理学”,又因为宋儒常常“理”、“道”并称,因此《宋史》专门设立了《道学传》,记载的都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及其门徒的事迹,所以这个学派又称为道学。

理学之理,除了有些地方保留了规律、法则的意义外,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使用的。理学不仅认为理是自然界的最高原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与以往的哲学相比,它的思想成分是较为复杂的,它以儒家传统的伦理思想为核心,还融合了佛家和道家的一些思想作为补充,因此它的理论思想要比传统儒学要深刻、精致,容量也大得多,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同类推荐
  • 初唐红楼

    初唐红楼

    身在大唐恋红楼,庄生梦蝶,或是南柯一梦,爱过就好,是真是假,重要?
  • 汉雄

    汉雄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年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马刀下的冤魂和马鞍上的得意,没有丝毫区别,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无故剥夺的权力。没人可以随便欺辱大汉的子民,没人可以在大汉的国土上任意的抢掠杀戮。无论我们的敌人有多么的强大,汉家的血脉终将激励着我们拿起刀剑,争取属于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要让这帮草原鞑子领教汉家儿郎的勇武,用他们的尸山血河铸就大汉民族的辉煌。云啸向天怒吼,大汉雄起。龙王书友QQ群:282022096,欢迎各位朋友共同讨论篡秦的发展。
  • 大唐公子羽

    大唐公子羽

    我们只是在一个镜像空间中按照以前的生活轨迹而生活着。当你找到真正的自己的时候你才能算作是真正的活着。双鱼玉佩,域外文明产物,驱使着人域文明
  • 三国种子王

    三国种子王

    新书都市复制大先生上线希望大家支持袁熙,只有一个神奇的种子口袋,有各种各样的农作物的种子,玉米,土豆,辣椒,西瓜等等这不是这个世界的产物,甚至可以种出增加武力,智力等等的属性果。不喜欢征战杀伐,也不参与世子的争夺,讨要了一块封地,自己种地当起了农民,被袁绍所嫌弃,被天下的谋臣武将嘲笑,不重要,靠着自己的发展,管你什么曹操刘备孙坚,甚至天子都得向本小爷借粮食,想抢,不好意思,小爷组建了全三国最牛的私人军队。
  • 振南明

    振南明

    (书友群:三零九四二九一五九)崇祯十七年闯贼攻破京师,天子自缢殉国。内有贼酋流匪窃玺,外有鞑虏胡儿嚣衅,国破山河在......举国同哀之际,一个现代灵魂附身在太子朱慈烺身上。值此危急存亡之际,朱慈烺发出振聋发聩的疾呼:我大明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汉贼不两立,皇明不偏安!
热门推荐
  • 开局送妲己

    开局送妲己

    这一年,周瑜刚从稷下毕业,孙策还只是个航海爱好者。这一年,橘右京的病还没好,宫本武藏还只是个流浪剑客。这一年,孙悟空不知道被压在哪座山下,后羿还在沉睡装死。这一年,兰陵王还是个王子,花木兰正准备加入长城预备军。这一年,朱雀门上还没有出现“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只是个游侠。这一年,韩信还在不断受辱,干将刚学会打铁。这一年,该隐还没有觉醒,露娜已经显露出卓越的天赋。这一年,王者们还没有觉醒……也正是这一年,一位年轻人流落孤岛,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妲己的主人,同时也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主角。故事就这么开始了……(故事发生在王者荣耀的世界背景里)683539084
  • 盐女

    盐女

    长篇小说《盐女》简介这是一部让东方读者震撼的长篇小说,在以盐文化为底色的大背景下,全景描写了早期中国的民族工业的雏形,久远的历史空间里,四处可见蒙昧、愚蠢的价值观……这是一部让读者沉思的长篇小说,在早期的盐业历史风情画的背后,让人体味苍凉沉重的人生,坚硬冰冷的现实,洞窥压抑、癫狂、扭曲的人性;盐业家族的兴衰;随处见证人性的泯灭,随处见证人权的缺位,盐业底层的人们,生存的艰辛,生命的脆弱和卑微;当然,也能看到人们渴望纯美情感是何等的飘渺……这是一部颠覆官场和商界的鸿篇巨著,全书深层次触击了盐业历史下的社会生态,无情的抨击了人权的缺位,无情的揭露了那些扭曲的人性……
  • 契约佳妻

    契约佳妻

    她是26岁的弃妇一枚,他是前途无量的耀眼钻石男。“姓沈的,不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她据理力争。“想做我老婆?行啊,大的你没份了,做小的吧。”与天斗不要和沈某人斗,腹黑阴险冷血无情,圈里出了名的花花公子,从来不动情,可这小女人偏不信邪,立誓要登堂入室做他的妻。
  • 佛语禅心:随遇而安,自在洒脱

    佛语禅心:随遇而安,自在洒脱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谓是有事必有缘,如喜缘,福缘,人缘,财缘,机缘,善缘……万事随缘,随顺自然,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更是我们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本书从生活感悟和禅宗故事出发,运用禅理,回答了人们在工作、生活、情感和人生中的各种困惑,通俗易懂,能够启发人的生活智慧,并有助于人的身心灵成长和升华。
  • 在异界的日子

    在异界的日子

    丹药法器尽在手,升级练功成神路!元慧带着满级的辅助技能穿越异世的生活……变强是主流,且看女主如何攀登上武修的高峰,成为不朽传奇!
  • 道德经通解(平装)

    道德经通解(平装)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道德经》一书的心得的总结,以讲座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道德经》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语言生动,说理明晰,既能帮助当代读者读懂《道德经》,也能帮助人们将其中的精华运用到生活当中。
  • 我是黛玉的义兄

    我是黛玉的义兄

    “林黛玉,林妹妹呀!贾宝玉有什么好的?干嘛为他流那么多眼泪?还有你啊,薛宝钗,你为毛要嫁给他?他要功名没功名,要本事没本事,要专一没专一,不就是长的好看点么?我比他好看多了!”苏子楚一手拿着红楼梦原著,一手拿着遥控器冲屏幕里的林黛玉和薛宝钗抱怨,还顺便自恋一下。“哎呀!哥!你那么看不惯她们,就不要天天抱着红楼梦看了,快给我找个嫂子回来吧!”一旁的苏子谨一边吃着泡面一边吐糟自己的红楼迷老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丹霞澹归禅师语录

    丹霞澹归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北平原写生集(小说二题)

    东北平原写生集(小说二题)

    鲍十,原籍黑龙江省,现居广州。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文艺报刊社社长兼总编,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拜庄》、《我的父亲母亲》、《葵花开放的声音——鲍十小说自选集》;长篇小说《痴迷》、《好运之年》、《我的父亲母亲》;日文版小说《初恋之路》(盐野米松译,日本讲谈社出版)、《道路母亲·樱桃》(三好理合子译,日本东方出版社出版)、《子洲的故事》(関口美幸译,载日本《中国现代文学》2011年第6期)、《葵花开放的声音》(関口美幸译,载日本《中国现代文学》2012年第9期)等。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新华文摘》、《小说精选》、《作品与争鸣》选载,并被收入多种年选。中篇小说《纪念》被改编成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影片获得第五十届德国柏林电影节银熊奖,1999年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影片奖,第23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第20届金鸡奖最佳影片奖,美国圣丹斯电影节大奖,伊朗国际电影节紫水晶奖等。小说和电影同被台湾某大学选做国文课阅读欣赏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