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92300000005

第5章 惊世奇冤 州衙府衙冤难申 生死关头遇夫君

第五回

州衙府衙冤难申

生死关头遇夫君

且说这李兰花,被打得昏死过去之后,又被扔在县衙后门之外,气息奄奄。如果过上几个时辰,挨到傍晚,衙门里那个每天喝得醉醺醺、夜晚值更又兼管收尸的老差役看见,必定要将她当成死人,扔在车子里,拉到城隍庙后面的土沟里埋掉了。只是这李兰花命不该死,或者说是她冥冥之中,想着冤仇未申,不愿进死门,又挣扎着活了回来。她挣扎时,恰逢一个好心的街坊陈大妈路过,便吆喝来熟人,将李兰花抬进了自己家里,用热米汤灌她苏醒。李兰花醒后,谈及自己家的遭遇,陈大妈及众街坊皆同情不迭。他们早就知道这个谭正是个贪赃枉法的狗官,都支持李兰花去越衙上告,有那文墨深的,还帮她写好了状子。好心的人们又慷慨解囊,凑了几两银子,给李兰花作告状的盘缠。陈大妈留李兰花在她家养息几天,待伤好再上路。李兰花哪里有心静养,一心挂着二柱。陈大妈便寻到一个在县衙当差的街坊了解二柱的情况。那个街坊了解后回话说,李二柱原本体壮,受刑后恢复尚可,就是怨愤难抑。陈大妈又托当差的街坊悄悄给二柱送些好吃的,还悄悄传话给他,姐姐要为他申冤。李兰花对陈大妈及众街坊千恩万谢,稍能走动,便坚持要去上告。

到哪里去告?州管县啊,当然是去邓州。邓州在哪里?不知道;邓州有多远?不知道。虽然有好心的街坊反复说给她听,从没出过远门的李兰花,仍然是懵懵懂懂。可是只要一心想去的地方,就没有不能去的。李兰花毅然上路了。一个妇道人家,带着还没痊愈、时时作痛的棒伤,神衰体惫,强振精神,强鼓余力,逢山过山,逢水过水,饿了啃几口陈大妈备给的干粮,渴了随便捧几口溪沟里的水,朝行夜宿。夜宿在哪里呀?天黑得看不见路了,就找路边的人家歇歇脚。找着、找着,她有了经验——越是穷苦人家,越是面和心善。所以投宿歇脚,她就只寻那房屋破旧的门户。迷路了呢?就寻着那些穿着破衣烂衫的人去问,人家一定耐心指点。开始一天还能走上个四、五十里路,可是越走,未愈的棒伤就越疼。先是间歇着疼,接着是不停地疼,再接着是刺骨地疼,后来就钻心地疼。疼得她只能走三十里路了,接着只能走二十里了,再接着连十里也走不到了。总共两百多里路,她就走了半个来月。干粮吃完了,她就沿路乞讨。还是寻着贫苦人家去要饭,富人家别说往往言语恶劣,单是那高门大户就难接近,这些人家往往养着恶狗,饭没要到,能把你咬下一块肉来。那些穷人家,只要自己有一点吃的,总要给她盛上一碗半碗。到邓州那天,已是下午时分。见那邓州衙门的大门还没关,门口不见有人守候,李兰花也等不及到明天了,当即就斗胆敲响了堂鼓。州官闻鼓升堂,见是一衣衫褴褛的贫妇告状,而且还告的是西川知县谭正。谭正早把包括他州官在内的上司恭敬好了,早有好礼相送。这州官焉能把心眼偏向一个贫妇人。状子也不接她的,就以“民告官,大不敬”的罪名,痛打她四十皮鞭,拖出堂外。

二次告状、二次又被打得昏死过去的李兰花,直到二更时分,方才苏醒过来。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其实,她根本叫不动天地了,棒伤加鞭伤,痛彻心扉加皮开肉烂,岂只叫不动,只怕随时会一命呜呼,再难醒来!可是婆母冤仇未报,二柱仇冤未申,自己就死了,对得起谁?怎么办?爬,向有光亮的地方爬,只有求生,才能再上告!爬呀,爬呀,一寸、一寸,一尺、一尺,终于爬到了那从窗子里透出光亮的一户人家。她强撑起身子勉强敲了几下门,又昏了过去。

再说这户有光亮的人家,原来是一个姓赵的皮货商人的家。家中只有皮货商夫妻二人,都是四十出头的人了,可至今膝下无子。夫妻俩求神问卜、烧香许愿、寻医买药,不知用了多少法子,仍是难有子嗣。两、三年前,夫妻二人就一门心思信起佛来。每日里诵经念佛,使这对本就秉性善良的夫妇,更加乐善好施、以慈悲为怀了。听到敲门声,正要就寝的皮货商先去开的门。他朝前一看,一个人都没有啊,谁敲错门又走了?正要关门,却发现门口的地上躺着一个人!妈呀,这是谁啊?他忙呼唤妻子点个蜡烛出来照看。这一看,李兰花就有救了!

接下来的事是:坚信“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皮货商夫妇,义无反顾地将血肉模糊的李兰花抬进屋里,匆忙掐了她的人中、十宣诸穴,李兰花就苏醒了过来。又熬面汤喂饲,李兰花肚子里有了食水,便渐有恢复,能坐能说了。皮货商夫妇为自己的忙碌有了成效而颇感安慰,且愈发尽心竭力。皮货商连夜去敲门请来了郎中,为李兰花诊治疗伤。皮货商的妻子耐心地给李兰花擦洗敷药,给她换上自己的干净衣裳。再一连几天精心给她调养,庄稼人本不娇嫩,李兰花的身体就日渐硬朗了。一稍有硬朗,她就要走,要再去告状!

再去哪里告?府管州啊,去南阳府!数日以来,皮货商夫妇已经详知了李兰花家的冤情。南阳府离邓州多远?一百多里啊!一个弱女子,已经两次遭受苦刑,她还走得动吗?如果再遇到昏官再用刑,她还活得了吗?救人救到头,帮人帮到底啊,好心的皮货商夫妇便作出了一个感人的决定:送李兰花去南阳!一来他们有一辆进皮货的驴拉车,可以让李兰花坐车去;二来到了南阳就是再遇不测,也好对她有个照应。李兰花拗不过皮货商夫妇的真情实意,只好千恩万谢地依从。接连几天阴雨后,出现了一个好晴天,他们就在这天上路了。

这次到南阳当然快,两天功夫就到了。到的时候,又是下午时分。李兰花迫不及待地又要去府衙告状,皮货商夫妇拦住了她。说是自己人困体乏不说,官家到这时候忙了一天,也会不耐烦的。就等明日一早见官吧。于是,一行三人便寻到南阳府衙附近找了个旅馆安歇。第二天一早,三个人又一齐来到南阳府。

果然是衙门越大,排场越大。这南阳府可是比西川县衙、邓州的州衙更要气派得多。豪门高墙,华屋坚柱,宽大深广,俨然一座小城!只是这座小城的“城门”——那府衙的紫红色大门还紧紧关闭着。门口站立了许多荷刀持矛的卫兵。李兰花和皮货商夫妇刚刚接近大门,就被卫兵驱赶开来。怎么啦,今天不开门理案?衙门外,远远地站着不少围观的群众,向知情的一打听,才知道些端的。原来,这南阳府衙内,今天有一个重大活动,就是要举行新任知府授印仪式。那从京城前来授印的钦差大臣和新任知府,昨日均已住进府内,只待今日上午举行仪式。糟糕,那今天就不会开门理案了?知情人说:那就说不准了,新官上任三把火呀,只看今天这个新知府德性咋样,他要是个想干事的,今天一上任就该开门理案。他就是不想干事,今天也会假装勤谨的,因有京官在这里,他得当着人家的面表现哪!可是,这又不一定,钦差大臣在这里,他不能冷落了人家,他得趁这个机会,好好巴结巴结,好酒好肉地款待奉陪,哪里还顾得上开门理案?——这些没准的话,直听得李兰花心烦意乱,可是又无可奈何,只能在衙门外干等着。

李兰花们来时太阳还没出呢,等到太阳升到两竿子高的时候,果然就听到从府内传来喧天的锣鼓声——这该是要举行那个授印仪式了?锣鼓声响了好一阵后,又停了下来。停了好大一会子,又响了起来,响了一阵再停,就再不响了——定是授印结束了。前来围观的人本想来看看热闹,可是见府衙的大门一直关着,便都扫兴地离去。李兰花们哪里肯走,直在门前等着。等啊等啊,等了好久,那门终于开了一条缝,从门里伸出一个头来,对门口的卫兵们说了句什么,只见那些卫兵便都鱼贯地闪进门去。人进完后,那门又“砰”地一声关上了。原来是撤岗了!皮货商夫妇见进门无望,便劝说李兰花回旅店,待明天再来。可是李兰花此时却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盯住了府衙大门一侧的那面堂鼓!嗯?说不定马上又有人出来把门,何不趁现在……说时迟,那时快,连想也不及多想,只见她飞快地跑向那面堂鼓,拾起一边的鼓锤,“咚咚咚咚”地敲起来。

衙门大,堂鼓也大,击出的声音也大,击响后,带来的动静也大——什么动静?就是又带来“噗噗哒哒”、“吱吱呀呀”、“呜呜哇哇”一连串的声响!“噗噗哒哒”是大门内人们乱奔乱跑的声音,“吱吱呀呀”是府衙那两扇大门开启的声音,“呜呜哇哇”是刚刚撤岗进去又匆匆返回的卫兵们嚷嚷叫叫的声音!“谁击了堂鼓?谁击了堂鼓?”卫兵们纷纷咋呼着。“我击的、我击的!”李兰花一心要告状,便连声应诺。皮货商夫妇提心吊胆,生怕李兰花吃亏,他们忙忙地上前哀求卫兵们:“军爷、军爷呀,她好可怜,她有冤屈,你们行行好,让她告状吧!”那些卫兵们仍是怒气不息,一大早出来站岗,刚刚撤岗能消停一会儿,说不定今天还能休假一天,遇上个不知事的击鼓!“走走走,快走开,快走开,今天衙门不理案!”他们不由分说地连连推搡着李兰花。正在这时,却见一个门官模样的人出来传话:“新任知府已升堂,传击鼓人上堂!”卫兵们哪里还敢再推搡,都规规矩矩退在一边,看着门官把李兰花领了进去。这外边皮货商夫妇岂能忍心离去,就守在大门外眼巴巴地等着。

再说李兰花。被门官带着,一直往里走,又过了两道门,才来到府衙的大堂之上。好宽大的公堂啊,李兰花从没进过这么大的屋子,县衙、州衙虽然大,可是比这里小多了;好威武的地方啊,两旁站满了衙役,县衙、州衙的衙役哪有这么多!这些衙役个个冷着脸,还都拿着棍棒。上首那张大堂桌后面,坐着两个穿官袍的人,一个是长胡子,一个是短须,哪个是新任知府呢?难道新知府、旧知府一道审案?李兰花正想着,却听身后的门官厉声喝道:“见官还不跪,张望什么!”李兰花慌忙跪下,也不敢再仰视,对着上首连磕几个头,口中呼喊道:“大老爷,我们有冤枉啊!”

只听堂上一个官员说话了,口气还平和:“冤枉怕啥?有老爷给你作主!状子呈上来!”

李兰花掏出状子,早有衙役接过状子递了上去。

那个官员又问话了:“告状人通报姓名。”

李兰花答道:“民女李兰花。”

“李兰花?”上首的官员声腔忽有些异样了,“李兰花,你是哪里人?”

“禀老爷,民女家住西川王刘村。”

“你状告何人?”

李兰花便直直地说出了两个被告人的名字:“王豹、谭正!”——为救出被冤判的弟弟二柱,她必须把王豹和那西川知县一起告,把案翻过来。

鸦雀无声,还是鸦雀无声!怎么啦?问案、问案,这个官怎么不问啦?是在看我的状子?李兰花大着胆子抬起头来,朝上首看了看,果然是在看状子,那个短须的官员在看,只是,他怎么一脸的怒气?哦,是不是我撞见了一个清官,他为那凶手王豹和狗官谭正而怒,要为我翻案了?这下好了,不会白告了!……嗯,那个长胡子的官员,他怎么盯着我看?他、他的眼神怎么是那样的、那样的——啥样的?我也说不清啊……李兰花正想着、看着,忽听“啪”地一声响,顿时吓得她心惊肉跳——这响声她不陌生啊,在西川告状时,也是这么一声响,接着她和弟弟二柱就被打得昏死过去。事后听陈大妈那些街坊说,那是县官审案时拍的惊堂木,这惊堂木一响,就要处罚人了!在邓州告状时,这惊堂木又是一响,接着她就被痛打四十皮鞭。现在惊堂木又响了、又响了,看来今天活不成了——这些都是她的一闪念,哪里有功夫容她去想,就见那个短须的官员把手中的状子朝地上一扔,站起来指着她,厉声地说:

“大胆的泼妇李兰花,你睁大眼睛看看,我是哪个?我就是你要告的那个谭正!你家欠债不还,还将讨债人打死,按照大明法律,理应严惩!你这案子本官在西川时早已审结,可是你今又越衙诉讼,诬告朝廷命官,这更是罪上加罪!今有巡抚大人代天巡狩,在此监审,不重治你这刁民之罪,怎正国法?来呀,大刑伺候!”

“冤枉啊,冤枉啊,冤枉啊!”李兰花闻听,连声大喊冤枉,怎么偏偏又撞到了这个狗官谭正手上,她知道今天活不成了,拼死也要喊它几声冤啦!她边喊边瞪着谭正大骂:“狗官、狗官,谭正,你个狗官!”

几个衙役已闻声上前,要拖李兰花去用刑,谭正又厉声吩咐:“堵上嘴,给我重重地打!”

立即便有一个衙役捂住了李兰花的嘴。

就在此时,却听又是“啪”地一声响——原来是那个长胡子的官员一掌拍在桌子上,只见他也站了起来,口里说了一个字:“慢!”

这个“慢”字说得声音并不很大,却是极具效力,整个公堂竟顿时静寂下来,衙役们都呆着不动了,谭正也没再怒视李兰花,而是扭过脸去愣望着那长胡子官员。

长胡子官员也没说话,而是用手向地上指了指。

谭正看看地上,又看看长胡子官员,有些不明白:“巡抚大人,您……”

长胡子官员这才说道:“我看看状子。”

谭正连忙亲自上前拣起他扔在地上的状子,双手递给长胡子官员。

长胡子官员看完状子后,说话了:“谭知府,这等人命关天之事,岂可武断?我意重查此案!”

“重查?”谭正一听便是一脸的惶恐,“大人啊,此案早已了结,真实无假,何须再查呀!”

长胡子官员口气却很硬:“既是真案,岂有怕查之理?你们都下去吧,本抚自有安排。”

“都下去?”谭正好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他向众衙役挥挥手,要他们退堂,又指着李兰花对几个衙役说,“押她下去!”

“不!”长胡子官员立即摆手制止,他也指着李兰花说,“就将她一人留下。”

“这……”谭正更是一脸的不情愿,只是迟疑在那里不肯动。

“嗯!”长胡子官员瞪了谭正一眼。

谭正拗不过,忙向众衙役挥挥手,和他们一起退了下去。

长胡子官员身后还站着一班人,那着装和先下去的衙役们明显不同,长胡子官员也向他们挥挥手:“你们也都暂避。”

那一班人闻声便离开了。

李兰花瞪大眼睛看着这一切,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今天遇到了救星。这个官员肯定比谭正的官要大,向他诉冤,或许就翻案有望了!对,要向他原原本本地陈述冤情!正要开口,却见那官员快步地向她走来,扶她站起,还声音颤颤地连声喊道:“兰花、兰花!”

李兰花惊得直往后退:“你、你……”

“兰花,我是文堂啊!”

“文堂?”李兰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瞪大眼睛望着眼前这个人,官服、官帽、长胡子,他、他怎么会是刘文堂啊!可、可是他的面目的确像,他、他的声音更像!

这个“更像”的声音又说话了:“我真是刘文堂啊!”见李兰花仍是迟疑着,这声音又悲怆地说,“你、忘了我的模样了!可是,你没忘我临走前给你写下的话语吧——‘此去誓折蟾宫桂,反做良吏报亲人’!”

李兰花听到这里,情不自禁就掏出了她时时带在身边的那题字罗帕,展开来看。

长胡子官员一见那罗帕,就连连点头说:“对呀、对呀,贤妻呀,我真是文堂啊!”他说着,上前拉住了李兰花的手。

“你——真是文堂?”李兰花不由一个趔趄,随之一阵头晕目眩,昏倒在地……

同类推荐
  •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翻开二十四史,诬告陷害的嘴脸与血淋淋的现实让人不寒而栗。那些小人自不必说,他们往往以无中生有为生存之能事。就是有些在正史上留下美名的人也有诬陷别人的记录。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诬陷,诬陷者之所以要犯下这为人不齿的行为.就是因为其中藏着利益。这种利益包括富贵荣华,有时候还是性命攸关。本书分析历史上著名诬告陷害案件的案情和审判情况,挖掘案件背后的思想和人心。每一个案子的来龙去脉都可以挖掘成一个令人深思的道理或者现象。中国历史上的大案绝大多数是诬陷案,此书将这些诬告案件进行梳理,作为透视中国世道人心的窗口.萤新审读它们有现实意义。
  • 祥风瑞虹

    祥风瑞虹

    721年,宫中一片素衣,天下缟素。据说是唐玄宗李隆基刚出生的女儿在襁褓中夭折了,同年8月,她的灵座上出现了祥风瑞虹的现象,自此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就开始了。几十年来大唐从未经历天灾,因而此女被封号上仙公主。此后唐玄宗李隆基每到上仙公主祭祀之日就去其灵座上祭拜。744年唐玄宗去祭拜时,上仙公主灵座上竟然呈现了一片竹简。杨氏者,不可宠也。一开始唐玄宗还是深记在心,可是在唐玄宗一见到杨玉环后就将竹简忘在脑后了。此后10年,大唐看似国泰民安,实则朝纲混乱,节度使权倾一方,一场巨大的灾乱即将降临了。
  • 南明工业设计师

    南明工业设计师

    资深工业设计师穿越到大厦将倾的南明。风雨飘摇,社稷频移。凭借后世的科学技术,主角能够力挽狂澜,拯救汉人的天下么?鞑清的铁骑南下,面临的是主角发明的来复枪、水泥棱堡、后装重炮。历史,从主角穿越的那一刻改变!————————————————作者已有250万字完本作品《明末工程师》,欢迎移步阅读。
  • 汉末仙侠传

    汉末仙侠传

    不打怪升级换地图,不对怂天,不对怂地。轻松欢乐种点田,开店经商赚点钱。空了就修会仙,闲下来就拉出队伍揍揍人。侄儿,别禅让给我啊,我不想天天上朝...刘备只想和一群小妖精们过点没羞没臊的日子是小说,别较真........
  • 关河梦

    关河梦

    楼船夜雪瓜州度,铁马秋风大散关。一举收复关河洛,不知消得几分愁。
热门推荐
  • 往事在记忆里流浪

    往事在记忆里流浪

    《往事在记忆里流浪》精选了传奇的侠道诗人王琪博创作的近百首诗歌,大多数篇幅短小精悍,出语雄奇,展示了大学生诗派旗手的创作魅力和才华,也展现了他2005年重新开始诗歌创作后的风采。所选诗歌涵盖王琪博整个创作时间段,是了解王琪博诗歌创作和学习现代诗歌写作的不错参考读本。
  • 祭之漠然

    祭之漠然

    有点呆萌,有点搞笑,有点叛逆,有点伤感。霁然和易清尘的青葱岁月在道不破的情愫暗生和遮遮掩掩的你追我赶中渡过了,那原本该相濡以沫的华年在短暂的交集过后打破了原有的格局枉然生出了枝节。再见面,依然是一个爱得热烈一个爱得深沉,只不过,这次,能走到一起吗?
  • 智者与愚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智者与愚人的50个思维差异

    聪明和愚蠢之间并不远隔千山万水,在很多时候,仅仅只是向左转或向右转的一步距离。这一步就是思想方式、行为方式、主观意识的差异。生活需要智慧,人生需要领悟。换换脑子,用另一种态度开始做一个生活的智者。是什么样的差异让一部分人被称为智者。另一部分人却被贴上愚笨的标签呢?
  • 后乔丹时代

    后乔丹时代

    98年夏天,乔丹完成第二次三连冠霸业,功成身退。联盟群雄并起,剑指总冠军。从ok组合到热火三巨,从圣城马刺到五星勇士,波澜壮阔的20年都在此。
  • Songs From The Mountains

    Songs From The Mountai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旧书店里的落榜生

    旧书店里的落榜生

    这是一本温暖人心的书籍,它可以治愈人们心灵的创伤。失去了爱情、友情、亲情的备受冰冷家庭折磨的落榜生选择了离家出走,他来到了一个旧书店。在旧书店里,他见到了很多像他一样失意的人,虽然他没有走出自己的痛苦,可他却尽力帮助那些失意的人走出他们的痛苦,从他们的口中,他了解到了他们痛苦,那些悲哀的事情深深撼动着他的心灵......
  • 我的异次元属性

    我的异次元属性

    【爆笑次元,精品爽文】“以灾降于世,源于果,息于果,惟人之子能解此灾祸……”人类的孩子吗?在白银克下一击打来之前,银飒突然想起了一位老者的预言,于是,她开启时空带着重伤来到了人类世界。由于身受重伤,又强行打开异次元之门,银飒来到人类世界时只剩下一缕残魂,支持不了多久的她尝试进入了人类的身体,可就算她只剩下一缕残魂,人类也因为承受不了这么强大的力量而顷刻间爆体而亡。就在银飒消失之际,或许是天意如此,或许是命中注定,她无意间进入了吴奇的身体里……难道,这孩子便是语言中的天选之子?!
  • 魅上龙皇:弃妃,请自重!

    魅上龙皇:弃妃,请自重!

    一个腹黑冷情的现代女汉子,穿越成爹不疼后娘害的软妹纸!遇上霸道冷酷武宣王,只手遮天、权倾朝野,传闻说,他睡过的女人比吃过的饭都多,可是他竟对她痴缠不止,他说,女人,你,本王很满意,赐你王妃之位以资勉励。【第一次见面】傅子轩:听侍卫说,你倾慕于本王。秦落烟:不,准确的来说,是我想独占你。喜欢和独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第二次见面】秦落烟:你这裤子很碍眼。傅子轩:该死,我要杀了你!
  • 我们明天的明天

    我们明天的明天

    青春就像一场风,带走了我们的稚嫩也带走了我们的故事,留下的不过是一段回忆。
  • 七寻记Ⅰ

    七寻记Ⅰ

    17岁的高中女生尹甜菜,相貌平常,性格乐观。她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顺利考上大学做个普通人,然而,这个普通的愿望却无法顺利实现,因为在一次好心救助乞丐行动之后。她的生活开始脱离既定轨道……古铜色的戒指牢牢地圈在了手指间。银发如丝的少年跪拜在她面前,称呼她为“主人”,请求她去收集世间最美丽的宝石。无奈之下,尹甜菜一次次穿越到古代,帮助心中郁结怨气之人解开心结。途中,有神秘黑衣少年不断出来搅局,让人头疼不已,而银发少年的身份。动机也越发可疑起来……一场浪漫曲折的少女心灵成长大戏,一部专门写给向往梦想、纯真、勇气的优雅少女的唯美独特故事,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