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96900000001

第1章 队列之末1-有的人没有 导读

在英国文学史上,福特·马多克斯·福特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比他早一代的作家们将其视作惹人厌的新潮人物,而自视为新时代真正书写者的现代派作家又把他划入了令人厌烦的老朽当中。在现代派作家海明威的巴黎回忆里,和福特一起在咖啡馆喝酒纯粹是受折磨。这位年长的作家先点了一杯味美思酒,随口又改成白兰地加水,等到酒上来之后,他却又非说自己点的是味美思酒。不光如此,他的言谈也无聊得很,他邀请海明威去参加自己的聚会,不论海明威重复多少遍自己曾经在聚会的地方住过两年,福特只顾着唠唠叨叨要怎么才能找到地方。他还不忘给海明威指明,曾经是英国军官的自己,自然是一位绅士,而海明威虽然是位好小伙子,但永远成不了绅士。海明威只好回忆诗人庞德是怎么给他描述福特的,提醒自己福特“只有在很累的时候他才撒谎,他是一个很好的作家,他经历过很多很糟的家庭问题”。就算这样,海明威发现自己也没有办法把庞德的评价和面前这个嘟嘟囔囔的大个子中年人联系起来。

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里记下的这一笔恐怕是很多人对福特的唯一印象,不过,海明威在回忆录里并没有提到,当时还名声不显的他有三则短篇小说发表在文学杂志《大西洋彼岸评论》上,这份杂志的主编正是福特。海明威担任过一期《大西洋彼岸评论》的特邀编辑,还曾想取代福特成为主编。在回忆录里贬低福特难免让人觉得海明威是在发泄心中积怨,多少有点“弑父”的嫌疑。福特·马多克斯·福特也绝非海明威回忆中糊涂无聊的傲慢老作家,如果没有福特,海明威和他的现代派朋友们登场的时间只怕要大大推迟。

福特·马多克斯·福特,原名福特·赫尔曼·休弗,一八七三年出生在英国萨里郡的默顿市(现为大伦敦市的一部分)。福特出身于艺术世家,按照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说法,福特的“出身和幼年经历逼他只能去过艺术家的生活”。他的外祖父福特·马多克斯·布朗是英国拉斐尔前派著名画家之一,他的父亲弗朗西斯·休弗是《泰晤士报》著名的音乐评论家,而他的教父则是英国十九世纪晚期著名诗人阿尔杰农·斯温波恩。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福特的确被熏陶出了超乎常人的文学才能,十八岁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棕色的猫头鹰》,一生共出版了七十多本小说、诗歌和评论文集。在他的朋友、美国作家和评论家亚伦·泰特的笔下,福特几乎就是一位文学天才。他通晓古今欧洲文学,从希腊罗马文学到当代的欧洲各国文学无不涉猎。除了母语英语,福特还自如地在法文和德文之间游走,意大利文阅读也不成问题。泰特回忆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一家法国的出版社想出版福特的小说《好兵》,请福特介绍一位翻译,结果两个月之后,福特把自己的小说用法文重写一遍交给了出版社,无怪乎泰特惊呼福特是“最后一位伟大的欧洲文人”。

一九〇八年,福特创立了《英国评论》。他自己开玩笑说,创立这份杂志是为了发表哈代那些没人愿意发表的诗歌。不过福特的野心其实不小,他在发刊词中写道,这本刊物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想象文学一次在英国发展的机会”。很快二十世纪初的英国文坛甚至欧洲文坛顶尖人物都纷纷聚拢到福特和他的评论周围。《英国评论》第一期的作者名单足可以让所有文学刊物主编嫉妒得发狂:托马斯·哈代、亨利·詹姆斯、约瑟夫·康拉德、约翰·高尔斯华绥、托尔斯泰和H.G.威尔斯等等。作为主编的福特不仅仅能够吸引这些文坛大豪,他还不遗余力地发掘、提携新作家。后来为人熟知的美国诗人庞德、英国作家D.H.劳伦斯都是在福特编辑《英国评论》的时候被荐入文坛的(用庞德的话说,劳伦斯是福特“从伦敦郊区的寄宿学校里挖出来的”)。在福特故去之后,他对年轻作家的热情在他人的回忆中也常常被提及。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略微夸张地说:“和福特说一次话,就能让年轻作家飘到羽绒一样的云朵之上,出版商和编辑们会争抢他的作品,当他早上醒过来的时候,会有一打出版商和编辑在他家门口扎营等候。”

一九〇九年,由于福特不善经营,《英国评论》的财政状况一塌糊涂,福特失去了编辑的位置。不过,福特的编辑生涯并未就此结束。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二四年,他又在法国编辑了《大西洋彼岸评论》。这一次,围在福特周围的都是现代派,詹姆斯·乔伊斯、保罗·瓦莱里、格特鲁德·斯泰因、欧内斯特·海明威和E.E.康明斯等人全是这份杂志的常客。福特这两次短暂的编辑经验在现代派文学史的书写中一再被提起,虽然历时不长,但是福特和他编辑的文学杂志却分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给了现代文学的革新者们两次集中亮相的机会。

除了文学杂志的编辑,当代文学史家关注福特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描写英国绅士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部现代派小说:《好兵》和《队列之末》。在这两部小说里,福特攀上了自己的写作高峰,现代世界的摇摆与疯狂被成功地转化成了小说中复杂堆叠的视角、来回交错的时间线和联想式的碎片语言。尤其是《队列之末》,更是被评论家塞缪尔·海因斯称为“有史以来英国人写成的最伟大战争小说”。

福特能写出这样的小说和他自己的经历也不无关系。一战并不只是给了他见证宏大历史变迁的机会,还让他切身体会到人类工业文明是如何把战争变成了有组织的屠杀。一战爆发的时候,福特已经超过了服兵役的年龄,但是他仍然自愿入伍,成为威尔士步兵团的少尉。一九一六年,作为威尔士步兵团第九营前线运输队的军官,福特在索姆河之战的炮火中坚持了十天,后因精神崩溃被送进后方医院,之后他被重新分配到威尔士和英国本土训练新兵。直到一九一九年,福特才正式退役。

从福特的个人经历来看,写作于一九二四至一九二八年间的《队列之末》很容易被认为是福特自己的战争回忆,但细读之下《队列之末》力图追忆的并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福特更想呈现的是“那个和战争一起终结的世界”。小说从战前展开,一直持续到战后的生活,战争和杀戮的细节并不是小说的核心,如何在充满敌意和谣言的世界中生活下去才是小说的重点,战争只不过是主人公需要克服的困难之一。虽然评论家克里斯·保迪克在《牛津英国文学史·现代运动》一卷里将《队列之末》列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最好的一战小说,但他仍然强调说,《队列之末》的时间跨度让它“不像一本战争小说,更像是一本包含了战争的历史小说”。《队列之末》所涵盖的生活画卷的广阔程度可见一斑。

《队列之末》共有四卷,分别是《有的人没有》《再无队列》《挺身而立》和《最后一岗》。小说围绕主人公克里斯托弗·提金斯展开。提金斯出身于英国北部的绅士家庭,虽是不能继承家产的幼子,但他是个数学天才,常常被人称赞为“英格兰最聪明的人”,凭自己的才能在帝国统计局任职。他的妻子西尔维娅(格雷厄姆·格林将她称为二十世纪文学里最邪恶、最会操纵人心的角色)和她的一群仰慕者不停地给他制造种种麻烦,小说一开始,提金斯就正深陷于如何解决西尔维娅跟人私奔四个月又想和他复合这样的麻烦中。后来他钟情于一位古典文学教授的女儿瓦伦汀·温诺普。和西尔维娅相比,可以随口大段大段引用拉丁文,还是一位积极的女性参政支持者的瓦伦汀显然和提金斯有更多的共同话题,提金斯却囿于自己的绅士原则不能和西尔维娅离婚,对瓦伦汀也只是抱有好感而已。更糟糕的是,他的教父还误会瓦伦汀是他的情妇,社交界的谣言直接把这个误会放大成瓦伦汀已经给他生了个孩子。一战爆发之后,提金斯自愿入伍,他和西尔维娅,还有和瓦伦汀之间个人生活的纷争被战争的疯狂放大到荒谬的境地。

很久以来,这本书也被称为关于英国最后一位“托利党人”的小说。在当代的英国政治中,托利党常常只是以保守党的代称出现,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团体的托利党在十九世纪就已终结,不过“托利党人”这个词却流传了下来。一位典型的托利党人,通常指的是一位在乡村拥有大量田产的绅士,他坚持一套从十八世纪流传下来的行事方式来维持绅士的体面,像父亲一样对自己的佃农负责,同时不忘尖酸刻薄地讽刺新时代的暴发户们。这样看来,无论是家世,还是对自己军官、绅士身份的坚持,和笔下的提金斯一样,福特似乎就是个托利党人,描述一战是如何摧毁了传统英国世界的《队列之末》也似乎只是痴迷于英国过去之美好的托利党人的怀旧作品。在一九六二至一九六三年间,编辑鲍利海版的《福特文集》时,格雷厄姆·格林坚持把第四卷从《队列之末》中剔除,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格林看来,第四卷太过简单地追求完结,追求在战后的世界里重建托利党人已经逝去的生活,破坏了前三卷竭力维护的复杂性。如西尔维娅生下的孩子是不是提金斯亲生的这样一直模糊不清的问题突然有了确定的答案,一切阻碍提金斯和瓦伦汀的问题都突然得到了解决等等。格林认为,与其如此,不如让小说到第三卷《挺身而立》就结束。在第三卷的结尾,战争刚刚结束,所有人都清醒地意识到世界发生了变化,却不知未来会是怎样。或许在格林看来,这样的迷惘更切近托利党人面对现代巨变时的无助。

不过,当代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并不认同格林的看法。在他为企鹅现代经典版《队列之末》写的序中,他认为第四卷绝非是狗尾续貂的败笔,相反,它恰恰是小说家福特的高明之处。离提金斯的时代更远的巴恩斯并不急着给这本小说打上托利党的标志,在他看来,这本小说的迷人之处在于福特用虚构的语言复制了一个人人都会遇到的困难:如何在现实生活的浊流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就算明知自己的行事准则已经和世界格格不入。提金斯故事的魅力不在于这是个托利党人的故事,而在于它用现代的语言重新讲述了个人和世界的永恒关系。正是因为这样,在第四卷中,生活并没有因为提金斯和瓦伦汀同居而变成童话,怀孕的瓦伦汀需要一直担心如何才能依靠提金斯微薄的收入养活一家人,而西尔维娅依旧在想方设法折磨提金斯。福特很清楚战争或许会改变很多事情,但是生活对一个人的敌意并不会同硝烟一起散尽。

福特在写作这本小说时运用了纯熟的现代主义手法。整部小说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一一展开,他带领我们从一个角色的头脑中跳到另一个角色的头脑中,而小说的语言也从来不会直接把关键事件呈现给读者,它总是在伸展枝蔓和游移,碰一下,然后又赶紧缩回去,绕开,最后在我们没有预料到的地方不经意地提起,绝不用任何确定的语言简单地为事情定性。换句话说,福特用虚构语言重构了生活的朦胧和不确定。故事中没有任何俯视众生的视角,读者必须和角色一起前进,一起选择,一起承认错误。关于福特的语言特色,英国作家V.S.普里彻特有很经典的评价:“混淆是他作为小说家的主要艺术特征,但他迷惑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展示一切。”

对读者来说,现在重读福特的这部小说,还有超越狭义的文学的意义。虽然历史学的考据、经济学的统计,甚至政治学的阐释都给我们提供了解释百年前战争的种种可能的答案,但是这些理论似乎都没有办法再让我们回到一个世纪前做出决定的那些人的头脑中,无法再直击他们心中的权衡和割舍,也没有办法让我们感同身受地体验生活在战火中普通人的压抑和无力。文学作品似乎是唯一让我们有可能近距离触碰一个世纪前那些被战争摧毁的灵魂,和他们一起品尝战争恶魔被释放出来之后人间的辛酸苦楚的途径。从这个角度说,文学作品可以算得上是“主观”的历史,字里行间封存的正是过去世代的心灵历程。昔人已逝,但是保留在文字中的挣扎和痛苦会让后来的我们,面对类似的情景时,多几分谨慎,少几分动辄喊打喊杀的戾气。

肖一之

二〇一四年秋

于布朗大学

同类推荐
  • 眼镜

    眼镜

    张暄,男,1976年生,山西省泽州县人,警察。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散文学会理事,晋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文学院第四届签约作家。文字见于《散文》《天涯》《山西文学》《黄河》《短篇小说》等刊,有多篇作品入选知名选刊及年度选本,出版有散文集《溯》(作家出版社,2008年)、《卷帘天自高》(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林那不知别人如何,对许多不能做不可做的事情,他反倒常有不妨一试的欲望——也不敢冒大不韪,分寸还是能掌握的,就像顽皮的孩子,背着父母玩点小把戏。比如他所住的小区,不让车随便出入。
  • 乌龙女追夫记

    乌龙女追夫记

    外表清秀乖巧的郑窈娘实则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为了避免嫁给八十老翁做小妾的悲惨命运,她毅然离家出走,上京追寻她梦里的完美夫君——名动天下的如花公子潘沉玉。然而,这追夫大计从一开始就厄运连连:先是被迫带上小弟这个拖油瓶,而后又遇见死不救的黑心男,险些出师未捷身先死。为了自己的终身幸福,坚强的郑窈娘继续前行,历经千辛万苦,眼看就要见到自己的梦中情人时,怎知黑心男再度出现,硬是搅黄了她的好事。可怜的郑窈娘面对恶势力仍然不曲不挠,进不了潘府,她就曲线救国,到潘夫人的娘家定远侯府就职行不行?没搞错吧,定远侯的世子怎么和黑心男长的一样。
  • 小镇上的俩丫

    小镇上的俩丫

    田永元,生于1949年3月,山东蓬莱人。国家一级作家,全国著名铁路作家。1993年创办《中国铁路文学》,任副主编、主编;曾担任沈阳铁路局秘书科副科长、《沈阳铁道报》副主编,现任《鸭绿江》杂志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新诗学会常务副会长,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一个地方总会有一个地方的特点。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见,水土的不同,特点就明显起来。甚至这个地方和那个地方,人的性格都会有显著的差异。就像自然界里的花卉树木,各种类别都各有特点。关键一点是树木的水土形成了它们的差异。
  • 百叶窗

    百叶窗

    母亲每到父亲周末即将回家时禁不住内心的渴望,于是家庭洋溢一种欢快、宽容的气氛。父亲后来与孤零的街坊四婶发生了婚外情,母亲很悲伤,他似乎很歉疚。但作者将这一切处理的怨而不怒。在那个禁锢的时期,这些即使错误,或许也是美的……
  • 姑姑中篇小说

    姑姑中篇小说

    姑姑进门的时候,爷爷正坐在堂屋里喝茶。茶是上等的碧螺春,在白底蓝花的盖碗里泡出浅浅的一汪碧水。这茶因为是国民党苏鲁战区陆军暂编十二师少将师长赵保原的心腹马进给派人送来的,爷爷便格外珍惜,一小口一小口细细地品着,硬要品出些茶叶之外的味道。等到茶水喝乏,爷爷便充分感受到赵保原对他的恩惠,不觉浑身通透,心情无比舒畅,放下茶碗,闭目背起苏轼的《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姑姑就是这个时候进门的,穿着月白色的旗袍,提着浅黄色的柳条箱子,身后跟着一脸惊慌的奶奶。
热门推荐
  • 这个王爷有点蠢

    这个王爷有点蠢

    前世痴心换来的是无情,她被自己最信任的人残害致死。重生一世,她强势复仇,管你是世子还是姨娘。
  • 海贼之恶灵船长

    海贼之恶灵船长

    到了海贼王的世界里,没点金手指怎么活得下去?意外和一个复仇之灵签订契约,成为了唯一的恶灵骑士…不对,在这个到处都是海的世界里,请叫我恶灵船长!
  • 重生之校霸十八岁

    重生之校霸十八岁

    三十一岁的待产妇女发现老公出轨,不当包子,暴打渣夫,手撕小三,却因为难产死在手术台上。再醒来,竟然成为十八岁的高中太妹?重来一次,只想做个温婉的白莲花美少女。然而校园里的男碧池和女碧池们接踵而来。小弟:大姐,揍人去!周婧:每天都被约架真的好累,喂,那个风云学霸,有没有兴趣和我组个cp?
  • 赵氏孤儿大报仇

    赵氏孤儿大报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法师多支持

    魔法师多支持

    就算生活重来一遍,就算世界再回到从前,我的生活也不会改变
  • 长河沧浪

    长河沧浪

    长河是历史的长河,人生的长河,长河是长江,是黄河,也是家乡那条生生不息一路向东的母亲河!生命如歌,长河奔流,百年只是宇宙一瞬,青春不过长河浪花一朵。《长河沧浪》主要讲述了出生于70年代富川县城乡一群有志青年,他们的理想、抱负和事业,青春爱情等,小说以富河岸边上官致远、米琼和赖天阳等人的人生奋斗经历为主线,以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富川县城乡为主要时空背景,华美人生肇始悲情故事上演,他们的青春年华如同滚滚的富河之水,一去不复回。
  • 天下为聘:摄政王爷请接招

    天下为聘:摄政王爷请接招

    “此事若是敢说出去一个字,哀家就叫你死!”
  • 逃婚指南之魔妃太轻狂

    逃婚指南之魔妃太轻狂

    一夕瞬变,所有的一切仿佛都回到了起点。可怜?这个词是给失败者的。怜悯?这个词是给可怜者的。这些我都不需要,我会用自己的手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若犯我,我必百倍还之。可当那个看似清冷淡漠的男子出现时,她....才觉得世上原来还有最美好的事,那就是你!
  • 许你阳光灿烂

    许你阳光灿烂

    志向远大女主的我曾愤世嫉俗地说:“想当初我曾梦想成为梵高第七代传人。”那人说:“然后现在你终于恍然大悟,从幻想中出来了。”我甩甩头发,狂拽酷炫叼地说了句:“不,我是要超过梵高的人。”那人半天没说话,大概是被我的志向震撼到了。逗比女文青的爱情故事。
  • 男主一点都不甜

    男主一点都不甜

    高楼大厦之间,红灯酒绿之中,有时候也藏匿着许多妖魔鬼怪,鬼魅魍魉,甚至是肉身成仙之人。一统乱世诸国的秦始皇嬴政真的死了么?临危受命的诸葛孔明七星灯真的灭了么?传闻成为仙人的张道陵又是否真的还在人间?……一场场暗中江湖的斗争,一次次阴谋阳谋,渐渐地,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都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类型指南:女频中的半男频气息化小说,拒绝同化般套用的讲述一大堆情情爱爱,你侬我侬。写作不易,不喜勿喷,手下留情,总之求别打我,捂脸jpg,谢谢合作。(拱手道谢)(ps:现言异能类,其中内容非我们这一纬度空间的真实世界,任何情节切勿考究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