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04900000004

第4章 佚名 《黄帝内经》

中医理论注重养生,通过调节饮食、颐养心神、控制情绪等各种方法,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讲究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养生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就是《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大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一部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药物学和治疗原则的医学巨著,为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医学典籍。

书中采用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黄帝是远古时代华夏部落的联盟首领,据说是他征服了东夷、九黎族,最终统一了华夏部落,因此黄帝被尊为华夏始祖。传说是黄帝创立了医学,而岐伯、雷公则是黄帝时期的名医。但是黄帝只是传说中的人物,现实中并没有可考的史料证明他和他的事迹的真实性。《黄帝内经》也并非出自黄帝之手,而是医家、医学理论家们托黄帝之名联合创作的,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进行的第一次医学上的理论总结。《淮南子·修务训》载:“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由此可见,《黄帝内经》之所以冠以“黄帝”之名,是为了顺应厚古薄今的风气,意在取信于人。

《黄帝内经》原书十八卷,分《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素问》原九卷,至南朝齐梁时部分亡佚,后经唐王冰订补,改编为二十四卷,计八十一篇,以人与自然的统一、阴阳学说、五行说、脏腑经络学为主线,重点论述摄生、经络、脏腑、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养生防病等,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原理。

《灵枢》原也有九卷,最早称《针经》,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如《九卷》《九灵》《九墟》等。后经南宋医学家史崧整理校正,扩充为二十四卷,也就是流传至今的版本。《灵枢》与《素问》内容相似,着重介绍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

这部医书具有比较全面的医学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在世人的眼中,《黄帝内经》是一本记录中医理论的医书,其实,《黄帝内经》不但是一部中医理论宝典,还是一部养生宝典,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继承了我国古代唯物的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认为宇宙万物皆由气而生,而人是整个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道法自然。按照这种思想,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是与自然息息相关的。这样的思维方式很像是道家的思想。道家创始人老子曾说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上不皎,其下不昧”,“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这是道家学说中形而上者的道,阐述了构成世界的原初物质,这和西方的分子、原子学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分子、原子学说如同见微而知微,而气一元论则更形象地体现为“观全局而知微妙,窥一斑而晓全身”。天地由气贯穿,从而把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内部环境相结合,形成一个天地人的循环。这种思想在《黄帝内经》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把人的脉象分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以春夏秋冬不同时节的气候变化感知人体气血的适应状态。

《黄帝内经》中的生命观阐述的更是一种无神而注重修养的思想,它否定超自然、超物质的神明存在,认识到生命现象来源于生命体自身阴阳二气的矛盾运动。这种无神论思想的萌芽可谓是医学上的进步。

大多数人成不了医生,但可以成为一个懂得医理、珍惜生命的人。《黄帝内经》这本书能让人从理论上认知生命的运动,更有益于趋利避害,修身养性。《黄帝内经》原本大多为文言文,读起来显得有些晦涩难懂,不过现在的版本大多有译文注释,读起来也不是特别吃力。

同类推荐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 孙子兵法(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孙子兵法(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著名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 孽海花

    孽海花

    《孽海花》以苏州状元金汮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书中笔墨最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写他们的虚伪造作,写他们面对西方文明冲突时的庸腐无能。和其他三部谴责小说相比,本书突出的特点是所写大都影射真人真事,书中的人物可以和近代一些名人一一对应,如金汮指洪钧,傅彩云指赛金花,翁叔平指翁同龢,梁超如指梁启超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 中庸大全集

    中庸大全集

    《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库。朱熹曾如此高度赞誉《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只要按照《中庸》的精义修身立业、为人处世、齐家治国,必定能达到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的太平和合境界。可见,在古人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中庸》的作用多么巨大。可是,这部治国经典,对于早已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现代人一谈起《中庸》,总觉得它要么高深莫测,要么不合时宜。其实,《中庸》所谈的道理是朴素的,也是永恒的。
  •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大花园中的三朵奇葩,其中“词”之上冠以“宋”字,实是因为词到两宋如赤日中天,娇花吐蕊。唐五代流传下来的词不足两千首,但两宋词却超过两万首之多。词在两宋之所以能大放异彩,繁盛至极点,一方面是因为词体已臻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代结束了五代纷乱,政治复归一统,进入承平享乐时期,上至帝王、官宦、名士,下至市侩、走卒、妓女,都热衷歌乐,上流社会与中下层社会对声乐的需求共同推动了词在北宋初期的普及和繁荣,及至北采动荡离乱以及南宋偏安时期,填词制曲已成为社会上的主流风气。
热门推荐
  • 皇朝经世文编_4

    皇朝经世文编_4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次第桃飞漫四月

    次第桃飞漫四月

    她是一株小小的桃花,几番修炼,变成了一个桃妖;他是魔界赫赫有名的弈君,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了她,可是这个桃妖竟说不认识他。某天,她赤脚坐在一株桃树上,活像一个精灵,笑着说“南沐笙,此生你我在这花间相拥而眠可好?”他笑了笑::“我正有此意”自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放开过……
  • 异世界的我强无敌

    异世界的我强无敌

    我来到了异世界。我,强无敌!PS:新书上传求支持鸭
  • 九重狱塔

    九重狱塔

    这是一个剑仙与骑士对决的世界!还是一个召唤使与神兽相亲相爱的世界!更是一个万族并存,九大圣殿屹立人间的世界!更是一个拥有凤凰传承的传奇召唤师崛起的世界!
  • 余生在一起吧

    余生在一起吧

    风吹过,不留一丝痕迹…当爱来临,不要抵抗,学会接受…
  • 情系小青梅:竹马撩上瘾

    情系小青梅:竹马撩上瘾

    他,冷漠高傲,少言少语,唯独她的出现使他腹黑男附体,壁咚床咚沙发咚。使得学校的花痴被卧槽刷屏。片段一:“顾简兮,凭什么墨泽哥那么喜欢你,你到底哪里比我好。”“我哪里都不比你好,可他就是那里都喜欢。你要是有看我不顺眼的地方,早点跟我说,反正我也不会改,但你别把自己憋坏了。”“你…” “我?呵,我这个人说话从来不带刺,如果哪句话伤到你了,别误会,我就是故意的。” 片段二:“简兮,我可是个正常的男人,你…是在考验我的自制力吗?”“我才没有要考验你,要上就别墨迹。”说完顾简兮便吻上他的唇。夜墨泽呼吸有些急促,问道:“不后悔?”“不后悔。”当冰山男遇上傲娇女,二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竹马,轻轻来!

    竹马,轻轻来!

    推荐新文《大佬你家喵已送达》甜甜甜~O(∩_∩)O 3岁时天使般的女孩儿被领回墨家“宸儿,浅浅是妹妹,你以后要保护好妹妹,知道吗?”从此人生准则又多了一条,保护好妹妹13岁的他,看到和浅浅和班里的同学手牵手的“小家伙,以后不能和别人牵手,想牵手,牵哥哥的就好”小小的墨御宸,不知不觉的占有欲。18岁的浅儿,看着眼前的一大片紫藤花,恍惚一笑“对你的执着,最幸福的时刻”泪缓缓滑落… 新的开始…(剧透一点点:本文双洁,宠文带虐)
  • 腹黑王妃要改嫁

    腹黑王妃要改嫁

    "靠山山倒,靠水水干,靠天靠地考父母靠男人,都不如靠自己来的安全实在。杜锦瑟自认自己不算聪明,不过还是勉强可以自力更生的。只是老天何其不公,让她这样的的小女子在皇权倾轧中求生存,累觉不爱。埋怨有用,她就坐在那里埋怨好了。可惜埋怨解决不了问题。看她如何周旋于各怀鬼胎的皇子们的中间,玩转皇权,蔑视皇权,把看不起她的通通踩到脚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约战开始的综漫之旅

    从约战开始的综漫之旅

    以约会大作战为主世界,后期其他穿越的世界我会在更文里写到。本书后接重开,前面我就不删了,就当是黑历史好了(doge),老实说现在的我完全看不下三年前写的书(崩溃JPG.)
  • A House to Let

    A House to L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