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11400000002

第2章 隋将冷眼生疑窦 唐公处变施连环

第二天李渊入留守府后召集王威、高君雅等人议事。他拿着阿史那大柰的密书,说道:“昨天,我们已经议过,现在刘武周据汾阳宫欲攻楼烦郡,皇上令我们负责这里的军事,若不能保土安民,就是杀头的罪。今天,我们一定要议出一个结果来。”

高君雅皱着眉头,忧虑道:“这刘武周凶悍骁勇,更兼有东突厥这个硬后台,倾太原所有兵马,恐也不能敌。我们不如奏明朝廷,请皇上增兵御敌。”

王威道:“不行,现在皇上南巡,等奏章送到江都,再返回来,至少月余,时间太长了。我们应该另想法子。”说完,他目视李渊,想探究李渊的意思。然李渊面无表情,低头翻着各郡的报章。

高君雅按捺不住,大声说道:“唐公,你就拿个主意吧,总之要应付了今天的局面才好。”

李渊抬起头,长叹一声道:“这实在让我为难啊,我们为将出师,要听从朝廷的调度不得擅专。目前太原城虽然墙厚易守,军械、粮秣充足,但放任刘武周攻城略地,万一他成了气候,后果不堪设想。为今之计,我们应该立刻募兵,形成规模后备御刘武周,但这还需要朝廷批准才行。正如刚才王威所言,江都太远,若公文一来一回肯定误事儿。怎么办呢?我也拿不定主意。”

王威、高君雅对视一眼,他们明白其中的利害,若丢土退却,依皇上现在的暴虐脾气,肯定要丢脑袋!两人心意相通,齐声说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唐公,还是募兵要紧。”

李渊缓缓点点头,说道:“好吧,既然这样,就由王威兼任太原郡丞,与裴监一起负责检校、发放军粮;高君雅负责巡行城池加强守备,监造军械。至于募兵,就由我牵个头儿,让二郎帮我打打下手,二郎办事还是比较干练的。既然大家的想法一致,从今儿个开始,我们就抓紧办吧。”

刘文静所拟的征兵檄令很快下发到各个郡县,各郡县不敢怠慢,当即张榜公布,令十八岁至二十六岁的丁男三日内到所在县衙登记。以为隋炀帝又要征兵攻打高丽,家有了男的百姓人家为此忧虑万分。群言汹汹,整个太原城以及所属郡县都弥漫在无边的恐惧之中。

隋炀帝暴政多年,且他好大喜功,奢侈铺张,其无尽的贪婪换来了百姓日益加重的负担,导致民不聊生,大家苦不堪言。他劳师远征高丽更是倾全国之力,既征兵又征粮征物,使百姓的承受能力达到极限。几次东征无果,反而令冰天雪地的高丽多了无数战死的冤魂,国人提起高丽就不寒而栗。

丁男们在惶惶不可终日的等待中看到了太原留守府下发的募兵令,明确这次募兵是为了抵御刘武周拱守太原。看到募兵布告,许多人奔走相告,大喜过望,因为在家门口当兵保卫家乡,和东征高丽弃尸于冰天雪地,无疑有天渊之别。一时间,各个郡县募兵点人头攒动。募得的兵丁陆续开往太原兴国寺。李世民和刘弘基、长孙顺德已经在兴国寺安营扎寨,新兵造册登记后,每人依次领了饷粮和兵器,开始进行编练。

募兵第三天,兴国寺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午时过后,王威、高君雅两人大摇大摆迈进寺门。李世民其时正站在房檐下与刘弘基、长孙顺德说话,看见两人进门,急忙迎上前去,施礼道:“两位世叔来此巡查,事先怎么不让人通报一声?瞧这里有多乱。”

王威、高君雅还了礼,王威说道:“没什么,我们只是顺路来看看,你接着忙吧,不要管我们,我们随便走走。”高君雅用眼光斜睨着刘弘基两人道:“二郎,这两位是?”

李世民眼光急速一掠,说道:“他们是小侄妻家的亲戚,刚刚来,这几天募兵事情忙不开,家父也没有时间过问。没办法,只好把他们拉过来救救急。”

高君雅意味深长地打量了一阵,连说了几个好字,又道:“你们忙着吧,唐公抽不开身,募兵如何,就全靠你们的眼光和辛劳了。”

两人在寺院里转了一圈,看到花名册上登记人数已有两万余人。不由得都张大了嘴:什么原因使这次募兵如此神速?他们默默地离开寺院返往住所,虽各怀一腔心事,却心灵相通般走到了高君雅的住所内。两人落座,家童为他们奉上了香茶。两人看着茶碗里蒸腾起的热汽在那里想着心事。还是王威先打破平静:“高兄,怎么这么怪呀?你我募兵多次,从没有遇到过如此火暴的场面:三天不到,竟然募到两万余人,看他们的样子,都兴冲冲地像来领干饷似的。”

高君雅道:“没想到募到这么多人,你看李家二郎他们那意气风发的模样,好像是在为李家募兵。王兄,我们是不是落入李渊设的套子里了?你知道二郎身边两人姓甚名谁吗?他们一个叫长孙顺德,一个叫刘弘基,都是逃避辽东兵役躲到唐公府里来的。别看李渊老儿整日里随随便便的样子,他的心计深着呢。他已有府兵数万,又阴养死囚,急速募兵,你说,他想干什么?”

王威眼中露出一丝恐惧,失声道:“高兄,以你的说法,李渊很快就要有所动作了?”

高君雅点点头:“不错,现在的形势就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王兄,记得皇上给我们的密谕吗?我们要商量对策了。”

王威问:“怎么行动?太原的兵马大权现在被李渊牢牢控制在手里,我们若轻举妄动,无疑是以卵击石!”

高君雅缓缓道:“王兄,要施巧计,给他一个冷不防。如今太原许久无雨,春旱严重,按老规矩,应由最高长官主祭,率众官祈雨。我们让李渊去晋祠求雨,不怕他不答应。我们事先在晋祠设伏,届时就地擒拿李渊,将其解送长安,你意如何?”

王威沉吟道:“李渊身旁护卫环伺,我们又难以调动大量人马,事先设伏恐是个难题。”

高君雅道:“没问题,我们先拨出身边心腹护卫二十人,然后再找晋阳乡长刘世龙帮忙。我仔细观察过,李渊拼命拉拢周围仕宦,独刘世龙落落寡合。他当能助我们一臂之力。我们让他选出一些乡勇完成擒拿李渊的大计。”

三天下来,募兵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二万六千人。各郡传来消息,应募人员还在源源不断地赶来。李世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但如何及时妥善安置应募兵员成为一个难题。裴寂与王威的后勤保障显然有些滞后。李世民正盘算去找李渊和裴寂说这件事情,就见李安急匆匆走来,说李渊让他立刻赶到晋阳宫去,有要事相商。

已是薄暮时分,李世民拨马行在街道上,一会儿工夫就到了晋阳宫,他在小厮的带领下来到承庆殿。殿内已经掌起了灯,李渊、裴寂、刘文静三人正围着圆桌说话。看到李世民进来,李渊向他打了一个手势让他坐下,继续说道:“……募兵近日即可完成,我们如何动作要审慎。你们都想想,我们应该先办哪些事情?”

裴寂看到刘文静正在那里沉思,急忙说道:“太原是唐公的旧属地,既然起事,干脆打出唐国的国号,唐公当然就号称皇帝了。我想,这样才能有号召力,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刘文静沉吟道:“这样有些不妥,我想应该循序渐进,不能一步到位。太原虽然是唐公旧属地,却没有旧部可以招纳。应该把着眼点放在长安。现在长安基本上由关陇世家把持,唐公就是其中一分子,和其他家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若唐公贸然号称皇帝,反对者一定很多。大家想想,当初隋文帝篡取了后周政权,也仅仅是废掉了一个皇帝,改了一个国号,新朝大臣基本上沿用原班人马。为什么呢?自从西魏宇文泰之后,关陇集团一直是政权的核心,比原来的山东士族还要强大,得不到关陇集团的支持要想取得政权,难度太大了。所以,唐公现在应遥尊隋当今皇帝为太上皇,立现居长安的代王杨侑为皇帝。唐公独霸实权,缓称皇帝,以免引起关陇集团的怨怼之情。李世民觉得刘文静的见识确实不凡,他满心赞成,说道:他们不反对唐公,然后再慢慢来。当今皇帝已经民心失尽,我们另立他的孙子为皇帝也是众望所归。我们一旦占领长安,不说‘挟天子以令诸侯’,至少许多人会感到我们是正统所在。”

李渊笑道:“这样一来,我岂不是在搞‘掩耳盗铃’的把戏吗?行啊,就按肇仁说的办,我现在至多当个大将军罢了。另外,南边的事情安定了,北方应该怎么办?肇仁,你曾经说过要‘北和突厥’,有什么具体想法?”

刘文静道:“我观察多时,北方游牧部落对中原土地没有太大奢望,至多想大捞一把,尚没有长远大志。我们起事之初,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攻略中原上,突厥的事情可以向后放一放,但必须给他们一些甜头。唐公,我们要忍辱负重,可以承诺向他们称臣并且纳贡,如果你同意,我可以出使突厥,相信能和他们达成协议。一介刘武周尚且被封了一个可汗,唐公肯定要比刘武周的分量重得多。只要安定了东突厥,刘武周就不足为患了。”

李渊的颜色有些不忍,裴寂接口道:“肇仁,你怎么胡说呢?能让唐公向胡人称臣吗?若这样办了,传之后世,蒙羞无尽啊!”

李渊摆摆手,说道:“大丈夫行事,当取首要。裴监,忍一时算什么?当初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我向突厥称臣又算什么?今天我向他称臣,明天他说不定还是我的臣子呢。肇仁,你准备好,等募兵结束就出使突厥吧。”

这时,李安在门外探头探脑并向李世民使眼色,李世民站起身来走出门外,见李安指着阶下说道:“二郎爷,这人硬闯进来说有要事见你,拦都拦不住。”灯影下,只见来人一身猎户打扮,李世民待仔细观察,来人已经开了口:“二郎,我刘世龙一身猎户打扮,就认不出来了?”

来人正是晋阳乡长刘世龙,王威、高君雅百密一疏,他们只知道刘世龙和李渊素不来往,没想到他和李世民却有深交。刘世龙是豪杰出身,生性豪爽,李世民每次狩猎,都要和他煮酒大嚼一番,两人谈得很投机。这次高君雅找他帮忙在晋祠设伏擒拿李渊,他当时答应下来,事后却整整思索了一天。到了傍晚下定了决心,要找李世民将王、高的阴谋和盘托出,眼看着隋朝在风雨中飘摇,自己何苦不顺应大势而去当皇帝的殉葬品呢?

早晨,清风吹散薄雾,太阳显得又红又大。看到今天又是一个艳阳天,大家的心里都不是滋味:天旱得太久了。

李渊一早来到留守府升堂,一会儿,就见王威、高君雅等人鱼贯而入。王威坐下后,用手抹了一把脑门上沁出的细汗,骂道:“这鬼天气,一大早就热得人心烦。”

他们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晋祠去祈雨,话题还是王威先提出来的,他目视李渊说道:“唐公,你看这天热得邪乎,年后除了落下一些雪粒打湿地面外,再没有一点下雨的意思。我昨儿问了当地士绅,他们说官府应该祈雨了。据说,到晋祠求雨还是很灵验的。前两年风调雨顺,今年又是旱灾,又是兵灾,弄得人心惶惶的,现在去求雨,也可以借此安抚一下百姓。”

李渊点点头,扬起案上的一本书说:“不错,我昨晚也夜不能寐,特地找来这本《晋阳志》翻看。三晋大地历来少雨,到晋祠祈雨是惯例,而且每次都很灵验。两位副守,我们抓紧把这件事情办了。这样吧,筹备祈雨仪式就由你们两位全权负责了,届时由我主祭。有什么困难吗?”

两人对视一眼,顿时喜形于色。他们先是连声说没有问题,继而由高君雅提出,由于他们对祈雨仪式不甚了解,要请晋阳乡公所和当地士绅帮忙。李渊当即同意。

李渊又话锋一转,向裴寂道:“裴监,听二郎说现在所募兵员的住处和粮草接济不上。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真如二郎所说,你和王副守就有点拖后腿了。王副守,你说是吗?”

王威急忙接口:“唐公,现在募兵的速度也忒快了些,毕竟太原府的能力有限,若不加节制,恐怕要难以为继,应当早作筹划才好。”

李渊厉声说道:“大敌当前,最忌推脱掣肘。若有违令者,我要按军法办事。”他向下扫了一眼,说,“募兵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当时我也是应大家之请才定下的,既然定下了,大家都要坚决去办。诸位还有什么事情吗?若没有,今天我们就此散了罢。”

坐在下首的刘政会期期艾艾说道:“唐公,我有事情要报。这里有一份密报,上面说有人私通突厥欲里应外合谋夺太原。”

众人一惊,李渊正色道:“既有密报,就给大家念念吧。”

刘政会现出一丝恐惧之色,说道:“唐公,请屏退左右。密报所告,正是我们在座之人。”

高君雅道:“刘司马,你素常是一个干脆爽快之人,今儿为何吞吞吐吐如此难受。你快说,若我们座中有人竟敢通敌谋反,我手中的钢刀第一个饶不了他。”

刘政会神色古怪,他离开座位走到李渊面前:“唐公,这份密报是从突厥内线那里传来的,为此还赔上了一条性命。”他转过身目视高、王两人,“王副守、高副守,这密报上所说的谋反者就是你们两位,你们派人与始毕可汗联系,准备杀唐公再献太原城池呢!”

王威顿时大怒:“刘政会,你血口喷人,想诬陷本官,这把刀先杀了你。”说罢,他“噌”地拔出刀来。一旁的高君雅上去将王威的刀按下去,他哈哈大笑:“王兄,不可造次。刘政会,我倒要问你,你敢拿着一张纸在公堂上颠倒黑白,到底是受了谁的指使?”他向着李渊道,“唐公,我们要好好审一下刘政会,没准儿,他才是突厥的奸细呢。”

李渊不理他,一挥手大叫:“来人。”

房子周围顿时响起了一阵脚步声,很快,三十多名甲胄武士在李世民、长孙顺德、刘弘基的带领下分站四角,对王威、高君雅更是特别照顾,十数把刀对准了两人。

王威、高君雅恍然大悟,王威“当啷”一声将刀扔在地上。看到李世民等三人同时出现,他们明白了今天的幕后主持者正是坐在堂上的李渊。然而他们想破了脑袋也弄不清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以致让李渊抢先动手。

李渊让刘政会将密报呈上去,仔细看了一遍,然后一拍条案,骂道:“你们这两个狗贼,朝廷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们了?竟然敢瞒着本官去通敌谋反,还想拿本官项上人头去邀功请赏。二郎,立刻将他们押进牢狱,严加看管。”

两人脸上没有任何惧色,高君雅叹道:“成者王侯败者寇,李渊,究竟谁是真正的谋反者,大家都心知肚明。人们都说当今皇帝暴虐,然我看他还不够心狠,假如当初不给你兵权,你能翻得了身吗?”

几个甲士上前快速将两人捆成了粽团。

这时,一声长长的“报”声在门外响起,一名探事别将入内仆地,气喘吁吁地报道:“留守大人,现在约有两万突厥兵马犯我边界,已经侵入边界十余里,看其势头,欲奔太原而来。”李渊听后眉头皱起,说道:“知道了。”挥挥手示意他退下。

堂中众人十分诧异,许世绪骂道:“你们这两个狗贼,果然把突厥兵给引来了。”王威、高君雅不以为然,认为仍然是李渊做戏。李渊看过裴寂和李世民,只见他们也都露出迷惘的神色,这才知道刚才所报是真实的,他又一拍条案:“高君雅,你还敢胡说八道,刚才你也听到了,想抵赖到底吗?”他转向李世民,命道,“二郎,你和长孙顺德、刘弘基一起带领两万府兵,到蒙山一带设伏,另派一些小股部队和突厥接触进行骚扰。总之,要把他们抵抗在太原之外。我在这里密切观察动静,随时准备带领大军去接应你。”

李世民三人齐声答应,转身奔出府外。

王威嗤之以鼻,哂道:“李渊,你的戏还没有演完呀?”

李渊怒火万丈:“狗贼,还敢说风凉话。把他们押下去,待我出征时,就用这两颗狗头祭旗。”

李世民回府集合府兵,一路上都在琢磨如何打好这一仗。他让李安把刘文静叫过来,然后召集长孙顺德、刘弘基、张万岁过来议事。

李世民开门见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次突厥来犯,对我们既有利也不利。有利的是天赐良机,把王威、高君雅通敌谋反的罪名坐实了;不利的是我们正准备办大事,没有时间和突厥纠缠。我想这次战斗以威慑为主,让突厥看到我们有准备,从而知难而退。肇仁兄,你看呢?”

刘文静点头道:“对,是这个道理。待这次突厥兵退后,我立刻着手修复联络通道。至于军事部署,二郎,你就大胆指挥吧。”

李世民说道:“好,我们这次全出精锐,以示威风。以原有府兵为主,新招募的兵士还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上不了战场。张监,我排出的战阵中缺少一个头儿,只好让你来勉为其难了。”

张万岁说道:“只管吩咐,万岁将鞠躬尽瘁。”

几个人都笑了,从马贼的嘴里蹦出文绉绉的词儿,是一件很可乐的事情。

李世民谈了他的打算,将一万四千八百人分为五军。中军四千人,由刘文静率领;左虞候军二千八百人,由李世民率领;右虞候军二千八百人,由长孙顺德率领;左厢军二千六百人,由刘弘基率领;右厢军二千六百人,由张万岁率领。

李世民分派完毕,大家各自领兵按照秩序出城。太原百姓得知唐公二郎领兵出城抗击突厥兵马,纷纷拥上街头送行,预祝他们凯旋。百姓中已经有许多人知道这次突厥犯边是由于王威、高君雅的缘故,送行的同时都怒极痛骂。

一过蒙山,李世民骑着“玉极骝”带领左虞候军走在最前头,队伍保持阵形依次前进,阵中的一百名鼓手喊着号子擂响大鼓,队伍威风凛凛,过往之处尘土飞扬。右边的长孙顺德按照李世民的命令一直和左军保持固定的距离。蒙山一带,刘文静、刘弘基、张万岁已经安营扎寨,形成稳固后防线。营房里旌旗分明,帅旗猎猎,显得十分威武雄壮。这是李世民的授意:最大程度地壮其声势,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效果是明显的,到了第二天黄昏,李世民和长孙顺德的前锋一直没有发现突厥兵马,在太原郡的边境地带也未见其踪影。想是突厥看到太原之师兵强马壮,不战自退了。李世民看到如此情形,便决定班师回府。

李渊亲临城门迎接班师的队伍,回府后,当即下令由裴寂、李世民监斩,将王威、高君雅拉到汾水口斩首示众。囚车沿街游行的时候,两边民众的唾沫几欲将两人淹没。两人被斩首之后,人们纷纷向尸首投掷石块、木棒,不一会儿,竟然堆起了两座小丘。

看到万众痛恨的情景,李世民默默不语。他在想,百姓被蒙在鼓里,而稍知道一点内情的人则会认为王威、高君雅太不开窍了,逆势而动,结果当了愚忠的牺牲品,白白赔上了性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你能说他们都是简单地重犯前人的错误吗?李世民觉得,王、高的行动实际上是很英勇的,假若有一天自己的手下人能够像他们一样对自己如此忠心,那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啊。想到这里,李世民吩咐监斩官,让人把王威、高君雅的尸首装敛起来,交给他们的家人好好埋葬,并让转告地方官,不要难为两人的家人。

李世民长叹一声,心想官场也如战场啊,你若心慈手软晚一会儿动手,别人就会抢到先机。

李世民正在胡思乱想,李安挤过人群来到他的面前,大汗淋漓地说道:“家人都从河东赶过来了,老爷让你速速回府帮助安置。”

同类推荐
  • 托尔托罗

    托尔托罗

    绑架是一种游戏,对一个富家小姐来说,玛丽亚显然拥有太多的时间。她既不用劳心劳神于学习成绩,也不必亲自动手拖地做饭(除非是她心血来潮,想活动一下筋骨),更不用提到什么前途、什么全球经济危机,就算她把黄金当饭吃,她的父亲、著名的科技界的领头羊、商业界的巨富劳里先生也供得起。劳里并发有指望这个娇生惯养的小女儿有什么出息,成为什么惊天动地的女强人。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比男人还缺乏温柔的女强人已经太多了,她们是时代的怪胎。所以他对玛丽亚放任自流,随她怎么闹。
  • 神谕

    神谕

    《神谕》是一部反映我国清未帮会政治历史的长篇小说。描写洪门天地会一代枭雄阮大成趁机而起,旋即覆没的史实。
  • 天使长谜案

    天使长谜案

    一桩谋杀案,将情报局要员迈克尔拉进了诡计与情劫编织的谜网——这将产生致命的后果!这部“紧张刺激的惊险小说”(《出版人周刊》)在美国亚马逊已经获得130个以上五星好评(300多条评论);作者特地进一步修改润色,以便让各个年龄段的读者都能读来极为过瘾。
  • 星星亮晶晶

    星星亮晶晶

    作品描述了一个名叫牛牛的自闭症孩子在成长和求学路上的一系列遭遇。母亲从对自己孩子命运的关注转而上升到对自闭症孩子教育这个社会问题的关注。故事展现了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宽容与善意,爱和包容,充满了温暖的正能量。作品结构朴实,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获得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大佳银奖”。
  • 你一念之间,我情深一场

    你一念之间,我情深一场

    一段不为人知的心酸往事,两个同样危险强势的男人,三个游走在黑白边缘的年轻男女;当一心提防的魔鬼最终冲破固守的心房,当倾心所爱的情人转身成为复仇天使,爱和恨的天平,生与死的对决,究竟该如何平衡抉择,谁又是谁生命里最后的救赎阳光?
热门推荐
  • 宫廷改造计划

    宫廷改造计划

    “前朝不留无用之人。”狂拽帝王一上台就大清洗,霸气的不得了,尚书大人乌纱眼看不保。看官家闺秀如何舍身成仁保一家老小。“后宫也不应留无用之人。”一声令下,端的是嫔飞妾跳。这么折腾的皇后真的是大家闺秀?!但是,当千军万马面前,她催他:“怎么愣着!干活啊!!”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她还真的不是一般的能!折!腾!"好啊。那就比,谁先解决他们。"夫妻混合双打,试试看喽!
  • 婚恋中不能犯的100个错误大全集

    婚恋中不能犯的100个错误大全集

    《婚恋中不能犯的100个错误大全集(超值金版)》是成功驾驭婚恋情感的智能,介绍了婚恋中不能犯的100个错误。很多人把婚姻搞砸了;很多人在恋爱中犯了错误而不自知。《婚恋中不能犯的100个错误大全集(超值金版)》是把人们在婚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进行梳理,警示读者,不犯或少犯这些错误,让自己能够驾驭好婚恋和家庭,与心爱的人守护好爱巢,白头到老。
  • 饥饿的鸟

    饥饿的鸟

    昨夜终逃离了围墙独自安静的去了另一个地方,是的,一个谁也不认识,我也不认识谁的地方,绝对称得上安全地域。
  • 陶路路改造记

    陶路路改造记

    这是一本作死到家的书,日常中大家可不能这么做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礼仪全书2

    礼仪全书2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
  • 星际蛮荒

    星际蛮荒

    灵气复苏,地球面积急剧扩张,一个个掩埋在时间长河中的远古遗迹一一显露。古老的国术再次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从此地球开始走上了星际争霸的道路。亿万的星空种族,在宇宙的大棋盘中为了生存而拼杀!刚刚走向星际的地球,能否在残酷的宇宙中生存下去?人类能否屹立于宇宙之巅?杨无极,一个从小在孤儿院中长大的孤儿,一个天生的幸运者,又会在这星际与蛮荒中掀起怎样的波澜!
  • 闯关东前传

    闯关东前传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大地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灾荒,史称“丁戊奇荒”,山东两千多万灾民汇入闯关东的滚滚洪流……天灾不断,人祸频频,百姓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义和团运动、日俄战争等灾祸中艰难度日。山东掖县老管家藏着一面神秘的黑旗,它决定着成百上千人的身家性命。管家老大管粮、老二管水失手杀人,遭到官府通缉,无奈踏上闯关东之路。管粮流落矿山,肩负民族兴亡的重任,为国捐躯;管水加入义和团,在哈尔滨火烧与洋人相关的商铺,妹妹管缨开的酒坊也在劫难逃。三兄妹时而同仇敌忾,时而兄弟阋墙,时而携手并肩,在大义和亲情面前,他们轰轰烈烈、几死几生地开创了闯关东的民族大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