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1700000064

第64章 袁崇焕被害

袁崇焕铁血丹心,一心为国,最终却含冤而亡。

监军关外

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东莞人,萨尔浒之战爆发的那一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考中进士,波任命为福建邵武县知县。他人虽然到了福建,脑子里总是萦绕着辽东的战事。公务闲暇,常找一些从辽东退役的老兵了解边防和地形要塞的情况,平时也常读兵书,和人谈论行军打仗的事,立下了立功边关的雄心壮志。

一转眼当知县已经三年了,他到北京述职。由于他胆略过人,慷慨有志,被破格提拔为兵部职方主事。不久广宁失守,大量士兵和百姓纷纷逃入关内,朝廷中很多入主张退守山海关。为了了解实际情况,他单骑出关考察形势。考察归来,他胸有成竹地向朝廷报告说:“只要给我兵马和军饷钱粮,我就能担负起防守辽东的大任。”当时朝廷里惊魂未定,束手无策,正愁没人敢承担防守大任,袁崇焕自告奋勇,真是求之不得,立即越级提升,命令他监军关外。

宁远大捷

袁崇焕到山海关上任不久。有一天辽东经略(主管辽东的官员)王在晋派他到关外七十里的前屯去安置从广宁流落来的百姓。他二话没说,星夜出发,孤身一人在虎狼经常出没、荆棘丛生的荒山野岭中走了大半夜,天亮之前赶到前屯。驻守在那里的士兵和百姓都佩服袁崇焕的胆量,王在晋也很欣赏他的胆略和气魄。但是袁崇焕不同意王在晋死守山海关的主张。他认为只有坚守关外,才能保卫关内,主张驻兵宁远(今辽宁省兴城县)。

宁远西连长城,东北接锦州,背靠热河丘陵,面对渤海,是辽西走廊的咽喉要地。袁崇焕在兵部尚书孙承宗的支持下,重修宁远城。宁远的防御一巩固,辽东的流亡百姓都集中到这里来,关内的商人也前来做买卖。宁远成了商业繁荣、防御坚固的关外重镇,被无家可归的辽东人民视为乐土。

可是没过多久,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排挤了孙承宗,阉党分子高第出任兵部尚书。他一上任,就要把山海关以外的所有防务全都撤除。由于袁崇焕的激烈反对,只有宁远才侥幸保留下来。努尔哈赤一眼就看透了高第的怯懦无能。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他率军渡过辽河,直抵宁远城下。他先派人进宁远向袁崇焕劝降,说:“我发来30万大军,孑然独存的宁远是守不住了,如果你们投降,保证让你们得到高官厚禄。”袁崇焕毫不动摇,回答说:“说什么30万大军,其实说你13万军队也够多的了,我修建宁远城的时候就决心死守,哪有投降的道理呢?”说罢,赶走劝降的人,召集大将桂满,副将左辅、朱海,参将祖大寿,守备何可刚等商量对策,把守城军民集中起来。他在军前慷慨激昂,鼓励军民誓死守城,说着,又刺破手指,写血书激励全军。广大军民无不义愤填膺,誓死守城。誓师完毕,他把城外的百姓和粮食移入城内,坚壁清野,又命令军民偃旗息鼓,专等后金兵攻城。

二十四日,后金兵发起进攻。一阵鼓响之后,城头上军民把火药罐、雷石纷纷投下,又放火烧敌人的战车。后金军屡攻不下,这时候天渐渐黑了,只好暂停攻城。第二天,努尔哈赤再次发起更猛烈的攻击,后金士兵凿破了几处城墙。只因正值数九寒天,墙土冻着,城墙才没有倒塌,可形势非常危急。袁崇焕冷静沉着,临危不惧,命人拉出十一门西洋大炮,亲自站在城楼上指挥轮番开炮。后金兵被炮弹打中,伤亡惨重,努尔哈赤也被炮火打伤,只好撤兵。这就是历史上的宁远大捷。

宁锦大捷

努尔哈赤退回后金首都沈阳(公元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感慨地说:“我从25岁起领兵打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什么只有宁远一城攻不下来呢?”他哪里想到,他的对手袁崇焕是一位立志保卫疆土而又善于用兵的英雄人物呢!努尔哈赤遭到这样沉重的打击,心情十分郁闷,又加上伤势恶化,在这年八月去世了。

九月,努尔哈赤的八子皇太极登上汗位。袁崇焕为了探听后金的虚实,也为了争取一段时间建筑被高第放弃的锦州等城池,巩固边防,便派了三十四个人前往沈阳为努尔哈赤吊丧,并祝贺皇太极即位。皇太极新遭父丧,又准备征服朝鲜,以解除日后进攻明朝的后顾之忧,因此也想和明朝暂时休战,就热情地接待袁崇焕派来的人,于是,双方书来信往,开始议和。

袁崇焕抓紧时间修筑锦州等城池,防御工事刚刚修筑完毕,皇太极便在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五月,率领大军包围了锦州。这时候,袁崇焕正坐镇宁远,听到后金进攻锦州的战报,立即给守卫的将领赵率教、左辅和朱海写信。信中说,锦州城火器兵马足够防守,敌军冒着炎热的天气冒险深入,决不可能持久,锦州一定能守得住。并立即派祖大寿率领4千骑兵前往增援。赵率教等人在袁崇焕的鼓励下,率领守城士兵英勇奋战,后金军连续攻击14天,城下堆满了后金士兵的尸体,锦州城依旧岿然不动。皇太极见久攻不下,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困城,然后率领大部兵力和新调来的援军绕过锦州,直扑宁远。

袁崇焕凭借坚固的城池,充分发挥枪炮的火力优势,打得后金一片一片地倒下,就连几个后金贝勒(旗的首领)也被打伤。经过几天的激烈争斗,后金军死伤越来越多,加上天气炎热,疾病流行,士气低落,皇太极不得不下令撤军。明朝人把坚守锦州和宁远的胜利称作“宁锦大捷”。

铁血丹心、含冤而亡

可是万万没想到,宁锦大捷的最大功臣袁崇焕却被阉党污蔑为“暮气深重”而罢了官。这年八月,明熹宗死了,他的弟弟朱由检即位,就是崇祯皇帝。崇祯帝想有所作为,除掉魏忠贤后,又重新起用袁崇焕督师辽东。

皇太极深知袁崇焕有胆有识,既佩服,又十分嫉恨,如果不除掉这个劲敌,他就达不到进军关内的目的。于是,他想出一条除掉袁崇焕的毒计。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十月,皇太极率军避开宁锦防线,绕道内蒙古,从喜峰口进入关内,直逼明朝京城。袁崇焕接到情报,连夜挥师入关。皇太极来到蓟州城下,见袁宗焕已经进驻蓟州,对袁军如此神速十分惊讶。他马不停蹄,挥师西进,一路连下玉田、三河、香河,过通州直抵北京城下。袁崇焕见后金兵西进,急忙赶往京城,两昼夜疾行三百里,十一月十六日,兵抵左安门,此时袁崇焕身边只剩下九千兵马了。

不想这时候,京城里却到处流传着袁崇焕引导后金兵入关的谣言。袁军虽然在广渠门外,从凌晨打到傍晚,转战十多里,冲杀十多次,打退后金兵.崇祯皇帝却仍然猜疑他,不允许他的军队进城休息。袁军只好驻扎在城东南郊。

皇太极有意命令部队靠近袁军驻地扎营。原来后金兵刚打到北京城下的时候,活捉了两个明朝太监,押在军中。皇太极让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按计行事。高、鲍二人夜里回营.坐在靠近关押太监的地方,故意小声地说“今天撤兵是计谋,和袁督师早有密约,这回大事可成了。”一个太监假装睡觉,把高、鲍的话记在心里。后金军又故意放走太监,太监跑回皇宫,向崇祯皇帝上奏袁崇焕“通敌”的情报,就在这时候,北京城里捉住好几个奸细,一个叫刘文瑞的说袁崇焕曾让他带信给后金军,一个工匠说他知道袁督师想谋反。说来真怪,这些奸细招供之后就不见踪影了。

崇祯皇帝本来就多疑,听了太监报告和京城里数起“奸细”的招供,信以为真,便以商议军饷为名召见袁崇焕。袁崇焕刚进皇宫,崇祯皇帝就以叛国大罪下令把他逮捕了,皇太极见袁崇焕被捕,大功告成,便把军队撤回沈阳。袁崇焕被捕后,他的部将祖大寿十分惊惧,率领军队逃出山海关,袁军也跟着走散了一千五百多人。崇祯皇帝没办法,只好叫默中的袁督师写亲笔信给祖大寿。祖大寿接到袁崇焕的信,捧在手里,大哭不止,全军上下哭声震天。祖大寿八十高龄的老母亲对他说:“不如杀敌立功。也许还能赎督师一命。”因此全军振奋,决心杀敌立功。

可是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疑心太重,中计太深,在第二年的八月,居然把袁崇焕处以磔刑。这位爱国将领一心卫国,却蒙受投敌叛国的奇耻大辱,含冤地下,兄弟妻子被流放到三千里以外的穷荒绝域。袁崇焕死后,尸骨被友人安葬在广渠门内的广东义园(今北京市第五十九中学校园)里。直到南明政权建立之后。他的冤枉才得到昭雪。而皇太极的反间计,在清军入关后,才真相大白。

同类推荐
  •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3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3

    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战争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本书分两篇,地方武装篇收录30余篇“三亲”文章,记录了抗战期间,身处各地的地方武装组织基层战士们所见证的地方武装建立、发展并积极投身抗战的历程。人民战争篇收录的文章,从基层战士的视角真实地反映了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坚决依靠人民,充分动员人民。文章内容不仅有共产党基层部队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和支持革命战争,人民揭竿而起参加战斗的过程,也有人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敌强己弱的条件下,不怕牺牲,坚强团结,从而取得胜利的一次次战斗历程。
  • 中国古代情报史论稿

    中国古代情报史论稿

    《中国古代情报史论稿》,本书《中国古代情报史论稿》主要收录储道立先生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所撰文稿,既研究思想理论,又关注人物事件,是一部完整而成熟的情报史专著。
  • 大宋风雨情

    大宋风雨情

    主人翁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北宋,上演了一幕跨越时空的爱恋,因看不惯官员贪污受贿、欺压百姓、国家积贫积弱、被周边小国欺辱的局面,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一步步走上权利的高峰,随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变法强国强军的序幕。疆土扩大导致与当时的欧洲强国所接壤,一场决定世界格局的对弈就此展开……
  • 穿过镜子回明朝

    穿过镜子回明朝

    985高材生,意外穿越到明朝永乐年间自己带着无数的科技结晶来到这辉煌的时代。造个蒸汽机船,去航航海,弄个飞艇,带着朱棣上天看看,一碗方便面,皇子抢着吃,一件羽绒服,后宫抢着要。身边还环绕了可爱俏丫鬟,美貌大小姐,这日子,怎么一个爽字了得。
  • 唐瑟

    唐瑟

    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东都洛阳初春的天气仍旧有些料峭,风吹来还有一丝丝的凉意。一家小作坊后院的丝柳发了新芽,几只黄鹂在上面跳来跳去,柳树下坐着一书生摸样的男子,那男子穿一袭单衣,微微凝眉,一手托着下巴,不时拿眼去看柳树上的黄鹂。男子眉间略显清愁,似乎有心事。
热门推荐
  • 纯正蒙求

    纯正蒙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主宰戏天下

    主宰戏天下

    重生的主宰,大陆的英雄。曾经用命换来的的天下,如今在这天下如何游戏
  • 汉时明月何时归

    汉时明月何时归

    她只身向汉,桓帝庶女,曾以麒麟女之名闻达天下,后封五原长公主却在河套种着田。她一身蓝衣,执杖刀,舞长戟,赤马座下将过十万汉家铁骑。北却胡人静羌笛,西扫西域收乌孙,东平幽燕占三韩,只是为能够安宁度日,维持身后一地太平。汉末三国,天下纷扰,中原诸侯打得热火朝天,而她北境几十载东征西讨却显得格外安静。她曾失望过,因大汉之明月渐渐残缺。也痴喜过,为庆幸看不见血染山河破碎。行路茫茫!踏在满布硝烟之汉土上,最后该如何抉择?这是一个盲女的大汉往事。轻松的历史架空文,单身向的,最后变身慎入。
  • 盛世长歌曲

    盛世长歌曲

    临阳城内,众人皆知司徒丞相长子司徒轩夫妇二人战死沙场,下属冒死从沙场上带回司徒轩独女司徒末。对外,司徒末是汤药不离身的弱小姐,对爷爷,司徒末是擅长阴谋与权术的谋士。在江湖中,司徒末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小魔女。本以为能安然的度过一生,谁知一夕之间家门被屠。再睁眼,发誓一定要手刃仇人。殊不知,这发生的一切都落在了银国太子欧阳祁眼里。欧阳祁:“司徒末,现在你没有钱没有权没有人,你只有和我合作才能报仇。”司徒末:“我一人足矣。”欧阳祁:“司徒末,做我的谋士,两年之内帮我夺得皇位,我可以给你人给你权给你钱。”司徒末:“我想想”欧阳祁:“我可以给你时间考虑,但你大哥的伤势可等不了(挑眉)”司徒末:“你什么意思,你是说我大哥还活着,怎么可能????”欧阳祁:“和我合作,我帮你治疗你大哥,让你们兄妹团聚,还能帮你复仇”司徒末:“好,我可以和你合作,但是等我们双方目的达成,你不能不放人,要立字据为证”欧阳祁:“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先拐到手再说)”师兄们:“不可以啊,小师妹,他就是一只狐狸”时势造英雄,且看这乱世之中的少年郎们如何谱一曲盛世长歌。
  • 我掌控了世界

    我掌控了世界

    灵气大爆炸的时代,一切都天翻地覆王休穿越三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带妹苟活。直到有一天,一觉醒来,周围的一切终于变了……三年蛰伏,一朝蜕变。王休不屈的喊道:“我命由天不由我,但这个世界,由我掌控!”这是个小人物,不屈不挠,努力掌控世界的故事。
  • 别让生活耗尽你的美好

    别让生活耗尽你的美好

    生活的不如意常常耗尽我们的美好本质。即使是女神,也避免不了风浪的冲击,如何更好地生活,保护生命中的种种美好,让琐碎的生活和无奈的人生在人生的每一天中变得不再琐碎和无奈,是事关每个人幸福感的生活智慧。《别让生活耗尽你的美好》略带痛感的体验告诉我们:每一次的打击与重负都来势汹汹,或许,唯有热爱,可以穿蚀一切,让所有的人生黑洞坍塌消融。《别让生活耗尽你的美好》让你洞彻生活真相,唤醒内心受压抑的情感,保护内心不被外界所干扰。不管生活多糟糕,你都可以过得很精彩,穿越所有的风霜雪雨,你终将成为美丽的传奇。
  • 紫垣梦

    紫垣梦

    康熙四十年,素莹落败选秀,前往道观遇到胤禛。二人均为对方的学识聪颖所动,他们在一起写诗、游园、论述古代书法、道学文章。胤禛因为隆科多所请,只得将其侄女娶为侧室,转而希望素莹能够屈居妾室之位。素莹气盛之下,自制颂圣辞赋一篇,托请八福晋繁泠代为引见,入宫为嫔。由于和嫔不为康熙所喜,又接连犯错,被康熙遣往天青苑看守瓷器。胤禛寻找机会,二人再续前缘,康熙希望将皇位交于十四子胤禵,而胤禵留恋拉藏汗之女暮瑟儿,错失良机。胤禛连络心怀不满的隆科多,和慧眼识人的海望,在关键时刻夺得先机。和妃利用对康熙文体的熟悉、自身的文字功底、与擅长仿字的本领,为雍正造出遗诏。雍正登基之后,面对颓废的吏治和财政,推出摊丁入亩、欠耗归公、士绅纳税三大改制,引发众人不满。他的兄弟们更因为失去了康熙给与的特权而怨言四出,种种对立。雍正将对手一一扫除,和妃亦感受到与皇帝相处的困难。小说中的感情线路为虚构,其余事件根据康雍年间历史档案改写而成,对雍正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做了详解。小说为古典台词,其中的诗词歌赋曲,除部分引用历史原作,其余均为作者原创。详细故事大纲:见回目(仿红楼梦)小说人物简介:见第五十六回(相关历史资料)
  • 笔与刀

    笔与刀

    天下就是一座舞台,各色政客长袖善舞,粉墨登场。各方政治势力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根深蒂固的秦晋之好,维系脆弱同盟关系的纽带,也只是为了生存,或者是谋取更大的利益。
  • 从仙剑开始的修仙

    从仙剑开始的修仙

    一个正常人智商在线的面对各种不正常的世界,不一样的仙侠传说,最接地气的真实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