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2300000029

第29章 陈西滢:有点儿闲话(2)

闲话正要付印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看见女师大七教员的宣言。以前我们常常听说女师大的风潮,有在北京教育界占最大势力的某籍某系的人在暗中鼓动,可是我们总不敢相信。这个宣言语气措辞,我们看来,未免过于偏袒一方,不大平允,看文中最精彩的几句就知道了。

至于品行一端,平素尤绝无惩戒记过之迹,以此与开除并论,而又若离若合,殊有混淆黑白之嫌。况六人职倶为自治会员,倘非长才,众人何由公举?不满于校长者,倘非公意,则开除之后,全校何至哗然,所罚果当其罪,则本系之两主任何至事前并不与闻,继则相率引退?可知公论尚在人心,曲直早经显见,偏私谬戾之举,究非室言曲说所能掩饰也。

这是很可惜的。我们自然还是不信我们平素所很尊敬的人会暗中挑剔风潮,但是这篇宣言一出,免不了流言更加传播得厉害了。

(选自《西凌闲话》)

剽窃与抄袭

现在著述界盛行“剽窃”或“抄袭”之风,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一般人自己不用脑筋去思索研究,却利用别人思索或研究的结果来换名易利,到处都可以看到。然而我们也哪能深怪?现在的社会是不是鼓励人们用脑筋的社会?社会的种种方面,总是用心用力的役于人,不用心不用力的役人;心力用得愈多的得到的报酬愈少,心力用得愈少的得到的报酬愈多。那么著述界又哪能特别的立异?要是用自己的脑筋去研究,一年半载也许得不到什么结果’要是利用人家的脑筋,半天就可以写一篇文章,一月就可以草成一种著述。好在中国的读者从不问你的作品质的好坏,只问它量的多少;中国的学生不问你的学问深浅,只问你在副刊上发表文章的多寡。这种办法也无非是依照经济学的原则,用最少的力量得最大的效果罢了。这种风气的结果,乙抄甲,丙又抄乙,7欠远没有完毕的时候。在健忘的普通读者的眼中,一篇文章虽然读过了三百遍,他还会认它是新著,本无关系,可是一般鸿博的批评家可免不了头痛欲狂了。

所以鸿博的批评家迫不得已的生起气来,我们能够谅解,我们非但谅解,而且同情,非但同情,而且热诚的希望,馨香的祝祷他们的努力。我们相信除了他们的笔锋,没有东西可以挽回上面所说的那条经济原则。

可是,很不幸的,我们中国的批评家有时实在太宏博了。他们俯伏了身躯,张大了眼睛,在地面上寻找窃贼,以致整大本的剽窃,他们倒往往视而不见。要举个例么?还是不说吧,我实在不敢再开罪“思想界的权威”总之这些批评家不见大处,只见小处;不见小处,只见他们自己的宏博处。例如某宏博批评家说:“某先生大抄史特林堡的名剧《钻石》而标以创作的美名,揭于前《文学旬刊》已为识者所笑。”不错,我也仿佛记得有这么一回事,可是记得某先生抄的却不是“史特林堡的名剧”,而且“史特林堡的名剧”中我也记不起什么《钻石》来。这足见某先生宏博的程度了。实在许多批评家宏博的程度,深可惊奇。他们叫我们不得不联想到那些宏博的小孩,他们读《三字经》还没有满一句,到处见着“人”字,“之”字,便大嚷你瞧,“你瞧!人!人!人!之!之!之!”好像那些写人字之字的都在抄他们的《三字经》!

在我们不宏博的人看来,“剽窃”“抄袭”有一定的意思,不能看见两篇东西稍有相同之点便滥用这样的名字。两个科学家都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们的论调,自然有许多相同处,虽则他们谁也不用“剽窃”。可是,要是一个人说他自己发明了相对论,他是“剽窃”本不用说,他把第二人的书改头换面的付印,也自然是“抄袭”。种种科学都不外如此。

至于文学,界限就不能这样的分明了。许多情感是人类所共有的,他们情之所至,发为诗歌,也免不了有许多共同之点。把好花来比美人,不仅仅中国人有这样的观念,西洋人、印度人也有同样的观念,难道一定要说谁抄袭了谁才称心吗?人类的悲欢离合,总不出几个套数,因为两种作品的套数有些相同,就指为“抄袭”,这种批评家的宏博也不亚于上说的小孩。

“剽窃”“抄袭”的罪名,在文学里,我以为只可以压倒一般蠢才,却不能损伤天才作家的。文学是没有平权的。文学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为什么蠢才一压便倒呢?因为他剽窃来的东西,在他的作品中,好像马口铁上镶的金刚钻,好像牛粪里插的鲜花,本来太不相称,你把他的金刚钻、鲜花去了,只剩了马口铁与牛粪。至于伟大的天才,有几个不偶然的剽窃?不用说广义的他们心灵受了过去大作家的陶养,头脑里充满了过去大作家的意思,就狭义地说,举起例来也举不胜举。BenJonson的作品里有许多字句是从希腊罗马的作品里整段的翻出来的,而且几乎没有一个希腊罗马的诗人,历史家不曾在他的作品里留下些痕迹。托尔斯泰的杰著《战争与和平》里面讲战事的地方,就有整篇的抄袭。最显著的例莫过于莎士比亚了。他的剧本的事实布局,几乎没有一种不是借自别人。可是,你就指出了他们的剽窃,他们的作品也不会因之减色,BenJonson虽然借了许多名句,他自己作品也自有传世的价值在。托尔斯泰把冷冰冰、毫无生气的纪事,化在他如火如荼的杰作中,无异乎生死人而肉白骨了。莎士比亚在他陶冶天地的大炉中把许多泥塑木雕的傀儡熔化成了英雄美人。幼稚散漫的情节制造成了绝世传奇,要不是经他的借用,还有谁会得听见那些无聊的作品来?

“剽窃”和“抄袭”的罪名固然不足以轻灭他们作品的价值,可是BenJ0nS0n究竟“剽窃”过,托尔斯泰究竟“抄袭”过。可是莎士比亚是不受这样的罪名的,因为他的作品已经又是一回事。同样,一个作家也尽可无意的,或竟有意地借用另一作家的布局,只要他运用的方法不同,他周围的空气不同,他人物的个性不同。契诃夫有一篇短篇小说《LaCigale》是把一个劳苦工作的丈夫同一个没脑筋只管享福的太太做对照的。曼殊斐儿(KatherineMansfield)在她的《MarriageaLaMode》用同样的主旨。曼殊斐儿是私淑契词”夫的,她曾经看见他的那篇小说,毫无疑问。可是我们万不能说曼殊斐儿是抄袭契诃夫,因为契诃夫的小说里是纯粹的俄国人,曼殊斐儿的是纯粹的英国人,契诃夫的人物有他们特别的个性,曼殊斐儿的人物也有他们的个性,所以,虽然那两篇小说说的是同样的事,读者得的是差不多的感想,它们简直是两件极不相同的东西,同时却是两件同样美丽的东西。自然,要是让宏博的中国批评家看见了,他们又找到了伟大的发见了。幸而宏博的中国批评家是不曾看见的——它们还没有翻译成中文呢。

胡适之先生从上海寄蒋梦麟先生的信中有这样的话:

前不多日,我从南京回来,车中我忽得一个感想。我想不教书了,专作著述的事。每日定一个日程要翻译一千字,著作一千字,

需时约四个钟头。每年以三百天计,可译三十万字,著三十万字,

每年可出五部书,十年可得五十部书,我的书至少有两万人读,这个影响多么大?倘使我能于十年之中介绍二十部世界名著给中国青年,这点成绩,不胜于每日在讲堂上给一百五十学生制造文凭吗?

所以我决定脱离教书生活了。

他在给我们的信里还说“我们能批评人家的翻译,而自己不翻译,我们能评人家的著述,而自己不著述,这是根本不对的”。(原信不在手边,字句也许有些出人。)我们自然是十分赞成他的计划,希望他能够实行。自然我不信一年六十万字,十年六百万字是能实现的。这样下去,再活五十年,不就写了三千万字了么?胡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那种书,一定不是可以一天写一千字写成的。他也许一天写了五千字,一万字,也许三个月还不能动一动笔。一天一定写多少字,虽然有那样的作家,如英国小说家AnthonyTrollope,可是大多数人耐不住那种烦,并且这样所写成的作品也许不能特别的出色。我们希望胡先生的,不是平常我们都能写的书,只是与《中国哲学史大纲》那样,和再进一步的著作。这样的著述,不要说一年五部,就是五年一部我们已经很满足的了。

梦麟先生在他的复信里说:“这种事业,我以为凡有能力的留学生们都应该做的。”可是,非常的不幸,凡应该做的“留学生”却都没有“能力”,因为,我已经说过,中国恐怕只有胡适之、梁任公两位先生有靠他们著作生活的能力。除非中国的著述事业大大的发达,或是做教书匠的有安安稳稳的一碗饭吃,这个希望只好终于希望了。

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

十年以来一从民国六年一月《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起,直到现在,不是已经十年了吗?新文学的作品,要算短篇小说的出产顶多,也要算它的成绩顶好了。我要举的代表作品是郁达夫先生的《沉沦》,和鲁迅先生的《呐喊》。郁先生的作品,严格地说起来,简直是生活的片断,并没有多少短篇小说的格式。里面的主人,大都是一个放浪的,牢骚的,富于感情的,常常是坠落的青年。一篇文字开始时,我们往往不知道为什么那时才开始,收来时,也不知道为什么到那时就结束,因为在开始以先,在结束以后,我们知道还是有许多同样的情调,只要作者继续的写下去,几乎可以永远不绝的。

所以有一次他把一篇没有写完的文章发表了,读书也不感缺少。有时他有意地想写一个想像力的结束,好像《沉沧》那一篇,我们反感觉非常的不自然。他的小说虽然未免因此有些单调,可是他的力量也就在这里。他的小说里的主人翁可以说是现代的青年的一个代表,同时又是一个自有他生命的个性极强的青年。我们谁都认识他。鲁迅先生描写他回忆中的故乡的人民风物,都是很好的作品。可是《孔乙己》、《风波》、《故乡》里面的乡下人,虽然口吻举止,惟妙惟肖,还是一种外表的观察,皮毛的描写。我们记忆中的乡下人,许多就是那样的,虽然我们没有那本领写下来。到了《阿Q正传》就大不相同了。阿Q不仅是Type,而且是一个活泼泼的人。他是与李逵、鲁智深、刘姥姥同样生动,同样有趣的人物,将来大约会同样的不朽的。(我不能因为我不尊敬鲁迅先生的人格,就不说他的小说好,我也不能因为佩服他的小说,就称赞他其余的文章。我觉得他的杂感,除了《热风》中二三篇外,实在没有一读的价值。)

同类推荐
  •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张居正评传

    张居正评传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八章,每章又有不同的小节,以叙述为主,详尽生动的记叙了张居正的成长经历和主要事迹;张居正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内阁首辅地位,并逐步操纵朝政大权,进行自己的改革的。
  • 人民领袖毛泽东

    人民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从参加中共一大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他的一生见证了中国人民从黑暗的旧社会走向翻身当家做主的艰辛历程。本书从历史角度,系统介绍了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与人际交往。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毛泽东的工作、学习、品德、性格、情趣,及其思想的发展轨迹,通过毛泽东与各种人物的密切交往,体现了一个革命家的博大胸襟、肝胆照人、尊敬谦和、勤俭廉朴,献身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
  • 李叔同禅心人生

    李叔同禅心人生

    二十文章惊海内,一轮圆月耀天心。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音乐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闻名于世。他还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在中国美术史、音乐史和话剧史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培养了不少艺术人才,许多著名音乐家、美术家皆得其亲传,如著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皆出自其门。这样一位艺术修为全面的艺术家,在历尽繁华之后,毅然皈依佛门,从此不问凡尘,立志埋名,不务名逐利,甘于澹泊,枯守孤寂,过起了参禅悟道的僧侣生活。
  • 名人传记丛书:牛顿

    名人传记丛书:牛顿

    名人传记丛书——牛顿——他与他的定律永存于人类史:“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元史演义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元史演义

    本书讲述从“第一回 感白光孀姝成孕 劫红颜异儿得妻”到“第六十回 群寇荡平明祖即位 顺帝出走元史告终”的历史。蒙古源流原本为唐朝时候的室韦分部,向居中国北方,打猎为生,自成部落。初服金邦统领,至铁木真出世遂统蒙古各部,养成势力。蒙古铁骑遂西征欧罗巴未几南下灭金侵宋。南宋覆灭,荡荡中原竞被那蒙古大汗囊括以去,一朝天子一朝臣,居然作了八十九年的中国皇帝这真是有史以来的创局!却不知,蒙人性情暴虐,待民苛刻,天下疲惫;竟激起无数民变,就中出了一位朱元璋硬是把元朝天下生生夺去……
  • 祖剑者

    祖剑者

    剑,乃千古圣器,短兵之祖,近身之利器,自剑问世以来一直被众人所青睐,在人心中的地位不低,更有“百兵之君”的美誉,现世今剑乃世间不可缺少之物甚有持剑横行无剑难行也,在这世间剑是身份的象征,现今世家名门名派都会拥有一把甚数把名剑,诠释者他们的身份和地位,每个世家名门名派都会有独家的铸剑大师来辅佐,让其有独家的良剑,但也有天地自形之说!
  • 腹黑老大的绝情恋之云来篇

    腹黑老大的绝情恋之云来篇

    高中刚毕业,为了得到那个女人,容傲趁火打劫,在她父亲手术时用三十万的彩礼和她定了亲隔天,她就去夜总会为了一个男人花了一百万。容傲家族大难,他告诉那个女人。除了婚姻。自己什么都可以给她。于是,她成了他的金丝雀。永远见不了光的情妇。当容傲为了见她,出了车祸。醒来时。那个女人竟然无情的逃了。什么都没有留下。再见到那个女人。她笑魇如花,手牵另一个男人的手。
  • 异神传说

    异神传说

    本人新书《我的老婆是幻想少女》已经上传,书号2443371,阔别两年强势回归之作,请新老书友多多支持。
  • 斗罗之绝代天骄

    斗罗之绝代天骄

    (嗯,这是心血来潮之作,我也不知道能写多久,也只是当做娱乐罢了,说不准那天太监)地球天骄凌落因意外穿越至自己唯一读过的小说,熟知的斗罗大陆,还有系统傍身,他能否在斗罗大陆上创造自己的辉煌?女主:王东儿、王秋儿、古月娜、(待定,不会太多,王秋儿不会献祭,所以就没有唐舞桐,应该吧)(我打算从斗2开始写到斗3,中间会有一个转生的过程,虽然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但总要试试。会抢原主角的机缘和女主,但也会和主角扯上关系,如果这样也是圣母、舔狗的话我没办法了,只求喷子嘴下留情。)
  • 老板,求放过

    老板,求放过

    如果有一个人,天天瞪你凶你,还像使唤狗一样地使唤你,你该怎么做?唐优雅:大丈夫能屈能伸,忍了!如果他不仅挑你毛病,还扣你工资,搅黄了你的相亲,你该怎么做?唐优雅:继续忍!如果他变本加厉,不仅强吻你,还要睡你,你还要忍嘛?唐优雅:奶奶的你给我过来!不娶了我就别想走!
  • 第一绝色:腹黑五小姐

    第一绝色:腹黑五小姐

    前世的她,是个腹黑神棍,不学无术,天天拿着黄符招摇撞骗今生的她,带着复仇的使命穿越而来,一路扮猪吃虎、装萌卖乖。表面上萌妹子,背地里使绊子!搅得霄家鸡犬不宁!都说霄家五小姐,天生废材,灵根未开,是个妥妥的废人某女细眉微挑,自神境掏出各大神器神兽,一一排列。她蛮阔气地道:给你们开开眼,不收钱!……自她重生以来,一路开外挂,幸福指数直线飙升!只是,老天妒忌她啊!半路杀出来个妖孽皇叔!霄卿儿痛哭流涕:早知道当初就不该上他的贼车!某男剑眉轻瞥:我给你一个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我是一个地方可以了谢谢美女姐姐好了嘛你不是应该买的。我
  • 说英雄·谁是英雄3:惊艳一枪

    说英雄·谁是英雄3:惊艳一枪

    《惊艳一枪》是温瑞安“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中的第三部。王小石被太师蔡京以“金风细雨楼”为由,迫使他刺杀诸葛先生。王小石将计就计,临阵倒戈,从此亡命天涯。《惊艳一枪》是温瑞安从京城里“金风细雨楼”、“六分半堂”、“迷天七圣”三大组织斗争中拔尖造势、调转笔锋、集中火力、描述诸葛先生、元十三限、四大名捕、六合青龙及其门生弟子之间火拼血战、斗智斗力的精彩情节。此书惊艳绝伦,令人如痴如醉。
  • 一个人也要优雅前行

    一个人也要优雅前行

    记忆是难弃的影子、伴着生命前行,思绪从一片萌芽开始,走过岁月的春天。不问天涯路多远、光阴里的浅吟低唱在须弥间已经失声。结于内心的茧在柔软的心海浸泡多久才能破开,而一旦回忆融入内心的温度,眼前闪烁的还是一张明亮的天空。当你从岁月深处走来,谁也不会把天涯望断,我们聆听生命的回声,朱颜未改,青春已逝。缠绕在心尖的红线是染透的相思血,当岁尾的风迎着寒冬的叹息,命运的果核被无情敲开,再也看不到青春的暗记清风吹散离别,阳光铺满小径,或者TA一直刻在记忆,刻在攀望不到的悬崖。
  • 剑指天涯明月

    剑指天涯明月

    这是我的第一本小说,笔力甚嫩,我以后会逐渐成熟的。加油!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