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9300000007

第7章 厚黑学智慧全面观(4)

曹孟德自是厚黑宗师,他的手段谋略,足够后人揣摩学习。两次妙用“隔岸观火”之计,不过略见枭雄本色之一斑。然已让人们叹为观止!所谓“隔岸观火”,指尽量以小的代价取得大的胜利,坐山观虎斗,静看敌方内部彼此争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可也。

厚黑故事

宋襄公败于仁义

春秋时期,霸主齐桓公死后,诸侯皆欲称霸。宋国国君宋襄公更是心思迫切,打算做第二个霸主。然而郑国却拥护楚国做盟主,联合起来反对宋国。

宋襄公为了对付郑楚联盟,打算先拿势力较弱的郑国开刀,于是他亲率大军讨伐郑国。

郑国向楚国求救,楚成王接到求救信后立即发兵救郑,率领大队人马进攻宋国。宋襄公得知后方情况危急,又急匆匆地撤军回国。襄公命令部队在河边扎下营盘,观察楚军的动静。

楚军这时也率军抵达对岸,宋兵见楚军人数众多又兵强马壮,似乎都被吓坏了,露出怯势。宋襄公为激励士气,大声说:“楚国虽然是大国,兵强马壮,但他们却没有丝毫的仁义可讲。我们虽然在兵力方面略逊一筹,可举的却是仁义的大旗啊。我们的仁义之师一定会战胜他们的不义之师。”宋襄公还命令手下做了一面大旗,在上面绣了“仁义”二字,准备凭借仁义去对付楚国的劲旅。

楚军整夜未动,待到天亮方才渡河。

“大王,楚军白天渡河,分明是轻视我们。不如等他们渡到一半,人马混乱之时攻击他们,一定可以取胜。”大将公孙固建议说。

襄公指着在军中飘扬的大旗说到:“难道你没有看到旗上的‘仁义’二字吗?楚军渡河未完便去偷袭,怎配此二字?”

不久楚军悉数过河,却挤在岸边乱哄哄的,尚未排好阵势,公孙固又来劝说:“大王,此刻敌军还未排好阵势,不如趁此良机趁乱取胜吧!”没想到宋襄公仍以仁义为借口加以拒绝。

最终楚军一切准备妥当发动了猛如潮水般的进攻,宋襄公催着战车,提矛督战,不料腿上中了一箭,眼见要被楚兵活捉,幸亏公孙固等拼死力战才使得宋襄公得以逃脱。宋军士兵见楚军攻势如潮,一个个如老鼠见了猫一般溃不成军。

回国之后,宋国百姓纷纷谴责宋襄公满口假仁假义,害得众多士兵牺牲。襄公却还蛮有道理地说:“我们是仁义之师,便要以德服人,对方老弱残兵,我们怎么还可以去伤害呢?我号称仁义,又怎能在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偷袭人家呢?”

宋襄公虽有称霸的野心,却妄图凭借空洞的“仁义”去战胜敌军,真是天方夜谭,贻笑大方。公孙固却明白厚黑之道,懂得在战争中对敌人讲不得仁慈,但求取胜,哪里用得着管什么趁人之危呢?可惜他三番五次劝告无效,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宋军大败而逃了。

陈平化险为夷渡黄河

陈平胸怀大志,计谋高深,曾投奔在项羽帐下,打算成就一番功名。可惜一直都未被重用,心中自是忿忿不已,于是他偷偷逃出项羽的大营,打算渡过黄河去投奔汉王刘邦。

来到黄河岸边,陈平上了一只渡船,上面有四五个人,都是粗壮的汉子,且一个个面露着凶相。虽然觉察到船上的气氛不大对劲,但陈平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为了躲避身后楚兵的追赶,他只好硬着头皮上了船。

船慢慢地离了岸,向对岸划去,陈平总算松了一口气。但他马上又警觉起来,因为他见这几个人窃窃私语,相互传递着眼色,看来是图谋不轨。果不出陈平所料,几个歹人见陈平衣着华贵,身佩宝剑。定是达官显贵,于是便起了歹意。

陈平暗忖道:自己一身的抱负志向尚未得到施展,要是就此死在这茫茫的黄河上,岂不冤枉。

眼看船到河心,陈平感觉到船似乎放慢了速度。陈平估计他们是要动手了,自己该怎么办呢?他急中生智,计上心头。

“唉呀,船舱里如此闷热,害得我出了这许多汗!”陈平站了起来,走出船舱,故意叫道。说着,他还若无其事地摘下宝剑,脱掉大衣,随手放在船舷旁,并主动上前帮那几个大汉划船。

那几个恶徒被这突出其来的举动弄得一时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陈平继续表演着,用力地摇着桨,一会儿便大汗淋漓,不一会儿又脱了一件上衣,“天气如此闷热,看来要下一场大雨了!”最后,陈平的上身已经是一丝不挂了。

船上的那几个大汉,见陈平身上的确无利可图,也便打消了谋财害命的念头,放陈平渡过黄河去投奔刘邦了。

陈平一介文士,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向船家辩解或者拔剑相搏,恐怕都难以全身而退。陈平在危急关头想出妙计脱身,不露声色就把危机解决掉,不愧是刘邦手下的一大厚黑谋士!

天生厚黑:厚黑是人类的本性

【原文】宗吾曰:“天生厚黑于予,世人真如予何?”

【译文】

宗吾说:“脸厚心黑是天生的,世间的人又能对我怎么样?”

【解析】

有人提倡人性本善,有人提倡人性本恶。而李宗吾先生认为人性本“厚黑”。

“厚黑”是无法明言“善”或“恶”。人用它为善则它是善,人以它作恶则它是恶。“厚”和“黑”其实是两种素质,而这两种素质是先天性的,后天培育起来也容易得多。

“其如予何”,这句话不是针对李宗吾先生的,也不是针对具备“厚黑”之人的,而是针对“厚黑”的。“厚黑”是天生的,是人之本性使然,那么,那些反对、仇恨“厚黑学”的人,又能拿它怎么样呢?他们能泯灭和违背人之本性吗?

当然,有了厚黑的天性,再加上后天之习练,为人处事,要攻则攻,欲守可守,进退自如,“世人其如予何”?

殷通之死

项羽自小就失去双亲,靠叔父项梁抚养成人。

他先后学书、习剑,都无所成就,还振振有辞:“书是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就教他读兵书,倒也让他学得不少谋略与用兵之道。

直到秦始皇驾崩,项羽已年逾弱冠,时常帮助叔父谋划行事。

当时会稽太守殷通,称雄一方,颇有实力,与项梁是好友。秦始皇一死,殷通觉得建功立业的时机已到,便叫来项梁共商大计。

他说:“暴秦无道,如今秦始皇已死,天意灭秦,我们可与群雄并起,你看如何?”

项梁素有此志,可惜长年游历,手中又无兵无卒,现在殷通邀自己“入伙”,那是求之不得的事,便连忙表示愿助殷通一臂之力。

殷通说:“我准备发兵,让你和桓楚率领。”桓楚是当时一个有名的英雄,当时正在逃亡。

项梁假意道:“有桓楚相助,我们不愁大事不成。只可惜他被秦兵追捕。现在也不知道在哪里。我的侄儿项羽交游甚广,或许知道。不如我明天把他带来,您问问他。”

项梁回去后,与项羽相谋,决定杀掉殷通,夺来他的军队起事。

第二天,项梁前去会见殷通,项羽带剑相随。

进入衙内,殷通看到项羽英姿勃发、气宇轩昂,心中十分欢喜,他对项梁说:“令侄果然是位壮士,不同凡响!”项梁道:“小侄别无是处,倒是力能扛鼎。这些年一直追随我左右,很是忠心。”殷通赞赏不已,接着开始与项梁商量起兵的事。

不一会儿,说到桓楚的事,殷通依项梁之言,召项羽入屋询问。

项梁趁殷通说话时,低声示意项羽:“可以行动了!”项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执剑上前,斩下了殷通的头颅。

稍费周折后,项梁取而代之,当上了会稽太守,由项羽统率精兵八万,举旗反秦。

【点评】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有时候,不害人就会被人害,这其中的分寸很难把握。

总之,记住“厚黑”是天生的,那些貌似友善、忠良的人,有时也是极其危险的,不可不加以防备。毕竟‘画虎画皮难画首,知人知面不知心”。殷通以项梁为友。平日也是和善相待,便加以信任,疏于防范,终于招致杀身之祸。

厚黑故事

郭德成顺水推舟掩失言

朱元璋少时十分落魄,曾在皇觉寺当过和尚。后来还俗参加农民起义军,一步步发迹,最后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身处至尊之后,以前那种狼狈潦倒的日子就成了朱皇帝的痛处,例如他不愿听到“光”、“僧”之类的字眼,说这种话的,不管有意无意,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一次,大功臣郭德成就因此遇了回险。

郭德成生性豁达,喜好喝酒。他曾与哥哥郭兴一道,为朱元璋打天下。

朱元璋当皇帝后,要封郭德成个大官,却被德成坚决推辞掉了,说是怕自己酒后误事。于是,他最终只做了个闲散小官。

朱元璋心中十分赞叹,常常赐给他不少钱财、美酒,还不时邀他至后花园一同饮酒作乐。

有一回,郭德成陪皇帝喝酒。那天的酒特别香,加上园中景色优美,他酒性大发,开怀畅饮,不久便面皮酡红,醉眼迷离。再喝了不知多少杯后,就完全烂醉如泥了。

他摸着已经散乱的头发,口无遮拦地说:“皇上,我最恨这乱糟糟的头发了,改天剃成光头,那才痛快昵!”

他醉了,皇帝可没醉。朱元璋听到“光头”两字,心便抖了一下,十分不悦,欲要拍案而起,又想这或许是郭德成酒后失言,如果他是有意污辱自己,到时治罪也不迟。

郭德成总算没醉到失去意识的地步,他一说出“光头”,也意识到失言了,酒也吓醒了一半。

回去之后,他一直苦思全身之策,该如何是好呢?

过了几天,朱元璋听说郭德成进寺庙剃了光头,真的做了和尚了!

这么一来,他心中的疑虑、嫉恨一扫而光,还跟妃子赞叹德成是个奇男子。

那帮封了高官厚禄的功臣,许多人后来都被朱元璋杀了,郭德成顺水推舟,削发为僧,倒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这不能不说是他时刻记住“厚黑”的缘故。

死姚崇算计活张说

姚崇是唐玄宗时的贤相,不过他也有个死对头,那就是与他一同为相的张说。姚崇曾经参过张说一本,使得张说被贬出京城。两人结怨至深,以致姚崇临死也念念不忘,怕张说报复自己的儿孙。

姚崇在断气之前想出一计,便把儿孙召至床前,说:“我为相多年,颇有些政绩。我的墓志铭,应当由当世文坛大家来写。张说可堪称当今文坛领袖,可我与他是死对头,结怨已久,你们若登门求他,肯定会被拒绝。这样吧,张说酷爱珍奇古玩,你们陈设一些在我的灵台前,等他来吊唁时,看他的反应。若他视而不见,你们恐怕马上得来阴间与我团聚了;若他对那些东西爱不释手,你们才有机会。那时,你们一定要趁机大加恭维,然后请他写下墓志铭。他一写完。你们便要立即把它刻到石碑上,并把张说的手稿,交给皇上过目。切记这一切,全在一个‘快’字。这样,你们才有机会活命啊!”

姚崇死后,他的儿子依言在他灵台前陈列了许多宝物。张说前来吊唁。果真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古玩,口中轻轻赞叹。姚家长子见状,忙凑到他耳边,说:“先父有遗言,要把这些珍宝悉数送给为他写墓志铭的人。您是当世文豪,妙笔无双,若能不吝赐文,我们永世不忘,感激不尽!”

张说眼馋那些古玩,又一听可以文换宝,喜出望外,满口答应。

他马上回到住所,展纸研磨,立挥而就。刚一完成,墨迹未干,姚家便将那些珍宝古玩送到,拿了文稿,叩谢一番回去了。

姚崇的儿子们赶紧把那碑文拓印一份,镌刻到石碑上,又立刻派人将原稿送往宫中。

再说张说,开始还为自己得了便宜而沾沾自喜,渐渐地,越想越不对,想到姚崇是自己的宿敌,一向都与自己对着干,自己还因他遭贬黜,吃过大亏呢!于是一拍脑袋,大呼上当:自己竟然在为自己的敌人大唱赞歌!

他赶忙去到姚府,假借原稿有些用字不甚整饬,定论有不当处,希望拿回去修改一番。姚崇的儿子们故作痛惜:“啊呀,大人您没早来一步,您的文章已给刻上石碑,文稿也送去给皇上御览啦!”

张说惊得说不出话来,事情已不可挽回,不由悔恨不已,想不到自己一个大活人,竟然栽到一个死姚崇手里,这倒真应了那句话“天生厚黑于予,世人真如予何?”

明说厚黑:应该把厚黑学发扬光大

【原文】宗吾曰:“十室之邑,必有厚黑如宗吾者焉,不如宗吾之明说也。”

【译文】

宗吾说:“有十户人家的地方,其中必定有像我一样知道厚黑的人。只是不像我那样明说罢了。”

【解析】

“必有厚黑如宗吾者焉,不如宗吾之明说也。”其实,李宗吾先生虽自号“厚黑教主”,但实际上他更多的只是将“厚黑学”“明说”出来,将之推广发扬。自己倒不曾专门以“厚黑”之谋略手段为个人谋利谋位,最后还至于生活颇为困顿。——宗吾先生一门心思发布“厚黑学”,决定将其发扬光大,自己反倒不谋名利,委实让人敬服!

“厚黑”是天生的,身怀“厚黑”者众生芸芸,为什么许多人对此不像宗吾先生那般“明说”呢?一者对自身之“厚黑”暗昧不知;一者知有“厚黑”,亦行以“厚黑”,却惮于世人偏见,未敢明说之;一者认定“厚黑”是“毒草”,有不良于人心,不但不“明说”,还要加以反对和阻挠,——这当然是偏见,“厚黑”无所谓好坏,而决定于怎样去用它。

李林甫口蜜腹剑

古今许多大奸臣,往往脑子里没什么真才实学,但肚子里却满是坏水,有的是鬼蜮伎俩、狡诈手段。作为厚黑者,也应该善于向这些人学习,因为同样一种方法及谋略,可以用来作恶,也可以用来为善。大奸臣们的一些手腕计略,也是充满着处世智慧的,否则他们也无法久居权位。

李林甫以“口蜜腹剑”闻名于世,学识浅陋,更恶劣的是他品行不端,就是这么一个“品学兼劣”的人,最终爬上大唐王朝的宰辅之位,权倾一时。

他的宰相之位,可说是完全凭政治手段“耍”来的。

李林甫出身李唐宗室,他利用这一身份,费尽心机攀附上当时的御史中丞宇文融,两人互相勾结,排挤掉右丞相张说。在宇文融的扶持下,李林甫当上了刑部、吏部侍郎。

李林甫善于溜须拍马,巴结有权势者,同时又善于经营表面,掩饰劣迹。一回宁王李宪让他提拔十人为官,他经过巧妙安排,让其中一个落选,说是作风不佳,留待后用。众人一见,都以为他公正无私。

他又极力巴结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凭着武惠妃的枕边风,李林甫连连高升,很快当上了礼部尚书。是朝中三相之一。

与李林甫同为相的是裴耀卿、张九龄,二公德才兼备、忠心耿耿、敢于直谏。李林甫无才无德,在玄宗面前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只一味唯唯诺诺,偏偏合皇帝的胃口。

李林甫与裴、张二公,表面上和气相待,背地里却在玄宗面前挑拨离间。由于裴、张二人常秉公直言,令玄宗挠头不快;而李林甫则正好相反,只顾讨好帝意,曲意逢迎。最后,昏了头的唐玄宗竞罢了裴、张二人的相位。

挤走了二位贤相,李林甫还不满足,他的野心乃是独揽大权。为了实现这一野心,他极力说服玄宗用牛仙客和陈希烈为相。这两个人,前者是个目不识丁的武夫,后者是个耍神符的术士,这么一来,三相的权力,基本就统一到李林甫的手里了。

【点评】

李林甫是臭名昭著的阴谋家。他“口蜜腹剑”的功夫十分了得。使他能高居相位近20年。

李林甫给我们两点启示:其一,要提防那种总以笑脸相迎的人,暗中长个心眼,及早认清其本质:其二,我们不能学其“腹剑”,但可鉴其“口蜜”,人人都喜欢听好话,办事情要成功,少不了揣摩对方心思,拣对方爱听的话,这样并不是阿谀奉承,而对我们为人处世是有裨益的。厚黑故事

周公代疾

古代流传下来许多忠直贤臣的故事,它们流传愈久,愈得到人们的公认。比如“周公代疾”。

西周建立后不久,周武王便身染重病。周公怕武王病重不治,便暗中去拜祭鬼神,祈祷说,自己愿意替代武王承受病痛,只求武王早日康复,处理朝政。

同类推荐
  • 人生就是放下

    人生就是放下

    这是一本让我们放下、让我们快乐、让我们幸福的书,书中讲了很多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放不下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轻而易举得到快乐。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
  •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春秋》对于古人来讲,长期都被尊为政治哲学的圣典,并被认为是所有儒学经典中一部孔子亲手编撰的作品,因此而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其地位长期凌驾于儒家所有经典之上。但《春秋》同时又是费解的,甚至连遍注群经的朱熹都退避三合,孔子的微言大义在历代经学家的解读之下变得越来越芜杂,越来越让人看不清楚。我们若想从《论语》、《春秋》等经典的字面本身来了解儒家思想,这几乎就是一种缘木求鱼式的努力,因为真正在中国历史上发生巨大影响的那些所谓儒家思想、孔子真义,其实和孔子本人并没有太大关系,和我们所熟知的“四书五经”、“十三经”本身也没有太大关系,而真正发生巨大影响的却是何休版孔子、杜预版孔子、郑玄版孔子、孔颖达版孔子、朱熹版孔子、王阳明版孔子……这是一个人们不断地赋予经典以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给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赋予意义的过程,这些被人们所赋予的意义反过来又深刻影响着人们自身。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对经典的种种所谓正解与误读不断地冲突、互补、融合、灭亡、新生,许多由不靠谱的考据引申出来的“大义”真实地在现实社会政治思想中发挥着巨大影响,又不断衍生出新的义理与新的政治思想。
  • 北大哲学课

    北大哲学课

    历经沧桑的北大,以其“兼容并包”的风范,将古今中外百家思想融会贯通,同时以“思想自由”的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经验与智慧。本书汇聚中外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穿插北大人的生命体悟,不仅是一本哲学思想著作,也是一本指导现代人生活的著作。
  • 哲学的慰藉(译文经典)

    哲学的慰藉(译文经典)

    《哲学的慰藉》是被誉为“英国文坛奇葩”的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的重要作品,自2000年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全球畅销不衰。 在本书中,德波顿以其特有的英国式笔调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轻松的哲学之旅,典雅风趣,帮助我们走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蒙田、尼采、叔本华等大师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发现,人生的悲苦、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在他们的智慧中可以找到慰藉。 德波顿认为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爱智慧”。他们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他们的共同精神是不向世俗低头,坚持独立思考。 阿兰·德波顿编著的《哲学的慰藉》的文字在译者资中筠先生看来是“简洁而优雅,机智而含蓄,能用小字眼就不用大字眼,深得英国古典散文的传承”,非常值得回味。
  • 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道德进步是如何发生的?社会是如何摒弃那些长期沿袭的不道德习俗的?在《荣誉法则》一书里,奎迈·安东尼·阿皮亚探讨了一个长期受到忽视的改革动力。阿皮亚审视了以往道德革命的实例,并且对当代反对残忍习俗的运动作出描述,揭示了一个道理,即理性、道德或者宗教都不足以推进社会的改革。只有在不道德习俗与荣誉发生冲突之后,不道德习俗才会最终消亡。阿皮亚拥有讲述故事的天赋,以及哲学家的严谨态度,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探讨了与道德相关的问题。从满人废止中国古以有之的缠足习俗,到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在伦敦与废奴运动领袖们的会晤,《荣誉法则》一书揭示了道德革命是如何获得成功的。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迷雾中的点灯人

    迷雾中的点灯人

    迷雾之中,父亲为何隐藏身份,守护之心究竟是谁的利刃,帝国的枪炮何时才能停止,非凡与蒸汽的力量那个才能获得人类的青睐,人与神谁才是世界的主宰。瓦伦丁·科尔点亮一盏明灯,引领即将堕落的帝国再次走向世界的舞台。
  • 急诊科女超人

    急诊科女超人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学名于莺,协和医院急诊科主治医生,因微博@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红遍网络。她给自己的标签是“为所欲为”“天马行空”“无组织”“无纪律”。既是医生的典范,又是医生的反面教材。作为一名战斗在急诊第一线的主治大夫,她上班能战斗,下班能吐槽,镇得住医闹,扛得起领导,特别能逗贫,特别敢说话,你敢问她就敢答,你还来不及问的,她也不小心告诉你了。颠覆传统医生形象的女医生,不古板,不服软,敢说敢做,让群众知道医生还有重口味的一面儿。群众对此表示:头回见到这样的医生,喜闻乐见。
  • 余小姐天天都想浪

    余小姐天天都想浪

    余书礼因为商业联姻嫁给裴含煜了,结婚以前的她是个乖乖女,在娱乐圈里做个十八线外的小演员。结婚以后只想生下孩子天天演戏出去浪,旅游安排!吃喝安排!逛街安排!包场安排!
  • 古剑奇谭之苏起泛汐

    古剑奇谭之苏起泛汐

    本活在现世的她,机缘巧合下穿越到了他的世界,她早就觉得他活的太苦了,所以,不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她颜汐,都要帮百里屠苏改命(古剑改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世毒妃之为祸武林

    绝世毒妃之为祸武林

    一百年前人性的考验,一盘棋局的赌约 。 静墨山上,她是跟随修行的女修, 江府派内,他是一代的掌门, 她是谁?是堕入民间的女医,是山中的女匪,还是……谁人为棋子,吾以天下为棋盘以天下人为棋子,那一身紫砮练衣叱咤天下,叱咤江湖。她是黑暗战神……身负仇恨一心复仇为谁复仇,冷酷无情擅长伪装……他曾经是武林第一把手,身世卑微却精骨奇特,冷酷无情的他遇上了心机颇深的她。何去何从。是堕入无极的深渊还是天涯海角生死相依,擦肩而过的偶遇,那棵树下的初见, 一颗心里装着别人的女人,只要我爱她,又何所惧。我只愿意一生守护她,哪怕舍去所有倾尽全力, 逆天换命,舍我其谁。
  • 穿书女配不要惹

    穿书女配不要惹

    一朝穿越,秦晚居然穿越到了自己刚刚看完的一本小说里,秦晚本不想惹事生非,可总有人找她麻烦(断更勿入)
  • 斩龙

    斩龙

    我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我要颠覆命格,扭转乾坤!我要杀尽负我之人,屠尽虚伪之辈!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的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住我的心!我要这天上诸神,烟消云散!……我要五百块钱,先交房租!!
  • 空间重生之商女九月

    空间重生之商女九月

    盛九月病了,重度抑郁症。盛九月死了,自杀的。盛九月重生了,可她忘记了为什么。盛九月想要好好的活着,她决定一切从头再来。创办集团公司,投资影视行业,改写优秀剧本....盛九月像只蝴蝶扇动着小小的翅膀,改变了很多创造了很多。也遇到了那个想要携手一生的人。一切都按照她的计划进行着。当盛九月以为这辈子她终于可以和相爱的人安稳的度过一生时,早被她遗忘的记忆意外恢复。意外造就的后果给了她二选一的选项,是走还是留。她会如何选择?透过层层雨幕看到那个清隽的身影,盛九月捂住活蹦乱跳的心口,“黑荔枝,你好像落在了我的心上耶!”....婚礼现场,盛九月靠在墨厉止怀里看着天空,“阿止,你看,今天的天气真好!就像当年遇到你的那天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