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2200000006

第6章 修身篇(2)

张半回家来,看了看木驴,觉得做工还不够精巧,而且外表也不光溜,便叫媳妇把木驴卸下来,他又刮了几刨子。这下倒是刨光溜了,谁知道再套上时,木驴却不会走了。活活的木驴变成死木驴了。

“说刨两下子吧,怎么把驴刨‘死’了?”张半寻思着,顿时明白过来:“哎呀!这是鲁班师傅造木驴来警醒我呢。自己的手艺还差得远呢,人到啥时候都不能骄傲呀!”想到这里,张半羞红了脸,立马抓起斧头,扛起梯子,跑到大门口,把“天下无敌”那块横匾砍下来当柴烧了。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注释】

求备:追求十全十美。接物:对物质的要求。处境:对环境的适应。

【译文】

追求完美的心态,可用在加强自我修养方面,不可用在对物质的贪欲上;知足常乐的心态,可用在对环境的适应中,不可用在读书求学问上。

【道理】

对知识,应做到“学海无涯苦作舟”;对物质生活,则当“知足常乐”。

苏东坡的对联

苏东坡从小就喜欢读书,而且他天资聪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每看完一篇文章,便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青年时,他已是饱学之士。一天,他乘着酒兴,挥笔写了一副对联,命家人贴在大门口。上面写道:“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

过了几天,苏东坡正在家看书,忽听仆人通报门外有人求见。他出去一看,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老太太指着门上的对联,问他:“你真已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了吗?”

苏东坡一听,心里很不高兴,反问道:“难道我会骗人吗?”

老太太从口袋里摸出一本书,递上前说:“我这里有本书,请帮我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

苏东坡接过书,从头翻到尾,又从尾翻到头,书上的字竟一个也不认得。他不禁羞愧万分,觉得自己说的大话太丢脸,伸手想把门上的对联撕掉。

老太太忙上前阻止:“慢!”只见她唰唰几笔,将对联添改成:“发愤读遍天下书,立志识尽人间字。”见此,苏东坡忍不住长揖在地,说道:“多谢老人家指点!”

不与人争得失,唯求己有知能。

【注释】

知能:知识和能力。

【译文】

不和他人去争名利上的得失,只求自己拥有知识和能力。

【道理】

淡泊名利,勤于学习,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张之洞的争与不争

作为晚清重臣,张之洞对中国的民族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做人极有原则,有着自己的“争”与“不争”。

在学业上,张之洞总是争第一,对自己的要求是“平生不作第二人想”。他年少时勤奋好学,十五岁就在乡试中考中解元(位列第一)。后来参加殿试时,他因只中了探花(位列第三)而沮丧万分。

在生活方面,张之洞却很节俭。作为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张之洞亲自筹建了很多工厂和企业,如织布厂、枪炮厂、矿务局等等。可他为官清廉,从不贪污受贿,日子过得很清苦,因为家中人多,甚至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为了生活,他还曾典当过衣物。

张之洞曾自我评价:“平生不与俗人争利,不与无谓争闲气。”

意趣清高,利禄不能动也;志量远大,富贵不能淫也。

同类推荐
  • 20几岁女人好好爱自己的心理策略

    20几岁女人好好爱自己的心理策略

    好好爱自己,这是每个女人都会说却并非每个女人都会做的事,但是又的确是每个女人都应该做到、做好的事。尤其是年轻女人,面对学业、事业、爱情、家庭时,更应该懂得首先爱自己。因为懂得爱自己的女人,才会懂得如何爱别人。上官文姝编著的《20几岁女人好好爱自己的心理策略》分析了许多年轻女性在工作、生活、感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各种建议,帮助各位年轻的女性朋友认识自己、洞察自己,让每一位读完《20几岁女人好好爱自己的心理策略》的女性朋友都能成为爱自己、被人爱的好命女人!
  • 秘书口才

    秘书口才

    本书紧密围绕秘书工作实际安排内容,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现出“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特色。通过多种贴近秘书工作实际的情景设计,循序渐进,帮助学生训练秘书职业口才,使学生在秘书情景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口语表达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展示所学的知识以及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而且对其走向社会,交际办事,更好地适应秘书工作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很大帮助。本书适用于高等、中等院校秘书专业,同时也可为广大秘书工作者提供案头参考。
  • 高效能人的必备习惯

    高效能人的必备习惯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惯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本书从习惯培养入手,围绕提高工作绩效、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等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提出了19个影响我们工作和生活效能的习惯,希望对读者能有所裨益。
  • 既要成功,也要成仁

    既要成功,也要成仁

    本书并不只是一个成功者的经验分享,而是一个成功者观看世界的眼光。正如潘石屹所言:“很多年后,能够流传下去的更多的是精神性的东西,具体的经验肯定对将来是不适用的。”这本书便是他最深层、最无私的告白。在这本书中,他敞开最私密的自我,提出自己对新世界的看法、企业管理的理念、对财富的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领悟,用自身的经历找到了一条从物质到精神的解放之路。
  • 不要为小事生气

    不要为小事生气

    英国著名作家迪斯雷利曾经说过:“为小事生气的人,生命是短暂的。” 本书收集了一些名人名言,仔细分析了生活中生气的原因和生气引发的后果,又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论证了不要为小事生气的重要性,还将教给你学会不生气和妙用生气的方法。希望通过阅读此书,能让你受到一些启发,在生活中真正做到“不要为小事生气。” 人生是短暂的,所以,生活中不要因一些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耿耿于怀,为这些小事而浪费你的时间、耗费你的精力是不值得的。英国著名作家迪斯雷利曾经说过:“为小事生气的人,生命是短暂的。”如果你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那么你就不会再为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而生气了。 本书详细分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生气的原因和生气引发的不良后果,通过事例说明了不要为小事生气的重要性,还教会你消除生气的方法。希望通过阅读此书,能让你从中受益,在生活中真正做到“不为小事生气”,愿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愿你每天都有一个好的心情。
热门推荐
  • 单调的星空

    单调的星空

    当神被人性所束缚,那祂的世界又会变成怎样?……新书《智能之下》已发布,坐标科幻。
  • 妃常致命

    妃常致命

    穿越了,旁边居然还有只萌宠小狼?!本来穿做公主也不错,而且还有非凡伸手,谁知道那个嚣张的紫云城帝君居然来提亲!哼,不就是成亲嘛,进王府,气宠妾,看谁斗得过谁!那神马丐帮帮主玉玲珑,笑面阎罗祁笑天,都给本公主滚开,姐一个人逍遥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六十颂如理论

    六十颂如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之无敌冰尊

    都市之无敌冰尊

    三年前,他招人暗算,被一场惊天阴谋偷天换日。三年后,他殊途而归,携通天本领驰骋诸天万地。这一程,他逆流而上,注定演绎震天撼地的传奇。他叫夏天!是阳光风趣,身在豪门却心在江湖的屌丝。他是冰尊!是往后余生,天地都为之颤抖的绝世仙帝!
  • 宠妃倾城

    宠妃倾城

    倾城作为公主,这辈子所会的一切都是苏墨弦教的,读书写字是他教的,弹琴画画是他教的……他却独独没有教过她杀人。然而,当她的国家被他篡去以后,她削骨易容,重回他的身边,却只为杀他而生。
  • 穿越的龙人

    穿越的龙人

    龙者,聚天地之气,自然而生,不老不灭。
  • 瀚海雄风

    瀚海雄风

    本书讲述了少年英雄李思南闯荡江湖时所发生的故事。少年英雄李思南艺成之后,遵老母之嘱,独身往蒙古寻找二十年前被蒙古兵掳去的父亲李希浩。大漠中遇蒙古金帐武士,一番恶斗,幸遇江南大侠孟少刚及其爱女孟明霞出手援救方得脱险,李思南与孟明霞一见钟情,但当孟少刚得知李思南父亲是李希浩之后,态度逐渐冷淡,乃至父女双双不辞而别,给李思南留下了一个难释的疑团。早期在台湾出版时改名为《大漠腾龙记》。
  • 海上生明玥

    海上生明玥

    沉光,童年时住在龙绡殿的鲛人公主。虽说她是公主,可从小就肩负着带领鲛族生存下去的重任。见过亲人枉死,眼看族人倍受欺凌却只恨自己不够强大。有过爱的、相知过的人,却只能生生亲手将他逼死……放弃了肉体,奉献了灵魂,舍去属于自己的最后一粒尘埃……幸福从来与她无关。哪一天才能拥有守护的力量?守卫心中所爱!
  • 腹黑竹马娇俏青梅

    腹黑竹马娇俏青梅

    【1V1宠文,甜宠无虐】 从她出生起他的人生就变了,从她亲他的那一刻起,洛秋儿就注定是百里千辰的人。三岁时“千辰哥哥,爹地妈咪还有干爹干妈说我是你媳妇,什么是媳妇啊?”“能一直和我在一起的人,怎么了,宝宝想和我一直在一起吗?”“想,我想永远和千辰哥哥在一起!”“宝宝,这可是你说的,可不要忘了哦,要不然我可是会生气的”百里千辰眼眸微眯,危险的看着小肉团子。第一次写文,有点紧张,看过的文不少,但是轮到自己写怎么写都觉得有点幼稚,想的很美好,写出来就变了味了,别介意哈。 排雷:新手作者,文笔那啥有点生疏,自己想的和写出来的可能有点不一样,但是我会尽力的,尽量不把人设写蹦,因为我个人喜欢甜文,所以这本文不会有啥虐点,喜欢虐文的可以走了,本人拿项上人头担保即使不会甜到发齁也不会虐,如果剧情雷人请谅解
  • 名人传记丛书:华兹华斯

    名人传记丛书:华兹华斯

    名人传记丛书——华兹华斯——一切知识的开始和终结,同人心一样不朽:“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