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2700000002

第2章 学习时的记忆原理(1)

改变“关注点”的能力

在伊藤学校,有的学生会针对我的同一个讲义来回问上三四遍,甚至还有的学生问过10遍。而那些通过短期学习就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就出现在这种学生中。

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针对同一个讲义,他们每次都是带着新的意识、从崭新的角度出发来询问的。

对同一件事,可以不厌其烦地反复问好几遍。你可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实际上,这就是记忆技巧的终极意义所在。也就是说,带着对对象的强烈兴趣,通过改变“意识重点”,可以在无意间进行学习。

我的朋友中,有人会去影院将同一场电影反复看上好几遍。我问他,为什么要特意去看好几次同一场电影?这简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他告诉我,他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乐趣:第一次,是全力追逐故事情节;第二次,有意识地集中观察主角的演技;第三次,看配角的演技;第四次,看导演有意插进去的小物件和CG(电脑合成);第五次,关注音乐的组合方式和场景的切换……总之,每次去电影院他都会改变关注点,所以每次都会有崭新的发现,这非常有趣。

这件事放到学习上不也一样吗?如果读书的时候,改变关注点反复阅读,那么,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进一步说,因为关注点不同,想要获得的东西不同,所以最终得到的也会不同。

人,总是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换种说法就是,根据个人追求信息的不同,最终获得的信息也会不同,即获得的记忆也会不同。比如,今天上司领带的花式,今天见到的人服装的颜色,如果不刻意去记忆的话,我想大概谁也记不住吧。

像基础学习一样,即使重复同样的内容,但只要每次都改变“关注点”,就会有新的发现。环顾四周,我想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在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相同的事情,但对于我来说,每次都是崭新的。

改变“关注点”,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件事本身是极其单一的,但这也正是记忆技巧的核心所在。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详细说明一下这一具体方法。

记忆量的增加要用乘法衡量

记忆的时候,不要死记硬背,边理解边记忆更容易记住。而且,边理解边记忆的话,会为不断地记忆新内容带来乐趣。这就是“记忆的相乘效果”。

以司法考试的学习为例,扎实地掌握了宪法的人,下次学习民法时也会非常顺利。再学习刑法时,记忆会变得更加容易。

同从零开始学习刑法的人相比,虽然学习的是同样的刑法,但先学过宪法和民法之后再学习刑法的人,会更快地记忆和理解刑法。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假设扎实地掌握一科需要花费一年的时间。那么,如果考试要考八科,照此计算,就要花费八年的时间。但如果你在最初的一年扎实地掌握了第一科,那么第二科只要花费之前的一半精力就可以,而第三科也只要花费之前第二科的一半精力就足够了。

开始的第一科会有点难,但经过扎实的理解和学习之后,你就会取得飞跃性的进步。

这是因为,在学习第一科的时候,掌握的不仅是这一科的内容,同时也记忆了“理解方法”。等到学习第二科的时候,就已经能运用理解方法来学习了。

这就是说,如果已经理解记忆并掌握了理解方法,那下一次的理解就会变得很容易。擅长语言学的人,能够先后学会几门语言,原因就在于他们已经掌握了语言学习的技巧。

此外,还有一个记忆的相乘效果。那就是,记忆A和B时,并不是单独来记忆A或者B,而是将两者相互关联起来理解。

于是,就一起记住了从A看到的B、从B看到的A。所以,结果就是记住了A、B、AB、BA,即2×2=4。

像这样关联起来理解,理解和记忆的量就是以“乘法”增加的。这一点在研究大脑海马的医学博士池谷裕二池谷裕二,东京大学大学院药学系准教授,药学博士。专攻神经科学和药理学,研究海马和大脑皮质的可塑性。——译者注所著的《加强记忆》(讲谈社刊)中也进行了说明。

最初是2的记忆量变成4、变成8、变成16、变成32、变成64、再变成128,之后是256、512,再然后是1024,一下子上升到了2048。并且,最终达到天文学数字,进入天才领域。

记忆量的增长方法,不是“加法”,而是“乘法”。学习、记忆、理解越是不断反复,乘数越是不断增加。

我认为,这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如果在开始阶段就已经非常厉害了,这时是绝不能放弃的。

不断努力的人会像急转弯一样,从某个时间点开始理解和记忆力迅速增加,进而进入天才的领域。所以,继续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仔细思考就会意识到,所谓天才,其实指的就是从未停止过努力的人。

一小时解决的问题尝试着用40分钟解决有时,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被称为“停滞期”的状态。所谓停滞期,就是“高原”的意思,是在学习过程中原地踏步的状态,指的是在学习某一内容时,在某种程度上一下子就记住了,但之后会进入短暂的停滞。

的确,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某个内容之后,总会暂时停滞不前。

人一旦获得并记住了某种技术和知识,之后就会无意识地自动唤醒这一记忆。用筷子、骑自行车、游泳就是这样。而且,如果没有更进一步的意识,那么人就会认定现有知识已经足够,就会停滞不前。

我们从自己身边的小事中也能找到相似的例子。比如,电脑打字的速度。

大约30年前,在电脑刚刚面世时,我打字用的是“假名输入法”假名输入法是微软自带的、针对日本国内键盘设计的一种日语输入法。——译者注。那时我觉得用这种方法打字非常快。

但是后来,随着用字母表打字的机会越来越多,我又想换成“罗马字输入法”罗马字输入法是日语的一种打字方式,按照日语的读音输入,类似于拼音输入法。——译者注,临时起意,我便开始练习使用字母表。因为拼命练习,我的打字速度越来越快,甚至还学会了盲打。

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后,我的打字速度却无论如何都无法再进一步提高了。因为我在工作中一直都要使用电脑,所以也经常用电脑打字,但到现在为止,打字速度也没有任何提高进步的迹象。

从我的这段经历中可以看出,在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如果不提高自己的意识,就无法激活自己的大脑,这时的运动只是手指自动地、机械地运动,所以再无法取得进步,即进入了停滞期。

要想脱离这种状态,再上升一个高度,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有心理学家对各领域的顶尖人物做了一项调查,他们也都在有意识地脱离这种停滞期(请参考《记忆人人hold得住——记忆力一般的我用一年的时间成为全美记忆力优胜者的理由》乔许?佛尔著,尾浦真美译,x-knowledge出版社出版)。

花样滑冰的一流运动员和非一流运动员练习方式的不同就具有深刻的意味。一流运动员花时间去练习容易失败的跳跃动作,而非一流运动员则更注重在已经成功的跳跃上下功夫。

这里的重点就在于,为了取得更大的进步,要把精力放在自己失败过的地方,在失败中学习。这种情况下,学习和掌握技术,在记忆上都是相同的,所以正视失败就是一把黄金钥匙。

如果没有失败,也可以故意失败。

比如,我想在电脑打字技术上更上一层楼。这时,就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打字速度。当然,是让自己打错。也就是说,要把手指故意放到错误的地方,集中精力去做这种错误的练习。

至于在具体的学习中,我会建议学生采用“找到自我弱点的方法”。

以解答问题为例,如果一小时能解答10个问题,就要试着用40分钟去解答它们。要缩短时间,故意让自己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这样一来,就肯定会出错。慢慢地解答10个问题会得满分,但焦虑状态下只能答对8个问题。而错的那两个问题,就是自己的弱点所在。也是我们需要着重加强的地方。

通过加重自己的负担,就能找到能和不能的差别所在。而有些事若是加重负担变得焦虑也无法做到,那是因为它们还没有化作你自己的血肉。

所以,如果想加强自己的记忆力,就大胆地加重自己的负担在焦虑的状态下来记忆吧。与此同时,还要着重加强做错的地方,对其进行反复的练习。如此一来,就能突破停滞期。

失败,并不可怕。失败,反而是人生的宝物。

记忆就是要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认为,记忆,换言之就是“留下深刻的印象”。

带着兴趣,留下深刻印象,就能记住。将记忆深深地刻在脑海中,正是带着兴趣和关心加强对某事物的印象。

不是自夸,凡是我教过的学生,我基本上都能记住他们的样子。而每年,光是参加现场课程的新生就会有3人。我想,这已经有15年了。

前天,我在司法考试的现场遇到一个人,他是伊藤学校第四期学员。伊藤学校第四期,也就是伊藤学校成立的第二年,大约是15年前。

“你是刚发完烧的时候来的”,听到我这样说,对方很是惊讶。

为什么我还没忘记他?反问我自己,答案是:记得他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我是带着对他的兴趣,认认真真地跟他说话的。

我的课程,每场有三个小时,总计一年的时间。上课时,我会一直看着学生们的脸,这个人经常坐在角落里,那个人匆匆忙忙地从公司跑了过来,一个人一个人地去想,一直关心着所有人,这样,就算以后我会忘了他们的名字,但却能奇迹般地记住他们的面孔。

如果对记忆对象有强烈的兴趣和关心,就会更容易记住他们。不管谁都会记住自己喜欢的东西,甚至还会记住它的细节部分。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对记忆对象感兴趣。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会对记忆对象感兴趣,才会去关心它呢?

就学习而言,就是要多问问题,比如,“这个具体该用在什么地方?”、“可以用来解答什么问题?”、“究竟为什么才会出现这个问题?”等。

就司法考试而言,在打算成为律师、检察官、裁判官这些实务家时,如果带着“这条要用在什么地方?”、“这时候就能用到了,所以这个很重要”等这些具体的意识去学习,那么,对眼前正在学习的知识的兴趣就会喷涌而出。

记英语单词时也是一样。并不是要单纯地死记硬背,而是要这样一条一条地分析:“与人碰面时,对话中就能这么用”,“这个单词是什么结构呢?开头用了‘ex’,就是‘向外’的意思吧”,这样一来就可以带着兴趣去记忆了。

这种做法乍一看好像很麻烦,但这种方式能使记忆对象留在脑海中,非常有效。

如果记得快,但忘得也快,那也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你能花费一定的时间,一条一条地去加以关注,一边思考一边刻在脑子里,到最后你就会发现,这才是一条捷径。

至于留下深刻印象的具体记忆方法,我会在第二章进行详细介绍,敬请参考。

记忆力可以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

同类推荐
  • 物质新探:新材料用途知多少(科学新导向丛书)

    物质新探:新材料用途知多少(科学新导向丛书)

    本册《物质新探:新材料用途知多少》是一本介绍新材料的科普读物。本书作者大多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和科研多年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因此,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有很好的基础知识和很深的学术造诣。本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形式活泼的艺术表现手法,将新材料“王国”的有关知识展示给读者,向公众描绘了一幅纵贯古今的新材料全景画,带你领略精彩纷呈的材料风采,探秘奥妙神奇的材料世界。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故都的秋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故都的秋

    本书收录了郁达夫所著的经典作品,散文篇有《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钓台的春昼》等;小说篇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微雪的早晨》等。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都充满浓浓的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在文学创作中,他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所以他常把个人的经历作为素材,解剖自我,剖析当时的社会,形成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在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影响深远。
  • 物流经济地理

    物流经济地理

    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牵头规划,是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本教材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专门研究,分别探讨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 纪伯伦诗文精选(全集)

    纪伯伦诗文精选(全集)

    本书精心筛选了包括:《先知》《先知园》《沙与沫》在内的代表纪伯伦最高文学成就的12部经典诗作。
  • 新课标最佳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新课标最佳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利·费恩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利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蓓姬·撒切尔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最终,他们走出了山洞,并告诉村里人在山洞里见到了杀人犯印江·乔,当村人在洞中找到印江·乔时,他已经死了。最后,汤姆和哈克贝利重返山洞,找到了一笔宝藏,成了这个村的英雄。
热门推荐
  • 我想做个良民

    我想做个良民

    一个又一个神秘古墓之间为何有着难以言说的联系?是阴谋?是天命?抑或是纯粹的巧合!
  • 收购异星王子

    收购异星王子

    倒霉蛋就是我!最倒霉的事:大半夜,我家后院被异物突袭,火光冲天。我承认我很衰,但是老天爷你没事烧我的房子干吗?My god!紧接着便是一团黑色的不明物体从火堆里爬了出来,还嚷嚷着:“我饿,给我一点吃的!”唉,我不过是好心给了他一点吃的,他竟光明正大的在我家过起了寄生虫生活……如果外星王子都如他这般,叫我怎么活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霸道总裁之盛少归来

    霸道总裁之盛少归来

    他们15岁那年,初中毕业后,她对他说:“我不喜欢你了。”“我们不是一道的。”10年后,盛少强势归来。“帮我查一个女人。”他爱她,哪怕出国十年,却也未曾忘过她。若她安好,他只求默默地祝她一生幸福,护她一世周全。若她不好,他便要用自己的方式想方设法、费尽心思地接近她,帮助她,给予她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宠爱。她也爱他,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她只好选择放弃。她以为没有他,她也可以生活的美满,直到他的出现,她慢慢意识到自己忘不了他,她对他早已深陷牢笼,无法自拔。机缘巧合下,原本平行的两个人因为一份协议交集在一起。之后,盛少各种吃醋,一哭二闹三上吊,最终抱得美人归。
  • 叹尘记

    叹尘记

    人与人的相识相遇,是因缘聚合。赞分是永不流逝的飨宴,我们适逢其会。打翻前世柜,叹尘埃是非,缘字诀,几番轮回,须臾而已。剧本流,不修真。
  • 魔法少女的背运纸偶

    魔法少女的背运纸偶

    (经过认真考虑,决定不在这个书名下修改本书,而是重新想个名字彻底重新再来,本书在第107章)她(他)们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之外,行走在人们的日常之中,隐藏在认知的不解之处。就像是巡逻卫士一样她(他)们可是现世的英雄,是我们的英雄,尽管不为人所知罢了。魔法特事部部长∶燕天平
  • 今古笑话与幽默

    今古笑话与幽默

    本书收编了古今中外笑话幽默与讽刺滑稽小品近400篇,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商业、教育、体育、医疗、文艺、新闻出版、婚姻、家庭生活等领域。小品语言简练,情趣诱人,含蓄幽默,格调高雅,教益深刻,可供男女老幼各类读者工作、学习之余,茶余饭后赏读,定会消除疲劳并给您的生活增添几分乐趣。
  • 推理大师讲故事:世界上最跌宕起伏的N个推理故事

    推理大师讲故事:世界上最跌宕起伏的N个推理故事

    险象环生,疑案连连;悬念迭起,凶险诡异。美好的温存之下却暗藏杀机,亲密的挚友之间竟不共戴天,笑容的背后隐藏着另一张面孔……本书遴选了多篇代表世界推理小说界中最高水平的作品,从而让读者在纷乱的迷宫里探索智慧灵感的出路,在虚拟的环境里磨练敏锐的观察力,在精彩的故事中体验水落石出的快感。步步凶险,步步陷阱,步步推论,步步为营,但真相最终只有一个。本书是一本拿起来就不愿放下的推理集锦;本书是一个走进去就不愿离开的数十位世界著名推理大师邀你一起体验。
  • 此时此刻,即是最好的时光

    此时此刻,即是最好的时光

    这本随笔集收录了三十多篇作者近两年写下的文字,内容是基于经历过的人和事进行再加工和剖析,尤其是在内心世界和人性方面进行了深度刻画。在当下快节奏的时代,对心灵故乡的探索显得特别重要,在繁复的生活和工作中体会到发自心底的温暖。
  • 巾帼娇

    巾帼娇

    她大概是手上沾了太多血的缘故,所以才会连死都死不成。 重活一回,她是不是该收起尖牙利爪,好好的享受生活就好?可府里祖母偏心护短,嫡母狠毒,渣爹白痴,亲娘就只会忍!不光有跋扈的姑姑,居心不良的表哥,还有两个一心一意要打压她的姐妹!这日子可怎么过? 既是活,便要肆意洒脱,夹起尾巴做人那可不是咱们的风格。 看她如何推翻原主劣迹斑斑的前科,改头换面帮亲娘上位,整治渣爹,料理嫡母! 某男问,“你可不可以不那么强势,偶尔依赖我一下?” 某女答,“姐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