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89700000014

第14章 一定要做

王琳又满怀希望的叩首谢过。

高殷当然有一统天下之志,如今,大齐有华夏最好的领土:从淮南到河北、山东、河南,全都被大齐占领。

无论从经济、政治、军事,在这华夏第二个三国时代,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强国。

不过,打仗要靠人力、物力、财力,说白了打的就是后勤。

南朝每一次北伐失败,都是由于后勤跟不上。这是由于北方是大平原,便于骑兵机动作战,粮草运输也方便。

而两淮地区水网密布,大多是东西走向,不便于粮草运输。

因此,大运河就显得极其重要。

“爱卿,朕还有一项任务要交给你,就是去勘察如何修建黄河到大江之运河,当然,主要是利用前朝所修建的河道。”高殷说道。

他要立即部署修建通济渠(沟通黄河淮河)和永济渠(沟通黄河与蓟----平津)。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被李世民作为杨广的暴政之一大力宣传。

不过,他的贞观之治,却是建立在隋唐大运河的基础之上,就是唐代房玄龄等人也承认大运河的作用不可估量。

其实,隋唐大运河,主要还是利用原有河道、运河进行改造,并非全部都是重新开凿。

华夏开凿运河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在公元前四五百年,各诸侯国已经认识到运河的重要性:运输和灌溉。

当时陆路运输,效率远远不可能和水运相比,甚至一半都赶不上,有时只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比如秦始皇远征岭南之时,一百斤粮食陆路运到五岭北时,甚至只有十斤,可见损耗之大。

最后,也只得开凿运河进行粮食运输,这就是有名的“灵渠”,这条运河现在都可以看到。

另外,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修长城,杨广修长城,还有明代长城,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赵武灵王修长城、文宣帝高洋修长城。

高殷之父文宣帝高洋,曾经发百万人重新修建北边的长城几百公里,防范外族入侵,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对隋唐时期的繁荣功不可没。

如今大齐有两千万人口,完全具备修建大运河的能力,当然,为了体恤民力,可以适当减缓工程进度。

一听高殷要修建大运河,屋子当中的众人无不吃惊。

王琳却十分高兴:“陛下,臣不愿当什么刺史,就先督导修建运河,争取早日一统江南!”

高殷点点头:“刺史也要当,朕先给你任命一名长史,代行其职。你主要精力就放在修建运河之上。

利用半年时间考察线路,记住,工程量越少越好,只要能够保证通行即可,须最大限度利用原有运河!”

王琳叩首道:“微臣明白,请陛下放心,臣尽快拿出一详细方案,供陛下和各位宰执决断!”

旁边,赵彦深满怀忧郁的说道:“陛下,修建运河兹事体大,微臣认为,还是应从长计议!”

高殷摆摆手道:“赵爱卿,按照朕之计划,征发几十万民工,利用两三年,开凿从黄河到淮河的运河轻而易举。

然后,歇几年,在修建从邺城到黄河之运河,再下一步,就是要沟通邺城到蓟,用运河将全国连成一片。”

他想,杨广修建运河的速度,比自己要快几倍,再说,自己还有杨广并不具备的优势:大齐汉人基本上没有服兵役,劳动力很充足。

当然,修建大运河要得到太后和大臣们的同意并不容易,还需做很多解释工作。

在他心中有一丝隐忧:太后与朝廷大臣暂时可能不会同意修建大运河。

含光殿,上午。

高殷来给太后李祖娥汇报修建大运河之事,此事必须取得太后同意才行。

他详细讲解了修建大运河对航运和灌溉的好处,然后心中有一丝忐忑,担忧母亲会拒绝。

李祖娥听完之后,笑了笑道:“道人,娘知道你欲做几件大事,娘打心里是支持的。

不过现在时机恐不成熟,原因很简单,听赵公说国库没钱,粮仓也缺粮。你也知道,各种工具、对百姓的补偿及赔偿、医药等等都需花钱。

还有米粮一事,百姓仅能携带往返路上之米粮,再多恐怕就无法携带,因为长途运输困难。

所以工地上之粮,肯定需要朝廷提供,而仓库的存粮也不多,甚至义仓之粮甚至都已经挪用一部分。

最后牲畜之草料也是个大问题,牛、骡、马肯定会数以万计,草料消耗可不少,这都需要事先囤积…………”

李祖娥把困难摆了出来,高殷一听,知道这些都是赵彦深告诉她的,而且也都是实情。

实际这些困难自己早已知道,他主要是想来试探母亲的态度。

作为一个长期在私企工作的商界精英来说,什么样的困难他都可以遇见到。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千年大工程----大运河不是说修就能修起来的,需要精心组织,需要倾国之力。

现在他已知道母亲的态度,心想,只要母亲原则上同意了就行,困难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儿多谢母亲支持,请母亲放心,钱粮之困儿自会设法解决!”

“嗯,娘也知道修建运河的好处,不过可以缓一缓的,对了,你上次说言选妃一事,娘还有一位外甥女……”

一听又是亲戚,高殷急忙拒绝道:“母亲,儿以为,选妃也不能全选亲戚,听御医言,有时会影响子孙后代的……”

自己的皇后李难胜,就是母亲的侄女,这算是姑表亲,对后代可能有影响的。

一听高殷拒绝,李祖娥摇摇头:“那就请自便,不过,鲜卑小户人是娶不得的!”

母亲是赵郡李氏大家闺秀,相貌、品行和文采都没得挑,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有些看不起外族与寒门中人。

……

从含光殿回来的路上,高殷心中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钱粮。

大运河一定要修!

只要修好大运河,自己在与周、陈两国的竞争当中,就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运河在普通航运、军事、灌溉上面所产生的效益无法估量,只要运河一通,运河两岸就会成为鱼米之乡。

至少明年要动起来,至于何时能够完工,这就要看怎么组织了,如今关键是要解决修建大运河当中的几点困难:

首先就是钱粮,如果不充足的话,肯定开不了工。第二,尽量减少对农业的影响,现在这个年代农业是根本,如果老百姓没有饭吃,必然天下大乱。

第三点就是伤亡之民工越少越好,古代修建一个大工程,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组织施工,死亡率通常在一成到两成之间,这是一个非常恐惧的数字。

嗯,为了统筹指挥这个大工程,必须得建立一个指挥部,让尚书右仆射燕子献担任总指挥,让兵部侍郎白建担任副总指挥。

……

军枢房。

这是军枢房大臣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之所以这次会议拖得有些晚,是因为要等候黄门侍郎唐邕,此人一直在晋阳办事,他负责一个独特的机构:骑兵省。

这个机构主要是替皇帝管理鲜卑骑士,也包括部分鲜卑步兵。在天下还未统一的时代,这个衙署重要性不言而喻。

每个人简单汇报了一些当前紧要的事务之后,高殷就把修建大运河的方案提了出来,让几位大臣再仔细议一议。

同时,他还附了一张大运河的规划图。

众人一听,就像炸了锅一般,一边看着图,一边开始交头接耳探讨起来。

“运河虽可以修,不过现在困难太大,尤其是这规模太惊人……”

“陛下的规划太庞大了,能否再小一些?”

“陛下的确大手笔,此工程堪比秦始皇之重修长城……”

“可惜国库无力呀……”

“……”

高殷听着众人的议论,一边思考着接下来的计划。

很快,众人就有了一个结果:如此巨大的工程,财力恐不能承受;

另外,或许十年八年才能修成,如此拖延日久,可能会伤及国之根本,宜慎之又慎。

赵彦深早就看出了高殷的雄心壮志,他善意的做了几句总结:

“陛下之雄心壮志微臣佩服不已,然微臣以为,陛下新立,叛乱初平,应该谨守边关,让百姓休养生息。

待国力充足之时,再开工修建大运河不迟。微臣可以断言,除非天下一统,否则就单凭齐国之力,绝对无法完成此浩大之工程。

如果贸然动工,恐怕会造成齐国国力大损,伤及国体,让周陈二国有机可乘,得不偿失啊!”

什么?除非天下一统,否则绝对不可能完成大运河的修建?

开什么玩笑!

高殷听罢,不由得暗地里发出一声冷笑。

在赵彦深说完之后,高殷先对众人说了几句感谢的话,然后说道:

“朕意,工程必须明年动工,对于工程施工,朕倒有一个思路,就是统一规划、分段分期施工。

对整个大运河工程考察设计完毕之后,然后科学合理的分段,每两三个州负责一段,尽可能就近解决劳动力。

整个运河工程分为四期:从黄河到淮水为第一期;从黄河到漳水为第二期工程;淮水到长江成为第三期;邺城到蓟(北平)为第四期。

第一期工程明年施工,长度大约也就一千多里,上游疏通原有之鸿沟,下游利用自然河道进行改建,工程量不应该有多大。

第一期工程完成之后,两淮之粮食,可以很方便的运到洛阳,过两三年,再动工修建第二期运河工程,即从黄河到邺城。

只要这两条运河一开通,我大齐对陈、周就处于优势地位,粮草和人员运输方便数倍。

同时,对于两岸的灌溉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一年增产的粮食至少也在数百万石!”

高殷知道,杨广修建通济渠,也就是从黄河到淮河这段,大体上也是利用战国时修建的鸿沟进行疏通改建。

人家只用了五个月就完工,当然,实事求是的说,可能死的人比较多。

不过,他那个河道因为要通行龙舟,所以修得太深太宽,工程量增大不少。

自己这个运河也不要求通行什么大型龙舟,对宽度和深度可以降低要求。

至于钱粮,只要不是像杨广那样急于求成,而是分段慢慢修,找大户给予官爵,让他们捐出一些粮食,不太困难。

当然,还可以采用商业化开发,就好比修高速公路一样,适当收费也不失为一个策略。

同类推荐
  • 重塑大明

    重塑大明

    人生经历丰富多彩的李保国老爷子去世了,却转世投胎到万历四十八年,天启元年出生在沂州府。别人都是重生、夺舍、穿越,李老爷子倒赶了个时髦,竟然带着记忆轮回转世!咋就很别人不一样呢?剃发易服当奴才?咋可能!当个裱糊匠还是重新来过?且看李老爷子凭着前世一辈子经验,搂钱,搂名,搞科技,开农场,造巨舰,建新军……以幼小身躯撑起整个民族!新人新书十二时辰摆破碗求收藏求票票,貌似老前辈都是这样哭求的……
  • 窃听风云:斯诺登与棱镜计划

    窃听风云:斯诺登与棱镜计划

    本书将沸沸扬扬的“ 棱镜门”事件进行了完善的整理和深入的发掘,到底“棱镜门”是个什么样的计划?美国政府为何如此,又能从中看到什么?美国的情报机构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在这个计划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除了斯诺登之外,还有哪些追求公平、正义、理想的告密者?都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 天朝第一人

    天朝第一人

    这是一个表面的辉煌,实际已经摇摇欲坠的天朝。内有贪官权臣,外有敌国蛮夷,这个国家不断地走向衰败,似乎是无法逆转。朝政腐朽,党争不断。这些年科举更是腐败不堪,叶晓身为北方学子,孤身踏上仕途,那金碧辉煌的朝堂,纸醉金迷的万城之城。病入膏肓的皇帝,手握重兵的大将,震慑南蛮的亲王,很多人都在试图挽回这个逐渐走向灭亡的庞大帝国。这个天朝,又将会因为一个塞北的学子而改变多少。
  • 秦时之仙

    秦时之仙

    这是一个人回到秦朝的故事,到达秦时,他成为了一个仙人,于是一位通晓古今的仙人出现了。群号:866355079
  • 三国之铁骑无双

    三国之铁骑无双

    铁血三国,战骑无双,颖川陈玉,生于世家,从傻X成为绝顶聪明之人,收猛将,得谋士,娶美人,一揽众美在三国,建至强骑兵,铁骑所向,扬威无敌!
热门推荐
  • 三生三世枕上书(下册)

    三生三世枕上书(下册)

    三生三世最令人意外的设定,书写最令人叹服的前世今生:两千年的执念,不过换一场素来无缘。若终归无缘,却为何要让你我今生相见,一眼万年?迷雾重重的梦境中,穿行了谁的影子,湮灭了谁的相思,又掩埋了,谁的今生前世?“沉浮于梦境中的帝姬,你想要的是什么呢?”“毕生所求,不过是在他的眼中,能看到我的影子。”有一句话是情深缘浅,情深是她,缘浅是她和东华。有一个词是福薄,她福薄,所以遇到他,他福薄,所以错过她。“他很好,我和他,没有缘分罢了。”“天命说有缘如何,无缘又如何,本君不曾惧怕过天命,也无须天命施舍。”天命如何定下你我的因缘?一个人的疑惑,一众人的旋涡。
  • 时光与你皆不知

    时光与你皆不知

    火车进入站台,是很小的城市的站台,只停留两分钟。之了提着行李步出车厢,森然的凉意便迎面……
  • 我竟然成了鱼妖

    我竟然成了鱼妖

    一片广阔的海域,一群诚心向佛的信鱼,追逐着那遥远的成佛之道。鱼小波懒散地看着身边修炼着佛法的傻鱼们,不屑地翻了个身,尾巴甩出一粒黑色的小球,吞进了嘴里,享受着被妖气侵染的快感……“一群傻鱼,天天就知道修炼佛法……”“鬼才信佛呢,想让我修佛的话,除非来个母鱼跟我交配……”
  • 绝地求生之极限枪王

    绝地求生之极限枪王

    枪下舔包!血拼空投!独霸机场!毒圈枪王!老夫的求生之路就一个字:刚!死守炮楼!毒中补血!麦田伏地!角落蹲人!老衲吃鸡就一个字:苟!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是吃鸡的正确打开方式?苟?还是刚?
  • 与你相遇在素锦华年(宋词四公子的词与情)

    与你相遇在素锦华年(宋词四公子的词与情)

    宋朝是个文治辉煌的朝代,诗人词客风流蕴藉,笔下生花;翩翩少年花前侧帽,柳边系马。而那些美丽的宋词,就如同活色生香的女子,在歌扇轻摇间回眸一笑,就使大宋王朝满堂花醉。
  • 我的神仙宿友

    我的神仙宿友

    本来碰到三个不可思议的“神仙”宿友已经让我的世界观动摇了,居然还突如其来地来了次宿舍集体穿越异世界?!我的天,这里好像还挺不错?真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盛世天下之上

    盛世天下之上

    你相信前世今生吗?我本不信,可命运迫我相信。我不知道遇见你是福还是祸,但是我们这么有缘,你就不要再去祸害别人了,有我一个就够。
  •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长城守卫军的诞生

    长城守卫军的诞生

    她又不是有意去买醉,也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大事,只不过失个恋泡了个吧,走回家的时候脚踏了个空,怎么就突然人生地不熟呢。梦中那不甘的情绪,和深埋在自己梦中的背影陌生的地方,熟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