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2600000023

第23章 合阳城个体户

合阳城,满街都是个体户,不信你到街上走走。是的,个体户的营业范围已渗到千家万户,我们每天购买的蔬菜、水果、鸡鸭鱼等,相当一部分是从个体户手中买的;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鞋袜,甚至早晨吃的稀饭馒头米粉,有几个是在国营或集体正式职工手上购买的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的合阳城,每一个家庭甚至每一个人,都离不开个体户的服务。

据有关部门统计,合阳城现有个体户1857户,3003人。他们拥有的登记资金是273.42万元,户平1472元。1991年,合阳城个体户全年营业额1547.6万元,其中营业收入884.37万元,直接向国家纳税110万元。

个体户,这个改革开放以后产生出来的新名词已传遍神州大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当理论家们还在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经济的模式煞费苦心的时候,个体经济已经灵巧地飞跑到了远远的前面,回过头来向理论招手呢!

你看那一城的个体户,男的,女的,年老的,年少的……

他们手捧“泥饭碗”,从早到晚脚步匆匆,一个个精神抖擞,充满信心。

这些个体户究竟是些什么人?

鞋装店里的女“经理”说她是经理,手下又没“兵”;说她不是经理,可鞋装店的经理、会计、出纳都是她一人担任。“我把官都当完了。”她笑着和我们开玩笑。

陈娅,一个二十七岁的姑娘,爱唱爱跳爱穿着打扮,还要强。1981年高中毕业后便招工到重棉四厂端起了“铁饭碗”,可她不守本分,老是觉得厂里没有用武之地,“人生能有几回搏?”她时常想。

1985年春,陈娅砸破了当初令姐妹们羡慕不已的“铁饭碗”,在自己家门口摆个小摊摊,做起化妆品生意来。后来又经营皮鞋,生意渐渐扩大,去年初,她筹集资金一万余元开起了这间“精品鞋装”店,并自封为“经理”。

陈娅就这么走上了一条有风有浪有坎坷的道路。她常常携带巨款,只身到武汉闯广州风雨兼程,分析市场行情,掌握顾客心理,白天黑夜,干得风风火火,生活得充实愉快。

“当初辞职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个体户不稳定,生疮害病都没有保障?”我问她。

“想过。”她说,“我认为中国青年最可悲的就是‘稳定’意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怕担风险,怕竞争,怕吃苦,躺在‘铁饭碗’里过安稳日子,永远也不可能有所作为。”

这么一位个体户姑娘,她身上表现出来的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真令我暗地里吃惊。

“白天我在这店里当‘经理’,晚上我到街边去摆地摊,自由自在,一月下来,少说也有几百元的收入。”陈娅自豪地说,“要是在厂里,为了涨一级工资,评个职称什么的,那个味道才长哟!现在我可以一夜之间跟自己涨几级甚至几十级工资,可以在一夜之间使自己拿上中级、甚至高级职称的待遇。”

是的,由于个体户这个职业的特点,这些个体青年从一开始就没有那些“地位”、“身份”、“级别”的概念,天然就少了许多精神上的锁链,当我们许多人还躺在“铁饭碗”和“终身制”的体制下,为某一级工资,某一级待遇,某一级职称争得打架角孽的时候,这些个体青年却一身轻松地生活着。比如这个陈娅,她就认为当经理和摆地摊没什么区别,敲锣卖糖,各管一行罢了。

郑四娃烫发

随便到街上走一圈,你都会发现如今理发店之多:“小丽发屋”、“六妹发廊”“戈戈理发”……星罗棋布,令人有种“十步之内必有发屋”之感。仿佛一夜之间,合阳青年全都懂得了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纷纷走出家门拿起剪子到大街小巷为人民服务去了。

郑四娃烫发早在80年代就烫出了名,果真是三十六行行行都能出状元。那时他每天背着背篼,到街头巷尾、厂矿学校、农村院坝上门服务。凭他的技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很快便打开了局面,郑四娃的名字在合阳一带渐渐流传。一年后,他在塔耳门租了间屋,“郑四娃烫发”这块醒目的牌子便堂堂正正地挂在了门上。“开始别人说我是个体户,剪脑壳的,剃头匠。话语中多少带着轻蔑,我自己也感到脸红;现在人们一提起我就肃然起敬,我也感到自豪。”郑四娃说,“问题不在于你干什么,而在你怎么干,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人的风采主要表现在一头一脚,头尤其重要。”郑四娃喜欢研究,他烫发的原则是“顾客满意,不满意不收钱”。什么太太小姐发式、螺旋式、波丝头……他学,但不全用,边做边研究,一切按顾客的要求办,这样倒创造出不少新发式,你看那街上流行的一潮一潮的新发式:一个比一个摩登的女郎,有几个没有到郑四娃那儿去烫过发?

对于未来,郑四娃充满了信心,他说:“千变万变,人要理发不会变,我有技术不会变,女娃儿追求美要烫发不会变;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可以凭本事活下去,有本事就是永远的‘铁饭碗’。”这便是一个个体户心中的未来。

谭平和她的星月咖啡厅

“一弯新月挂在碧蓝的天空,今夜星光灿烂。”抬头看看星月咖啡厅门上的牌子,你便会自然而然地走入这种意境之中。

谭平出生在一个偏僻的乡村,生活的贫困,家境的不幸,造就了她从小自强不息,独立自主的性格。她特别喜欢日本电影《阿信》,阿信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精神深深影响着谭平幼小的心灵。去年,二十七岁的谭平毅然作出停薪留职的决定。从此,合川丝厂工艺室少了一名技术员,合阳城多了一家卡拉OK咖啡厅。

“借款,租房子,办执照,整天四处奔波,连春节都是在公共汽车上度过的。这才多少懂了点‘个体户’这个概念的含义。”谭平回忆说,“开业的头一天晚上,等我们把屋子整修完毕,已经筯疲力尽了。这时已是深夜一点多钟,忽然一声春雷惊天动地,接着哗啦啦下起了倾盆大雨。望着装饰一新的歌厅和昏暗迷离的灯光,想起四个多月来为此劳累奔波和其间经历的酸甜苦辣,想到一种新的生活就要开始,我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终于伏在沙发上放声痛哭起来,一哭就不可收拾,直哭得天昏地暗,迷茫中感觉到我的哭声和着一阵一阵的春雷消失在遥远的地方。当我摇摇晃晃站起来的时候,忽然想喝酒,便咕咚咕咚地喝,然后迷迷糊糊倒在沙发上一醉到天亮……”

这些日子,人们经常看见谭平骑一辆车,早出晚归。谭平还告诉我,等以后有了钱,她一定要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

一个生意红火的修理个体户和他心中的理想,我们在“施二修理店”不到半小时,就有十几辆摩托先后停在店里要求修理,于是施二娃只好一边修理摩托,一边接受我们的采访。

施二娃名叫施隆汉,二十一岁,憨厚,朴实,不善言语,读书时贪玩好耍,常常于上课时间跑到山上去捉蝈蝈,成绩名列全班倒数第一,升学无望,考工不行,于是他的父亲施玉刚便叫他去学了这个技术。

没想到施二娃还真有这方面的天赋,一看就会,一摸就灵,处处得心应手,不多久,施二娃在合阳城修摩托就出了名。他修车快,修得又好,收费低,像调试、小维修等,一般不收钱,渐渐地,顾客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火红。

谈到钱,施二娃说:“人不能没有钱,但也不能只有钱,搞钱不是我的最终目的,我的理想是当兵,穿一身绿军装,过一种清苦而充实的军营生活;一旦有机会,我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这个别人认为‘油水’很重的职业的。”

施二娃,我们相信,这身绿军装终将会穿在你身上的。

从农村来的个体户

改革开放繁荣了城市经济,也活跃了农村经济,从农村走向城市当个体户的,首先是那些“不安分”的年轻人,据统计,我县有这种个体户8232户,9248人。这支队伍浩浩荡荡,以它特有的勤劳和吃苦精神,活跃在合阳城。

我们来到西市场百货大楼,这里整洁干净,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柜台前忙碌的人都是一张张热情的笑脸。管理员徐二姐告诉我们,这里的个体户三分之二是从农村来的,然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多是一个个花枝招展的姑娘,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城镇的,哪些是农村的。

在一个柜台前,我们和两位个体户随便聊了起来。

她俩是姐妹,姐姐叫谢渝,妹妹叫谢芬,1989年9月,这个市场开始营业,她们就来到这里,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她们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住了脚。

“我们从小生长在农村,我们比别的个体户更吃得苦。”谢芬说,“开始时,我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从东渡赶到这里,晚上还得忙着赶回去,不论刮风下雨,春夏秋冬,天天如此;我们常常只身一人到外地进货,三伏天冒着四十多度的高温挤车,落雪天迎着飘飘的雪花运货,大包小包的,我们一样提得起。”

看着这位举止谈吐、穿着打扮完全城市化了的姑娘,我不禁问:“想不想有个固定工作,端个‘铁饭碗’?”

“我才不稀罕呢!”她说,“只有没本事的人才看重‘铁饭碗’,我觉得干个体还好些,有奔头。”

她还告诉我,她们在城里租了房子,闲下来也逛逛公园、舞厅、咖啡厅什么的,姐妹俩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过起了跟城里人完全一样的生活。

合阳城,个体户形形色色

纵观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户,形形色色,有富了不忘国家和人民的;有文明经商、处处为顾客作想的;有积极主动纳税的……合阳城运输个体户邓兴贵,靠国家政策和自己的勤劳致了富,时刻不忘众乡亲,1983年至今,年年向孤寡老人、军烈属捐款,慷慨支援灾区和本地有特殊困难的群众。几年来,他向国家和个人捐赠的各种款项达三万余元,他自己呢?一身农民打扮,勤俭节约如故。而另一些个体户呢?为富不仁者有之,利欲熏心者有之,走私行赌者有之……合阳城的个体户,真是形形色色。

采访中,一位个体户对我说:“做生意并不难,关键是两条:一是脸要厚,二是心要黑。”两年前的一个下午,我路过久长街,亲眼看到一理发店老板凶神恶煞地拦着一位姑娘,硬要她拿六十元钱才肯放行,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姑娘出差到合阳城,顺便在那家理发店吹了发。吹一个头发要六十元,可见一些个体户的心也够黑了!

最近某一天,我因出差返城已是中午一点多钟,打算在南津街一个体饭店随便吃点饭,我要了饭菜,半天不见动静,看年轻漂亮的女老板在那些喝酒划拳大腹便便的顾客中笑脸盈盈,我鼓足勇气又喊了一遍,不料她脸一垮,柳眉倒竖:“吃两块钱的东西,有啥子了不起?”我不知道要吃多少钱的东西才算了得起。“有钱的是爷爷,没钱的是孙子”,她心里肯定是这么想的。

有人对合阳居民进行民意测验,结果表明,合阳居民最不满意的事情按顺序为:党政机关的腐败现象,物价乱涨;为富不仁的个体户……个体户在这里位居前三名恐怕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某些个体户们应当反省一下自己了,自己的形象毕竟是自己塑造的。半个多月的采访,所接触到的相当一部分个体户说话支支吾吾,目光躲躲闪闪,可见个体户对他人是有戒备心和抵触情绪的。

“一些个体户穷得来只有钱了。”个体户陈娅说。

“个体户当务之急是提高自身素质。”个体户谭平说。一方面,个体户已经摆脱了一种陈腐的就业观念,以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和风险意识开辟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已经远远地跑在了“铁饭碗”们的前面;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在挣脱了一些锁链的同时,又为自己套上了另一些锁链,这些锁链锈迹斑斑,更为沉重。

我们期待着精神和物质都一样富有的个体户。

1990年9月

同类推荐
  • 输给时光

    输给时光

    我希望你能在未来的某天能想起我,程念――祁夜茫茫人海中遇见你即是我的幸运。
  • 竹马要我做他的军师

    竹马要我做他的军师

    新搬到繁湖镇的叶楠对这个小镇的感觉很好,但对自己新邻居的感觉就没那么好了。叶楠想绕着他走,奈何这人偏偏要追上来问她为什么要跑?叶楠想远离他,奈何这人偏要自己当他的军师?叶楠想要拒绝,奈何这人却不给自己开口的机会!这人是谁?这人就是叶楠十几年的邻居,喊了她十几年军师的肖北,南北的北!
  • 幽幽鹿已鸣

    幽幽鹿已鸣

    当退役电竞少女遇到新晋游戏男神一边披着小白兔的皮拥有着狐狸的本性一边乖巧懂事可盐可甜重新出道,MVP与帅哥同在手中
  • 超完美恋爱手册

    超完美恋爱手册

    【已完结】【推荐自己新书《野性少夫人:早安,男神大人》】她为闺蜜打抱不平却不料认错了人,情急之下她说,“我怀了你的孩子。”某男勾唇一笑,“走吧,孩子他妈。”她气恼,“放开我,臭流氓。”“不放。你不是有我的孩子了吗?”“……”哼,文的不行,那么就来武的吧!很好,敢打他的女人这还是第一个。“臭丫头,被我抓到你就死定了!”【1V1双处】【高能爽甜】【日更】【请勿转载与改写】【请放心跳坑\(^o^)/】
  • 且与你共赴白头

    且与你共赴白头

    情话说给耳朵听却让听了的人动心。他说:“我心性冷漠,学不会挽留,但是从年少时我就一直有个期愿,想与你携手白头。”她说:“我挽留过的人,或许觉得离开才是对我最好的选择,或许觉得我一文不值,或许觉得我是个特别好利用的人,到最后用完了便把我扔掉,像个垃圾。”“但是……”她话锋一转,“如果可以,和你一起白头总好过我一人伶仃,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没有那么多纷纷扰扰,千言万语都化作一句‘我爱你’,至死不渝。
热门推荐
  • 灿烂又热烈的温粥

    灿烂又热烈的温粥

    为了完成长辈落叶归根的心愿和自己早日成为国内顶尖会计师的梦想,刚刚大学毕业的应届毕业生苏灿只身来到外婆的故乡博洲,在哥哥姐姐的陪伴以及朋友们的帮助下,她度过了一个个快乐的时光,同时也经历了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磨难。在面对表面清冷傲娇内心炙热如火又如大海般包容的顾烈逸和温润清冷如水的白源时,又会发生怎样故事。一群年轻人努力着给时光镀上了一层金,使他们在往后的日子里发光。
  • 今天我是升旗手

    今天我是升旗手

    主人公肖晓出身于军人家庭,崇拜英雄,精力充沛,奇想迭出,品学兼优。他心中有一个愿望:当一回学校的升旗手,但愿望总是得不到实现。他没有放弃努力,团结“学习尖子”林茜茜,帮助“追星族”祝小娜,和包郝、马驭等同学智抓“偷猴贼”,积极参加“手拉手”活动……终于,他在临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手升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 风华双娇:相公放肆宠

    风华双娇:相公放肆宠

    虽然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夏叶林清怎么也没想到,上天看在她们姐妹情深,让她们同年同月同日死。一朝穿越,父亲亡故,善良柔弱的娘亲含辛茹苦地拉扯她和弟弟妹妹长大。看着各自简陋摇摇欲坠的泥土屋,瘦弱的弟弟妹妹,夏叶林清强强联手,一个会管理,一个会美食,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某日,两位容颜绝世帅得人神共愤的世子爷找到翘家出走的小娇妻。抱歉,我们姐妹俩要去观赏美丽的大好山河!两位世子爷一脸宠溺地将各自的娇妻圈入怀中,淡淡吩咐身后的人:“马上准备好一切所需的物品,本世子要带世子妃出门游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宋代《论语》诠释研究

    宋代《论语》诠释研究

    宋代是汉学、宋学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论语》诠释也由汉学转向宋学。在此期间,面对时代的核心议题,围绕当时人的生存焦虑与制度焦虑,各派学者纷纷通过《论语》等经典的注疏、训解与阐释,提出自己的思想观念,架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论语》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兴盛。通过对该时期《论语》注本的研究,梳理《论语》注释自身发展演变的脉络、探讨《论语》诠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与特征等问题,有助于明晰宋代学术思想史的基本形态,特别是有助于考察儒家学术的传承、创新与经典诠释、流传之间的关系,从《论语》学的角度具体把握学术的发展、演变,学派的形成与分化,学术风尚与学术旨趣的变化,学术范式与学术视域的转换,等等。同时,研究宋代《论语》诠释,还可以从经典诠释的角度,考察、探索儒学在不同时代得以传承与创新的内在机制。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儒学的认识,还有助于在当今时代更全面地思考儒学如何发展的问题,从而为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弘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启迪。这正是我们对宋代《论语》诠释予以研究的意义所在。
  • 虎门狗子

    虎门狗子

    庄九娘迈动着她那双时下已不多见的人工小脚,一脸事儿地来到老八爷这三间石屋的时候,毒八爷正病歪歪地倚躺在铺盖卷上抽旱烟。黑咕隆咚的屋子里,老八爷苍老的面庞随着烟锅子的明灭而时隐时现着。把原本还算周正的面相弄得挺吓人。早上起来,去庄九娘家里看过庄九之后,老八爷回到石屋就再没有出门,抽一袋烟,发一会愣,眼里始终晃动着村支书庄九躺在院子里的那副死相。庄九是让刀子给捅死的,那副血肉横飞的惨相一般人不敢看。
  • 至尊蛊后

    至尊蛊后

    后宫,本就是女人的战场,不见硝烟只见,尔虞我诈本可以成为一代蛊后的季游陌,为了那个人的誓言,来到了后宫,从此开始了漫漫的争斗中。她本就是蛇蝎心肠,手段毒辣,可是遇到白莲花的小玫,她似乎无计可施。凭什么她要很努力的才能得到的东西,反被她轻易而得,是命运的眷顾,还是老天的不公。她不服,敢于天争。
  • 萧先生的一往情深

    萧先生的一往情深

    【新书《春闺锦谋》已发~请多支持】俗话说得好,老婆是用来宠得,孩子是用来坑的。关于衣服:萧承宇:“老婆穿什么都好看。”“真的吗?”云霏霏害羞得低下头,耳边又响起某人暗哑的声音:“不穿最好看。”云霏霏:“……”关于孩子:盼盼:“粑粑粑粑,如果我和妈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萧承宇头都未抬:“救你妈妈。”盼盼哭唧唧:“我是你亲生的吗?”萧承宇:“你会游泳。”盼盼:“这就是你从小逼着我学游泳的原因?”“不是。”萧承宇对上自家娃愤怒的眼睛,继续说:“为了避免将来有人问你,你妈和你女朋友同时落水,而你不会游泳的尴尬。”盼盼被安抚了:“粑粑,你真好。”萧承宇抬眸问道:“所以,你先救谁?”盼盼:“……”我才五岁,为什么要给我这种送命题?
  • 侠归

    侠归

    一个架空的高武世界,纪念金庸大师的离去,作为一个喜欢金庸的读者,我希望用我笔下的故事来表达我心中的侠。常羡投笔复从戎,铁马金戈谈笑中。吴钩闪寒烁人胆,赤兔一骑千里游。三千兵甲胜紫电,一声怒吼退寒秋。我辈岂待白发日,玉龙剑指欲封侯!
  • 云山之路

    云山之路

    作品讲述了崔云山当年在盐碱滩上养奶牛、养羊、养鸭的曲折历程。上世纪80年代末,他与人合办起了服装裁剪培训班,由最初的8个学员,一直发展到分校近十个、学员数以千计的宏大规模。最后又成功转型,开办了服装厂、服装公司。其间,崔云山上过当、受过骗,经历过合作者的分道扬镳等种种考验。但他与爱人周凤仙齐心合力,咬紧牙关,渡过了一个个人生难关,终于走进了人生的阳光地带。创业成功后,崔云山不忘初心,热心公益,多年中,捐出善款以百万计,颇受社会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