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萍带着不可愈合的伤痛,来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她的家乡,是一座美丽的地级市小城。
这里,冬天不算太冷,气温最低的时候,大概在零下三四度。并且,一年中,这样低温的天气,一年也就只有六七天。
但夏天确实有些热,经常都是三十六七度。
这里虽然是玉萍的家乡,但对于玉萍来说,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玉萍的爷爷奶奶,在很久以前就去世了,并且玉萍一家人都在外地定居,所以自从玉萍有记忆以来,还从来没有回过家乡。
玉萍用这些年的积蓄,和无恨身亡得到的抚恤金,在家乡的小城里,买了套房子,是一套三室两厅两卫的户型,有一百二十多平方米。
玉萍的哥哥嫂子,姐姐姐夫,爸爸妈妈,还有儿子安康,都环绕在她的身边。
这个小城对于玉萍来说,又是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亲人的陪伴和抚慰,渐渐让玉萍的心绪,不再那么狂躁。
玉萍紧绷的神经也渐渐地松弛下来,唯一没有变化的是,对无恨那深入骨髓的思念,不曾减退一丝一毫。
玉萍请哥哥,托朋友给安康找了个很好的小学,为了便于照顾孩子,玉萍重操旧业,在她家附近的一个小学里任教。
玉萍每天要接送孩子上下学,要按时上班,还要做做家务,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腰酸背痛。
她每天都累得一躺到床上就进入了梦乡,在梦境中,玉萍总能见到无恨。
他们两人说说笑笑,手拉着手,迈着轻盈的步伐,要么走在陌生的林荫小道上;要么走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要么走在宁静优美的公园里。
玉萍每天都坚持着写日记,把梦境中的所思,所感,所见全都记录下来,以此,来排解对无恨那刻骨铭心的思念。
玉萍喜欢这种忙碌的生活,这样就少了胡思乱想的机会,少了失眠的痛苦。
玉萍只要一有闲暇时间,无恨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她的眼前。所以,她愿意忙忙碌碌,既充实又少些痛苦。
这天中午,安康放学后,他低垂着头,在路上慢悠悠地走着。
他神情沮丧,走走停停,一边走着路,一边踢着小石子或者小木棍,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安康似乎是在故意地磨蹭着,他真的有一些怕回到家里。怕面对家里那种,沉闷阴郁的气氛,那气氛几乎令他窒息。
安康回到家,看到妈妈正坐在沙发上,呆呆地想着什么,家里还是,一如既往的冰锅冷灶,没有一丝都烟火气。
安康觉得,自己的家,只不过是一套空荡荡的房子而已,根本没有家的温馨。
安康抿着嘴,看了看妈妈,低声说道:“妈妈,我回来了。”
玉萍眸光涣散,也没有看安康一眼,面无表情地说道:“哦,回来了,自己泡包方便面吧!”嗓音里没有一丝的温度,神情恍惚而漠然。
玉萍说完后,她呆呆地看着窗外,又接着想她的心事。
安康看着满怀心事的妈妈,眸光游离,怯生生地说道:“妈妈,我今天不想吃方便面,你给我些钱,我到外面去吃牛肉粉。”
玉萍似乎没有听到儿子安康说的话,还是愣怔地想着什么。
安康心疼地看了看妈妈,他走到妈妈的身旁,推了推妈妈,玉萍被儿子从愣怔中拉了出来。
“安康,怎么了,你还不去泡方便面。”玉萍不知就里地看着儿子问到,眉宇间尽是愁云,眼里是浓浓的忧伤。
安康噘着嘴,看了看妈妈,怯生生地低声说道:“妈妈,你不能长期这样忘记吃饭,我已经失去了爸爸,我不能再失去你。我不想吃方便面,我要你陪我出去吃牛肉粉。”
玉萍听了儿子安康说的,与他年龄不相称的话语。玉萍暗自思忖,是家庭的重大变故,让安康早早懂事,早早懂得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玉萍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她怜爱地看着面黄肌瘦的儿子,颤声说道:“好,妈妈陪你出去吃。”
安康每天都是这样面对,妈妈那愁眉苦脸的表情,他真的有些害怕面对,家里那种死气沉沉和沉寂的氛围。
自从爸爸与世长辞后,妈妈几乎每天都沉浸在悲痛中,她根本无暇顾及年幼的自己,很少和自己说话。
从爸爸离世以后,安康就再也没有见到妈妈笑过。
妈妈对自己的爱,似乎也随着爸爸的离世而减退。
自从爸爸永远地闭上眼睛后,妈妈再也没有心思做饭,每天都是随便应付着肚子。
安康本来就是个天生的美食家,不和胃口的饭菜就难以下咽。
他真的有些害怕回家,吃那些难以下咽的零食、鸡蛋饭、方便面等。
安康由于遭到人生中最大的变故,也从此郁郁寡欢,再加上妈妈,每天都以泪洗面,他更加地忧伤苦闷。
他转学后,失去父亲的重大打击,让活泼开朗的他变得沉默寡言,因此,他没有一个朋友,他那幼小的心灵无比的孤独和悲凉。
安康今年已经十岁了,他已经失去爸爸两年了。
安康在两年以前,是个十足的胖小子。
由于玉萍只顾沉浸在悲痛中,无暇顾及年幼的儿子,没有照顾好他的饮食起居;
安康因为失去爸爸的悲伤过度,和没有吃上可口的饭菜。
他竟然从一个肥肥胖胖的小孩,变成了一个面黄肌瘦的小男孩。
安康瘦削的脸上,一双又黑又大又圆的眼睛,只是以前眼里那亮晶晶的光辉,已不知去向。
脸部的轮廓很像无恨,五官俊美,坚挺的鼻梁,幽暗深邃的冰眸子。眉宇间笼罩着一股浓浓的阴郁。
安康在经历了家庭的重大变故后,一直都郁郁寡欢。
他陷入了失去爸爸的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
但安康却比同龄人要懂事得多,他常常主动,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习也很认真。
只是眼里装满了浓浓的忧伤,脸上总是一副忧郁的神情,自从失去爸爸后,安康似乎就没有再笑过。
那是玉萍离开公婆一年以后,秀容不放心玉萍,就趁着五一节那三天假,带着妧妧来到玉萍那儿。
当秀容和妧妧母女两人,在出站口看到了玉萍母子的一瞬间,心里都暗暗大吃了一惊。
玉萍清澈的眼睛变得浑浊无神,没有一丝的光彩。
她还是那样枯瘦如柴,面容还是那样憔悴苍白,眉宇间布满了浓浓的忧伤,但精神似乎比以前好了很多。
安康瘦得像变了一个人,以前那肥肥胖胖的身材,已经变的消瘦不堪。脸色蜡黄,双眸黯然无光,一副营养严重不良的样子,变得连秀容和妧妧,都认不出是安康了。
要不是玉萍拉着安康的手,秀容和妧妧绝对认不出,眼前这个瘦骨嶙峋的小男孩,就是昔日的又白又胖的安康。
安康在见到妧妧的瞬间,黯然的眸子里顿时迸发出神采,他挥着手,兴奋地高声喊道:“妧妧姐,妧妧姐,我们在这儿。”
妧妧迅速地跑过去,拉着安康那瘦削冰凉的小手,心疼地问道:“安康,你怎么瘦成这个样子了。”
安康孤独得太久了,他见到妧妧姐姐,就像久旱的禾苗,得到雨水的浇灌。他高兴得无以言表,脸上的愁云瞬间被驱散,欢快得手舞足蹈。
安康看了看妧妧,漫不经心地回答道:“妧妧姐,一会儿到家后,我会告诉你的。”
他们上了出租车后,说说笑笑间就到了玉萍家,安康迫不及待地拉着妧妧,去了自己的房间,去述说他们各自的近况去了。
玉萍和秀容寒暄一会儿后,准备出去吃饭。
玉萍自从搬到这座小城,就没有好好做过一次饭。
家里有一样没一样的,要么佐料不全,要么没有米,要么没有油。
所以玉萍只好请秀容母女二人出去吃。
玉萍走到儿子安康的卧室门边,准备叫这两个孩子,出来一起去吃饭。恰巧正好听到儿子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