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7500000024

第24章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广泛合作(3)

为改变这种印象,墨索里尼于6月29月赴利比亚,目的是为了能就地防止德国人在埃及问题上再次欺骗意大利。为此,墨索里尼主动致电希特勒要求就埃及将来的行政管理问题进行磋商,并建议任命隆美尔为军事司令,另由一名意大利人任民政代表。

希特勒同意对隆美尔的任命,但却对意大利的民政代表问题反应冷淡,认为这一问题没什么“紧迫性”。意大利外交部长、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在日记中写道,墨索里尼从利比亚回国后,“反德调子日甚一日……墨索里尼说:‘现在人们不知道,两个主子哪一个好,是英国人好还是德国人好’”。而齐亚诺本人则同意这样一种说法,即“德国人是刻薄的主子”。

由于英军在阿莱曼一线抵抗的加强,同时由于德意军队得不到必需的补给和援兵,隆美尔的攻势到7月上旬已成强弩之末,9月初被迫转入防御。进攻受阻且给养不足的德意军队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齐亚诺在7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有消息告诉我,说德国人在利比亚的行动引起军界内部对他们强烈的愤怒。他们攫取了所有的战利品,他们的爪子伸得真长。他们派德国的士兵看守战利品,任何走近战利品的人都要遭殃。”等到10月下旬,英军开始反攻,德意部队开始溃退时,德军在危难中抛弃了意大利部队,带走了后者的淡水和几乎全部机动运输工具,致使被丢在沙漠中的3万名意军官兵成了俘虏。德意部队之间甚至互相开火。

英军在阿莱曼的胜利和紧接着美英军队在北非的登陆,极大地震动了轴心国集团,引出新的矛盾和分歧。为使意大利免遭迅速灭亡的命运,只有大力加强轴心国在地中海战区的军事力量。但在轴心国把主要力量和武器装备都投入到苏德战场的情况下,要做到这点很困难,唯一的可能就是停止轴心国在苏德战场的军事行动。因此,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墨索里尼等人提出,先与苏联单独媾和,然后把轴心国的全部或绝大部分军队调到地中海战场,形成对美英部队的优势,迫使西方大国接受轴心国提出的和平条件。

1942年11月初,墨索里尼在与德国驻罗马大使马肯森会谈时,第一次谈到上述设想。他说:“我想告诉您我个人的建议,需要尽快与俄国人单独缔结和约,以便处理法国问题,否则继续进行战争将十分困难。”12月初,墨索里尼向来访的德国空军总司令、帝国元帅戈林再次谈到通过与苏联缔结和约来结束对苏战争,借助在中亚给“俄国领土补偿”的方式,“建起一道用轴心国最少的武装力量便能粉碎任何敌对行动的防线”。

在12月18~19日希特勒与齐亚诺会谈中,后者受墨索里尼之托,把上述想法当面向希特勒作了说明,并进一步建议可以考虑吸收日本参与“同俄国的政治解决”。对墨索里尼的建议,希特勒持否定态度。他不相信苏联会接受如此解决办法。同时,希特勒还认为,在东方的和平解决将使轴心国失去在苏联被占领土上的一系列重要原料来源,而且在承受了丧失重要原料来源的物质损失之后,也未必能把大量部队从东方调到西方。希特勒的理由很简单,“只要苏联军队存在,德国任何时候都无法把自己的师从东方调走。”相反,希特勒要求意大利再派几个师到苏德战场作战,并要求墨索里尼给正在斯大林格勒地区作战的意军拍发个人电报,要求它们不要后退一步。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面对苏德战场出现的不利于轴心国的军事形势,**德国急需为自己和盟国打气,以适应新形势下德国军事政治战略的需要。1943年2月下旬,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访问罗马。他向墨索里尼表示,现在德国要进行反苏的总体战,两三个月内便会看到实际效果。他让墨索里尼相信,希特勒不打算向俄国辽阔的地域继续深入,只想占领乌克兰,以保证德国获得农产品,这将有助于提高德国的军事潜力。为此,必须让苏联遭受决定性的军事失败,这就需要轴心国集团各国尽最大限度的努力。但墨索里尼仍然坚持他的看法。1943年3月,在与希特勒的通信中墨索里尼反复强调首先解决俄国问题的重要性。他认为希特勒强化反苏战争实际上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在西方大国威胁增大的情况下,应想方设法使俄国中立。在墨索里尼看来,“俄国的插曲现在应该结束了”,其方法或是同苏联单独媾和,或是在此举不成的情况下,建立一道防御体系,形成一道俄国无法攻破的东方壁垒。针对希特勒占领俄国的主张,墨索里尼表示,“俄国领土如此广阔,以致任何时候都不能占领它和管理它”。这与里宾特洛甫转达的德国领导人的主张,有着明显的不同。

为了弥补德意两国领导人的分歧,1943年4月7日至10日,希特勒与墨索里尼在德国的萨尔茨堡举行了会谈。据墨索里尼自己回忆,他曾向希特勒说:“从1942年6月我们就丧失了主动,而丧失主动的国家将输掉战争。”他说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希望了——与俄国缔结和约并把我们所有潜力集中到地中海”。他认为希特勒没有给予意大利应有的帮助,“不是因为您不想这么做,而是因为在与俄国媾和之前您不能这么做”。希特勒再次拒绝了墨索里尼的建议,相反却坚持把轴心国全部力量集中到苏德战场,集结全部的“欧洲力量”对付苏联。希特勒一方面为墨索里尼鼓气,另一方面却没有满足意大利提出的武器装备的要求。意大利最高统帅部请求德国提供500架飞机,但被德国以意大利机场不具备接纳如此数量的飞机为由拒绝了。结果,墨索里尼从萨尔茨堡除了得到希特勒通常那些无法兑现的保证之外,实际上别无所获。萨尔茨堡会谈表明德意之间存在着深刻分歧,暴露出这两个国家在军事政治战略上已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尽管柏林—罗马轴心还将维持一段时间,然而不论是彼此的信任,还是对对方的信心,都已不如一两年前了。

如果说德意之间矛盾的加剧,相当程度上是与北非和地中海地区战局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德罗关系产生裂痕,更主要的是与苏德战场战局,特别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进程及结果联系在一起。

德军向顿河、伏尔加河地区以及高加索地区的进攻开始后,罗马尼亚派出大量部队与德军共同行动。投入顿河和伏尔加河战斗的有18个罗马尼亚师。结果,这18个师全都被苏军击溃,使罗马尼亚损失了全部陆军部队的一半多,或者说投入苏德战场的2/3的部队。而且,这些部队都是罗军中最有经验和最具战斗力的精锐。据罗军统帅部统计,1942年8月1日前,罗军共损失1.74万余人,而在1942年8月至1943年1月间,便损失了37万余人,其中28.6万余人被打死、受重伤或被俘。武器装备的损失在上述相应时间的价值分别为5210万列夫和2.5亿列夫。由此可见,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几个月的战斗中,罗军所受损失比此前全部战争时期的损失总和还大。

具体到某些作战单位,这种损失的严重性表现得就更为突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反攻阶段,防守斯大林格勒西南战线的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损失惨重。第2、第4、第5步兵军,第1、第7骑兵军和第1坦克师,几乎损失了全部装备,30%的人员被消灭,其余绝大多数被俘。第3集团军残部撤到奇尔河一线后又在德军支持下投入战斗,结果再次受到重创,如第5步兵师1万6736人中只剩下1347人,第6步兵师1万5969人剩下1262人,第15步兵师1万5920人,仅存677人。

尽管遭受了如此惨重损失,罗马尼亚并未得到轴心国其他国家的同情。在德军最高统帅部和前线指挥官眼里,正是罗军的怯弱,才是输掉这场战役的原因之一。在苏军反攻成功后,原来就对罗军战斗力和指挥官评价不高的德军最高统帅部,现在完全丧失了对罗军的信任。1942年11月27日,罗马尼亚驻柏林武官格奥尔格向政府报告:“我从极秘密的渠道得知,在第3集团军中发生的事件让德国领导层对罗马尼亚军队大失所望。”指挥“冬季风暴”行动的曼施坦因元帅亦有同感,他在1942年12月27日的命令中强调:“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的士兵和军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想打仗”,军官“在不是非常必要的时候便下令撤退”。在高加索地区作战的德军A集团军群司令官克莱斯特元帅,在1943年2月初也不得不承认“对某些罗马尼亚分队一点也指望不上了”。

罗马尼亚方面对这种指责并不接受。罗马尼亚总统扬·安东内斯库对曼施坦因的上述命令极为不满,说“曼施坦因对罗马尼亚军队的态度导致了参加顿河集团军群的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的覆灭”。罗马尼亚的战士和军官则认为,德国人应对前线的失败负责。罗第3集团军的调查机关在总结顿河地区被击溃的第5军士兵和军官的意见时写道:“被包围的第5、第6、第13和第15师很快被消灭了。这些部队的军官们认为罪责在最高统帅部,特别是德国人。……前来支援的德军先撤退了,而且是在罗马尼亚师的掩护下,结果罗马尼亚师成了牺牲品。”经过共同作战之后,双方部队之间的关系不是更密切,而是日益恶化了。战斗失利后,德国人对罗军多方刁难,从交通工具、食品供应、军用物资等方面给罗军出难题。如罗第3集团军各部队,1942年夏被送往前线时是坐火车,速度很快;但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失利后,则要徒步后撤。罗马尼亚驻柏林武官格奥尔格在1943年2月21日给政府的电报中说,德军最高统帅部也似乎承认。

“在德军和罗军之间的一些事情,由于因一些意外事件引起的神经过敏,已经导致了对我军供应和运送上的疏忽”。这种疏忽的结果是让罗马尼亚士兵几个星期处于饥饿之中。

军事上的失败使罗军内和国内受到极大震动,失败主义情绪日益强烈。前线部队士气消沉。1943年1月26日,罗第4集团军指挥部在报告中写道:“军官和士兵的精神非常沮丧,当前不能在军事行动中把本军算在内,士兵只想回国。”罗军的精神状态甚至引起了希特勒的不安,1943年2月2日他亲自致信扬·安东内斯库,说编入德第17集团军的罗马尼亚各师“重新表现出一种涣散症候”,这似乎是由“某些军官不坚定的立场”引起的。他要求安东内斯库“要尽快采取必要措施恢复罗马尼亚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

同时,罗马尼亚国内反战呼声加大,对现政权的不满情绪增长。罗军大本营的扬·阿尔希普将军在1942年底承认,“尽管做了一切可能的努力,以坚定必须把反苏战争继续下去的社会情绪,但无论是军队,还是国民中间,有些人仍不接受这一国家的无上命令”。就是统治集团的宣传部门也被迫进行了调整。在米哈伊尔国王1943年新年讲话中,把过去的一年称为“经受考验的一年”。扬·安东内斯库则称之为“进行着不可思议搏斗的一年”。如果说不久前罗马尼亚统治者还想使人民相信短期内可以取得胜利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反复强调的是残酷的战争如何不可避免,是东方的艰苦战斗,是在未来的一年中“将要付出更多的牺牲和巨大的力量”。

罗马尼亚在承受着军事失败带来的沉重打击和精神冲击的同时,还要承受德国对罗马尼亚日益加强的经济控制和搜刮。罗马尼亚的石油一直是轴心国集团所依赖的重要战略原料。德国对它尤为需要。1941年,罗马尼亚出口原油519.5万吨,其中出口到轴心国各国363.6万吨,德国占了287.1万吨。1942年,上述相应的三个数字为564.8万吨、307万吨和220万吨。根据1943年2月2日在柏林签定的关于1943年德罗商品交换的“秘密协定”,罗马尼亚本年度要向德国出口7.1亿德国马克的物品,其中有4.5亿马克的石油和石油制品,其余为农产品和皮革。德国向罗马尼亚出口4亿马克的物品;多一半为金属制品和工业半成品。这就意味着罗马尼亚的经济要进一步服从于第三帝国。对德国的这些要求,特别是在军事失败后军内、国内普遍出现危机的情况下,罗马尼亚政府内部开始出现反对意见。在讨论上述“秘密协定”时,文化和艺术部长彼得洛维奇说:“现在我们在尝着1940年政策的苦果。当时我们拿出石油、粮食,做出各种让步,是希望能够挽救已经不能挽救的东西。现在我们丧失了国界并且一无所有了……我们应该逐渐重新审视整个问题了。”其他的政府成员也有同感,认为罗马尼亚“给的多而从盟友那儿得的少”。

几个月后,这种看法再次得到证实。随着战线逐渐接近罗马尼亚边境,罗马尼亚的一些露天油田和其他重要经济目标受到苏军空中打击的威胁日益增大,仅靠罗马尼亚一国的力量无法保证所有目标的安全。因此,只有借助其轴心伙伴的财力物力共同保护这些不仅仅对罗马尼亚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了。1943年7月7日,扬·安东内斯库在与德国驻布加勒斯特军事代表团领导人康森谈话时,提出要德、意和其他利用罗马尼亚资源的轴心国成员,分摊此项约为110亿列夫的巨额开支。但康森却以德国没有列夫为由拒绝了。当扬·安东内斯库希望德国提供武器以装备9或10个在1942~1943年冬季被严重削弱的罗马尼亚师时,康森回答他没有全权讨论这一问题,并且当场说明:“注意到当前的形势,德国正被迫供养整个欧洲,我想,要德国提供武器和装备不大可能。”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武安三国

    重生之武安三国

    宿主剿灭袁绍,可进行五级召唤一次,恭喜宿主得到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宿主攻占洛阳,得到五级召唤一次,恭喜宿主得到西楚霸王项羽。重生至东汉末年的少年,得到了近乎逆天的召唤系统可这个天下,真的如此轻松便可夺得么?我西楚霸王岂会和竖子共谋!就此别过。将军,此处风景秀丽,可少歇一会儿,元朗伺候您下马。却看到路碑大剌剌写着陈桥二字........
  • 魅力雄安丛书:壮哉雄安

    魅力雄安丛书:壮哉雄安

    雄安之壮,在历史人文厚重壮烈,雄浑典雅,可歌可泣。无论是杨椒山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还是“北方孔子”孙奇逢的屡征不仕,精神高洁;无论是小兵张嘎手里的盒子枪,雁翎队痛击倭寇的大抬杆,还是旷伏兆与刘秉彦开国将军的生死之约;无论是孙连仲台儿庄浴血抗敌,还是周福才唱戏劝散军阀一个营的散兵游勇;也无论杨六郎与瓦桥关,战云穿越时空,还是雄州子弟兵,天下第一团,百战百胜军中劲旅……几多慷慨悲歌,几多壮怀激烈!
  • 大唐最强路人甲

    大唐最强路人甲

    别人穿越变太子,我却穿越变乞丐,这到底是现实的唐朝还是虚构的武侠世界?好像,穿越过来的不是我一个人……
  • 大唐马王爷

    大唐马王爷

    世间没有不朽,残棺中陈列糟粕般的金丝莽袍、遍洒浮绿的铜钱。虔诚的颂扬难以牢记,而有人执意要抹掉的故事,让人口口相传。新书《小宋腾龙》,敬请关注!!
  • 拉萨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拉萨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长期以来既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拉萨经历了文明的洗礼和文化的鼎盛与延续,积累和沉淀了丰厚的文明成果与文化遗产,素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俗民情独特、名胜古迹众多、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本书简述了拉萨的历史和社会发展,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有趣,是了解拉萨发展概况的一本很好的普及读物。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巴菲特投资微语录

    巴菲特投资微语录

    沃伦·巴菲特,当今美国最杰出的投资家。他从区区100美元的投资起步,凭借其超人的智慧和过人的胆识,在半个多世纪的投资生涯中,战胜了一次又一次股市的惊涛骇浪,最终积累了700多亿美元的巨额资产,屡次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创造了令世界为之瞩目的财富神话。他因此被世界投资者尊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者”,“华尔街股神”。巴菲特的传奇经历令人景仰,而他给关于投资方面的实战经验和思想见解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我们虽然不能复制巴菲特的成功,但可以了解和学习巴菲特的投资智慧,为己所用,在投资的征途上走得更平衡、更快速。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

    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希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阅读《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
  • 墨桦世纪

    墨桦世纪

    这个世界已经失去正义邪恶亲情爱情只为活着
  • 元剧西游记

    元剧西游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族I解谜书

    风族I解谜书

    曾经的世界由平原,荒漠,森林,冰原,海洋组成,可是唯独天空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天空上面有座谁都无法靠近的领域,世人称那片领域为星空城,传说世界上任何种类的魔法都来源于那个地方,而地面上常年战火纷飞,所有人都想尽办法去搜寻通往天空城的解谜书,传说中世界上每过两百年就会出现四十九本解谜书,这四十九本解谜书又分为七个系列,只要找寻到其中同系列七本便可以打开通往星空城的大门,寻找到被历史遗忘的传说魔法,而这个故事也就此展开…
  • 清穿之傲娇有理

    清穿之傲娇有理

    修真大陆,傲娇千金,携带灵宠麒麟欢欢,灵魂空间魂穿清朝,成为郭络罗·宜悠。无父?不怕!无母?也不怕!巴住老公胤禩,在清朝傲娇到底!
  • 那失落的古屋之命运之轮

    那失落的古屋之命运之轮

    一絮桃花盛开,一段传奇神话巨制。这个故事背后隐藏这怎样的故事?无数群仙神仙为了修炼封印妖魔,能否完成使命?他们的参悟大道究竟是什么?
  • 接招吧!妖孽

    接招吧!妖孽

    云锦是一只蛇妖,他抢了一个仙子,仙子是天界的神女,上神的未婚妻,上神几次都扬言要将蛇妖打个灰飞烟灭,可他还是好好活着。只是运气也有用尽的时候,最后一次,他真的灰飞烟灭了。但似乎他命不该绝。再相见,他是活了五千年的人;仙子还是那个仙子,只是已经不记得他。仙子为未婚夫寻药引,他为妖族寻宝物。虽不是同类,却是同路。只是这云锦,胆子也是太大,为了糊弄仙子帮她寻宝物,什么手段都用上。一会儿撒娇,一会儿卖萌,一会儿卖惨,一会儿以命相胁。不谙世事的仙子毫不知情,被他骗得晕头转向。仙子幡然醒悟后又要将他灰飞烟灭,他抱着手臂,似笑非笑:“我云锦难道遇见你就要灰飞烟灭?”
  • 美术基础理论及其运用研究

    美术基础理论及其运用研究

    美术是艺术的一个重要部门和主要部门,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既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个别性,又与其他部门艺术如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有着共同的艺术规律。所以,本书以美术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考察美术的特殊性和个别性,同时也注重在特殊中寻找一般,在个别中显示普遍,力求阐明艺术的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从而进一步的探索美术艺术在各个领域的运用。作者通过撰写这本《美术基础理论及其运用研究》,希望有助于促进和推动一般艺术理论的发展。给美术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