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阵熟悉感传来,吴应熊不由舒服的呻吟了声。这次突破和第一次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第一次因为要打通堵塞筋脉,易筋伐髓,同时还要输入武功秘籍常识等,所以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饱受折磨;而这次突破只是增加内力修为和一些练功感悟,所以非但不难受,反而非常舒服,那内力在筋脉中一遍遍游走,不断壮大,那感觉让人神清气爽,飘飘欲仙,难怪内力高深的武者好多都没后女人,就这酸爽的感觉比做那事强多了,看来练武可真的会上瘾啊!
第二天一大早,吴应熊早早起来准备练武,推开门却发现整个王府早已经忙碌起来,丫鬟仆人进进出出,不停的在搬东西,吴应熊看了眼无奈的笑了笑,自己果然不适合混官场,在自己看来已经和吴三桂商量好了只是走个过程,最终亲事肯定会泡汤,所以装装样子就好了,可没想到吴三桂这么谨慎,即便知道是走个过场,但也准备的非常充分,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果然不愧是混迹官场的老油条,比自己这菜鸟就是有经验,想的多。
想了想发现自己也没什么好准备的,扭了扭腰往练武场走去,昨晚才刚突破,要尽快熟悉身体中新增加的力量,早日把它转换为实战能力。
打了遍《混元掌》后,吴应雄不由皱起眉头。
“到底不是通过自己苦修突破的,内力增加了不少,附带的威力也增强了,这就导致以前用一成的内力达到的威力现在可能有半成或一小成的内力就够了,但这到底是得多少成,目前还不得而知,这就得靠不断的苦练慢慢摸索掌握它,而现在吴应雄最缺的就是时间……
这时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吴应雄回头一看,一名侍卫走过来道“世子,已经准备完毕,王爷让我过来喊您,该出发了。”
吴应雄暗叹一口气“时不我待啊”,随后点点头道“嗯!走吧。”
到了昆明后,吴三桂留下来在这等待,而吴应雄身为长子,又是驸马,得到云贵边界迎接。
贵州省是吴三桂的辖地,在贵州罗甸驻有重兵。因此建宁公主一行人马刚入贵州省境,吴应雄就收到消息,同时当地驻军也派出兵马,前去迎接。
这一日,吴应雄早早带人来到边界,等待建宁公主的到来。
不一会,远远看见一队人马缓缓走来。
吴应雄轻轻一笑道“终于来了。这场大戏也该拉开帷幕了。”
吴应雄骑马迎上去道:“平西王世子吴应雄前来迎公主鸾驾。”
只见前面一人道:“世子免礼。”
吴应雄抬起头,暗道“这应该就是韦小宝吧。”仔细打量韦小宝,见他人不算高,比较瘦,俊俏的脸上长着一双又黑又亮的眼睛,看起来很有精神。吴应雄心想:“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韦小宝韦爵爷,这本书中的主角啊,看样子也就一般般么。”
吴应雄抱拳笑道:“这位便是勇擒鳌拜、天名天下的韦爵爷?”韦小宝哈哈一笑道:“不敢。世子过奖了。”
吴应雄知道按照朝礼,在成亲之前,吴应雄与建宁公主不能相见。再说按照剧情这会建宁公主正和韦小宝正好得如胶似漆,因此也不想触那个霉头,这会还不是翻脸的时候,别到后被训斥一顿还得乖乖受着,自己又不是建宁那受虐狂。
所以吴应雄也没和他们多废话,寒暄了几句就带着他们往昆明走去。
走了三日,马上就要到昆明,不用吴应雄吩咐,自有下属去通知吴三桂。不一会,只见不远处一队队士兵铠甲鲜明,骑着高头大马。驰到眼前,一齐下马,排列两旁。丝竹声中,数百名身穿红袍的少年童子手执旌篱,引着一名将军到军前。一名赞礼官高声叫道:“奴才平西王吴三桂,参见建宁公主殿下。”
吴应雄撇了撇嘴,心想吴三桂这货还真能装,要不是自己是吴三桂的嫡长子,对吴三桂的情况也熟悉,再加上和吴三桂早有约定,还真看不出这是要马上和朝廷翻脸,准备造反的人。而吴应雄身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好青年,可没有磕头的习惯,因此没有上前,悄悄躲在后面。
吴三桂和韦小宝客套完后,两人并辔而行,在前开道,导引公主进城,也没管吴应雄,吴应雄也乐得清静,索性偷偷躲在后面,眼不见为干净,再说也能仔细观察下韦小宝带来的人马情况,有句老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么”。
昆明城中百姓听得公主下嫁平西王世子。街道旁早就挤得人山人海,竞来瞧热闹。城中挂灯结彩,到处都是牌楼、喜幛,一路上锣鼓鞭炮震天价响。
吴三桂迎导公主到昆明西安阜园。那是明朝黔公沐家的故居,本就祟楼高阁,极尽园亭之胜,吴三桂得到公主下嫁的讯息后,更大兴土木,修建得焕然一新。吴应雄看着这优美的环境,感觉让建宁那贱货住着都糟蹋了环境。
吴三桂隔着帘帷向公主请安之后,这才与吴应雄陪同韦小宝来到平西王府。
那平西王府在五华山,原是明永历帝的故宫,广袤数里,吴三桂入居之后,连年不断增添楼台馆阁。这时巍阁雕墙,红亭碧沼,和皇宫内院也已相差无几。吴三桂在平西王府正堂的花厅里为韦小宝接风洗尘。花厅很大,雕梁画柱,很是气派,地上铺着的是西域的绒毯,踩在上面软绵舒适。花厅的中堂上挂着“和气致祥”的匾额,下方是一副气势磅礴的水墨画,由墨色的焦、浓、重、淡、清,绘出了高山的挺拔险峻与江水的蜿蜒柔美,一看便知道这画者的功力非同小可。
花厅的正中央,摆着一张雕刻着百花花卉的黄花梨木圆桌,织金的桌布铺在上面,流光溢彩,桌子上金盘银盏林立,不用看菜色,单单是这些用具器皿,都已经足以让人眼花缭乱了。一行着粉色衣衫的丫鬟们林立两旁,恭恭敬敬地垂首而立,等候着主人的吩咐。
厅上早已摆设盛筵,平西王麾下文武百官俱来相陪。钦差大臣韦小宝自然坐了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