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9800000022

第22章 附录

二人一直在谈话,而二人的思想则轮流迁移,

飞来飞去,盘旋翱翔……

玛丽结婚

1927年……

三年来,玛丽一直住在萨凡纳城的福鲁伦斯·米那家里。玛丽熟悉那座城市,心也留恋那座城市,感到那里的居民们可敬可亲,因为他们的心地纯洁、宽容。

萨凡纳的生活与波士顿的生活完全不同……很像一位温文尔雅的男子汉。

玛丽生活在这种文雅、美好的气氛中,常与人们交往,看动画,与关系密切的朋友互访。

但她的心中不无惆怅……她的思想与哈利勒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她的灵魂思恋着哈利勒的灵魂……她的本质拒绝中断联系。

她和福鲁伦斯一起到美国各地旅行。毫无疑问,旅行对她是有益的,能够减轻她的疲惫。

福鲁伦斯再三向她求婚,玛丽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于1926年5月7日二人结婚。

从以前的谈话中,哈利勒知道福鲁伦斯向玛丽求婚,而且知道拒绝没得到回应,那位福鲁伦斯坚持施加压力。哈利勒嘱咐她控制自己的理智,按照自己的内心本意行事;假若自己的心乐意迈出那一步,那就照办。但是,没有一个人知道纪伯伦怎样得到了玛丽结婚的消息;得到这个消息后,他有什么感觉,又想了些什么;他又怎样面对疏远那颗灵魂的可能性,而那又是一颗多年与他形影不离的灵魂!

玛丽是一位忠实的朋友,深信哈利勒的崇高与大气。她对哈利勒的信赖从未动摇过,相反与日俱增。

纪伯伦知道此事。他相信玛丽十分赏识自己,并且把自己看作她的教师和导师,希望他的精神和艺术不断成长。

纪伯伦还相信自己获取的远远大于给予的……也知道自己有时亏待过她……在某些场合里,自己在她的面前表现得有些固执、呆板……但二人之间的纯真爱情还是经得起偶然事件及相互别离一段时间考验的,即使头脑迷失方向,或者疲惫不堪。

纪伯伦衷心为玛丽祈求幸福生活。他忠实实践对她许下的誓约。但是,忽然有从幽冥世界打来的电话呼叫他,报告说玛丽在萨凡纳过上了幸福、舒适的生活,不能再分担他的痛苦和忧愁及在波士顿的永不间断的辛苦工作,这对他说来,有着撕裂灵魂的难耐。

这不是吗?玛丽满足了情侣的愿望,与一位高尚的男子喜结姻缘,一条纽带将二人系在一起,除了摧毁生命者,谁也休想将之解开。

玛丽幸福吗?她远离那位曾把宇宙间最崇高存在指点给她的人,她会愉快吗?那要尽社会责任的夫妻生活能合她的口味吗?是她放弃了精神独处幽居而选择了夫妻生活?是她自愿弃别了高山、谷地、美梦和存在,而选择了要尽社会义务的生活?

二人一直在谈话,而二人的思想则轮流迁移,飞来飞去,盘旋翱翔……那是从两颗紧紧结合在一起的灵魂里迸发出来的狂恋思想,那两颗结合在一起的灵魂是永不会分开的,因为二者比沙土高贵。

在这期间,拜尔巴拉·扬走进了纪伯伦的生活。她著过一本书,名为《来自黎巴嫩的一男子》。在书中,她述说了她所感触到的关于纪伯伦的独特天赋和卓越才能。纪伯伦向她谈到玛丽及他与玛丽之间的关系。纪伯伦逝世之后,玛丽与纪伯伦之间的友好关系的幕帘方才一点点揭开。

天命

星期四早晨,画室负责人高翰丝小姐登上纽约西51号楼的楼梯给纪伯伦送早餐。

高翰丝小姐心中慌恐不安。

纪伯伦的好友们和她一样心神不宁。

高翰丝小姐进了房间,见纪伯伦面色憔悴苍白、行动亦缓,不禁一惊。

纪伯伦的病令人费解。

小姐心慌意乱,问了一句,然后转身飞快走去,与柳努比勒·吉柯本兹夫人进行联系。

在过去的数日里,这位夫人与丈夫一起住在纪伯伦的隔壁。

虽然夫妇二人已迁至远处的一套房子,但与纪伯伦之间的关系仍然很密切。

吉柯本兹夫人急忙去请医生,再三求医生迅速出诊。医生检查后,要他们马上把纪伯伦送往医院,但纪伯伦却不同意。不过,最后纪伯伦还是屈服了,同意第二天去医院。

当天午后,拜尔巴拉·扬太太来了,与纪伯伦一起度过了几个时辰。其间,纪伯伦谈到自己已完成的工作和未完成的工作。

“这两只手应该做更好的事情……”

晚八时半,吉柯本兹太太陪着医生离去。他们第二次研究去医院问题。但是,纪伯伦坚决拒绝去医院,坚持在自己的画室里过夜。

情况就是这样。

拜尔巴拉·扬太太陪着纪伯伦到很晚的时候。其间,纪伯伦对她谈到黎巴嫩,话语滔滔不绝……他还谈及逝去的母亲,谈话中对母亲满怀崇拜之意……并谈到住在波士顿的妹妹玛尔雅娜。

他的谈话没有涉及到自己的情况……更是竭力避免谈病。他的思想进行了一次长途漫游,他的精神充满活力,做着生与死的运动。

次日上午十时,他被送到圣·芬逊特医院。医院或医生给他妹妹玛尔雅娜拍去电报,要她即速赶来。

玛尔雅娜与两位亲戚鲁兹·迪亚布和阿萨夫·乔治取得联系,并将令人痛苦的消息告诉了他俩,然后乘第一班火车赶往纽约。

在医院,人们告诉她,说纪伯伦已经进入完全昏迷状态,不认识人了。

医生还说对纪伯伦的病情已感失望,必死无疑,医疗已经无计可施。

哈利勒·纪伯伦就要死了!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不过,那却是苦涩的现实。

哈利勒·纪伯伦行将归天。

拜尔巴拉·扬太太与《叙利亚天地》杂志进行联系。《叙利亚天地》是在纽约出版发行的一种月刊。

答话的是米沙,即努埃迈。努埃迈听后大惊,迅速赶至医院。

拜尔巴拉·扬太太迎接他,把纪伯伦的情况告诉了他。努埃迈听后,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感,答道:

“他表示忏悔的意愿了吗?”

太太说:

“一位修女问他是不是基督教徒,他用深沉、嘶哑的声音回答说:‘不是!’”

当时,纽约马龙派的约瑟夫教堂的弗郎西斯神甫在行将咽气的纪伯伦面前高声喊道:

“纪伯伦,纪伯伦!”

纪伯伦没有回答。

神甫一再呼喊,拜尔巴拉·扬太太的心都碎了……神甫的这种呼叫使她感到害怕……神甫的粗野表现也使她内心感到恐惧。太太走到努埃迈跟前,求他把神甫轰出医院,因为那神甫轻视了死者的价值,丑化了那个不朽的时刻。

努埃迈和拜尔巴拉恭恭敬敬地站在静卧着一具纯洁灵魂已经离开了的纯洁肉体的床前。

隔壁房间一片寂静。那里的人们鸦雀无声……死一般的沉寂。

玛尔雅娜和她的两位堂兄弟就在隔壁。吉柯本兹夫人也在那里,她一直没有离开医院。那里还有威廉·伯拉汶·马龙和伊迪勒·瓦图逊小姐。

1931年4月10日,复活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五,10时50分,纪伯伦停止了呼吸。

努埃迈说纪伯伦死于肝损伤和肺痨。

玛尔雅娜给居住在佐治亚州的福鲁伦斯夫人——玛丽·哈斯凯勒拍去电报。

福鲁伦斯知道纪伯伦与玛丽之间友谊深厚,内心懊恼,但他还是满意地与她结成了夫妻;既已结婚,无疑他是相信纪伯伦与玛丽之间的关系是纯洁无瑕的。不过,接到电报后,福鲁伦斯并未鼓励玛丽前往参加纪伯伦的葬礼。

但玛丽·哈斯凯勒不顾一切,立即拍电报给玛尔雅娜,告之说她将于星期一早上7时到达波士顿。

命运

波涛澎湃的大海平静下来了。

喧哗声消失了,不倦的思想活动停止了……像火红炭一样引人注目的活跃时期过去了……他平静下来了。

他的遗体静静地躺在莱康斯同大街的太平间,四周摆放着晚香玉和百合花。他的遗体在那里停留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庄严、高贵地静卧在那里。

遗体于星期一移至波士顿。阿拉伯文学“笔会”的成员们陪灵前往。那个笔会是他参加创建的,他生前曾是该会的会长。

五点钟,火车停下来。前来迎灵的是神杉圣母教堂的杜威赫牧师。

随后,将盖着叙利亚国旗的灵柩运往叙利亚妇女协会。

当夜八时,玛丽·哈斯凯勒到达波士顿,见到玛尔雅娜。

纪伯伦的朋友们到齐后,与玛尔雅娜、玛丽·哈斯凯勒一道吃了一顿便餐。他们以他的名义分了面包,喝了咖啡……他们说:

“这是哈利勒的最后一顿晚餐!”

第二天为他祈祷,葬礼在神杉圣母教堂举行,然后由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送往丘山顶埋葬,并一致商定暂时葬于该地。玛尔雅娜·纪伯伦决心已定,不把哥哥永久葬于异乡美国,而要葬于黎巴嫩可爱乡土的杉林之中。

4月16日,玛丽·哈斯凯勒、玛尔雅娜·纪伯伦和鲁兹·迪亚布乘夜车前往纽约。

他们次日清晨到达纽约,在饭店休息了一个时辰,然后去了纪伯伦的画室。那是纪伯伦的圣所。他们在那里忙碌数小时,整理纪伯伦的遗物、画稿、书稿。

死神的箭也射伤了这些慈软的心。他们用眼睛哀悼死者,他们用心哭泣体现在死者身上的人道主义。

玛丽、玛尔雅娜和拜尔巴拉·扬一起去律师威廉·萨克斯的办公室,就纪伯伦的遗产问题与律师进行了长谈。

大家一直同意让拜尔巴拉住在画室,负责处理有关纪伯伦的后事,还对纪伯伦的遗产进行了初步估计,约合五万美金。

适时开启了纪伯伦遗嘱,并进行了宣读。纪伯伦嘱咐将他的所有财产遗赠妹妹玛尔雅娜、玛丽·哈斯凯勒和故乡贝什里:

“画室中的一切,包括画、书和艺术品,全部赠予玛丽·哈斯凯勒·米尼斯。”

玛丽与艺术博物馆取得了联系,请有关专家前来看纪伯伦的画作。

博物馆选中了其中五幅画:

一、《约翰·曼斯菲尔德》

二、《奥尔布赖特·莱德尔》

三、《向着无限》(为纪伯伦的母亲逝去而作)

四、《生于时光》

五、《生活漩涡》

纪伯伦的死就像白日,使钟爱者们的目光更加明亮。

纪伯伦的死先是熟悉,然后就是告别。

纪伯伦的死令许多心神痛苦、烦闷。

纪伯伦的死令无数灵魂不忍心喘粗气。

5月20日,痛苦的玛丽在纪伯伦的画室里度过整整一白天,她不住来回寻视。那里只有她一个人,伴随她的只有她的思想和回忆。

几个小时之后,她和努埃迈取得了联系,努埃迈迅速赶来,和她共度时辰,帮助她完成自己的任务。

玛丽找到了她写给纪伯伦的信——即二人相识之后、纪伯伦旅居黎巴嫩期间及住在波士顿时,她寄给他的信。

那是二十余年间,她写给他的书信。

那几百封信包容了二十年时光,玛丽是在纪伯伦的画室里发现的。她与拜尔巴拉·扬商定要将所有信件拿走,并且隐藏起来。但是,此时此刻,玛丽却同情、怜悯起自己的灵魂、记忆和历史来了。于是,她满怀深爱地将信件收集起来,带回了萨凡纳。之后,她又从萨凡纳写了一封信给拜尔巴拉·扬,信中说道:

“我的心不服从我的意。我相信纪伯伦,深信他的伟大。我写给他的信及我和他的关系已是历史的一笔财产……它是历史的一部分。”

玛丽将纪伯伦的信与她写给纪伯伦的信合在了一起,然后用贵重的纸包成一捆,先放在自己的住处,几年之后,将之交给了北卡罗来纳大学。

玛尔雅娜写信给玛丽,告诉她说已做好安排,将纪伯伦的遗体运往黎巴嫩。

7月23日,在濛濛细雨中,二百位黎巴嫩人护送纪伯伦的遗体上了船。

二百人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目送纪伯伦的灵柩上船。

四个星期之后,即8月21日,星期五,船在贝鲁特港靠岸,由高级代表迎接返回祖国的英灵。祈祷之后,纪伯伦的灵柩被送往贝什里村。

纪伯伦的灵柩每经过一个小村庄,那里必有长长的队伍迎送。那长长的队伍是生灵的队伍;带着生灵队伍的死亡队伍是生灵的队伍一到,太阳便用晚霞将天际染红。

贝什里的村民们在村头广场上搭起高台,四周鲜花簇拥,彩旗招展。

走在迎灵队伍前面的是骑着骏马的男子汉们。他们陪伴着纪伯伦的灵柩走在凯旋路上……那的确是一条凯旋路,而不是死亡之路。

凯旋而归的是一个黎巴嫩人,他的名字叫纪伯伦。钟声响了起来……钟声反复演奏着凯旋乐章。

天空和空气中充满着凯旋精神。

纪伯伦凯旋荣归故里了。

纪伯伦战胜了邪欲。

纪伯伦在骑士的护卫下回来了……跟在后面的是长长的队伍。

纪伯伦回到了可爱的土地,回到了他咏唱、赞美和祝福的祖国大地。

可爱的玛丽

纪伯伦逝世后玛丽的生活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她和她的丈夫在萨凡纳过着平静、温馨、充满欢悦的生活。

夫妇二人共同过着平安、祥和的生活,互相理解、互敬互爱,在许多方面十分相似。

夫妻二人住在一座漂亮的旧房子里。二人不断接待男女朋友来访,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度日。

夫妻俩生活宽裕、舒心、顺利、轻松、简朴。

他希望她一起安好,他期盼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属于她。他为她祈祷幸福。他大量地给予她。他再三要她为自己选购最漂亮的衣饰。但是,他失败了。因为她不改自己的积习,坚持她的故旧,信守自己的爱好,固守自己的精神。

也许在她的坚持、信守和固守之中有一种难解之秘密,她本人也未曾探讨、深究过。

玛丽对丈夫关心、照顾、爱护、尊敬备至,竭尽做妻子的职责。她的丈夫是个值得尊敬的人。

她的丈夫逝世于1936年9月。

玛丽已进入老年,六十三岁了。

丈夫谢世后,玛丽在那座宽敞的房子里住了几年,那里陈设考究,应有尽有。

旧居里的贵重物品渐渐转入朋友、亲戚和爱好者的手中。不久之后,玛丽住进了一套简陋的小房子里。

在她去世的前五年,她患了不治之症之后,被送进了医院。风湿病使她丧失了记忆力和辨别力。

玛丽·哈斯凯勒离开了人间。

她丈夫的亲侄子谈及她时,说:

“虽然她拥有的很少,但她馈赠的却很多。她是靠着自己已故丈夫遗留的一份财产生活的。那份财产仅供她生前享用,而不能出售。尽管如此,她对自己甚为吝啬,而常常将富余的钱财捐出行善。当她行动不便,不能自理之时,我和她及仆人一道商定,将她送入医院。”

他又说:

“她高兴地住进医院,甘心情愿地在那里等待最后岁月的来临。”

“她寿终正寝了……”

玛丽在她的医嘱中写道:

我不希望举行葬礼。请把我安静、无声地火化。将我的遗体火化,将骨灰撒掉。将我的名字加在我丈夫的名字之后,刻在墓碑上:

玛丽·伊丽莎白·哈斯凯勒

福鲁伦斯·米尼斯第二任妻子

卒于……

这样就可以了……最后刻上日期:

1964年10月9日

同类推荐
  • 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

    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

    《重生: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祭》是河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关仁山为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而作。当此三周年纪念,关仁山先生将诸多稿约置后,潜心闭关,为四川人民创作出这部荡气回肠的长篇力作,小说跳脱了同类作品的一般模式,站得更高,从中华民族大爱传承生生不息的角度,讲述了一个从唐山到汶川到玉树千里驰援传递爱心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从更高的层面来表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大爱的力量,歌颂了感恩、奋进的时代精神。
  • 石头里藏着一匹马

    石头里藏着一匹马

    本书为中考热点作家周海亮十年经典作品集。书中三分之二部分为散文,也收录了一些曾获过奖的小小说。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小见大,寓意深刻。作者不回避现实的残酷,却也惊叹生命的顽强。与其说他笔下的人物是被命运捉弄,不如说是被各种局限性——身外的和自身的局限性所困。作者善于架构情节,设置悬念,时而温情脉脉,时而深沉冷峻,每一个故事都动人心魄,引人入胜。
  • 徒步进藏:凡凡的三百三十万步

    徒步进藏:凡凡的三百三十万步

    本书是一本介乎于游记、纪实文学、回忆录的青春、励志、正能量、饱含成长轨迹的真实故事。文笔自由朴实,情感真挚,轻松自在之余又引人共鸣和思考。全书以徒步川藏线2160公里,90天行走3304800步的故事为主线,写作600天中对人生的思考贯穿其中。一路所遇的狂风暴雨,独行无人区,生死离别,病痛折磨,爱情、友情、亲情,每一步都走的异常艰辛,却有着比艰辛多一点的坚持和努力。所有的答案都将在经历中一一揭晓。
  • 活山

    活山

    肖像被印上英镑的传奇作家,蒙尘三十余年的文学经典,中文版初次引进:一次通往存在的旅途,一本捕捉流水、雪花、鹿鸣的风土故事集。“气味使我兴奋;泥土上苔藓的味道也使我兴奋……”娜恩·谢泼德是大山的终身游客:她吃野果、饮河水,她在湖里游泳、在山腰入眠;清晨醒来,知更鸟的爪子搭在她赤裸的胳膊上;有些时候,是野鹿吃草时的呼吸把她唤醒。这是一曲献给大山的经典颂歌,更是一次长达数十年、探索自然世界的感官实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和外在世界之间能产生多少微妙的联系。在1977年出版之前,此书的手稿被作者本人压在箱底三十多年。
  • 茶人三部曲(全册)

    茶人三部曲(全册)

    《茶人三部曲》展示了杭州一个茶叶世家的兴衰沉浮,着重通过忘忧茶庄三代茶人的命运悲欢的展示,对茶的精神、茶人精神的透视,演绎出中华民族所不可或缺的具有永恒价值的中国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人类文明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之魂。
热门推荐
  • 排异

    排异

    新上任的代市长受师母重托,为手术中的老师器官移植排异解决心理障碍,与自己的上司发生利益冲突,办还是不办?一个官员的理想主义最终能否战胜世俗观念?一场激烈的纷争与恶斗,让官场世相纤毫毕现。饭局接近尾声,外面下雪了,这是今年头一场雪。从雅间窗子望出去,天地间白茫茫浑然一体,不见缝隙。此情此景,或许应该有谁发出句“瑞雪兆丰年”的祈愿。却没有,倒是市委书记顾远说了这么一句:下雪天留客天,人留天也留。裴部长,住下吧。接顾话的是人大郝主任:裴部长,住下吧,雪天行路不安全。被满桌人注视的坐主宾位的裴部长连忙表示:不行不行,明天开常委会,非赶回去不可。
  • 笑话一箩筐

    笑话一箩筐

    《笑话一箩筐》汇集了中外几千则幽默笑话,包括家庭幽默、校园幽默、爱情幽默、军事幽默、动物幽默、交通幽默、医疗幽默、国际幽默、机智幽默、商业幽默、职业幽默、愚人幽默、讽刺幽默、生活幽默等诸多内容,集幽默性、诙谐性、生动性于一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笑话大全,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享受幽默带来的魅力!笑话是一种以讽刺为主要艺术特色,具有强烈喜剧效果的小故事。它在民间文学的百花园里,像一株色艳味香的奇葩,是男女老少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人生旅途上的快乐伴侣,深受人们的喜爱。
  • 镇国长公主

    镇国长公主

    她这一生爱过两个男人,一个在她有孕在身时狠心抛下她并使她流产;另一个却害得她落下一辈子的病根。她身为一国公主,本该心安理得的挥霍人生,却为了国家放弃奢华奔赴沙场,从此与刀枪为伴,与战争为伍。她的夫,她的子,她本该安逸闲雅的人生。苦尽甘来之后,她是否可以重拾往日的飞扬洒脱,等待爱情来临。
  • 订制老公

    订制老公

    “老公,我怀孕了。”“太好了,我要当爸爸了,可以停工几个月不干活了。”第一次见面他又搓又穷,第二次见面两人民政局领证闪婚。婚后她才知道上当了,她被骗婚了!老公摇身一变,变成富可敌国的商业帝王,从此恩宠有加,偏偏独宠她一人。别人被宠成公主,她被宠成宇宙第一污后。现在悔婚还来得及吗?新书《老公,请克制!》火爆连载中~
  • 我超有钱

    我超有钱

    你有什么超能力?有钱。有钱了不起啊!抱歉,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超级富二代重生穷屌丝,带着超能力:我怼人从不看钱,反正没我有钱!
  • 迷离

    迷离

    第二天上班,苏细柳脚步虚浮,像喝醉了酒,好不容易才走到医院。拐过楼梯,在科室门口,她猛一抬头,心顿时剧烈跳动起来,只见一只硕大的蝴蝶,蓝色又似乎是黑色,和她昨夜梦到的简直一模一样,趴在玻璃上,一动不动,宛如一只标本。苏细柳瞬间就石化了,心空成一片。楼道两头的窗户都开着,这时候一阵狂风穿堂而过,这只奇怪的蝴蝶忽然不见了。她感觉有些头晕目眩,似乎消失了的不是蝴蝶,而是她自己。苏细柳思量,到底自己是这只蝴蝶,还是这只蝴蝶是她自己?一时之间,却找不到答案。走进护办室,大白天不知道谁却开着灯,灯光白花花的,像流水一般,所有的桌椅用具仿佛全都漂浮在水面,摇着,晃着,让人头晕目眩……
  • 通典

    通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You, Me & The US Economy

    You, Me & The US Economy

    This groundbreaking title is an insider's account of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written specifically for Main Street.Stacy Carlson, Treasury Secretary Henry Paulson's speechwriter, takes you inside the Treasury Department and explains the events and issues in a wry, personal narrative. You want to understand what brought us to the brink of collapse? After reading You, Me & the U.S. Economy, you will.With clarity and humor, Stacy explains the multiple causes of our financial, housing and economic troubles and the multiple attempts to solve them. She isn't a financial wizard and writes so other non-wizards can understand, too. Wrapped within is her story of faith and persistence in a new, mid-life career and as a silent witness to tremendous turmoil, You, Me & the U.S. Economy tells Main Street what really happened and why. Finally.
  • 星灵,起源

    星灵,起源

    林袖清本是万千学生中普普通通的一员,每天在学校,家,辅导班这三点一线间忙碌,直到一次意外事故的发生。让他窥见了这世间的本质:万物皆有灵,星球亦有灵,哪怕是自己都不过是其他星球的一片灵魂碎片。而随着他对星灵的认知不断加深,灾难也接踵而至,星灵的世界到底有着什么,即将揭晓。
  • 凰妃难养

    凰妃难养

    叶箴发誓,自她来到人界,从来都是勤勤恳恳修练,踏踏实实做人。尽管如此,她也不过橙阶法术,再进步半分也难……无妨,她要开启逆袭之路,猎鬼怪,净妖魂!谁料,下山历练竟也能碰上美男子。每当她深陷险境时,这个俊美如神的男人总是冒出来护着她,赶也赶不走……“本尊苦追你两世,不惜祭出神格沦为妖物,你要怎么补偿我?”她心如止水,“我如何补偿?”他步步纠缠,“当然是……给我你的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