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1100000057

第57章 元朝卷(2)

【原诗】出光照槛水绕廓,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本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八帏。北窗高卧哦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及)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炯)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商歌夜半霜(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此句或作“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数点梅花天地心

【出处】元·翁森《四时读书乐》

【鉴赏】冬天读书的乐趣,就在那几点绽放的梅花中,可以发现天地宇宙的本心。作者以梅花绽放,代表冬去春来,新机跃动,生趣盎然。“数点梅花天地心”常用来表示在微小的事物中,也可以观察宇宙万物的道理。此句诗与英国诗人勃朗克的“从一粒沙中见世界,一朵花中见天堂”意境颇为相似。

【原诗】见“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折取一枝入城去,使人知道已春深

【出处】元·贡性之《涌金门见柳》

【鉴赏】折下一枝翠绿的柳枝带进城,好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很久了!这首诗是描写春到人间柳条垂青的喜悦。“折取一枝入城去,使人知道已春深”两句诗,可用来表示大好消息的传报。

【原诗】涌金门外柳垂金,三日不来成绿荫。折取一枝入城去,使人知道已春深。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出处】元·管道升《我侬词》

【鉴赏】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卿卿我我,情深意更浓。侬:我的意思。忒:读作tè。元人赵孟頫欲纳妾,他的妻子管道升特别作这首词,以表示自己对丈夫浓得化不开的深情。原词语意浅显,而其中所含无限深情,令人十分感动。

【原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出处】元·张可久《人月圆·春晚次韵》

【鉴赏】昨夜一阵风雨,吹落了满树的桃花;往日的佳人如今在哪里呢?只见孤零零的门扉掩盖着满地的落花。人去楼空,残红遍地。睹物思人,愁情满怀,而内心的落寞怅惘,又有谁会了解呢?“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三句词,似乎是由唐朝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演变而来。

【原曲】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

【出处】元·张可久《人月圆·春晚次韵》

【鉴赏】芳草萋萋丛杂,春云散落纷乱;满怀愁情,全都化做那满天夕阳中的乱云。这两句曲是描写春愁,借芳草的凄迷与春云的撩乱,来形容人心情的纷乱愁苦,是伤春,也是惜别。

【原曲】见“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出处】元·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

【鉴赏】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心,要想有一千个好日子是很难的;就像花朵一样,不可能盛开一百天,不但不枯凋,而且还是和当初一样的红艳。原诗劝人一时的得意不可太过张狂,应该及早为日后打算才对。

【原诗】只此两句。元曲的“儿女团圆”共有四句:“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出处】元·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

【鉴赏】这两句诗是说人的相逢相识,缘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彼此如果真是有缘,即使相隔千里也有相逢的机会;如果双方没有缘分,即使对面相见,也是不会相识的。

【原诗】只此两句。《金瓶梅》第七回中共有四句:“媒妁殷勤说始终,孟姬爱嫁富家翁。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出处】元·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苦热歌)

【鉴赏】鲜红的太阳,灼热得有如燃烧中的烈焰,田野中的稻苗已有一半被烤得枯黄了。这两句诗是形容夏日炎阳的炎热无情,不仅秧苗干枯,就连农民的眼泪也被蒸干了。原诗颇能反映出民生的疾苦,并对当时贫富不均的现象加以讽刺。

【原诗】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出处】元·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苦热歌)

【鉴赏】田里的秧苗被烈日晒得枯萎焦黄。农夫们内心焦急得像是正在煮的汤一样;而那些终日玩乐,不事生产的公子王孙们,却还是自在逍遥地拿着扇子荡来逛去。这两句诗是讽刺富贵子弟终日游手好闲,丝毫不关心民生疾苦。

【原诗】见“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春风更比路人忙

【出处】元·高克恭《过信州》

【鉴赏】春风不停地飞过每个地方,留下一地的落花,仿佛比匆匆走过的行人还要忙碌。这是写春日景色的清新可爱。春风轻拂,红花满地,生机盎然。

【原诗】二千里地佳山水,无数海棠官道旁。风送落红搀马过,春风更比路人忙。

青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

【出处】元·赵孟頫《扬州迎月楼对联》

【鉴赏】阆,读作láng;阆苑:为仙人所居。第一楼:是指“迎月楼”。作者藉此诗赞美迎月楼的主人。语译这两句是:春风吹拂着有如阆苑仙居般人家的三千客;明月映照着扬州第一楼--迎月楼。

【原诗】原诗只此两句。

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

【出处】元·赵孟頫《绝句》

【鉴赏】在这凄寒的春日里,燕子还不曾归来,花儿却已纷纷飘落;整个庭院里风雨不断,唉!又是黄昏了!原诗描写春日黄昏的庭院景色,凄风苦雨,落花飘零,满怀浓浓的春愁。“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两句诗的意境淡雅,别有一番凄恻的美。

【原诗】春寒恻由恻掩重门,金鸭香残火尚温。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

【出处】元·关汉卿《大德歌·秋》

【鉴赏】陈抟,是唐代有名的睡仙,他每睡一次,使可持续睡几百天。风飘飘地吹拂着,雨潇潇地洒落着,在这凄风苦雨,令人伤感的日子里,即使像陈抟那样的大睡仙也没办法睡着。潇潇风雨,愁意逼人,人儿原本就伤心凄苦,如今更是辗转反侧,难以成眠。原曲中的叠字用得十分巧妙,使这首曲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

【原曲】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浙零零细雨打芭蕉。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正宫·端正好

【鉴赏】这是《西厢记》里的名句,借秋日的萧索凄凉来描写离情。语译这几句如下:碧绿的云天,黄花落满大地,西风紧吹,北雁纷纷向南飞去。心上人即将远去,面对这萧条枯寂的情景,更添无限感伤的情绪。

【原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五煞)

【鉴赏】《西厢记》里张生要进京应试,临行前崔莺莺对他叮咛再三:荒村夜晚多雨露,晚上要早点睡觉;野店清晨多风霜,早上要晚点起床,免得遭受风寒的侵扰。古代交通不便,赶远路的人必须在荒村野店寄宿。“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霜风要起迟”两句常用来叮咛那些即将远行的人,在行旅的路途中,必须特别注意自己身体的健康。

【原曲】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正宫·端正好)

【鉴赏】原曲中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此四句是描写晚秋天气。范仲淹《苏幕遮》词,有句:“碧云天,黄叶地。”原曲写的是崔莺莺在十里长亭送张生赴京考试。一开场,莺莺的道白里就说:“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离人泪”是借景抒情之词。“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两句词借红叶来形容离人的伤心血泪,哀伤气氛极为浓厚。

【原曲】见“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出处】元·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鉴赏】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是与关汉卿同时并享有盛名的杂剧作家。著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园》、《破窑记》三种,尤其以《西厢记》最为脍炙人口。这首曲是用两支小令组成,即《十二月》与《尧民歌》。大意是:自你离去,只有隐约的远山与波光粼粼的江水,令人惆怅。又看见杨花飞,柳絮舞,人面桃花相映。春风从深闺穿越,带来一阵阵的花香,把庭院的门一道道地关上,傍晚的细雨纷纷地下。怕夜晚的寂寞,偏偏夜幕又降临了。竭力想抑制忧伤,又怎么能不忧伤呢?襟袖上旧的泪痕未消失,现在又添上了新的泪痕。柔肠寸断的人思念着远方柔肠寸断的人,今年春天,身体又瘦损了,腰带也宽松了三寸。这首曲描写闺中女子思念远离的心上人,借境抒情,山、水、桃、柳、内阁、重门无不紧系思念之情,最后描写伤心的泪痕重重,以致身躯瘦损,衣带宽松。哀婉动人的思念之情表达无遗。

同类推荐
  • 真情与梦想

    真情与梦想

    本书收录有“给生命来点幽默”、“母爱”、“我的园地我的朋友”、“懂得感激”、“怎样发现自己”、“不能没有温暖的家”、“螃蟹的故事”等散文作品。
  • 四季花开

    四季花开

    翻阅这十年来的一篇篇学生作品,看着每一个熟悉的名字和稿纸上真切的笔触,就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一点地长高,心里隐隐有一份欣喜的感觉。虽然他们的文字尚显稚嫩,但这是他们纯真的心灵对眼前世界的探寻,是他们用手中笔书写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 巴黎小姐的午夜

    巴黎小姐的午夜

    全书通过几十部电影的观后感,讲述了作者董菁与书籍、电影、音乐的关系及态度。《巴黎小姐的午夜》涵盖了时下年轻人喜爱的诸多方面,侧面反映了年轻人对爱情、家庭、成长等方面的理解与困惑。
  • 笔墨人寰

    笔墨人寰

    尽管收入的文章都是近20年的,也不能说作品就有多么成熟。原因在于,我一直想保持青涩的风貌。我以为作品的成熟和果实的成熟不乏同理,成熟了不是糜烂,就是坠落,惟有青涩才能永葆生机。因之,近年来我不断谋求散文的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贴近要表现的客体对象的形和神。这等于说,写质朴的物事,用质朴的语言;写绚丽的物事,用绚丽的语言。这个愿望,说起来容易,行起来很难。难就难在,一个作家的成熟,往往是语言的成熟,成熟即风格,形成风格后基本就固定不变了。所以,大凡阅读名家的作品,不看名字也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我这样要求自己未免苛刻,然而,如不这样就是跻身文坛也没价值。于是,下定决心这么做了。
  • 落雪有声

    落雪有声

    刘燕的诗感情浓郁、色彩绚烂、想象丰富,驾驭语言行云流水,略感不足的是,语言有欠精约,铺陈有欠节制,沉于写实而有欠空灵。优秀的诗篇总是实中有虚,虚中含实,虚实相融,简约含蓄,语有尽而意无穷。以刘燕的聪慧,只要注重切入的新颖、构思的新颖、意象的新颖和语言的精致,她的诗会强化艺术感染力。
热门推荐
  • 大唐谜案

    大唐谜案

    一场充满期待的大唐长安之行,却从一件凶案开始,西域叶家捡回的弃女安长月,自幼聪慧机敏,不过短短几日破了西市浮尸案,顺道给她和兄长洗掉脑袋上杀人犯的标签。原本以为就此打住,却没想到大理寺卿李朝隐竟然让他们协助大理寺办案。藏在他人背后杀人的,以术法迷惑人心的,残忍杀死待嫁之女的,山上白骨露于野的,半面天仙半面修罗...所有的一切起止于人心,一桩桩诡异案件中,叶家兄妹一一看尽大唐长安城平静之下的波澜诡谲。
  • 女主被穿之后

    女主被穿之后

    十年后,景沐终于回到了自己的身体。可是缺失的这十年让她发现自己正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原来的穿越者作死能力MAX,让她周围的所有人都对她充满敌意,于是一场翻牌运动开始了。
  • 龙剑凤琴

    龙剑凤琴

    一袭白衣,一把绝世古剑,一把冠绝天下古琴,谱写绝世篇章,曲动九天,剑惊天下龙魂显,凤魂出,天下归,一剑断万古,琴声震九天,一叶可遮天
  • 修改超凡

    修改超凡

    “虽然我不大喜欢平淡无聊的生活,可是这个世界未免有些刺激过头了吧?!”看着眼前天空中天使军团与巨龙盘旋厮杀魔法乱射,地面上精灵族魔法师军团释放出毁天灭地的禁咒一瞬间摧毁了海量人类的军队。耳边听着领队那带有破音的嘶吼:“超凡者们,为了守护人类最后的家园!随我……杀!!!”隋宇叹了一口气发出简介最开始的那段感慨,然后意念一动启动了自己的修改异能。“看起来,是时候再修改一波了!”PS:已有500W字完本小说《战姬随我闯异世》,开书三年无断更,信誉保证,你值得收藏!
  • 医锦还乡

    医锦还乡

    穿越就穿越吧,也没要直接穿越到战场里边来的。她不要当军医官,也不要什么功名。一边哀叹着,却发现想要过平常安稳的农家生活,就必须先帮大军打赢这场战争……那至少……让她从战场里拐个汉子带走呗?【和氏璧及以上打赏会有加更】
  • 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

    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

    明清时期是我国书院发展的鼎盛阶段,也是其变革和改制时期,其原因和这一时期士大夫的动向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明清时期士大夫和书院的互动关系十分重要,可惜的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付之阙如。因此,本项目选题具有较高的原创价值。本项目对明清时期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和系统的论述,并且探讨了明清时期朝廷和地方社会的关系,中央集权的演变轨迹以及社会变革时期士大夫阶层的动向,这些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书稿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士大夫的历史、书院的历史、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的变迁进行简述。第二部分对明朝以前的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进行回顾,旨在揭示明清时期士大夫和书院的互动是历史发展的延续和必然。第三部分是研究明清时期士大夫对书院发展的作用,主要从创办修缮书院、捐俸捐廉、筹措经费、参与书院管理、营造书院文化氛围和推动书院改革改制等方面展开论述。第四部分是探讨明清时期书院对士大夫阶层的影响,包括为士大夫培养后备人才、士大夫价值观形成等方面。最后是结语与思考,是对项目研究成果的总结。
  • The Book for Dangerous Women
  • 洪大容文学与中国之关联研究

    洪大容文学与中国之关联研究

    本书以朝鲜朝历史人物洪大容的《湛轩书》为第一手资料,从历史人物的生平及作品中汲取点滴素材,分析并探讨了中国文化对洪大容思想体系形成的影响;中国诗论与洪大容诗歌理论之关联;洪大容文学中体现的中国形象;洪大容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双向反馈等诸多问题。打破以往对洪大容哲学思想及科学成就的片面关照,借用文化人类学、形象学等文艺理论,突出了洪大容作为18世纪朝鲜朝中后期“北学派”领军人物在文学与文化界的广泛影响。
  • 唐·吉诃德(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唐·吉诃德(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女装大佬之现代修仙

    女装大佬之现代修仙

    我是谁?人为什么要读书?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这世上,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在这个世界上,我到底该如何生活?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它的下一句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由我来为你揭晓。请耐心地看下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