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2300000012

第12章 释梦(12)

(2)还有一些理论与前者相反,认为梦是精神活动的降低,是联系的松弛,是材料进入的减少。这些理论必然提出一些与前述理论如德鲍夫有所不同的关于睡眠的特征。根据这些理论,睡眠对心灵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存于与外界隔绝的心灵中,它还挤进精神机制并使它暂时停止工作。如果我大胆地引用一个精神病学方面的比喻,可以这样说,第一组理论是按偏执狂的模式来建构梦,而第二种理论则将梦理解成与心理缺陷和精神错乱相类似。

那种认为睡眠使精神活动处于瘫痪状态,所以只有这种活动的片断在梦中才有所显示的理论,在医学界和科学界是相当普遍的。从对梦的解释的普遍兴趣来说,这是一个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它叙述简便,避开了释梦过程中的一个最讨厌的绊脚石——即必须处理涉及其中的许多矛盾的困难。它把梦看成是部分清醒的结果,用赫尔巴特(Herbart,1892,第307页)的话来说是“一种逐渐的、部分的、同时又是不正常的清醒”。这样一来,这个理论就可以利用从逐渐清醒到完全清醒的各种条件来解释梦中精神功能效率的一系列变化,即从由它们偶尔的荒谬所显示的无效性一直到完全清醒注意力集中的智力功能的变化(参看第180页)。

对于那些认为不能不用生理学术语来表述梦,而且这样的表述更富科学性的人而言,他们可以读宾茨(1878,第43页)的阐述,这种(迟钝)状态在一大早就结束了,但是,这一过程是逐渐的。在大脑蛋白中所积累的疲劳产物渐渐消失,它们被不断流动的血液一点点消融瓦解,各处分散的细胞开始出现清醒状态,而迟钝状态仍在这些细胞周围残存。这些分散的细胞群的孤立工作出现在我们朦胧的意识面前,尚未经受主管联想的那部分大脑的检验。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所产生的意象大部分都是与最近的过去材料印象相对应,并以一种十分紊乱和荒诞的形式涌现。随着走出朦胧的脑细胞数量的增加,梦的无意义性就逐渐消退。

持有这种将梦看作一种不完全的、部分清醒状态的观点的人很多,我们可以从每个现代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著作中发现。其中最详细的论述莫过于默里(1878,第6页以下)的著作。在这里,我们常常注意到作者想象清醒状态和睡眠状态可以从一个解剖学区域转换到另一个解剖学区域,而每个特定的解剖学区域又同一种特殊的精神功能相联结。就这一点而言,我认为尽管部分清醒状态的说法是毫无疑问的,但许多细节方面仍然有不少该讨论的问题。

这种观点自然拒绝一切功能进入梦的过程。在此之后最合逻辑的关于梦的地位与意义的结论,宾茨(1878,第35页)说得比较正确:“每一个我们所观察到的事实都迫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梦必须带有躯体过程特点,而这些过程又在每种情况下是没有用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是明显病理性的……”

“躯体的”一词用于梦(而且这个词宾茨还用了斜体字)不止有一个含义。它首先是指梦的病因学,这一点在宾茨看来很说明问题,他曾通过使用药物研究过梦的实验结果,因为这类理论有一种尽可能限制把梦的诱因指向躯体的倾向。如果以极端的形式说,这个观点可以做如下阐述。一旦我们排除一切刺激而打算入睡,那么就没有必要也没有机会去做梦,可以一直到早晨,当新的刺激引起觉醒过程时才被反映到梦的现象中去。不过,在睡眠中不受到刺激是不实际的,它们会从各个方面侵入睡者(就如摩菲斯特所抱怨的生命的胚芽那样),从内部和外部、甚至从那些清醒时根本不注意的部位侵入身体。这样睡眠就受到干扰,先是心灵的一角落产生了清醒,然后又是另外一角落。在一个很短的时刻,心灵在清醒那部分发挥了作用,接着又睡着了。梦就是由刺激而引起的对睡眠的干扰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是多余的。

但把做梦(它终归是心灵的一种功能)描述为一种躯体过程还具有另外一层意思。它意欲显示梦是不值得列为一种精神过程的。做梦曾被人比喻为“一个不懂音乐的人的十个手指在钢琴键盘上滑过”[斯图吕贝尔,1877,第84页;并参照本书第222页]。使用这种比喻或持有类似观点的人,大都是严谨科学派代表。依据这种观点,梦是完全不可能进行解释的,因为一个不谙音乐的人的十指怎么可能弹奏出一首美妙的乐曲?

即使在很早以前也不乏对梦的部分觉醒理论的批评者。布达赫(1838,第508页以下)写道:“有人说梦是一种部分清醒,这首先既没有对清醒也没有对睡眠产生任何的启示作用;其次,这不过是说在梦中有的精神力量是活跃的,而有的在休息,实际上,在我们整个一生中,这类情况都不同程度地发生着。”

这种居统治地位的理论(即把梦看作一种躯体过程)隐含了罗伯特(Robert)在1886年提出来的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假说。由于这个假说能够暗示做梦的一种功能或实用目的,所以十分吸引人。罗伯特用两个所观察到的事实作为他理论的基础。这些事实我们在前面讨论梦的材料时已考虑过了,即我们梦中只梦见那些白天印象中最没有意义的琐事,和我们在梦中很少梦见白天中非常感兴趣的重要事情。罗伯特(1886,第10页)指出,那些经过我们深思熟虑的事从来不会成为梦的诱因,而只有那些在白天思考不成熟或一闪而过的观念才进入梦,这是普遍正确的情况。梦通常难以解释也正是因为它是由前一天没有引起我们注意的感觉印象所引起的。[同上书,第19~20页]这样,决定一个印象能否进入梦的条件在于印象形成过程是否受到干扰,以及这个印象是否太不重要以致没有必要重新加工。

罗伯特把梦描绘成“一个躯体的疏泄过程,而这种过程在我们精神反应中感觉到了”[同上书,第9页]。梦是思想的疏泄,因为这种思想在刚一产生时就受到了窒息。“一个人如果失去做梦的能力,他渐渐会变得精神错乱,因为大量不完整、没加工完的浮浅印象就会在心灵中积累,形成一团混乱以干扰应作为完整吸收的思想。”[同上书,第10页]梦可以作为头脑负荷过重的安全阀,具有恢复和排放的能力[同上书,第32页]。

如果我们要问罗伯特,梦中出现观念怎么就会使心灵疏泄,那我们就误解了他。罗伯特显然是从梦内容的这两个特征推导出这样的道理,即通过某种手段可以在作为躯体过程的梦中排除一些没有价值的印象;以及做梦并不是一种特殊的精神过程,而仅仅是我们从驱逐这些印象所得到的信息。此外,排放并不是夜间在心灵中所发生的唯一的事件。罗伯特自己补充道,除此以外,白天出现的一些想法被加工出来,“没有被排放的思想的任何一部分都被从联想借来的思路缠绕在一起,并进入记忆形成一个没有害处的想象图景”(同上书,第23页)。

但是在评价梦的来源的性质问题上,罗伯特的理论同前面我们所说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是完全相反的。根据后者,如果心灵不是反复受到来自内外刺激而唤醒的话,我们根本就不会做梦。但罗伯特的观点是,梦来源于心灵本身——在于它超负荷而需释放出一些东西的事实。而且他还十分合乎逻辑地得出下面的结论:来自躯体的这些原因作为梦的决定因素只起到一种从属作用,没有心灵从清醒生活中获得材料这些因素是不可能产生梦的。他所提出的唯一限制条件是,承认梦中心灵深处所产生的荒诞意象可能是受到神经刺激的影响(同上书,第48页)。不论怎么说,罗伯特并不认为梦是完全依赖于躯体事件的。但根据他的观点,梦也不是精神过程,在做梦过程中是没有清醒生活的位置的;它们是在与精神活动有关的器官里每夜所发生的躯体过程,而且它们有保护这些器官免受过度紧张的功能——或换个说法,就是清洗心灵的功能。

另一位作者德拉格(Yves Delage)根据梦的这两个特点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他的理论对引导我们注意他对同样事物稍微改变的方式,这种微小的变化也会导致他得出具有很不相同含义的结论。

德拉格(1891,第41页)曾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次亲人亡故事件告诉我们这样的事实:我们梦不见白天占据我们思想的事,直到它让位于其他事时我们才能梦见。他对别人的一些调查更使他坚信了这样的事实。他曾做过这方面很有意义的观察,来证明这是一个普遍有效的规律。他观察了一对年轻夫妇,“如果他们在结婚前和蜜月期间彼此相爱,那么他们是不会梦见对方的;如果他们做了色情和表现性欲的梦,他们是不忠于对方的,而且是和不相干的人甚至是令人讨厌的人在一起”。[同上书,第41页]那么,我们梦到什么呢?德拉格认为出现在梦中的材料是前一天或更早时候的一些琐事或残留物。尽管有时我们认为梦中的事是我们梦生活的一种创造,但实际上在仔细研究之后才发现是没有辨认出的无意识记忆的复制品,这种复制品的材料我们已经经历过了。但是这种有意义的材料有一个特点:它来自那些影响感官比影响智力更强的印象,或来自那些刚刚一出现我们的注意力很快就分散了印象。印象越不受到意识的关注而且越有力,那么这种印象在梦中出现的机会就越多。

这样,我们按罗伯特的划分就有两种同样的印象类别:其一是无足轻重的,其二是未经处理的。可是德拉格又把笔锋一转,认为是因为这些印象未经处理,所以它们才能产生梦,而不是因为它们无足轻重。不错,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些琐碎印象的确也未完全经过处理;由于具有新印象的性质,它们“是处在压力下的弹簧”,在睡眠中被释去压力。在被加工中的强烈印象如遇到阻碍或被有意的克制而受抑制,则会比那些微弱而不受注意的印象更能在梦中发挥作用。在白天受拘谨与压抑而没有得到释放的精神能量积蓄起来,在夜里就成了梦的驱动力量,原来受到压抑的精神材料就在梦中出现[同上书,1891,第43页]。

不幸的是德拉格在这一点上中断了他的思路。他只将梦的成因中极少部分归因于独立的精神活动,因此他按梦是心灵的部分清醒的思路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简言之,梦是既无目的又无方向的一些思绪,又过于附着记忆,而记忆已保留了足够的强度挡在路上截断这一过程,并把它们以一个时强时弱、时模糊时清晰的纽带连结起来,这要取决于当时大脑活动被睡眠所驱除的强弱程度。”[同上书,第46页]

(3)凡是把白天清醒心灵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或完全不能从事某一精神活动的能力和倾向归于做梦心灵的理论,均可划归第三类。把这些能力投入工作就会产生梦,这种梦带有功利作用。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许多早期关于梦的评价多属于这一类。只要引用布达赫(1835,第512页)的一句话就足够了。他说,做梦“是心灵的一种自然活动,它不受个性力量的限制,不受自我意识的干扰,也不听从自我决断的指挥,而是一种各感官中心的自由操作的活力”。

心灵可以自由使用其力量的狂欢性,显然被布达赫等人看作是这样一种状况,即心灵恢复疲劳、积蓄力量,为新的一天的工作而做准备,也就是说在这种状态中等于心灵在度一个短假。因此,布达赫[同上书,第514页]赞赏地引用诗人诺瓦利斯对梦的一段赞美词:“梦是躲避单调枯燥生活的避难所。它让想象力摆脱束缚而自由驰骋,它打乱每天客观存在的刻板模式,驱散人们心头无休止的烦忧,让满面愁容的人像孩子一样欢乐地玩耍。假若没有梦,我们必定会很快衰老,所以,我们不应该仅仅把它们看作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还应看作我们黄泉路上的佳伴良朋。”

普金耶(Purkinje,1846,第456页)则更坚定地主张梦有恢复脑力和修复功能,“这些功能更多是由创造性的梦所发挥,它们是一种轻松的游戏,与白天的事没有关系。心灵并不想把白天的紧张带到睡眠之中,它只想使紧张得到缓解并使心灵从紧张与疲劳之中恢复过来,它首先是创造一种与工作状态相反的条件。它用欢乐来治疗忧伤,以希望和欢乐治疗忧虑,用友谊和爱治疗仇恨,以勇敢和远见克服恐惧,以信心和信念战胜疑虑,以实现代替无希望的期盼。白天中经常被撕裂的精神创伤可以在梦中弥合,梦可以保护它们不再受到新的伤害。所谓时间作为最好的弥合剂,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了梦的功能。”我们都感到梦对于精神活动有一定好处,而且,心灵默默无闻的活动也不愿意失去对梦的信任,那是睡眠分给心灵的一份利益。

把梦作为一种只有在睡眠时才能自由扩张的心灵的特殊活动,这一最初、最有远见的看法是施尔纳在1861年提出来的。他的这本书写得有些浮夸、有些不切实际,他对这一题目具有强烈的激情,这种激情是当时的人十分难以理解的。在分析的过程中,施尔纳语言艰涩,道理深奥,令人难懂,所以我们可以转而看看哲学家沃凯尔特对施尔纳理论的阐释,这样看起来会更简洁明了。“从这神秘的大部头著作里不时如闪电般地出现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闪光,透出这光辉灿烂的云团。但这闪光却未能照亮一位哲学家的路。”这是施尔纳的弟子们评价老师的这部著作的话[沃凯尔特,1875,第29页]。

同类推荐
  • 图解九型人格

    图解九型人格

    本书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九型人格的基本理论,并在九型人格的应用上下足了笔墨,职场中的人,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职场优势生存的答案,领导可以从这里发掘选人、用人、激励以及提高领导力的有效措施;员工可以从这里学会如何突破自己个性的局限,冲出“事业高原”的方法;销售人员能够更深层次把握客户的行事风格以及利益需求,更好地满足对方,取得理想的业绩,在日常生活中,本书也是不可多得的工具;人际交往中,它让你洞悉他人的性格特征、交际风格,从而获得理想的沟通效果;与爱人相处,它告诉你如何更好地欣赏对方,改善夫妻关系;教育子女,它为你指明九型孩子的引导方法,让你能更有效地帮助子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 观影疗心

    观影疗心

    走进声色光影的世界,欣赏一个个撩人心弦的故事,既是意识自我与潜意识自我的深度对话,又是寻求另一种可能的私人之旅。所以,电影就像一面魔镜,它通过讲述他人的命运,帮我们照见自己的人生。而心理学电影,尤其能够撕下皮囊面具,直击人性的黑暗面。《观影疗心》由张海音、施琪嘉等国内十位心理学家共同书写,他们从心理学视角解读了影响自己人生历程的经典电影,通过富有洞察力的剖析和温暖有爱的抱持,启发我们疗愈过去的苦痛,找到重新出发的勇气,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 打破谎言,还原真相

    打破谎言,还原真相

    人类的心理活动非常微妙,但是从表情里往往会流露出一些蛛丝马迹。比如遇到高兴的事,面部肌肉就会松弛。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够仔细,便能够发现人们的面部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表情。通常,一个人内心往哪个方向想,他的注意力就会在哪里集中,这是人最原始的反应。而人的注意力集中之处,往往又会从眼神中表现出来,从眉毛上流露出来,从鼻子和嘴巴上反映出来。所以,即使你再能伪装,也难以避免表情的“背叛”。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的表情最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所在。
  • 暗示

    暗示

    《暗示》内容简介:打开生活,一把钥匙就够了;征服命运,拥有一件武器就够了——暗示的力量。石赟编著的《暗示》将告诉读者:最强的力量在内心,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教育者就是你!而这种力量是每个人都可掌握的,人人都可获得幸福,成功离你只有1步!人人都可延长寿命,疾病其实离你很远!每个父母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孩子,这是教育的全部精髓!
  • 这才是心理学

    这才是心理学

    本人心理学生一枚,学完四年心理学课程,不得不感慨一句:万万没想到,这才是心理学。进入心理学的世界,就像钻进了旋转的万花筒。生理心理学展示了身体和心理之间的秘密;实验心理学再次确认,心理学是一门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科学;人格心理学帮我结束“不知道自己是谁”的阶段;社会心理学拓宽视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到整个社会、人类发展的历程……除此之外,本书还介绍了心理学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术生活、实习生活以及职业选择。想了解神奇的心理学,神秘的心理学学生,请赶紧翻开本书吧!
热门推荐
  • 大佛略忏一卷

    大佛略忏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夸父与小菊仙

    夸父与小菊仙

    小瓦在花园认识了一个叫小菊的女孩。花园里的时光飞速逝去,小菊正为爷爷的快速哀老而无奈。夸父一路飞奔,让花园里的时空倒流了,小菊却不见了。小瓦吹响了损,小菊在蓝菊丛中重现,原来她是蓝菊仙。人群破坏了花园的宁静,爷爷变成了一株蓝菊,小菊不得不离开了,只留下小瓦惆怅地坐在花园里,等待小菊的来信……
  • 当24遇到14

    当24遇到14

    那一年,原本应该是曾嘉俊最好的年纪,可一场危机却突如其来。他发现自己病了,病得很重;而紧接着,挚爱的外婆也离他而去。他仿佛陷入了南方的夏日,周遭是漫无止境的阴暗和潮湿……唯有一个女生似乎是他生命中的阳光,但“爱”那个字似乎永远说不出口。而终于,遗弃他多年的父母出现,带着他去到那看似秋高气爽的北方……命运的推波助澜,让他对那个女孩,对那个依恋熟悉的城市,说出了再见。十年后,他在病床上因疼痛而辗转难眠时,却遇见了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两个忘年交开始了数月的交流,而他似乎也在这交流中,打开了记忆的闸门,知道了外婆与外公之间的故事。而抛弃他的父母似乎也有着自己的不得已……当疼痛已经成为习惯,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什么时候可以彻底地离开它……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秒针走动的声音。也是我对你思念的声音。二十四岁时,我重新遇见了十年前的自己,也认识了五十年前的你……
  • 穿书后,我嫁给了男主他亲叔

    穿书后,我嫁给了男主他亲叔

    【新书《真千金她又美又飒》已发】#惊!凌笙上了影帝霍词的宝贝跑车,两人疑似交往中##爆!影帝霍词与凌笙进出同一公寓,确定同居##劲爆!影帝霍词与凌笙带着孩子吃火锅,石锤隐婚生子无疑#凌笙:滚!瞎了你娘的狗眼,那是我亲爹!君三爷:该封号封号,该封杀封杀,爷倒是要看看哪个狗日的敢造谣我老婆跟岳父。全球首富,睥睨天下,目中无人的君三爷最近有点郁闷,比他仅仅大了几岁,小心眼又记仇,还跟他有点过节的影帝霍词,变成他老丈人了。君三爷拿着彩礼上门提亲:霍先生……霍词冷着一张脸,把人拦门口:叫爹!影帝霍词要嫁闺女了,人逢喜事精神爽,逢人就说赚钱不如养闺女,他君时衍再牛逼,还不是得乖乖给我当儿子!
  • 谁的青春伴我同行

    谁的青春伴我同行

    在苏然看来,每一个姑娘都是一座城,不管是纸醉金迷的城,还是萧瑟空虚的城,都只是城而已。没有哪座城他不能进去,没有哪座城不能容纳他。但无论何种良辰美景,都只是一时的,他只属于路上,不属于城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法域纪元

    法域纪元

    当云晨再度醒来的时候,已经来到了魔法历一千年,他穿梭在时间长河之中,遗失了记忆……他来到了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在这个人类的生死存亡关头,他将创造出一份属于光明的奇迹。当他再次与她相遇,犹如命中注定一般。红色枫树下,一段跨越了时空的凝望……
  • 甜事驾到

    甜事驾到

    我叫陈澄。一位生于甜县工作于甜县,年过三十的“剩者为王”。在别人的眼里我是一位打的了流氓泡的了奶茶几乎无所不能蔷薇社实习管家。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个我爱情都把握不住战五渣。我把我最爱的人弄丢了……我叫王子俊。我把我姐姐弄丢了。爷爷说为了她好我暂时不去打扰她。可十多年前我在电视机里面又看到她了。为了她能记得我,我去当明星了,这样子她也能在电视里看到我了。但是我没想到她竟然不记得我了……王子俊“陈澄我不仅能给你一纸婚约我也能给你一世长安。”陈澄“……”王子俊“陈澄你真是一枝红杏啊!”陈澄“嗯!那我现在去找‘墙’去。”王子俊“……”
  • 天下领主之肆虐天周星

    天下领主之肆虐天周星

    公元2388年,为了顿顿奢侈到二块大肉的终极梦想,励志青年朱文喻浑身散发着浓浓的老坛酸菜味,红果果纵身一跃,投入了风靡天下的游戏大作——《天下领主》的温暖怀抱,谱写了一段奋进的咸鱼的故事,那么,故事的缘来……它是这样的……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