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碗面吃得汤都不剩,还意犹未尽,吴从文看看苏芽儿,没好意思开口要第二碗。
“多的是,尽管吃。”苏芽儿在吴家住了这些天,对这一家三口的饭量还是了解的。
“苏老板,你要是在城里开面馆,一定挣钱。”吴从文一开始管苏芽儿叫苏姐,后来苏芽儿请他们全家去城中最好的酒楼吃了他想都不敢想的一顿‘美食’,他就改口叫她苏老板了,因为在他印象里,那些进出酒楼的贵客,小二都是称呼他们X老板。
“我住在你家,再和你家竞争,是不是有点不讲义气?”苏芽儿逗他道。
“我家…那是小本生意,你要是开店,肯定气派!”吴从文歪着脑袋想了想说。
“那让你爹娘卖这种面怎么样?”
“啊?可这是你的方子,我家卖,那不好。”
苏芽儿被他认真思考的样子逗乐了,“我允许,有什么不好的,不白给,按月收钱。”
“真的?我们家可以卖这个好吃的面?”吴从文眼睛一亮,满脸期待地看着苏芽儿。
“当然不行,只卖这一种可不成,至少要有八个主打。”
苏芽儿说的吴从文听不懂,但吴长贵和谢氏懂,他们也想过有一天能开店,只是苦于没本钱,又不愿意借债。
开店意味着存在风险,万一失败,那本来还不错的日子,可就一去不复返了。
老实本分的吴长贵两口子便打消了念头,直到听苏芽儿提起,愿意给他们出本钱,还提供菜谱。
苏芽儿是想起现代的加州牛肉面和苏氏牛肉面的经营模式,开连锁面馆,这在异世还没有先例。
因为各家秘方捂的严严实实,距离远点开分店,又不好管理,所以面馆都是独立的,自己开自己的。
要想不被模仿,只要掌握住配料就好,比如别人没有的辣酱,别人配不出的汤底。
即便有,也不可能大范围使用,比如麻椒,这个世界有麻椒,但南叶国没有,因此价格相当高,如果有人像模仿苏芽儿的麻椒油汤底,成本会高出很多,在味道上赢了,却会输在价格上。
因为苏芽儿已经在岛上种了麻椒,秋天就能收获,到时供给吴长贵两口子肯定没问题。
吴长贵两口子被苏芽儿说动了心,开始四处打听合适的店面,他们开面摊,平时接触的人多,没过几天就帮他们问好了一间铺面。
这家原本是个包子铺,因为生意好,老板要换大门面,把这小的卖掉。
苏芽儿把店买下,从新装修一番,给取了个新名,叫铁碗面。
其实就是找铁匠,把煮面的大锅做成巨号大碗的样子,客人在外面就能看见这‘大碗’煮面。
苏芽儿给他们定了八个主打面,牛肉面、鸡丝面、打卤面、炸酱面、葱油面、酸辣面、油泼面和适合夏季的冷面。
小菜是蒜蓉海带丝、麻辣瓜条、炝土豆丝,加钱可以另加一份肉酱。
苏芽儿早就发现这个世界没有酱,她教张大娘做黄豆酱,自己也尝试了做面酱。
这种东西没人教很难掌握流程,她并不打算把做酱的技术出售。
因为将来她还要开酱厂,等赚够了钱,她再考虑出让。
所以在现代很家常的炸酱面,到了这里却变成稀罕物,苏芽儿在面馆开张前回了一趟小岛,拿了做好的酱块,到都城下酱。
还有自家种的麻椒、黑胡椒,麻椒榨油,黑胡椒磨粉,张有志做的设备,用着还不错。
回来时吴老汉特意赶车送她,车上的一大桶麻油和一袋子黑胡椒可是金贵得很,吴老汉跟着商队,哪里不知道这稀有香料的价格。
他路上也好奇地问过苏芽儿,为啥不把这些香料卖了换钱,苏芽儿笑笑,说是为了钱生钱。
吴老汉不懂,便没再问,他觉得像苏芽儿这样神秘的高人,自有她独特的生财之道。
秋天开张的大铁碗面店,因为有特色,所以虽然店面不大,却很受食客欢迎,尤其是招牌麻油牛肉面,更是供不应求。
每天一到饭点,两口子忙的脚打后脑勺,实在忙不过来,便雇了一个大嫂,帮忙点餐端盘子。
苏芽儿教给她,客人点的东西写在薄竹片上,再标明号码,吴长贵按竹片配餐,配齐后叫号。
这样不容易忘记或记混,竹片留着可以烧,大嫂腰间挂着滑石笔。
她不需要现学习写字,只要她和吴长贵两口子商量好,用圈代表什么,用X代表什么就好?
苏芽儿跟着观察几天,觉得一切还算顺利,便打道回府了。
她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出去收钱,再想办法花钱,普遍培养、重点选拔。
郭氏的泡菜厂已经小有规模,苏芽儿给她准备的厂房也用上了。
家里边那几个姑娘把地收了,又种了越冬的小麦,但空着地还是很多,所以苏芽儿在街上遇到卖孩子的总要驻足看看。
有的是骗子,有的是想寻个好人家为仆为婢,或者买回去当媳妇。
苏芽儿也不想强人所难,事先总要问问,跟她回去种地好不好,辛苦是肯定的,但管饭管住。
有的年纪特别小,也就三四岁,苏芽儿也会买下,回岛上养着,准备将来给阿木当徒弟。
医生都有助手、护士,田药师也需要助手和学徒,他毕竟年纪大了,体力不行,有些活得让小的跑跑腿,大的出出力。
张大娘喜欢孩子,岛上的收成不要太好,多养几个孩子完全没问题。
苏芽儿挑了两个十二三的少年,带去同仁堂给阿木当助理。
阿木经常出诊,出门带着伙计就得关门,所以苏芽儿给他找了两个助理,专门跟着他出外诊,一个背药箱、一个负责跑腿。
平时就给阿木端茶倒水,或者在后院干活,随着同仁堂的名气越来越大,两个助理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有时候病人家属堵在门口,非求着阿木加个号,他有时心软想答应,两个小助理却已经把人‘请’走了。
苏芽儿交代过他们,破一次例,就等于一百次,规矩定了就是让人遵守的,世间可怜人何止千万,同情是同情不过来的。
要是阿木救别人反把他自己累倒,她会立刻关了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