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0300000010

第10章 孝庄文皇后:一个女人的史诗(5)

她很欣喜地发现自己的这个孙子,符合自己曾经对于儿子的一切期望。于是她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在这个孙子的身上。康熙从登基,到亲政,再一步步成为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孝庄都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他。她的付出并没有白费,在康熙帝亲政后,鳌拜被除,三藩平定,清朝开始顺利发展。朝廷中存在的各种反对势力被清除,国家繁荣昌盛,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这是她一生的梦想,也曾经是皇太极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

◆晚年生活

她用了前半生的坎坷、磨难和波折,换来了一个幸福的晚年。

她的一生,为清朝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至于被史家称为“兴国太后”。但是她却不爱居功,从辅佐顺治到辅佐康熙,这位伟大的女性一直默默地站在背后,没有想过垂帘听政,也没有炫耀过自己的功绩。在老了之后,更是不愿意再过问政治上的事情。

经历了大半生的波折和苦难,晚年时候的孝庄对于政治已经没有兴趣,她最喜爱的事情不过是在宫中品品茶,和康熙的子孙妃嫔们一起玩乐,放下所有的烦恼和遗憾,尽情地享受太平的生活。但是无论时间怎么变,也无论满族人如何受到汉人文化的影响,孝庄还依旧保持着在蒙古时候的生活作风,像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一种缅怀,也像是坚持人生最初的快乐。蒙古族有着信奉喇嘛教的习俗,离开蒙古多年的孝庄,也十分信奉喇嘛教。

孝庄老了之后,因为年轻时候心思沉重而患了几种病。人在受身体疾病折磨的情况下,会十分依赖于宗教的信仰,来为自己寻找一个精神的家园。在孝庄居住的慈宁宫里,设有一个大佛堂,专门供孝庄礼佛。已经是太皇太后的孝庄,经常到大佛堂中诵经,为子孙和国家祈福。除了在宫中礼佛,孝庄也曾经到佛教圣地五台山去礼佛。去五台山那一年,孝庄已经是七十一岁的高龄,出行已经有些不便,但是康熙为了满足祖母的心愿,还是将这件事安排得十分周密。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了却了孝庄生平的一个心愿。

除了天下太平日子安逸,还有一点令晚年的孝庄十分欣慰的是,康熙帝对祖母的孝顺。

康熙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年幼时候祖母对他的教诲,全部都记在心上。他曾不止一次地对他人说,没有祖母的教诲,就不会有他的任何成就。在侍奉孝庄的三十年里,康熙能做到三十年如一日,每日给孝庄请安,如果发现孝庄的身体略有不适,就亲自端汤送药直到孝庄痊愈;遇到大事会主动和孝庄商量;外出时,每到一个地方就派遣人回到宫中报平安,不让孝庄担心。康熙的孝道,得到了文武百官的高度评价:“诚自古帝王所未有也。”

除却康熙,孝庄的另外几个孙子也很是孝顺。还有陪伴在身边多年的好友苏麻喇,可以在无聊的时候互相慰藉。很多人的一生,都没有能够得到这样一个陪伴一生的好友。从少女时代在蒙古时,苏麻喇就陪伴在了孝庄的身边,随着她一起经历了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个朝代,看着她从豆蔻少女成长为名垂青史的女政治家。她们之间的友谊,经过了六十多年的考验,比有的人一生都要漫长。

若说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遗憾的,那就是孝庄的身体健康。但人生在世,终有一死,没有人能够逃脱“生老病死”这一永恒的命运,人们无法阻止老年的到来,也无法阻止身体的衰败,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生老病死来得更晚一些。康熙这位励精图治、有抱负、不被任何困难所打败的千古一帝,唯一担心的也就是祖母的健康,他害怕分别的那天来得太快。

康熙二十六年,太皇太后病重,康熙亲自到天坛为祖母祈福:“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对于幼年就丧父的康熙来说,祖母就像是一个父亲般的存在,教给他各种做人和做皇帝的道理,也有着慈母般的关怀。康熙不仅在政治上可以名垂千古,在孝道上,更是凸显了人性的光辉,是后世学习的好榜样。

孝庄在晚年时常身体感到不适,但是最后都挺了过来,唯独最后一次,尽管康熙衣不解带地在一旁照顾了三十五个昼夜,但是病魔还是夺去了孝庄的生命。这一年是康熙二十六年,太皇太后病逝于慈宁宫,享年七十五岁。

病中的孝庄回忆自己的一生,心平气和,无怨无悔。她在病逝前,留下遗诰,简短地概括了自己的一生:予以薄德,幼承太祖高皇帝登聘,获奉太宗文皇帝,替助内政。越既有年,不幸龙驭上宾,痛不欲生,誓以身殉。诸王大臣,以世祖皇帝,方在冲龄,继承大统,保护靡托。合辞坚请,勉留此身,抚育教训,未尝少懈。十有九年,重遭不造。世祖皇帝崩逝,悲悼予怀,益无意人世,告天籲众,再申初志。诸王大臣,复以今皇帝冲龄践祚,正须鞠育,恳请再四。予顾此藐孤,难忍捐弃,勉抑哀衷,相依岁月。今皇帝至孝性成,诚切肫恳,视膳问安,朝夕罔间,备物尽志,无所不周,屡荐徽称,尊崇斯极,终始惟一,几三十年。予因兹敬养,遂使两世哀感之怀,大为宽释。且皇太后奉事勤恪,予心甚安。但念世际升平,皇帝纯孝,亘古所无。予正可诞膺福祉,奈年齿逾迈,时用自伤。顷当寝疾,皇帝躬省药饵,寝食捐废,步祷郊坛,竭诚呼籲。乃数尽难挽,遽至弥留予寿七十有五,得复奉太宗文皇帝左右,惬予夙心,夫复何憾。今皇帝励精图治,爱育苍生,海宇乂安,兆姓乐业,天下臣民颂太平之庥者,功归启佑,予殁有荣施焉。惟是皇帝大孝性成,超越近古,恐过于悲痛,宜勉自节哀,以万机为重。中外文武群臣恪恭奉职,勿负委任,以共承无疆之福。其丧制,悉遵典礼,成服后三日,皇帝即行听政。其持服,依世祖皇帝遗诏,以日易月,二十七日而除。天地、宗朝、社稷之祭,不可以藐躬之故,致稽大典,及百神祀事,照常无停。故兹诰谕,其各遵行。

遗诰短短几百字,从下嫁皇太极开始说起,说到皇太极逝世时,孤儿寡母所面对的困境,也说到自己将年幼的儿子抚养成人,儿子却在最鼎盛的年华死去,留下年幼的孙子和快要年迈的母亲。又说到和年幼的康熙相依为命的岁月,康熙的至纯至孝,很好地弥补了丈夫和儿子留给自己的遗憾。活过了七十五年,在弥留之际还有孙子在一旁陪着,实在是没有什么遗憾可言。更重要的是,四海升平,国泰民安,生平最大的愿望已经得到了实现,实在是没有什么可惋惜的。

孝庄逝世前,曾对于死后应该葬在哪里留下过自己的遗嘱。按照传统,孝庄死后应当和皇太极合葬。在顺治六年,博尔济吉特哲哲死的时候,就将遗体火化后送往盛京的昭陵内和皇太极合葬在一起。而孝庄死后,也应当将遗体火化后送往盛京,和皇太极合葬在一起,这是一种身份的体现。

但是孝庄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死后将骨灰送往盛京,那必当又是一件声势浩大的事情,需要花费许多的人力和财力。对于一向崇尚简约的孝庄来说,并不想如此兴师动众。更何况,清朝入关之后,接受汉族人土葬的传统思想,认为火葬是对死者的一种不敬,开始渐渐抛弃火葬。那么,将遗体送到盛京,就是更加繁琐的一件事情。皇太极所在的昭陵中,已经放了皇太极、哲哲和海兰珠的骨灰,若是再放一口棺材,可能要面临的就是扩建。

所以孝庄坚持,不必将遗体送去盛京和皇太极合葬,而是在顺治帝的孝陵边上安葬。康熙对于祖母临终前的要求十分重视,对于建造都是亲自督查。

在孝庄死后,康熙亲自为祖母拟定了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文皇后。

在此后的将近两百年时间里,清朝皇室想要拜谒东陵时,都会先去东陵旁边的孝庄太后所在的昭西陵进行拜谒,可见在后代的子孙中,孝庄也是享受极高的地位的。

若说孝庄的一生留有什么遗憾,那大概就是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情。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诗人文人对爱情有过赞扬,有过自己的看法,爱情是十分美好的东西。那些古诗里的“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知道感动了多少的后世男女。这些爱情,孝庄都没有体验过。作为一场政治婚姻中的女人,孝庄永远是理智的,为了家族可以牺牲掉自己的幸福。并且,自己的丈夫皇太极,把所有的深情都给予了姐姐海兰珠,自己不过是个爱情中的局外人。

孝庄的一生,像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给世人带来太多的惊喜。她曾经是在科尔沁草原怒放的花朵,却甘愿进入后宫,在狂风骤雨中度过自己的人生,她坚韧的性格,让她得以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也绽放着自己的生命。

人们对她有过误解,有过扭曲,但是她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宝贵的财富。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5)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 身在浮世,心向清欢

    身在浮世,心向清欢

    这本书里,有着26位唐宋文人传奇的一生,以及他们的185首(篇)传世作品。26位文人的生平轶事里,有历史,有政治,有战争,有风俗,让你对一千年前那个充满魅力的时代和那群站成不朽的人们有一个全新而完整的认识。而那185首(篇)作品,作者带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和感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跨越时空将它们娓娓道来。
  • 杜月笙全传(上)

    杜月笙全传(上)

    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生意场上,他机灵诡诈,善敛财,会散财;社交场上,他善于处理与各派军阀之间的关系,善解人意、附庸风雅,笼络社会上各种人物,从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帮会骨干,无所不有。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的黑帮帮主;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为虎作伥,却又有着鲜明的爱国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出入于黑白两道,游走于商界、政界……杜月笙所塑造的黑帮神话,早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人其事也因历史的重重迷雾越发充满传奇色彩。
  • 毛泽东与蒋介石

    毛泽东与蒋介石

    本书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对毛泽东与蒋介石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不断将他们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识,比较到七十年代他们相继去世。
热门推荐
  • 龙腾成辉

    龙腾成辉

    一块天外魔石坠落,它带来了魔能,一种神奇的物质,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魔兽,灵兽,帝国,战斗,征服,弱者是没有发言权的,一个被遗弃的少年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下该何去何从,许多人都说他不行,不看好他,他是在这种骂声中选择沉没,趋于平庸,还是奋起反抗,用努力打散那即将到来了失败,用汗水朝着前方铺去。
  • 天此

    天此

    被皇帝派去寻找龙魂草的乔玄在路上遇到的一切事改变了全部的格局
  • 快穿之boss我只想完成任务

    快穿之boss我只想完成任务

    自从林甜甜就被一个名为系统的玩意绑定了。从此被逼穿越各个位面世界去改变命运的任务,还要替无辜炮灰,悲剧女主重新拿回属于她的一切。 可是无论那个世界的剧本好像都不太对劲?是不是她拿错了? 每次都有人跟在她背后。苍天啊!她只想完成任务回家,怎么就这么难?(1V1)
  • The Wood Beyond the World

    The Wood Beyond the Wor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用火影系统来逆天

    我用火影系统来逆天

    在现实中开八门?用木遁造房子?这些都没问题,只要听系统爸爸的话,血继限界都不是问题。和辉夜姬做朋友?和斑爷谈笑风生?也没问题,只要听系统爸爸的话,让鸣佐教你忍术都可以!张用在偶然之下得到了某火影系统,与此同时,他的人生,也将走向另一个分支。咱今个儿说了要逆天,咱就得逆天!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澜湄合作的方向、路径与云南的参与(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智库报告)

    澜湄合作的方向、路径与云南的参与(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智库报告)

    澜湄合作机制正式设立于2015年11月,是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等五个湄公河国家联合发起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专门研究澜湄合作的著作,主要内容包括“一带一路”与澜湄机制的战略关联、推进澜湄合作的困难与障碍、未来澜湄合作的方向和路径,以及云南参与澜湄合作建设的对策思考等。书中还收录了作者团队关于澜湄合作的一些学术成果和澜湄合作的重要文献及大事记等资料。
  • 重生豪门之霸宠娇妻

    重生豪门之霸宠娇妻

    天堂什么样?地狱什么样?墨伊根本就不用想,脱口就能说个三天三夜,实在是她自己每天就生活在这冰火两重天之中。狡猾的狐狸男,要打造什么精品女人,既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得能文能武,人前装贵妇,床上成荡妇,简直是无耻加八级。第一次见面,墨伊瞪他一眼,扬长而去。第二次见面,墨伊踹他一脚,撒腿就跑。第三次见面,墨伊刚伸手,小胳膊小腿登时就失了自由。本文男女主身心纯洁,一对一,甜宠无度,作者码文,为图读者一乐,具体情节,请末深究。
  • 鹧鸪饮琼录

    鹧鸪饮琼录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光华掩映青玉案,鹧鸪饮琼在枝头。天山派镇山宝剑游龙断玉是否就是白云青冥?于承珠也爱着张丹枫,那么她可有希望?只是云蕾又是怎么死的?是不是跟她有关?难道说她是另一个邓文迪?
  • 江湖有你的传说

    江湖有你的传说

    什么是侠什么是江湖如果不知道就看这本书你就知道什么是江湖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