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15800000004

第4章 买书的经历

“怎么可能,现在大家都在学工学农,还不是吃苦受累。我们是农村的,根本就不是吃商品粮的。现在招工也是招吃商品粮的那些人。根本就不会招我们,我们就是想到城里吃苦受累都不行。咋可能还能坐办公室,那不得是领导干部!”

金斗激动的站起来,满脸的不信。

“坐下,你个死孩子,坐下说。咋就不可能,你看着吧,不用过多少年,知识分子肯定还会吃香的。”

奶奶把金斗给拉下来坐着,神神秘秘的说。

“为啥?”金斗也把声音放小些,也怕人听见,毕竟现在也还在运动中,让人听去了告发,这不是找事嘛。

“为啥?!你就说上个月大队的大喇叭坏了,谁都修不好。请这个请那个的,谁都不好使!最后让枣庄下放的大学教授一来,几分钟就弄好了。知道吧,这就是知识分子的用处。农民、工人只知道做,根本就是凭经验,无法进行改进。而知识分子则不同,他们知道为什么去做,怎么去做。这就是知识分子和农民、工人之间的不同。告诉你,知识分子虽然算不上是最有能力的,但知识分子的那些发明创造那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你看着电灯、电话、电报,还有那原子弹都是知识分子创造出来的,没有知识分子我们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所以你也要学习,你不学习怎么知道天高地厚,不学习什么都做不成!”

“奶,不是说工人农民最有力量吗?”金斗更不解了,这可是哥里天天都唱,天天都唱咱们工人有力量。

“嘿嘿,这打仗当然是工人农民最厉害了,你见过哪个知识分子会打仗的。不是有句古话,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知识分子人家靠的是脑子,做的是发明和建设,这打打杀杀的他们可不成。但是国家的建设就不一样了,你说这南京长江大桥、万吨的巨轮,这些国家的大项目、大工程,这些福泽百姓的大事业,离了知识分子都玩不转!”

奶奶不屑的撇了撇嘴,对于打仗工人和农民是没得说,但是说国家建设还是要靠知识分子,毕竟知识才能建设大楼,知识才能把计划变成现实,就现在这种情况知识分子都下放了。这楼也不建设了,路也不修了,就是修个水库都是用的土办法,都是凑乎事,那些土坝、土水库能用几年。这真不是看不起广大的农民、工人兄弟,社会分工不同,没了谁都不成。

“那还不是被打成了臭老九!”金斗是又想成为知识分子,又怕被打成臭老九,但本身自己就是农民对知识分子这么大的作用,还是有些不服气的。

“嘿嘿,那不是打不过嘛!知识分子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还能指望他们搞斗争、搞武斗。不过我跟你说,等着吧!总有一天,知识分子还是会起来的!不信,走着瞧!”

对于现在的情况奶奶也是很无奈,现在被打倒的人太多了,她也就是嫁给了偏远的山区,这个村子都一个姓,情况好很多。

“奶,真的有这一天吗?”金斗有些不确定,毕竟他要学习,要求学,要下很大的决心,农民离了土地心总是悬着的。虽然现在做起了这小买卖,但这根本不是没有办法嘛,能活下去谁还去做这小买卖。

“会的!”奶奶认真的答复,一切都会好的。就是抗日战争的时候,知识分子被保护起来。现在是新社会了,知识分子也会有用武之地的,毕竟国家的建设还是需要他们的。

“奶,你说我只上到三年级,四年级就辍学了。现在学习晚不晚,学了以后有没有用。”金斗追问起来,其实他还是把学习知识,作为一个上升的阶梯。

大家也不要说他太市侩,在农村实在是活不了人,就靠着这蒙山山区的石头地,就是种到死能有什么好收成。大家可能不知道,蒙山山区的地都是山丘陵里开出来的一小片一小片的地,其实就是石头山上找点土种地。你说能有多少的土,没有土哪来的地。

不知道大家看过孟良崮战役,那就是在鲁东省打的,山就是光秃秃的石头山,农民就只能在石头缝里种庄稼,要不是山厅区还不是那种最深的山沟,还有些平地,早就是连做衣服的布料都买不起的地方了。

“只要你肯下功夫,不会晚。至于有没有用,你就看那个教授就知道了,他们再是被打倒了,能力还是在哪摆着呢!再怎么样也比咱们大队那些睁眼瞎强多了,有些事还是要靠他们!你说是不!”奶奶起身拍拍屁股,迈起她裹了几十年的小脚颤颤巍巍的往家里走。

“斗,这些话别传出去,我可不想老了老了还被批斗!去找些书好好认认字,我看邻村那个上海来的知青人不错,你想学就让你爸带上拜师礼,去拜师!不要看人家年轻,那是真有学问!听见了吗?”

金斗看着迈着小脚往家里走,奶奶和爷爷现在是自己单过,也不靠几个叔叔伯伯,平时走路也都不让人扶。

那个上海来的知青,金斗也知道,那人叫刘云,是最早来这的下乡知青,天天拿着本书看。

只要有空闲,就能看见他捧着一本书就随地而坐的看书,大家都叫他刘秀才。

不过人家没戴眼镜,大队的会计都戴眼镜,他没有戴,如果戴上眼镜十足的老夫子。

中等个头,瘦瘦的弱不禁风,大队就让他负责扫盲班,这个家伙真的干的很起劲!

“呸!呸!”可不能这么说,以后备不住就是自己的老师了,这么说老师可是大不敬。

他教扫盲班,如果谁没有去,他就专门到那人家里去劝说。农民嘛,就想着种地、生娃,认字有什么用,刚开始人还都挺齐的,上了两三天,人啊,就越来越少了。他就专门去到人家家里去劝,还特别执着。

一天不去上课,他就天天准时到你家说教,从国家大政方针,到识字算数的重要性!

你骂他吧,他也不吭气,等你说没词了吧,他就在你家门口安静的读书,饿了就拿个红薯啃,韧性十足。

这不,大队不论是老爷们、还是老娘们到扫盲班都会一个不落的去,但学不学那只有天知道了。

唯一的好处就是大队的人算数还行,自己的名字会写了,这就是个明显的进步。

现在呢,就是他做大队的小学教员,天天教小学知识,也算是给他的照顾吧!

他都在这呆了好几年了,现在也二十好几了,还没有结婚,大家都给他张罗对象,他总是笑一笑就给回绝了。大家背地里都叫他“呆子”。

到了家里,金斗把想要去读书的事和他爸妈说了。

他爸有些犹豫,就想要劝一劝,毕竟现在读书没什么用。

“你都十五六的人了,也就会写几个字,能行不。当时,你上学的时候就天天逃学,不正经上。现在又想上学,你是做啥妖,别我给你拜了老师,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最后你爸的脸都给你丢完了。”

徐金斗撅着那,不动地方,就是要学习的样子,金斗爸拿他也没有办法。

最后,他爸直接到他三大爷家找了报纸,往金斗面前一撂,跟金斗、二(银生)、三(金玉)说。

“就这报纸,你们三谁能一字不落的背下来,我就带谁去“呆子”那去拜师。你们三的机会都一样,别到最后说没给你们机会。你们三人正好一人一张,我也不限时间了,谁能背会就去拜师。”其实,学文化也就刘云那是最好的老师,不但奶奶知道,老爹也清楚的很。

金斗眼前一亮,赶紧就把第一张拿到手里,看了起来,这是一份光明日报,一张纸,有四页,字很小,有个几万个字。

二和三,看都没看就拿起个地瓜上工去了。

他们不像金斗要天天打鱼去黑市,有那闲工夫去想着外面的世界。再说这做学问,可不比上工容易,当时这两个小子也是不爱学习那一伙的,他们还是上工挣那工分吧,要不到时候地瓜都没得吃。

金斗爹看了这情况也无奈,其实这样也好,叮嘱金斗,别看二和三都不感兴趣。你背不下来,照样没戏。

不过看了几行,金斗就傻眼了,这是1975年1月第9692号《政府工作报告》,这样的长文,还有好些个字他不会,不过他有办法,大队的徐会计他那里有一本掉了页的新华字典,可以去借来用。

他就找了个空舔着脸借了过来,徐会计还万分的不情愿,叮嘱不要弄坏了。等到了第三天,徐会计又叫他儿子给要了回去。

没办法农村这种有用的工具书就特别的珍贵,不像城里面,说要把书烧掉,就烧掉了,一点也不心疼。

所以他在夜市上看到那个年轻人面前的布上摆了一本书,别提有多高兴,虽然不是新华字典,但是可以问问有没有啊,你说是不!

“同志,你这有新华字典吗?”徐金斗走到跟前,蹲下来急切的问道。

“这本字典新的一元,现在已经磨损很多了算你3毛吧!”那个卖书的小伙子,从后面的包裹里拿出个大部头,其实就是新华字典,很厚的。金斗这才注意到这个卖书的人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戴一副金边的眼镜,斯斯文文的,听说话的口音像是南方人,估计也是上海知青。

“这么贵!”这一本是将近两斤面的钱了,对于农民来说,什么都用粮食来比量。这是一本工具书,估计使用的也比较频繁,几个角都起毛边了,所以书的主人给他包了个书皮,用的是牛皮纸,不过现在也快烂了。

“同志,这是工具书都很贵的,你去新华书店,也要一块钱呢!”那个年轻人也不恼,他也知道农民嘛,对于粮食以外的东西都要说声贵。

徐金斗也看了下,这是1957年的,比借的那本要厚,收录的比那个也多很多,字迹还清楚。是本不错的工具书,起码对于徐可清来说是够用了。

手里拿着这本字典,又是老的版本,没有那么多的语录用语。

“行,就这本吧!”徐金斗点了下头,把这本工具书买了下来。

“同志,你看我现在就上了小学三年级,你看我想学些知识,哪些书籍我能用到。”徐可清看这人也是个文化人,最起码比徐可清要强很多,所以问了问对于自己这种只有初小基础的人买什么书好。

“只有小学三年级啊,那明白了。我这有一套上海出版社的“数理化自学丛书”,一共十七册,有代书、物理、化学,你自己看,这个适合你自己学习。还有这本成语词典。你可以买去,这样你都学会了,我想你就有高中的水平了,不过你最好能找个老师教,那样就最好了。”那个小伙子在包裹里把这些书捡了出来,放到徐金斗面前。

“同志,你看这些书多少钱?”金斗翻着这些书,就开始问价钱。

“丛书原价是十九块多,现在也没人买,算你两块可以吧!少了我也不会卖的,你也不要再和我还价,这本成语词典原价1块8毛,现在我给你算5毛4分,你给我两块八毛四分,我看你卖鱼,给我两条鱼,我给你抹去三毛四分,你给我两块五就行了”年轻人把价钱算出来。

“行吧,大鱼我都卖完了,我多给你四条鱼。”金斗也是个实诚人,多给他四条鱼,他也不能让人吃亏不是。

徐金斗脱下自己的褂子,好好的抖了抖,小心的把这十九本书包了起来。等鱼卖完后,放到独轮车上,推了一会又不放心,又斜系在脖子上才算放心。就这样回到了家里,金斗就把买书的事情和爹说了,身上只有八毛六分了。

同类推荐
  • 狂龙战狼

    狂龙战狼

    他是华夏龙组的天之骄子、放荡不羁惜花护花的龙少,也是敌人心中的终极恶魔、辣手无情屠戮三千的“阎王”,如今隐退归来,龙游花都。在战场他是无敌兵王,令敌人闻风丧胆,在都市,他同样是最强至尊。
  • 重塑文娱

    重塑文娱

    陆辰一觉醒来,世界全变了!经典电视剧?太多了,我只拍精品!经典电影?千万以下票房根本不考虑!经典歌曲?先说好,是零售还是批发?陆辰突然暴富了,有了在娱乐圈翻云覆雨的本钱,只是是做王者还是大佬?这是个问题!
  • 从域界而来的男人

    从域界而来的男人

    【都市热血,火爆新书】简单的讲,这是一个逗比收集信仰之力的故事。吴杰跨越万界,来到蓝星之上,他以为他的画风是这样的——“帝境强者,一怒千里,百万血流!”“英俊潇洒,阳光帅气,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没想到,他的画风却是这样子的——“手提搬砖,猥琐发育,不浪!”“服不服?服!”“我就是喜欢你们看不惯我,却又打不过我的样子……”人群愕然,对这无耻却无敌的家伙既无奈,又打心底敬佩。吴杰目光看向星空,道:“诸天万界,谁敢不服!”
  • 大国高科

    大国高科

    我们的骨子里,就流淌着创新进取的血。要是连我们都不来搞高科创新!那么未来世界的话语权在哪里?而在九十年代的某一天,张东升很轻蔑的告诉外国投资者:“我不但不给你便宜,还要抬高价格,因为全世界除了我这儿你无处可买……”
  • 种出一个仙侠世界

    种出一个仙侠世界

    各位大佬,新书(重生之从学渣到学霸)已发布,欢迎各位品鉴_?^._.^?我萌吗
热门推荐
  • 默俟的秘密

    默俟的秘密

    郾城,是整个大衍王朝抵御游族外敌的唯一屏障。
  • 太上洞真贤门经

    太上洞真贤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湖遍地卖装备

    江湖遍地卖装备

    宋朝金牌女杀手无意中穿越武侠版全息网游。游戏世界的一切让她晕头转向,古代杀手的行事作风和说话方式,让游戏玩家和NPC抓狂……在虚拟的血雨腥风中,爱情悄然而至……
  • 用信心奔跑的人(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用信心奔跑的人(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紫灵战神

    紫灵战神

    龙川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远看西北三千界,势压江南十二州,好景一时看不尽,天缘有分再来游。群:545582175
  • 绝地大魔王之称神

    绝地大魔王之称神

    膨胀主播,取关了,取关了,看一个小主播拥有系统以后的花边称王之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清纯小娇妻

    清纯小娇妻

    因为一宗命案,这个女子离奇地出现,引起了他的兴趣,她像一团谜团一样,让他看不清,猜不透……一次次地救了她,即使她来路不明,他也将她一辈子困在他的身边,无论付出任何代价,他也要得到她!
  • 百变守护神

    百变守护神

    神级下凡,精彩不断。品味人生百态,体验生活心酸
  • 重生再为家姬

    重生再为家姬

    梅怜宝是家姬,长得很狐狸精的那种。上辈子十六岁那年入太子府,脑子不清楚被人坑了,背了一辈子的黑锅,最终挨了千刀万剐而亡。好在这辈子……她又回来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