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57400000007

第7章 驴是兄弟

从什么时候开始,故乡的驴对于我来说,就已演变成为我童年的兄弟姐妹,一些难以忘怀的季节的冷暖景致,一些远离文明的诗意的原始,而不再是一般的劳动工具的浅表印象?真是这样,庄稼人知道,人与牲畜的缠绊比提起的话题更牢更长更雨露阳光时,人才会接近人模样。乡间的土窑,小石门洞的暖炕和窑掌深处的驴,没有人能够明白,人与驴同住一窑的风景。祖父说,驴是兄弟,它不会背人的视线而走向不归,蹄脚老了就凭借风力。印象中的风景,都被驴走尽了,遥远而又凝固,仿佛暖阳下的苍山,只在自己的故园,只在窑洞。

这是一个充满遗憾的世界,用什么来抵御岁月的风霜?牲畜成为庄稼人一种安详的归依。

童年时随祖父骑驴出山放羊。寂静的午后,胯下的驴踏起阳光下的尘土,羊群在温暖睡意中被镀上了簿金,空气中山林的气味浓得像是液态。松树的针叶从脸上抚过,会看见腐植的泥土透出的松菇,朗晴的,满目皆是圆润的黄。这时的羊群如果无知或故意分群,山下的驴会仰起后腿,颐指气使,蹄声归处,分群的羊会在这“嗒嗒”声中安然复群,这是动物间一种奇怪的默契。

祖父回头笑骂:“狗日的驴!”

然后勒细嗓子唱到:“皇天后土人儿黄尘小,苍山绿水牲儿浮萍大….”那声音荡起天地一片瑞祥。

庄稼人知道,生命耗尽本能才会存活。存活的幸福和好天气一样,有,但不会很多。天地之间,风霜雨雪,人类彼此生存及农业耕种的开始,就意味着一切的到来。人养了牲畜作为农耕劳力,是人类出于对自己生命的功利主义,也是出于那些生命的善良和顺服。牛羊追水草,人子逐牛羊,迤逦一途。生命同等于四季,是牲畜使人类浪游的脚步停下来,并根植出了乐土息壤。

记得冬日里和祖父一起出山驮煤。天近黄昏,雪片飞扬。雪天里直程的背阴路因寒风吹滞,滑溜狭窄,驴鞍头挂辔,笼嘴系缰,走,打滑,一人牵,一人打,生命延续彼此交困。驴处险,将后蹄牢牢把住雪地,前蹄实质上已经滑弋因而虚拟。祖父身体抽抖,注力于双脚,贴附于路边山坎,只用眼睛看驴。祖父说:“水,快脱去我的鞋袜。”天寒地冻,祖父赤脚着地,趾肚脚掌似乎有牙,冒出丝丝白气。祖父屏气不敢大声呼吸,使出“驴”劲,生凉的地气能把人的骨缝扎透。那真个是一幅人类艰辛的生存之图,先是蕴含着无尽的力,之后就是心头的一线明悟――是人类存活的永远经典。

踩过的雪地留下一汪清水。生命的庞大与卑微,是怎样一种方式存在的呢?走上山顶,看见村庄的窑洞,满世界苍凉的白。雪中炭,人与驴如水墨画上甩出的斑点墨迹,祖母在窑顶上眺望山头,晃着一根桃木棍子,我在雪天的驴背上疯喊着祖母,那声音显得那么渺小和孤独,且透射着俗世的暖意。

祖父说,老驴工于识途、警路、避险。在已绝其通的路上,人若强行,驴也会气恼人的愚昧,很歪脖子,两腿夹尾,回避崖塌泥陷。驴作乘骑不忌生,一根桑条握手,通过骑乘重量的分流变化即会右行或左转。记得一年春上祖父牵驴出山跳马。腊月里驴生驴骡。叫驴跳马,牡马所生为马骡,儿马跳驴,牡驴所生为驴骡。老驴体弱无乳,祖父让我去和叔伯婶婶说,要她给小驹一口奶吃。月子里丧子的婶婶羞红了脸走进窑洞,祖父避羞走出窑洞,婶婶解了衣扣,托乳相赠,小驹不受惊惧退缩。无奈叫了叔叔来,叔叔气盛,从老驴身上揪下一把驴毛,缠在婶婶乳头上。时是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小驹吸乳之声,那是生命繁衍的本源之声。年轻的婶婶,肌肤透亮,在黄昏的天青中流溢出丝绸的光绎。婶婶有泪流下,那是失子的疼痛中艰难赎回的幸福。多少日子,她就这样在悲伤的边缘上喂养了小驹。生命的等级超越了,那苍苍深山中血脉里流淌着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伦理道德――款款情深啊,很亲切,很亲切。

庄稼人给予牲畜的爱,也许可以用无私的母亲来比喻,但我认为它远远超出了母亲的狭义。大自然所具的那种永恒、自在、单纯、朴素的性格,培植出了庄稼人的良善。山高水长,由于自然的朴素的,庄稼人的爱,就如山中日月,明澈而高洁。

有一天,我心情悒郁,从书架上乱翻一通,抽出一本杂书,看到有人写汉时,驴曾是贵族宠物,人人皆学驴鸣,驴叫声成为一天里最好的将息。写魏帝别出心裁,给臣下王仲宣送葬时,令官员一人各作一声驴鸣,送王西行。山野旷地驴鸣声此起彼伏,实为空前壮观。驴生活在那样一种历史背景下,是多么的旷达和动人。

风霜雨雪在时间中潜隐地流过,驴走到现在“上下山谷”已成为“野人所用耳”。人类的苦难早已浸涉了爱的双臂,驴的体力已被岁月咬噬得骨瘦嶙峋。假如以最早出现生命的形式来想,人与驴也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自然选择进化出来的东西。每每想到故乡的驴,就会想到驴的眼睛,直戳戳的,一切悲怆意味全在温柔里。岸边风景,怡悦心性,或引颈长鸣,人与兽,兽与人,是否有悖于生命后来的事实?

驴在远离人类喧嚣的田野里耕作,随缘放达。

有农人在地垄上用火镰敲出一缕烟尘,春山鸟鸣。我在追忆极苦极甜的缠络中,想神爽生动的乡村,想生活羁绊中稚愚孤独的驴,心,就会滋生出一尾生生的痛。上帝有意设置了这样一种未来,我们只能告别和放弃所有意义上诗意的原始了。

同类推荐
  • 垂钓日记

    垂钓日记

    本书收录了《“战”安昌》、《云竹风光掠影》、《冰天雪地独斗寒》、《寒风砭骨》、《倾听冰声》、《在大风中搏击》、《暖泉沟空军之行》、《青海湖散记》、《买鱼竿》、《夏钓清潭》等作品。
  • 庐隐作品集(三)(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三)(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北方的天气真冷,现在虽是初春的时序,然而寒风吹到脸上,仍是尖利如割,十二点多钟,火车蜿蜒的进了前门的站台,我们从长方式的甬道里出来,看见马路两旁还有许多积雪,虽然已被黄黑色的尘土点污了,而在淡阳的光浑下,几自闪烁着白光。屋脊上的残雪薄冰,已经被日光晒化了,一滴一滴的往下淌水。背阴的墙角下,偶尔还挂着几条冰箸,西北风抖峭的吹着。我们雇了一辆马车坐上,把车窗闭得紧紧的,立刻觉得暖过气来。马展开它的铁蹄,向前途驰去,但是土道上满是泥泞,所以车轮很迟慢的转动着。街上的一切很逼真的打入我们的眼帘
  • 老牛破车

    老牛破车

    《老牛破车》是老舍杂文作品集,主要收录了《我怎样写短篇小说》、《谈幽默》等作品,再现了一代大师的心路历程。
  • 萧红散文集:白面孔

    萧红散文集:白面孔

    本书为萧红散文合集。有《天空的点缀》《祖父死了的时候》《孤独的生活》等,囊括了1936年版《商业街》、1940年版《萧红散文》等散文集中几乎全部文章,并收入萧红纪念鲁迅的《记忆中的鲁迅先生》等随笔。“只有散文,才是生活的真实面孔。”正如昆德拉所言,散文描摹着真实的生活,在这部散文集里可以看到人间烟火中的萧红本人。她与萧军同居商市街,求告无门,饥寒交迫,隆冬里买不起生火的木柴,连喝一杯热浆汁的钱都没有,甚而一夜数次起念要偷对面人家门上挂着的面包。他们做过家庭教师,画过影院广告牌,去参加集体活动蹭吃喝,他们游荡,吵架,喝醉后躺在地板上哭。及至勉强出版了作品集,却遭到查禁,被日本宪兵队逮捕的恐惧折磨着他们,“白面孔”便是这一时期萧红和左翼文艺激进分子惊惧状态的真实写照。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热门推荐
  •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洛兰风云

    洛兰风云

    狂风呼啸的剧烈,暴雨敲打的激越,光明和黑暗相互倾轧的罪孽,鲜血和烈酒染红生与死的破碎,百万枯骨堆砌的高塔,命运雕琢的纹花,在岁月的肆虐下风化成沙。
  • 龙沙纪略

    龙沙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多媒体技术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是以数字化为基础,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并能使各种媒体信息之间建立起有机的逻辑联系,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交互性的系统技术。
  • 锦绣陷阱

    锦绣陷阱

    云子衿穿越了,作为胎穿的她,睁眼的第一件事不是婴儿啼哭,而是思考着如何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宅院中立足生存。沐疏重生了,他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仰天大笑,感谢天恩浩荡,给了他重来一次的机会,他一定好好谋划,虐死前世将他利用至死的渣女。总之一句话,就是重生男主自以为设了陷阱,引女主跳进去,却自己先掉进去了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行营杂录

    行营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英雄联盟系统之异界穿越

    英雄联盟系统之异界穿越

    一位LOL的超级职业玩家一不小心穿越了!穿越到的地方让他兴奋不已~观察一下周围,竟然是以魔兽和魔法为主色调的神奇大陆!再观察一下体内,竟然有着神秘的英雄联盟系统!!爽了呦~这样说来,岂不是可以和大盖伦称兄道弟,还可以和阿狸缠缠绵绵!?
  • 作家笔记(毛姆文集)

    作家笔记(毛姆文集)

    “我从没说过自己有凭空编故事的本领;我往往需要一个事件或是一个人物才好动笔,不过我总是运用想象力、创作力以及戏剧感,把素材变成我自己的东西。”毛姆如是说。从一八九二年他十八岁开始,毛姆就养成随时记录各种创作素材的习惯,这一习惯他一直坚持了五十多年。一九四九年,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毛姆从他保存的十五册笔记、备忘录和旅游札记中精挑细选并加以简明的按语,出版了这本《作家笔记》。这无疑是毛姆最为重要也最为真实的作品之一,等于是在正式放弃虚构文学创作后将他“写作素材的仓库”亦即他创作的终极秘密公之于众了。虽然之后还出版了《随性而至》和《观点》这两本随笔和评论集,《作家笔记》可以看作毛姆一生文学创作的起点和终点,是他对自己一生漫长的文学生涯的告别。
  • 异界源起录

    异界源起录

    原本祥和的龙界被神秘组织解构,身为解构龙王的位面之主也被屠戮而死,而一代“龙才”纪白被身为父亲的龙王尼德霍格给送到了一个异世界,一个全新不同的人界。那里的人们主宰了一切,甚至主宰了神话中的一切生物与神明。他们拥有着超前的科技以及至高无上的“潜能”。然而人类的主宰者也能感觉到世界的末日正在一点一点逼近,当他们意识到了神秘组织的逼近,他们也开始着手训练最强者保卫世界,征战沙场。当最年轻龙神降临在这个异世界后,会有怎样的盘算与战略呢?他又会怎样在一众强者内脱颖而出呢?面对再次卷土重来的神秘组织,纪白又会做些什么呢?诸君,敬请开卷。
  • Juana

    Jua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