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92200000002

第2章 小说的艺术(2)

小说主要有两种写法。每种写法各有优缺点。其一,以第一人称写作;其二,以全知者的角度写作。在第二种写法中,作者可以将一切帮助你跟随情节发展、读懂人物角色的信息娓娓道来,由内而外地描绘角色的情感和动机。好比一个人在过马路,他可以告诉你为什么要过马路以及这个动作背后的含义。先以一系列人物和情节为中心,随后再把焦点换到另一些人、另一些事上,使读者刚刚开始消减的兴趣再次复苏,通过故事情节的复杂化,展现生活的多种多样和变幻莫测。这样做的危害是故事里的某一群人也许会比其他人有趣得多,举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在阅读乔治·艾略特的《米德镇的春天》时,一旦读到自己不关心的人物,读者便感到百无聊赖。用全知者视角写作容易使小说显得笨拙、冗繁、芜杂。最善于使用这个视角的作家莫过于托尔斯泰,但即使是他也难逃这些陷阱。这种写作方式提出了一些要求,但作者往往无法有求必应。他必须钻到每个角色的骨子里,与其心意相通;但局限就在于只有当他与笔下人物有某些相似的时候,他才能做到这点。一旦在人物身上找不到自己的影子,作者便只能从外部观望,所描写的人物也就因此缺乏说服力,无法使读者信任。

我想,大概是因为亨利·詹姆斯——他对于小说结构格外关注——意识到这种写法的问题,所以在写作中使用了一种另类的全知角度。作者仍然是全知者,但他的无所不知只局限在一个人身上。既然人总会犯错,那么作者的无所不知也就并不完全了。作者的全知角度体现在这句话中:“他看见她笑了。”而不是“他看到她笑容中的讽刺”。因为“讽刺”是他赋予笑容的含义,也许并没有什么道理。以《奉使记》中主人公斯特雷瑟为例,当书中某个特定角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时,亨利·詹姆斯发明的这种写作手法就显得非常实用了,它能保证整个故事的展开和其他角色的发展都以主要人物所见、所听、所感、所想和所猜为依据,也让作者屏蔽了其他无关紧要的内容。因此,小说的结构紧凑得恰到好处,语言也具备一定可信性。当读者顺意将目光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就会不知不觉相信他说的话。读者需要知道的真相随着书中人物对真相的了解而逐渐揭开,因此更有一种发现的乐趣,看着困惑、晦涩及不确定的事实一点点水落石出。这种写法让小说有种侦探故事的神秘感,亨利·詹姆斯迫切想要实现的正是这种戏剧效果。然而,逐渐向读者泄露真相的风险在于,读者可能因为书中人物传达的线索而变得比人物本身更聪明,在作者还没有想揭露真相之前就早早猜出了事情的走向。我认为没有人在阅读《奉使记》时不会对斯特雷瑟的愚钝感到不耐烦。他对明摆在眼前的事实视而不见,就算身边所有人都已经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个“公开的秘密”,但斯特雷瑟却猜不到。这种写法的缺点因此暴露,强行把读者蒙在鼓里也是有风险的。

大部分小说都以全知者视角写成,就此可以推测小说家通常认为这样写作是解决某些问题的最佳方式;但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故事也自有其长处。好比亨利·詹姆斯的写法,第一人称叙述的运用增强了可信度,使作者保持切题;因为他告诉你的只能是自己看到、听到或做过的事情。十九世纪伟大的英国作家如果能用到这种方法那就太好了,可惜鉴于当时的出版方式和国民特性的原因,他们的作品都散漫无形,不着边际。第一人称写法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使读者与叙述者同情同感。你可以不赞同他,但却不得不关注他,与他同想同感。然而这种方法的一个弊端在于,以《大卫·科波菲尔》为例,当叙述者即主人公时,他便无法自然地说出自己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的事实;谈到自己的英勇事迹时,也难免显得虚荣,而当所有读者都发现女主人公已经爱上了他,只有他还毫无察觉时,就有愚笨之嫌了。这种写法的更大弊端是所有作者至今都未能完全解决的,即一个身兼叙述者和主人公两个角色的人物,往往比其他人更显苍白,而不够真实。我曾自问为何如此,唯一能想到的解释便是作者从主人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自内而外地主观观察这个人物,从他口里说出自己看到的东西,将自身感受到的困惑、软弱、犹豫一并赋予他。塑造其他角色时则是身处其外,客观地通过想象和直觉着手。如果他有幸拥有狄更斯一样的卓越天赋,便能在观察其他角色时带有十足的戏剧张力,使之趣味盎然,就连他们的古怪行径也都显得有声有色;这些角色因此鲜活起来,而仿佛作者自画像一般的主人公自然就黯淡苍白了。

有段时期还特别流行另一种体裁的小说。这种小说为书信体,每封信都是第一人称视角,但出自不同人之手。书信体小说具有极强的真实感。读者会轻易相信这些是真实的信件,由书信中的落款人而写,只是因为秘密泄露才不慎流传出来。作者借书信体小说最想达到的无非就是真实感,他想让你相信他所说的都真实发生过,就算像敏豪生男爵[5]的奇遇一样荒诞或像卡夫卡的《城堡》那样恐怖。但这种体裁也有严重缺陷。这是一种迂回、复杂的叙事方式,有时拖沓得令人无法忍受。信件往往太啰嗦,包含太多无关紧要的内容。读者越读越无趣,于是书信体小说的热潮就渐渐退去了。这种体裁的小说中有三部可以称为杰作:《克拉丽莎》《新爱洛依丝》《危险关系》。

在我看来,仍然有不少以第一人称视角写作的小说回避了其写法的缺陷,且充分发挥了优势。这也许是最为方便、最实用的小说写法。这种写法运用的集大成者莫过于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小说《白鲸》。在书中,作者既是讲故事的人,却又并非主人公,讲的也并不是自己的故事。他是书中的角色,与故事里的人物保持或多或少的密切关系。他的角色对情节没有决定性影响,反而是书中关键人物的知己密友,负责调解和观察他们。像古希腊悲剧中的歌队一样,他对亲眼目睹的事情进行反思;哀悔也好,劝慰也罢,却无力改变任何事情的走向。他向读者吐露真相,告诉他们自己了解、希望或害怕些什么,但他陷入窘境时也会如实相告。他不必将这个角色设置得愚昧无知,也不需像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奉使记》中的斯特雷瑟那样,向读者隐瞒那些作者有所保留的事实。恰好相反,他可以是作者笔下一个机灵而清醒的人。作者和读者合为一体,他们对书中的人物、角色、动机和行为抱有同样的兴趣,读者因此对书中的人物产生熟悉感,这与作者在创造人物时所感受的无异。作者通过这种写法所实现的真实感,和作为小说主人公的第一视角写法一样令人信服。他在塑造人物的同时激发读者同感,即使角色身上带有主角光环,读者也不会像阅读以主人公为第一视角的小说那样感到厌烦。一种能够促进读者与角色之间默契,并且增强真实感的小说写法,自然值得我们推崇。

我在此冒昧地讲讲一部优秀的小说应具备哪些品质。首先,主题应符合大众兴趣,我指的是小说不该只吸引到某个小圈子——不论是评论家、教授、知识分子,还是公交售票员或酒保——而应对普罗大众都具有吸引力;小说应该有恒久的趣味,围绕一时兴起的主题来创作是轻率的行为。等热度一过,这样的小说就变得像上个礼拜的报纸,不堪一读。作者要讲的故事应连贯而使人信服;应有开头,有中段,有结尾,结尾该是开头的自然结局。故事情节应合情合理,除承接发展主题的功能,还应超脱于故事之外。小说中的人物应独具个性,行为举止要从角色身份出发。不能让读者有这样的想法:“某某人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正相反,要让读者感受到:“某某人的举动和我预想的一模一样。”角色本身要是充满趣味,那就更好了。福楼拜的《情感教育》在评论家中享有盛名,然而主人公如此呆板无趣、平凡乏味,让人对他的行为和境遇丝毫提不起兴趣;因此,即便这书有千好万好,可读性依然不佳。至于书中人物为何需要充满个性,我想此处不妨说明一下:指望小说家创作一个全新的人物未免是过分的请求,他的素材来自人之天性,即便世上人人不同,论其种类也并非无限,而小说、故事、戏剧、史诗已经写了数百年,想再写出一个全新的角色是极小概率的事情。回想我读过的所有小说,唯一一个堪称绝对原创的人物只有唐·吉诃德。即便如此,将来要是某个博学多识的评论家发现了他的“远亲”,我也不会感到惊讶。作者若能透过自身性格观察其笔下人物,且他本人的个性刚好与众不同,能隐约给人一种书中人物皆出自原创的感觉,那他无疑是个幸运的作家。

既然人物的行为举止应从角色身份出发,他的语言谈吐也不该例外。时髦的女人就该说时髦女人的话,站街的妓女就该说站街妓女的话,跑马赛的票贩子或是律师说的话都要符合自己的角色(这是梅瑞狄斯和亨利·詹姆斯的一点不足。他们书中的人物一张嘴就能听出是梅瑞狄斯和亨利·詹姆斯)。对话不宜时断时续,也不应成为作者高谈阔论的工具;应为丰满角色和推进故事发展而服务。叙事部分应生动、切题,除了清楚介绍人物动机和其处境之外不应占用更多篇幅,语言需简洁明晰,具备说服力;文字需简单易懂,保证一般教育程度的读者可以畅读。语言风格符合故事内容,好比剪裁得当的鞋子应妥帖合脚。最后,一部小说应该非常有趣。我虽把这点放在最后说,实际这才是关键核心,没有了趣味,其他品质便黯然失色了。小说的趣味来得越聪明就越好。“趣味”一词有很多含义,其中一条是提供消遣娱乐。然而把娱乐消遣当作趣味的唯一作用是常见误区。阅读《呼啸山庄》或《卡拉马佐夫兄弟》获得的乐趣和阅读《项狄传》及《老实人》没有差别。这些小说吸引人的点有所不同,但都同样正当合理。显然,小说家们依然有权利去思考那些人类永恒的主题——上帝的存在、灵魂的永生和生命的意义。即使他们同时谨记约翰逊博士的忠告:关于这些话题,再出现的言论要么不新,要么不真。当这些主题是故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决定了人物的塑造定型并影响其行为时,小说家只好寄希望于读者能对他们就这些主题的阐述产生兴趣——毕竟如果不讨论这些主题,书中的某些情节也就不会发生了。

然而,即使一部小说拥有所有我提到的优秀品质——这已经要求得够多了——形式的缺陷仍然会使小说无法企及完美这一目标,所谓白璧微瑕正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世上不存在完美的小说。一个短篇故事是小说的一部分,根据其篇幅长短,阅读时间大概在十分钟到一个钟头,故事围绕一个单独的、定义明确的主题展开,讲述一件或一系列密切相关的精神、物质层面上的完整故事,多一点或少一点都不可能。从这个方面来讲,我相信完美是可以被企及的,搜集一系列已经做到完美的短篇故事也不会是件难事。但是小说是种篇幅不定的叙事类作品,既可以像《战争与和平》那样涵盖诸多事件与角色,也可能如《卡门》一般短小精悍。为了让小说情节更具可信度,作者不得不陈述其他一系列相关的事件,而这些事件本身并不有趣。很多事件的发生通常要求有时间间隔,作者为了平衡作品,需要绞尽脑汁填补这些间隔。这些填补被称作“桥”。大多数作家听之任之,见“桥”就过,尽管多多少少都以技巧应付,但也敌不过这“桥”越过越无趣。小说家也是人,会受时代风气的影响。由于他们的感情与常人相比更加敏感,所以在风气消散后,其文字也就失去了魅力。举个例子,十九世纪之前,小说家不太关注景物描写,只一词一句的简单刻画就足够了;但当以夏多布里昂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学派开始引领文学潮流后,为写景而写景的现象变得越发流行。不过是一个人沿着大街走去杂货店买把牙刷,都非要加上作者对这一路经过的房子及店里卖的其他东西的描写。黄昏日落、墨夜星辰、没有一丝云的天空、积雪覆盖的山峰、黑暗无光的森林——都成了没完没了的写景素材。景致再美,无关主题:直到很久之后,他们才恍然发现,不管景物描写多么如诗如画,如果不是必需,即有助情节发展或阐明读者理应知道的事实之外,也便毫无意义。如果说这样的瑕疵只是偶然出现,那另一些问题却是与生俱来的。小说作品应满足一定的篇幅,作者的创作时间少则几周,通常多达数月,甚至偶尔要花费数年。作者的创造力时强时弱,有时只能依靠不懈的勤奋和一贯的功力才能写下去。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牢牢抓住读者的兴趣,堪称奇迹。

在过去,阅读之人重量而不重质,他们觉得既然花了钱就要读到足够长的小说。为满足这一要求,作者只好硬着头皮把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一并交付给印刷商。他们发现了一条捷径:在小说里插入其他最多看似合理甚至完全与主题无关的故事,有些故事的长度甚至可以被称作中篇小说了。关于这点,没有哪位作家比塞万提斯做得更理所应当。添写过多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唐·吉诃德》这部不朽之作中的一处污点,现在的读者更没有耐心阅读了。与他同时代的评论家曾因此加以抨击,于是他索性在这本书的第二部中删掉了这些冗余故事,反而让续集比第一部作品更优秀,令人不敢置信。但之后的作家并未从这件事里吸取教训(他们显然没读过那些评论),还是继续滥用添写的方法,以向出版商交出厚厚一本、可以卖得很好的小说。到十九世纪,新的出版方式给小说家们带来新的诱惑。按月发行的期刊给所谓的“通俗文学”腾出了不少篇幅,杂志也因此而大卖。因此,作家可以通过连载的方式发表作品,捞上一笔钱。几乎就在同时,出版商也尝到了把知名作家的小说按月刊登的甜头。作者按照合约每月上交一定篇幅的文字来填满一定篇幅的空白。如此一来,他们的作品变得更加散漫、冗长。从这些作家的坦言中我们得知,即使是个中最优秀的几位,比如狄更斯、萨克雷、特罗洛普等,都把按期按时被迫交稿视作一项沉重的担子。难怪他们总是扩写!难怪他们要加上那么多无关紧要的情节!想想一个作家面前横亘着多少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需要回避的陷阱吧,我并不奇怪为何最伟大的小说也是不完美的,我只震惊于它们的不完美之处竟然不多。

同类推荐
  • 苍茫青藏

    苍茫青藏

    西部军旅风情纪实文丛,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建设青藏的军人的生活,包括《生命亲禁区的保护神》、《一对军人夫妻和他们的儿子》、《情系天边那条线》等。
  • 大家小书:有琴一张

    大家小书:有琴一张

    资先生在这本书的前言提到,“在不同的契机中还不止一次为自己录了音,留下纪念。衰年自得,有忘年之乐。最近几年撰写回忆录时,围绕音乐生活的忆旧怀新不断涌现出来。于是接受出版社建议,在早已绝版的《锦瑟无端》小册子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内容,续成一本小书,雪泥鸿爪,以飨同好。无以名之,想起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六一’之中我得其三:书一万卷、琴一张、老翁(媪)一个,遂以《有琴一张》为名。”
  • 沙畹的译事内外

    沙畹的译事内外

    但小伙子对文字迷宫感兴趣,对埋在地下的历史感兴趣,一种偶然性把他推入汉学界,但没有谁能够再把他推出来。他迫不及待开始工作,在清朝驻法使馆参赞唐夏礼协助下,从中国的古老祭礼“封禅书”开始。翻译是两种文字的转换,而沙畹的翻译首先是探索,一边翻译,一边研究作者曾经参考过什么文献,利用过什么资料,其可靠性如何,然后他又去追踪那些文献,探讨其真实性,再将各种线路重新连接。难得的是在追索过程中,不用砸门撬锁,轻易将所有大门都打开了,所搜索出的资料的数量、宽广度,事无巨细,令人吃惊。你等着这个西洋小子闹出故事,谁知没有事故,且出手不凡,四年后已经注译了全书的一半,由基督教会主办的北堂印刷厂出版了。
  •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郁达夫散文》你怎能错过!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痛并快乐着

    痛并快乐着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资深新闻评论员白岩松将16年前出版、6年前再版,并已累计创下150万册销售奇迹的个人随笔集《痛并快乐着》第三次修订改版。新版《痛并快乐着》随书附赠怀旧别册《我的娱记时代》,全新收入数万字此前鲜为人知的系列深度访谈。采访对象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张学友、刘德华、林忆莲、草蜢、叶倩文、关淑怡、Beyond、刘以达等八位香港一流歌星。今天看来,实为不可再现的珍贵记录。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金牌主持人、著名评论员白岩松很少展露的另一面——资深爱乐人。“那时人们有耐心去聆听,感受到更深处的美”,白岩松以别册的方式装订成书,用音乐去记录时代,比文字更加真实。在图书的装帧及版式设计方面,新版《痛并快乐着》同《幸福了吗?》都做了重新调整,两本书仍旧延续“姊妹篇”式的呼应效果,极具成套珍藏价值。
热门推荐
  • 软萌巨星有点萌

    软萌巨星有点萌

    天赋,演技炸裂,被看好,被授予高度评价,看过她的作品便会期待她的未来,然而还是个孩子的她,突然遭遇不测,她离开了,彻底离开了,星光璀璨的地方还会再次拥有这样的未来巨星吗?八年后,一个看似软萌软萌,似乎还有些憨憨的年轻女孩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命运的蹉跎又将会给大众一个怎样的惊喜呢?安静,不争不抢,内向的性格,似乎没有存在感,但却又每一部作品都让人眼前一亮,这样的她适合娱乐圈的生存法则吗?
  • 隔壁邻居你超甜

    隔壁邻居你超甜

    1V1双洁,你们要的夏友灵和叶修洁来了,从学霸追来的小可爱们,紧紧抱住不要松手,一句话简介:从头甜到结局。男主版简介:叶修洁深爱着夏友灵,夏友灵……好像知道,但一直不敢承认。没办法,谁叫她天生又怂又霸道,更可怕的是,怂占了九分,霸道只占了一分。要不是叶妈妈鼎力相助,她这些年早就被叶修洁五马分尸了。但这却一点都不妨碍他喜欢她,他爱她,爱的很小心翼翼。“叶先生,你是怎么做到看自己喜欢的女人和别人谈恋爱还面无表情,波澜不惊的?”叶修洁眯眼,眼睛里藏着笑。“她注定是我的老婆,我孩子的妈,她……逃不掉的。”女主版简介夏友灵和叶修洁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郎才女貌,占据了所有的天时地利人和。但很蹊跷,他们两个竟然没有在一起?这可让围观群众操碎了心。群众A:叶修洁那么优秀,长得又帅,身边又没有那些莺莺燕燕的白莲花,身为他的小青梅你难道就没有一点动心吗?夏友灵:我这颗凡人的心不敢动。群众B:为什么啊?夏友灵:你也看到了,他太优秀了,我……配不上他。这最后一句,听起来倒像是真心话。群众A忍不住了……“你个傻子,你难道看不出来他也喜欢你吗?”这是两个互相喜欢的人修炼爱情的故事,一个字总结:甜!甜!甜!
  • 清浊向恶而战

    清浊向恶而战

    30年前的一对婴儿,30年后的一场报复,黑与白的挣扎中,明?君是否还能抱有初心,至暗而明...
  • 清酒调

    清酒调

    我是扶苏子晴,九天的仙,不知苦楚,不懂爱恋,直到遇见了他,几番泪下,方知这爱恨滋味!她是我南宫清羽的梦中人,双瞳剪水,天真无邪,我虽冰冷如羽,可我愿意倾尽我温柔,只要你在我身边!冷漠专断的九殿下啊,我曾以为你就是蓁儿的全世界,你既知我夜夜流转在你的床头,可为何就是不愿再多看蓁儿一眼!她是我的苏小饮,那个爱吃樱桃的小仙,我公子少昊愿护你生死,抚你离愁,只要你说带你走,此生,我绝不停留!
  • 雇主大人要续约

    雇主大人要续约

    【1V1双洁巨甜】木萧萧重生了,遇到的是大狼狗。什么?租我?“签了,记住,你是我租来的,我是雇主。”她乖乖点头签字,瞬间开挂,女主光环绽放,浪的风声水起,网游大神,接拍广告,出唱片,被知名导演找去当女主角,还有吻戏,男主角是谁?于是,大狼狗突变霸道小奶狗,手撕协议,拿出红本本,露出小撩牙:“签了签了,我要续租,租一万年。”木萧萧:“时间是不是太长了。”向凌辰:“我爱你疼你宠你一万年。”“那我做什么?雇主大人!”“等宠!!专业做你的小舔狗。“
  • 吞噬就超神

    吞噬就超神

    开局一人一狗,故事全靠编。“吃掉一条雪原狼,获得‘怒嚎’技能,震慑+1”“吃掉一只火眼鸡,获得‘飞翔’技能,火眼+1”“吃掉一条黑角蟒,获得‘风暴’技能,抗毒+1”……“吞噬一只浴火凤凰,获得‘天火燎原’技能,威严+1”“吞噬一条雷霆巨龙,获得‘雷霆咆哮’技能,威严+2”……“吞噬一名武修者元神,获取全部修为…”一个地球吃货带着一条狗来到异界大陆,获得吞噬系统,开始了吞噬之旅。整个大陆顿时陷入一片恐慌……
  • 冷情王爷的小医妃

    冷情王爷的小医妃

    没想到,爬山不小心掉下山崖,却成了花轿上的新娘传言新朗是病魔缠身,中怪病,不久将于不在人世的,战神王爷成亲后,不受待见,两人各自为天,自由生活没关系,不待见就不待见,凭自己的医术相信也能好好在这里生活从没想过与无缘的夫君有什么关系然而在生活中,相互碰撞中又会出现怎样的缘呢?精彩片断一:“怎么,你希望是谁??歌很好听,你是在想情人吗?”南宫煜又是冷冷一句。不知为什么?想到她的歌声里的歌词,像在思念着谁,想着谁时,心里有点不痛快,随口就说出这句话!“啊?什么?哪里有呀?那只是我们那流行的歌曲。。”艾微一急,也脱口而出,才发现说错话了,马上闭嘴。但也来不及了,因为南宫煜听到了。精彩片断二:南宫煜却面无表情,突然靠近艾微,伸手揽住她的肩,俯身在她的嘴角轻轻一吻,妖孽的俊颜突然一笑“她怎样,关我何事?莫非爱妃吃醋不成?”“呃,你,,你怎么,,你才吃醋呢”显然艾微被吓了一跳,她怎么也没想到,好好的,那妖孽会突然吻她,还说什么她在吃醋?精彩片断三:“去就坐吧”艾微刚想回应,就被南宫煜拉着走到了相应的位置上,而南宫云跑过来,却不满地跺了跺脚,说了句“哼,二哥,你什么意思嘛,我刚来,你就拉着二嫂走,非跟我抢吗?”艾微听到南宫云那小孩子气的话后,哭笑不得!而南宫煜更是满头黑线,脸色阴沉,这丫头说什么呢?他用得着抢吗?是她来抢才对吧?艾微本来就是他的王妃,不该呆在他身边吗??南宫澈此时也站在那,却哈哈大笑起来,走到南宫云身边,故意戏谑道:“云儿,你别不自量力了,想跟二哥抢人,你还不够水平,应该再去修练几年后再来!到那时,说不定还有可能沾一点边。。。亲们,喜欢的动动手指,收藏一下,慢慢关注咯期待有你的参与哦。。。
  • 爆笑穿越妃:王妃爱爬墙

    爆笑穿越妃:王妃爱爬墙

    【推荐新文,一山不容两魔王】沈沐沐本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一朝穿越到古代当了王妃。千方百计逃了好几次都无果。不急,她有计。得知某爷的侍卫跟了他十三年,觉得他们俩是情深,发誓要帮侍卫把某爷骗倒。结果自己差点被某爷骗倒。逃走两年后还是被无良师父送回某爷身边,事后某女望着春风满面的某爷说到。“爷,我发现两年不见。你瘦了。”某爷挑眉轻笑。“哪里瘦了!”“禽兽了!!
  • 尤·奈斯博:奥斯陆三部曲(共3册)

    尤·奈斯博:奥斯陆三部曲(共3册)

    本套书为北欧悬疑小说天王尤·奈斯博扬名巨作,分别为《知更鸟》《复仇者》《五芒星》。
  • 异界机械召唤师

    异界机械召唤师

    李晓飞:我是一名废柴大学生,被奇怪的人送到了异世界东风:喂,晓飞,炸鸡怎么还没端上来?李晓飞:吵死了,没看到我在做自我介绍吗?喀秋莎:自我介绍?猛禽:哈,大家好,我就是这个世界的正义使者…李晓飞:好的,就到这里猛禽:喂东风:好了好了,快把炸鸡端上来吧喀秋莎:还有伏特加舍尔:唉,无可救药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