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从银杏树林和燕子一起瑜伽长谈之后,没有特别的事情,灵溪都窝在她的古墓小屋里读燕子的日记和读书笔记,这是燕子和灵溪之间独特的交流方式,这个习惯已经很多很多年了,也许将会是一辈子。
这些天来,读着燕子的日记和读书笔记,灵溪更加坚定了一个想法:每个人都是复杂和多元的,表面的云淡风轻并不代表内心就没有波涛汹涌;人生无论到什么阶段永远都存在困惑;对于一个对生命拥有无限好奇的人来说,自我探索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
燕子日记“关于自我”,灵溪看到了:
““自我”好像是一个被大家过度重视的名词。大家都会觉得如果一个人连“自我”都没有了,那还有“我”吗?对于自我迷失的恐惧会不会是跟自我存在感,自我价值感联系在一起的东西?我们都需要被认可被需要。
就像表妹说的:“大四马上要去实习了,事情很多,人很多,大家意见会不统一,想要待在单纯一点的环境,不想要被同化。”她说的被同化是不是就是自我的消失?忘记了自己在她那个年纪有没有过类似的想法,但现在的想法是:只要自己坚持的是真、善、美,跟别人一不一样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过得坦荡和愉悦,有没有自我那又有什么关系?
有人说自我和思想是一堆过往经验和记忆的总和,那么它也就相当于是在旧时光里别人为我们编织的一个无形的巨型精神牢笼,人活着,一定要把自己放进那个老旧的牢笼里挣扎一番,痛苦一番才能证明自己真实深刻地存在过,活过吗?自己的生命,只要自己认可,别人觉得你有没有自我,有没有思想,有没有固定的姓氏,那又有何相干?……”
燕子日记“关于深情与薄情”,灵溪看到了:
“什么样的情才能叫做深情?念念不忘?飞蛾扑火?……
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深情的人,可一想到对于自己深爱的那些人,自己好像什么也没能为他们做,于是又觉得自己是这人世间最薄情的人。
有时候会想,自己收受着这人世间最深厚和广阔的爱护和温暖,而自己什么也没有付出,愧疚最深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不配活着,会认为自己死后是可以心甘情愿地下地狱的。
有时候还会想自己会不会是那个享受着最浓厚的深情然后最薄情的活着的人?有可能,看得到一个极端的人,一定也是去过另一个极端的人……”
燕子日记“关于努力和遗憾”,灵溪看到了:
“什么样的努力才叫竭尽全力?什么样的人生才叫没有遗憾的人生?努力就能无憾吗?无憾是心安吗?不忘记就是不辜负吗?
在有的感情里希望自己永远都不要心安,希望自己时时想起都能感觉到那一阵阵锥心的痛。
从小就听过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可事事如意了就能没有遗憾吗?不尽然,那可能就是太完美的遗憾了……
太多想要报的恩,好像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不留遗憾……”
读罢这些,灵溪对燕子的了解深了一重,对她的心疼也添了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