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里,燕子积攒了一天可以肆意挥霍的闲暇,于是独自一人驾车来到了一方山高水长的陌土,燕子曾说她喜欢陌生,陌生的人,陌生的地方,因为陌生里有自己,有自由。
燕子觉得人生的自由像是从乘坐公共交通切换到自驾,可以自己决定终点、速度和方向。
燕子最喜自驾游没有目的地,因为喜欢和不喜欢都极纯粹,来和去都极自由。一个人一旦带上了欣赏美的眼睛和放空的心灵,美和惊喜总会不期而遇。
出发几个小时之后,不知不觉间燕子驱车来到了一静谧的山间,沿着蜿蜒的山间公路徐徐攀援而上,燕子将车缓缓停靠在了一放眼四周尽是水墨画的山尖小平台上。期待地推开车门,雀跃地迎出来,欣喜地张开双臂、静静地闭上双眼,得偿所愿地与山间清爽的风、冬日里怡人的暖阳撞了个满怀,愉悦非常。
风景里的一切都那么新,带给燕子的感官觉受也都是新的,视觉是新的、听觉是新的、甚至连嗅觉都是新的。
然而,人性是复杂的,人们大都喜欢猎奇,追求新鲜的人生体验。但人们又都是恋旧的,新风景里,依旧心心念念着曾经与自己有过灵魂共震的旧人,新岁月里,恋恋不忘那些深藏心底的旧时光。
燕子也一样,喜新也恋旧,新的旅途中随身携带的不是别的,是灵溪多年前写下的已泛黄的日记本。随着旧书页一页页被翻开,沉甸甸的旧时光一点点恰如其分地融入了新的风景里。
灵溪很多年前在日记本里写到:“如果你是一巨石,有一座梦想的高山,那我愿是你的西西弗斯,为你托底的次数永远比你跌落的次数多一次。”
灵溪的文字一贯如此,犀利、决绝、深刻。希腊神话里西西弗斯的故事从小到大已经听过太多次这个故事了,听过了各种各样的解读,但无论解读如何迥异,无一例外的都带着浓浓的悲剧色彩,没有太多新意。直到看到灵溪这一小段话的那一刻,燕子觉得这个故事在她的心里它才是活的,是燕子认可的,它从悲剧变成了喜剧,不仅没了之前那股子浓浓的绝望感,好像还被赋予了强大无比的精神力量和浓浓的深情。也许希望还是那么少,绝望还是那么多,但是燕子好像看到了画面中的西西弗斯心里满满的“我愿意和不放弃”。燕子想生命对生命最坚定、最浪漫的支撑莫过于此了吧。
燕子翻开自己的日记本写下了一小行字“愿我们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斯,有梦想,有力量;愿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自己的西西弗斯,被支撑,被寄予希望”。
回程路上,身边的人和事一桩桩一件件都往燕子脑子里新的“西西弗斯”的形象聚拢,简单理了理,竟然有那么多西西弗斯似的人如此真实的存在着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