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4800000023

第23章 宋元(2)

杨业被押至辽朝金殿,萧太后亲自为他松绑,并以高官厚禄为诱饵,力劝杨业归顺,杨业誓死不从,绝食而亡。萧太后甚为感动,下令厚殓杨业,并将他的遗体送回宋朝。而后来奸人潘美也因有人告发而被朝廷处死,并遭万世唾骂。

寇准犯颜直谏

宋太宗时寇准来到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参加京试。监考官员对寇准的文章非常赏识,呈交宋太宗亲自审阅。太宗虽然也赞赏寇准的文章,但是又觉得他只有十九岁,只怕会意气用事,决定殿试时好好考考他。殿试开始前,赶考的进士们都非常紧张:有人求菩萨告神;有人紧张得来回踱步;还有很多年轻的进士听说皇帝不喜欢年轻人,惶恐不安;只有寇准一言不发,镇定自若。殿试开始了,太宗故意刁难寇准,而两旁大臣看到寇准如此年轻,都斜着眼睛看他,一脸不屑。寇准单刀直入地问太宗:“寇准斗胆请问万岁,殿试和年龄有关吗?”一语既出,全场哗然。宰相大骂寇准不知礼数,太宗也一脸不悦。寇准没有畏缩,坚持说出自己的观点:选拔人才应当以才能为主,不能以貌取人、以年龄为准绳。太宗一听,开始赏识他了,但是宰相却认为此人不可重用。太宗犹豫了一下,用心良苦地安排寇准先到宰相的老家去做个县令。

寇准新官上任,一身普通老百姓的打扮,为的是体察民情。他来到了一家茶馆里,听到茶客们在议论宰相的侄子仗势欺人、无恶不作,民愤很大。就在这时,茶馆外突然传来女子的求救声,寇准跑出去一看——一个女子正跪在一个衣着华丽的富贵少爷面前求饶。原来,这少爷就是宰相的侄子,正在强抢民女。寇准非常气愤,当场派人将恶少缉拿,带回官府。恶少非但不知错,还趾高气扬,搬出宰相吓唬人。寇准不畏恐吓,命令衙役重打恶少四十大板。宰相得知此事后,向太宗告状,太宗不但没有怪罪寇准,还指责宰相姑息养奸、咎由自取。自此,宰相对寇准恨之入骨。而寇准因不畏权贵被调到朝廷,加封为枢密院(掌管军事机密、边防的最高国务机关)学士。

这一年,全国气候炎热,很多地方遇到了大旱灾,老百姓饿死无数。太宗下令朝廷拨款,救济灾民,但是,诏书下达了多日,救灾物资却迟迟未到,寇准据实禀报,太宗立即派人去查个明白。原来,宰相手下的一个官员为了讨好上司,挪用了救灾银两,正在为宰相建造一座豪华的私家花园。宰相听说此事是寇准告发的,更加愤恨,恶狠狠地说:“旧恨未了,又添新仇!”而此时的寇准正紧锣密鼓地派人调查,很快整个案情他了如指掌了,但是,他又无权立即采取行动,只能见机行事。

太宗在文武百官上朝时因旱灾而自责,宰相却在一旁阿谀奉承,说:“大旱是天象上所显示的,人是不能违抗天命的。卦象上说,近来刁民犯罪的越来越多,这次大旱是上天惩罚这些刁民,警告他们要奉公守法。”寇准早已忍耐不住:“依我看,天之所以大旱而导致百姓大难,是因为朝廷法度不平,大臣中有贪赃枉法的,皇上没有严厉惩罚,因此才惹恼了上天。”此语一出,满朝文武皆大惊失色,太宗也愤而离座。正当大家对寇准议论纷纷的时候,太宗又压着怒火从殿后走了出来,质问寇准何出此言,寇准将宰相的事公布于众。太宗大发雷霆,将宰相押入大牢。

不久,太宗因宠爱一位新得的妃子,连早朝也不上了,大臣们都无计可施。一天,寇准听说太宗正陪着妃子在御花园赏花,便气冲冲直闯御花园,质问太宗为何不去上朝。太宗颜面尽失,扬言要处死寇准。寇准不为所惧,力呈治国之理。太宗突然哈哈大笑,原来他是故意这样的,实际是考验寇准是否像人们传言的那样敢于直言进谏。太宗说:“有了你,我真好比唐太宗有了魏征一样!”

晏殊求换试题

北宋时,一个竹篱笆围成的院子内,有几间瓦房被绿树环抱着,屋内传出一阵阵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只见教书的老先生停止朗读,放下课本,一脸笑容地和孩子们猜起了谜语,孩子们拍着桌子叫好,只有晏殊还在看书。孩子们一连猜出了几个简单的谜底后,就遇到难题了,硬是把晏殊拖了过来。由于晏殊平时对周围事物观察仔细,不少谜底都被他一一揭穿,获得了老先生的连连称赞。

一日,老先生向自己以前的学生、奉旨巡察抚州(治今江西抚州市)的王大人推荐晏殊,称这孩子聪明绝顶、才识过人。王大人听说有这等人才,马上约见晏殊会试。他们在官府花园谈诗作文,甚是投机。王大人见晏殊这么小年纪已能熟读史书经典、背诵古诗名句,非常高兴,只有他朋友的儿子阿元在边上有点心生妒忌。王大人想试探晏殊的创作能力,让他看景作词一首。想不到,晏殊只观察一会儿,便吟出被世人称绝的《踏莎行·晚春》,令王大人实在佩服,阿元则自叹不如。王大人回到京城开封(今河南开封市),急忙向宋真宗禀报此事,说是在江南发现神童一名,能熟读史书、精通诗文。宋真宗正想招募各种人才,听说后非常高兴,马上下令让晏殊参加开封的科举考试。

开考那天,老先生亲自送晏殊到考场,嘱咐他说:“今天的科举考试不同寻常,他们不但年龄比你大,而且有的已是考场的老手,但我相信你的能力不亚于他们,考出你的真本事来!”晏殊连连点头称是,进了考场。这么个小孩进入考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王大人首先宣布考场纪律,随后发卷答题。阿元打开试卷、看到题目后,不由得一阵紧张,心想怎么又是《晚春》,上回我就没古代人物画像有答出来,但他转念一想,如果把晏殊的词稍作修改,岂不成为佳作名篇,可以轻易搏取功名?阿元高兴得笑出声来。

这时,晏殊也打开了试卷,他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定神一看题目的确是《晚春》。晏殊高兴得心跳不已,他想这是多么难得的好机会,我只要把作过的词填上,一篇佳作不就出来了吗?这既不是作弊,又能保证取得好成绩。晏殊想到这里,眼前浮现出激动的场面:锣鼓喧天,鞭炮震耳,他头戴官帽,胸佩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向乡亲们频频招手,好不得意。突然,晏殊耳边响起了老先生的声音:“孩子,你的成绩来得真实吗?做人的基本准则是要诚实,要是自欺欺人,即使能换来好成绩、得到金榜题名的荣耀,也摆脱不了良心谴责。”晏殊感到一阵脸红,马上提笔在试卷上说明原委,请求皇上重新出题,随即交给监考官王大人。众考生以为晏殊已答完试题,不由得大吃一惊,晏殊连忙解释了一番。宋真宗非常赏识晏殊这孩子的为人坦诚,便亲自给他出了试题。

几天以后,发榜的日子到了。但张榜名单中竟有临场作弊的阿元,却没有晏殊的名字。后来,宋真宗很关心晏殊的考试,问王大人晏殊考得如何?王大人不敢妄论,推说皇上亲自出的题,还得由皇上钦定。宋真宗看过晏殊的试题,大为赞赏,当即封晏殊为少年进士。

范仲淹信守诺言

在北宋时的三思书院里,少年范仲淹正在苦读。他出身贫寒,只能靠喝粥度日,但功课却非常出色,所以深得书院李先生的赏识。这位李先生,是一位知识渊博、精通阴阳五行的术士。他长期研究炼金术,劳累过度,最终吐血而死。临死之前,他交给范仲淹一个包裹,包口用火漆封得严严实实,还加盖了印章,托付说:“这里面有一张祖传的炼金秘方,我托你代为保管,等见到我儿子时交给他。”范仲淹郑重地答应了。

范仲淹料理完后事,就进京赶考了。一路上,他并没有注意到一个戴斗笠的跛脚人一直尾随着他。走到荒无人烟的郊外时,跛脚人突然从草丛中窜出,手持大刀逼迫范仲淹交出炼金秘方。范仲淹装糊涂,跛脚人大笑:“我亲眼看见先生将一包白金和祖传炼金秘方交给你!”边说边摘下斗笠,范仲淹这才发现这人竟是自己的同窗。原来那天他在门外偷听了先生的临终遗言。范仲淹趁其不备,拔腿就跑,跛脚人紧追不舍。最后,范仲淹被逼到了悬崖边,眼看就要被跛脚人抓住了,范仲淹毅然跳崖。也许是命不该绝,范仲淹恰好被挂在悬崖峭壁边的一棵大树上,幸免于难,当时他手里还紧紧地攥着那只包裹……

大难不死的范仲淹来到京城。一日,他目睹得宠的宫廷宦官李太监欺压百姓,非常气愤,说了几句公道话,谁知居然遭到毒打,差点丧命,幸而被王大人遇见,讨个人情,将他救了下来。王大人见范仲淹伤势严重,便把他带回家中疗伤。两人一见如故,很快便成了“忘年交”。一次闲谈中,范仲淹惊奇地发现王大人竟然是已故先生的同乡,而且还是情谊甚笃的儿时好友。有了这一层渊源,范仲淹便把先生所托之事告诉了王大人。

京试发榜,范仲淹高中进士,王大人设宴为他庆功。而此时,跛脚人也投靠了李太监,成了他的心腹。跛脚人将炼金秘方一事告诉李太监,并说起范仲淹。李太监恍然大悟,立即直奔王大人府上。李太监一见范仲淹,发现他竟然是自己曾经毒打过的那个人,非常尴尬,也就少了客套,开门见山地说:把炼金秘方拿给我,保你一辈子荣华富贵、享用不尽。范仲淹一口拒绝:“我并不知道什么炼金秘方,只有一个包裹,那是受先师之托,替他的孤儿保存的。”李太监无计可施,愤然离去。

李太监无功而返,怒不可遏。跛脚人献出一计: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深夜,一黑影窜进范仲淹的房间,偷走了包裹。拿到包裹的李太监欣喜若狂,不料跛脚人却抽出一把匕首,直刺李太监的胸膛……跛脚人打开包裹一看,里面竟是一团破布,他一下怔住了。就在这时,侍卫们闻声冲了过来,捉住了跛脚人。原来范仲淹早就料到李太监会出此下策,所以预先就将包裹调换了。

过了几天,有一个自称是李术士儿子的少年来到府上投靠王大人。范仲淹喜出望外——先师的遗愿终于可以实现了。范仲淹回忆起先师临终前的情景,那少年立即追问:家父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王大人立即让范仲淹转交遗物。范仲淹迟疑了一下,取出包裹交给那少年。

当夜,那少年悄悄来到书房,将包裹交给王大人。王大人得意忘形地大笑:“我终于如愿以偿了!李太监只知蛮干,最后自取灭亡;我巧用计谋,神不知鬼不觉地就将秘方拿到手,范仲淹那小子还蒙在鼓里呐!”话音刚落,门“砰”地被踢开了,范仲淹出现在门口,怒斥道:“真想不到你连好友托给孤儿之物也要豪夺!”不料,王大人却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同乡、好友、李术士的儿子……这一切全都是他精心策划、瞎编乱造的。范仲淹这才明白:自始至终都中了王大人的圈套了!但是,除了愤怒,他还有一丝庆幸……王大人急切地打开包裹一看,里面竟是一些杂物。范仲淹也哈哈大笑起来,说:“你的计划确实天衣无缝,只可惜你求物心切,最后一步棋下得太仓促了!但凡为人子者,听闻家父去世,当会嚎啕大哭,可这自称恩师儿子的少年却毫无表情,反而立即追问有无遗物,这怎么不让我起疑心?!”王大人颓然瘫倒在地。

三年以后,范仲淹信守诺言,历经艰辛,终于找到了先师的儿子,将珍藏的包裹亲自交给他,那包裹上面,当年的火漆和印章纹丝未动。

王旦宽以待人

北宋时,真宗皇帝封王旦为本朝宰相,主持中书省,封寇准为枢密院(掌管军事机密、边防的最高国务机关)副使。寇准非常不服气。原来寇准认为王旦不论才学还是忠心,都不及自己,官位居然在自己之上。他越想越气,决定杀杀王旦的锐气。手下李大臣想出一个办法:他发现中书省起草的一篇公文在格式上有不妥之处,如果皇帝知道了,一定会勃然大怒。果然,当寇准把公文呈给真宗看时,真宗怒不可遏,当下严厉地批评了王旦,并下令将中书省所有大小官员的俸禄减半。中书省的官员得知此事乃寇准所为,都非常生气,决定找个机会出气。但王旦的心态却异常平静,他开导手下官员:“不管别人做了什么,毕竟先错在我们。公文的格式不对,我们难辞其咎,今日也算是个教训!枢密院将此事告知陛下,也是为我们好!”

王旦的这番话传到了寇准的耳朵里,他有些后悔了。不久后的一天,中书省的官员发现枢密院送来的公文也出现了错误,大家都非常高兴,终于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但王旦却严厉地斥责他们:“把公文退回去!让他们修改好了再送来!”大家只好作罢。寇准拿到退回的公文,感慨万千,后悔不已。他第一次深深认识到自己确实不如王旦。就在这时,李大臣来访。寇准将公文一事告之李大臣,李大臣却认为王旦这是别有用心。随后,他说起另一件重要的事:寇准的五十岁寿辰很快就要到了,李大臣已经为他筑好了寿棚,只等寿辰一到,即可大宴宾客。寇准有些推脱,但李大臣执意坚持。寇准只好答应,但一再吩咐不可太过奢靡。当晚,寇准夜不能寐,决定第二天登门拜访王旦,负荆请罪。王旦一见寇准,非常意外,两人一番谈话,很快冰释前嫌。

寇准的五十大寿到了,寿棚内张灯结彩,人头攒动,场面非常浩阔。王旦带着寿礼拜访,寇准热情地迎接。旁人见此情景,便对寇准说:“寇大人当初因小人谗言与王大人有不快,如今冰释前嫌,真可谓我朝一大喜事啊!”边说边看了一眼李大臣,似乎意有所指。寇准面有愧色地说:“是啊!我老糊涂了!”李大臣顿时脸色铁青,自言自语道:“好你个寇准,过河拆桥!你不仁,休怪我不义!”

第二天,他上奏真宗,说寇准做寿竟筑起寿棚,大宴百官,扬言要和皇帝攀比!真宗一听,大怒不止,扬言要严惩寇准。所幸的是,真宗的贴身太监与寇准私交甚好,他立即将此事告诉寇准。寇准惊慌失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太监给寇准出了一计:地方官有大有小,若能当上有权有势的节度使(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也不比在京城做官差!依我之见,你立即写信给宰相王旦,请他在皇上面前求求情,让你担当节度使之职。寇准想了想,说:“我一心报国,有权有势倒非我所图,只是节度使一职更能施展我的才华。”于是,他快书一封,送给王旦。始料不及的是,王旦的回信却是:“将相的职务,岂可靠私情求得?!我身为一朝宰相,决不受私人之托!”寇准颓然地倒在座上,一蹶不振。他想起李大臣曾说王旦别有用心,于是怀疑上奏之事乃是王旦所为,便更加咬牙切齿。

寇准万万没有想到第二天上朝,真宗竟然下令封他为武胜军节度使,且享有“宰相”之名,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宗告诉他:是王旦极力推荐的。寇准“啊?!”地一声,回头看看王旦,王旦正微笑颔首,寇准羞愧地低下了头。王旦说:“我不是因为私情才举荐你,而是因你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四年后,王旦重病在身,无法料理国事,就举荐了寇准接替宰相一职。寇准非常敬重王旦宽以待人的高尚品行,每天上完朝,都到王旦的床前问候。

司马光说谎受责

同类推荐
  • 草原王国吐谷浑(七)

    草原王国吐谷浑(七)

    吐谷浑在科技方面,如冶金、(河历,如青海省境内黄河上游的大母桥)、筑城(吐谷浑四大戌城、青海都兰香日德白兰古城、海南共和优俟城等)、育马(青海骢、舞马)等方面很有成就,风姿绰约,一睹真容,仪态万千,灵气十足,遗世独立,昔今仍然。据朱世奎先生《册府元龟》《五代会要》《隋书》《新旧唐书》《资治通鉴》《水经注》等汉文典籍,和国内外学者有关的研究资料,以及笔者在白兰等地及黄河谷地田野调查所得,仅就吐谷浑人在立国350多年中,对科技方面的贡献,粗线条的评介,引起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
  •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全世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无穷无尽又无处不在,它耐人寻味且令人陶醉。文化孕育了大千世界,并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在人类文化漫长而辉煌的进程中,至今还存在着众多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它们所散发的神秘魅力,像磁石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破译和解析这些文化谜题,不仅能启迪我们的智慧,传承和普及人类文化的精华及其有关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锻炼思辩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厘俸:傣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厘俸:傣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厘俸》是一部叙述古代英雄海罕和俸改之间的战争的史诗,展示了从原始社会解体到奴隶制初期傣族先民广阔的社会生活。当傣族先民进入“英雄时代”以后,创造了剩余的生活资料,私有制观念和私有财产的产生和存在成了可能,阶级分化出现,随之而来的便是无休止的掠夺战争。战争的起因和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对方的财富包括妇女。海罕的妻子被俸改所掠夺,为了夺回爱妻,海罕和桑洛的联军包围了勐景罕,天上的天神也来帮助海罕攻打俸改,经过旷日持久的激战,海罕打败了俸改,夺回了爱妻。力量和勇敢成为这个时代的道德风尚,形成了整个社会崇尚武功赞扬英雄的风俗。
  •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本书论述了推动宁夏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措施、科学方法以及如何促进宁夏文化建设跨越性的发展,体现了宁夏文化建设方面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宁夏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热门推荐
  • 诡墙

    诡墙

    九天之上,可是神仙?九幽之下,可有鬼魂?一场大火之后,尘锋睁开双眼,却发现三年已过,时光流转,总是在无声无息中改变着什么,尘锋便是其中之一!我可是我?我所想,可是我所想?我所做,可是我想做?那幕后的窥视者,那墙后的掌权者,你们又意欲何为?此刻将至,一切都已准备就绪,诡墙对面的观众,享受大幕拉开前的…片刻愉悦吧!
  • 刀神战尊

    刀神战尊

    星辰征途,只为战最强者!刀为魂,战为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婢女皇妃

    婢女皇妃

    正剧版她身负细作之命,深入虎穴,步步为营,苟且偷生。从深宫六院最卑微的婢女到冠宠六宫最高贵的皇妃。她行的谨慎,做的小心。一次意外,让她得遇命中良人,却也由此踏上不归路。是与心爱之人双宿双栖,还是继续背负国家使命,以一己之命求得半世太平。且看一代婢女皇妃,覆手天下。恶搞版唉人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细作,出征未捷身先死。没等执行任务,就被半路截杀。为了报恩,只能做贴身丫头。是别人非要喜欢自己,为什么要无情把人家逐出府?叹人家长得漂亮也是错,报恩救主,不幸被俘。还要当别人的六房小妾?还要和妓院花魁学习驭夫术?难道皇宫里面有妓院?呜~呜~人家只不过是错认皇上,和皇上完了一回过家家吗!为什么又是夜黑魅影飘啊飘的吓人家?又要和下毒高手斗智斗勇?还要抢人家的夫君?哼皇上視女人如衣服,奴家可是身怀几重绝技。为了怕皇上辛苦,奴家决定:不做妾,要做就做您的正牌皇妃。专职替您收衣服。
  • 美漫世界的武者

    美漫世界的武者

    沈浩跑步摔了一跤,就穿越到了二战时期,成为了美国队长的战友,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当天睡了一觉,他又穿越了,成为了吞噬星空罗峰大佬的弟弟。沈浩懵逼的表示:还有比我更草率的穿越者吗!ps:本书漫威世界+吞噬星空=相辅相成
  • 超神教育家

    超神教育家

    在华夏一处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位大城市来的支教老师。他的每一个学生都天赋异禀,音乐神童,数学天才,超级黑客,少年神医,格斗高手……都是他教出来的学生。在世人眼里,他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而他却说:“我只是一名支教。”
  • 易童子问

    易童子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发皇后

    白发皇后

    她----一个倍受冷落的公主替代妹妹和亲远嫁。他----一个年轻有为、睿智英明的帝王却为了一次欺骗而涂炭生灵。谁是谁非,谁能知晓?紫彤---卑微如我,但我从来没有要求太多,为什么却一次次受到伤害?难道这世人真的没有爱我、惜我之人?南宫天龙:平生最憎恨别人的欺骗,而你偏偏犯了我的大忌。每次看到你如水的双眸总让我止不住为你心动,可心中总有声音提醒我,你曾经欺骗我,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看到你伤痕累累我也心痛不已,多少次想放下前尘往事,携手相伴,可结果偏偏事与愿违。。。。。。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入,60775340,此群已滿。感謝倩倩幫偶建了二群:53573510,喜歡的朋友請加入這個群。
  • 叶剑风云

    叶剑风云

    江湖有四大家族,叶剑風云。叶,叶家。十剑的拥有者,久无人在江湖出现。剑,藏剑。任何人都可以从剑陵取走藏剑千年所铸之剑,如果你能够带走。風,風家。風家都是疯子。皇族曾杀風家一人,風家屠城灭国。云,云家。唯一身处朝堂之上。千年历史如此流传。白驹过隙。如今:十剑遗失,藏剑凋零,風族诡谲,云家可否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