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5000000037

第37章 清朝(5)

《老残游记》系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刘鹗(1857—1909年),字铁云,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刘鹗知识广博,精于算学、医学、水利,做过官,创办过实业。1900年,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太仓粟(京师官方谷仓里的粮食)为俄兵所据,刘鹗向联军以低价购得的太仓粟赈济饥民,结果被控私购太仓粟,流放新疆,最后死于迪化(今乌鲁木齐)。《老残游记》共二十回,作品通过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在山东行医时的所见所闻,暴露了当时官场的丑闻。尤其是对所谓的清官,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认为他们是实际上的酷吏。小说的结构较为松散,但有些片段写得相当成功。全书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韵昧。写景自然、逼真,有鲜明的层次和色彩,可以当作一部优美的散文来读。

该书的写作动机很值得一提:在义和团乱后,京中有沈虞希与连梦青二人,与天津日日新闻的方药雨为好友,一天,沈虞希偶将朝中事告知方药雨。方氏将其披露于报端,清廷获悉后震怒,严办泄密之人,且株连甚广。沈氏被逮杖毙,连梦青仓皇遁走上海。连氏到上海后,无以为生,勉强以卖文糊口。刘鹗有心资助他,因此写小说送他,以增其稿费收入。写作的动机虽然是为助人,但时值乱世,国事糜烂不堪,加上自身事业的失败及政治理想的幻灭,《老残游记》实际上也成了他个人的情感的寄托。刘鹗曾在书中自叙道:“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国家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宗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洪都百镰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老残游记》的影响巨大,鲁迅先生评其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也因内容丰富,意蕴深邃,该书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发行,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

中国第一所外国语学校

1842年《南京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时,“大清帝国”很难找到一个熟悉外语的人,因此经常受外国侵略者的欺骗、蒙蔽。1861年恭亲王奕沂等上奏朝廷,请求北京设立一所外语学校,培养各种翻译和外交人才。于是1862年8月在北京开设了同文馆,聘有外籍教师。

学校创办时,只招收英语、法语和俄语三个班,每班10名学生。后来又增加了德语班和日语班。1867年增加了两个学科:天文和算学。后来在以学习外语为主的基础上,又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医学等课程。同文馆学生最多时有120多人。1902年,同文馆合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译学馆。

扬州八怪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扬州有一批卖画的怪画家,他们的画风奇异,打破“正统”派摹古、追求笔墨形式的桎梏,新意迭出,而他们的思想行为也超脱于常人常理,因而后人称他们为“扬州八怪”。“扬州八怪”具体指哪八位画家,历来说法不一。《天隐堂集》记载为:郑燮、金农、高凤翰、黄慎、李蝉、边寿民、杨法、李方膺。《古画微》记载为:李方膺、汪士慎、高翔、边寿民、郑燮、李蝉、陈撰、罗聘。《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记载为:金农、郑燮、黄慎、李蝉、罗聘、李方膺、汪士慎、高翔。“扬州八怪”大都是失意的官吏和隐居的文人。他们的绘画主要是写意花鸟,其次是人物和山水,但对于花卉,他们无人不擅长。

指画

所谓指画,就是用指头蘸墨作画。据说为清初画家高其佩梦中所创。高其佩从小喜欢作画。他发明指画后,曾说过他作指画运用了手的各个部分,指甲、指头、手掌、手背。可见指画不单用指头。高其佩作品颇丰,代表作有《渔舟鸬鹚图》。该画随意勾抹,奇趣毕具,特别是画线,粗细相延,恰好体现了指墨画的特点,被后人广为引用。高其佩之后继者也很多,逐渐形成了“指头画派”。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在沈阳市旧城中心。是清王朝确立全国统治之前(1625~1644)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的宫殿。为清初皇宫,名盛京宫阕。清政府把都城迁到北京后成为“留都宫殿”,亦称“奉天行宫”。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至清崇德元年(1636)基本竣工。乾隆、嘉庆时又有增建。清顺治元年(16441,顺治帝在此即帝位。沈阳故宫雄伟壮观,是汉满蒙三族文化交流在宫殿建筑上的具体反映,以民族特色而著称。从整体设计到局部建筑,从造型到工艺,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

颐和园

颐和园是保留至今最完整的一座皇家园林,是中国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北郊。颐和国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落成。占地4000多亩,由宫殿区和园林区两部分组成。园林区主要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主体。昆明湖在颐和同南部,面积3300余亩,主要景点有西堤、西堤六桥、东堤、南湖岛、十七孔桥等。万寿山原名瓮山,在颐和园北部,乾隆十六年(1751)为庆祝皇太后60寿辰,改名为万寿山。倚山而建的佛香阁是全园的核心建筑,为八面三层四重檐,高41米,气势宏伟。万寿山南麓、昆明湖畔有728米的长廊,梁柱上有精美彩画八千多幅。自东宫门至仁寿殿的一组建筑,为政务活动区。颐和园兼有山水之美,具有园中有园、景外有景的特色,是我国造园艺术的杰作。

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的合称。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占地5200余亩,外围总长约10千米,南临北京大学、西接颐和园。圆明园原是明代故园,当时只有300亩。康熙皇帝于1709年把它赐给了四皇子胤祯(雍正)。雍正即位后,从1725年起大加扩建,占地3000亩,造景28处。乾隆登基后再次扩建,至1745年又造景40处。乾隆在位60年,修建圆明园的工程从来没有停止过。他六下江南,遍访名胜,见到名园美景,便立即让人记下,回京后便在圆明园内一一仿造。1749-1751年,乾隆又于圆明园东建成长春同,园内湖堤交错。周围建有倩园、茹园等30处景点。1760年,又在长春园北端按欧洲巴洛克风格建成大水法十景,俗称西洋楼。1772年长春园以南诸家私园建成绮春园(后改万春园)。嘉庆14年(1809年)又命收西路几个赐园,合成著名的绮春30景,同时建成绮春园大宫门。至此,历时100多年,三园基本建成。

圆明三园全部是由人工建造的,近百座建筑散落在河湖周围。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水多,约占园面积的1/2以上。河道成了联系全园的纽带,河中的假山、岛屿等构成了多变的山水景观。园内先后构筑各类木石桥梁100多座,园林景区140多处,楼台、殿、阁、亭、榭、轩、馆、廊等建筑16万多平方米,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

圆明园在北方园林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融入江南园林的艺术精华,成为~座具有极高艺术水平的大型皇家园林。它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久负盛名,曾被誉为“万园之园”。遗憾的是,这样一座伟大的皇家园林,却在1860年被攻入北京的英法联军焚掠殆尽,只剩下断壁残垣。

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乾隆五十七年(1792)竣工,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地处狮子岭、武烈岭、广仁岭之间,占地560余万平方米。它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比颐和园还要大一倍,是北海公园的8倍,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原名“热河行宫”。因康熙亲笔题写了“避暑山庄”的匾额而得名。

避暑山庄倚山濒湖,由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组成。整个山庄的南部为宫殿区,是皇帝处理朝政和居住的地方,有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东宫四组建筑。建筑风格朴素淡雅,但不失帝王宫殿的庄严。苑景区属于山庄的后部。它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融会北方草原和江南水乡的特色,形成了东南湖区、东北平原区和西北山区,长达10千米的宫墙起伏跌宕,曲折连绵地环绕着山庄。山庄内有康熙36景和乾隆36景。均采用散点布景的构图方法,每一景都是自成一个单元的建筑群。

山庄外还建有庙宇12座。通称“外庙”。其中的殊像寺、普陀宗乘庙等8座寺庙地处塞外。故人们俗称“外八庙”。

辛亥革命

1911年爆发了以武昌起义为代表的一系列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因为1911年是中国农历的辛亥年。所以称之为“辛亥革命”。1911年春夏之交的黄花岗起义、四川保路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同年9月,文学会和共进会的革命党人在武昌宣传革命,为起义做准备。由于反动势力的破坏,革命党人决定提前于10月10日晚发动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广大新军士兵一举解放了武汉三镇。随后。各省相继发起武装起义,纷纷宣告独立。1912年3月,革命党人逼宣统退位,推翻了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政府。

南北议和

武昌起义后(1911年),11月1日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掌管军政大权。袁对湖北军政府采取一打一拉、软硬兼施的反革命两手政策。湖北都督黎元洪等乘革命军一时失利,竭力主张妥协。12月初,双方达成武汉地区停战协议。12月18日,伍廷芳代表南方光复各省与袁世凯派出的代表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举行议和谈判。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承认共和,革命派即可让袁世凯当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袁宣布不承认以前的协议。并对南京临时政府施加政治、军事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电告袁,如他宣布共和。使清帝退位,即举袁自代。1912年2月10日南北双方就清帝退位条件达成协议。12日清帝溥仪退位。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这样,南北议和就以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而告终。

袁世凯称帝

1908年,光绪帝与慈嬉相继去世,宣统皇帝即位,其父载沣摄政。他深恐袁世凯早晚会成为尾大不掉的隐患,遂以袁世凯患“足疾”为由,令他罢官。回老家河南休养。1909年,袁世凯又隐居彰德府北门外的洹上村。自号“洹上钓叟”,表面上一副闲云野鹤的姿态,但暗地里却是在韬光养晦,一直密切注视并影响着时局。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北洋军队不听清廷调动,于是。不得已请袁世凯再次出山。此后,袁世凯利用手中的政权和军权,左右着清王朝和当时的局势。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大耍两面手法,一面利用革命军要挟清廷,逼迫清帝退位,另一面又利用革命派的弱点,以兵力威胁革命军交出政权。

1912年,孙中山鉴于当时革命军的实力不足,且不愿内战延长,遂以清帝退位、赞成共和、遵守约法为条件,将临时大总统让给了袁世凯。袁世凯夺权后,不但不主张共和。反而不断加强其独裁统治。1913年,他派人暗杀了主张政党议和和内阁制的国民党代理事长宋教仁,有于7月,镇压了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接着,又逼迫国会选举他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废除《临时约法》,制定了大总统的终身制和世袭制,从制度上已经恢复了帝制,但他还不满足,竟然梦想黄袍加身,还为此演出了一幕“送龙袍”的闹剧。他叫总统府给他特制了一件龙袍,龙袍上九条龙蜿蜒全身,他看后,认为龙气不团结,于是又重新做了一件九龙团在一起的龙袍。做成后,袁世凯试穿了两次,还如小丑般地进行了登基演习。经过他处心积虑的策划,终于在1915年12月,无耻地宣布接受“国民代表大会”的“推戴”。实行帝制。并于1916年元旦改元洪宪,正式称帝,恢复了刚刚被推翻的帝制。但在登基那天,全国对他的讨伐声不绝于耳,袁世凯竟没敢穿龙袍,此后,也一直没敢把龙袍穿出来。直到57岁生日时。他请来了京剧老生刘鸿声给自己唱《斩龙袍》,一边看,一边想,自己的龙袍虽好,但却没有机会穿出来,于是索性送给了刘鸿声,此后,刘鸿声每唱此剧,便穿袁大总统送他的龙袍,名躁一时,人们都争相来观看袁世凯的龙袍有何等豪华。

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他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全国上下的一直唾骂。孙中山在日本发表“讨袁宣言”、蔡锷等在云南宣布独立、护国军出兵川、黔和两广,袁世凯四面楚歌,不得不在全国的反袁怒涛声中。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了帝制。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死于北京,时年57岁,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袁世凯一共只做了83天的皇帝,就在人民的唾骂声中结束了他的帝国大梦。

张勋复辟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由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实权掌握在段祺瑞手里,于是中央政府出现了“府(总统府)院(国务院)之争”。府院之争到1917年就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激化,段祺瑞要求参战,而黎元洪却极力反对参战。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段祺瑞则令属下各省督军宣布独立,并在天津设“独立各省总参谋处”,准备武力倒黎。

黎元洪迫于眼前的危急情势,急召安徽督军张勋入京调停。1917年6月,张勋率军5000人北上。在天津通电逼迫黎元洪解散国会。随即率军人京,黎元洪逃到日本使馆。7月1日,张勋、康有为等拥废帝溥仪复辟,史称“张勋复辟”。

段祺瑞见张勋赶走了黎元洪,于是出兵反对复辟,自任讨逆军总司令,于7月12日攻入北京,张勋逃到荷兰使馆,溥仪再次退位。

北洋军阀割据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冯国璋、曹锟为首的直系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此外还有割据徐州的张勋和盘踞山西的阎锡山。直系和皖系是北洋军阀嫡系,而奉系、阎锡山和张勋则是旁系。南方军阀主要有滇系和桂系军阀。

直系、皖系和奉系为了争夺北京中央政权先后发生过多次大战。1920年。直系和奉系联合,打败了皖系,夺取了中央政权。没过多久,直系和奉系之间也爆发战争。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奉军大败,张作霖逃回东北。1924年8月。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由于冯玉祥前线倒戈,直系大败,中央政权被奉系控制。

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北伐,先后将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孙传芳击败。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继续北伐,奉系战败,北伐军占领北京。北洋军阀在全国的统治宣告结束。不久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全国统一。

巴黎和会

同类推荐
  • 震惊中外的历史大事件

    震惊中外的历史大事件

    本书选取了世界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大事件,这些大事件对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和融合,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
  • 小二的崛起

    小二的崛起

    刚刚结婚了,还没有来得及洞房,就来到了这个地方,这是那里啊,有没有人来救救我啊。一个普通的教授,来到了一不简单的时代,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老北京(民国趣读·老城记)

    老北京(民国趣读·老城记)

    本书全面讲述老北京旧城风貌、市井文化和百姓生活。从亲历亲睹的角度,分别描绘了老北京城当年的皇城旧影、名寺古刹、节庆习俗、馋嘴美食、京腔京韵、戏曲杂谈、五行八作、把玩养宠……用片段小文生动有趣地展示了老北京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鲜活地再现了老北京城及老北京人的生活。唯有了解京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才能真正领会这座城市的精髓。本书对了解北京的历史、人文都很有价值。
  • 饮马百川

    饮马百川

    生逢乱世、结交豪杰、广筑城寨、多积粮草,抗金、拒蒙,马踏四夷,建不世之强国,开太平之盛世。
  • 惠姓春秋

    惠姓春秋

    400年前,西班牙人门多萨写完《中华帝国史》,发出“中国社会是世界一个奇迹”的感叹,感叹“统一始终是中国的主导”。黑格尔比较各国历史后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中外历史学家共同思考,在中国以外的世界里,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封建的大帝国,但它们分裂后,再没有统一过,而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合分分,“合”,始终是主旋律,这是为什么?答案是纷呈的,其中中国宗族的族规思想与国家维系的思想体系大体协调一致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姓氏产生最早的民族,其起源可上溯到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
热门推荐
  • 立功 立信 立人:立家规·正家风丛书

    立功 立信 立人:立家规·正家风丛书

    本书从“立功、立信、 立人”三个方面分别讲述了为人处世、工作生活、交友应酬中所应遵循的准则。希望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吸取有益的教益,为自己的人生之船朝着正确的航向行驶提供助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节操高尚、事业有成的人。
  • 归来之杠上总监

    归来之杠上总监

    昔日高手本想选择过平静生活,却总是事与愿违。他能否再战天下,揪出黑手,平安度过危机?
  • 喜欢你是寂静的:林徽因传

    喜欢你是寂静的:林徽因传

    做一个安静的人,缓慢地活。与世无争,简简单单过此生。亲人在,爱人在,狗也在。山川巍峨,河流清澈,天空湛蓝,花草繁茂。有善意,有信任,有团圆,有相伴。最好,也真的还有“一生一世”和“至死不渝”。这是我所有的梦想,大概也是最奢侈的。但我觉得,林徽因做到了。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与梁思成一起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等。
  • 阵法祖先寻夫记

    阵法祖先寻夫记

    小南睁开眼睛后,世界变了个样,在得知自己就是两千年前的阵法祖师爷,她心里一阵嘚瑟,原来以前的她这么牛逼。“吃喝坑蒙拐骗偷他哪样不擅长的?”小南听到这话表示很震惊,吃喝就算了,可后面的是什么鬼,这真的是在说她吗?还有,她是个女的啊!……简单的一句“别怕,我在。”让得她心里认定了他。前世无法与你一起,今生定当碧落黄泉永不分离。
  • 龙珠之孙家三女

    龙珠之孙家三女

    [封面传错了,假的,大家别信→_→]一个个一个个,大家都只专注于力量的冲击以力量破解一切难题,为什么不多使用些有用的小技巧呢?在此,孙家三女为你带来与众不同的战斗体验,残像拳那么好用为啥不用?太阳拳为何只能用来逃跑?幽灵神风拳一样的招式难道一定要爆炸?铺张的气息完全利用有多强力?一切一切在此揭晓。(临时添加:恳请姥爷们看这本书就再给书评了,作者特容易多想,控制不住的多想,越想越写不下去,至今码废了几百万字,二三十本刚刚有头绪的书,前几个月甚至都忘了怎么写了,那些人物剧情设定稿堆一起都赶上本小学练习册,眼看这章节刚破两位数的新书又要GG,只能出水来一句,求别打)
  • 霸道少爷别惹我

    霸道少爷别惹我

    夏薇是学霸,叶繁星是学渣,她无意之间“救”了一个险些失足的同学他,于是现代版本的救人一命,以身相许,展开来!做为一个学渣的他,想要追上女神学霸的她,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可谁让他偏偏只能她动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见闻纪训

    见闻纪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女首富:娇养摄政王

    重生女首富:娇养摄政王

    少年谢珩杀人如麻,心狠手辣。列国权贵胆颤心惊,日日跪求神明收了这小阎王。直到某天半夜。有人看见谢小阎王被关在门外,低头哄着门里那人:“阿酒乖,把门开开,老子回家给你跪算盘!”片刻后,门开了。那姑娘把他摁在墙上亲:“长兄,你乖一点,我给你买条街!”小阎王低眉含笑任撩拨,一点脾气也没有。朝野上下震惊不已:哪路神仙下凡?您辛苦了!女首富温酒重生回到十五岁,被卖到谢家冲喜,成了他的小弟妹。每天必做的事:摁住长兄!温酒说:“砍人不好,我们换个爱好。”后来,洞房花烛夜。谢小阎王绑了温酒的新郎,递给她一把刀,“捅完这一刀,老子娶你!”
  • 凤起异世之南衣行

    凤起异世之南衣行

    “沈烨北,你若负我,我便负尽天下人,将这四海八荒搅得不得安宁。”女子容色绝美,薄唇亲启,一身浅绿色的罗衣长褂,更显得清冷淡然,但神情却是异常认真。九重天上,当她再次站在他面前时,男子却只道从未与她相识,冷冽的黑眸中如一泓清水,毫无波澜……女子眼中的温情褪去,和着泪苦涩一笑,竟显得有几分凄凉。她闹了这九重天,毁了这天界大殿,殷红的色彩染红了天地,最后却落得个肉身尽毁得下场。“沈烨北,你可感受过催心剖干般的痛楚?”垂死的疯狂,锥心刺骨的痛,沉重灰暗的绝望将她吞噬,一念成魔。可令五界震惊的是,堂堂天界战神在那场闹剧之后,便杳无音讯。魔界的主殿内——女子把玩着手中的酒樽,没有抬眼看站在殿内的男子。“沈烨北,你来做什么?”“来接你。”“滚!”
  • 厨娘皇后

    厨娘皇后

    她胖胖多福,烧得一手好菜,却不想被人陷害,因祸得福变作俏佳人。他冷酷霸道,容颜绝世,对她亦是一见钟情。当圣旨突降,她被迫入宫,在权势与爱情面前,她背离情感。一场爱的争斗,一段爱的搁浅,一个并不绝世的灵性女子,在命运沉浮中演绎着一场至纯至性的情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