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5100000041

第41章 医药卫生(1)

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扁鹊

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莫州(今河北任丘)人。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扁鹊,传说是黄帝时代的名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他总结前人经验,创立望、闻、问、切的四诊法。他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在赵国为“带下医”(妇科),至周国为“耳目痹医”(五官科),入秦国则为“小儿医”(儿科),医名甚著,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外科鼻祖——华佗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他一生行医范围主要集中在苏、鲁、皖、豫四省交界地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徐州度过的。华佗精通内科、外科、儿科和针灸,最擅长外科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鼻祖。在外科手术方面,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发明了麻醉剂——麻沸散。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用麻醉方法进行外科手术的人,比欧洲早1600多年。华佗还发明了一套健身体操“五禽戏”,因此他又被认为是我国健身体操的创始人。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南阳郡(今河南省邓县)人。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东汉末年,疫疾广泛流行,大批人民死亡,其中伤寒病占70%。张仲景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辩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河南南阳市建有医圣祠。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约581~682)中国唐代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孙思邈活了102岁,所以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尊称为“药王”。

他从小聪明好学,有“圣童”之称。到了20岁,已精通诸子百家学说,既“善谈庄、老”,又“兼好释典”,学问非常渊博。隋唐两代帝王屡次请他做官,他都“固辞不受”,而立志学医。孙思邈主要著作为《备急千金要方》30卷和《干金翼方》30卷。《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内容极为丰富。分医学总论、妇人、少小婴孺、七窍、诸风、脚气、伤寒、内脏、痈疽、解毒、备急诸方、食治、平脉、针灸等,共计232门,收方5300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书中首创“复方”,这是孙思邈对医学的重大建树,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大革新。《千金翼方》是对《千金要方》的补编。此书收录了唐代以前本草书中所未有的药物,补充了很多方剂和治疗方法,首载药物八百余种。这两部书,合称为《千金方》,收集了大量的医药资料,是唐代以前医药成就的系统总结,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

中国首位儿科专家——钱乙

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他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列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温病学的奠基人——叶天士

叶天士(1667~1746),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叶天士生于医学世家,祖父叶时、父宋叶朝采都精通医术,尤其以儿科闻名。叶天士12岁开始从父学医,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他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1518~1593),明代杰出的药物学家,字东璧,晚号濒湖老人,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李时珍出生于医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有名望的民间医生。李时珍从小就对医药很有兴趣,常随父亲人山采药,认识了许多药草。24岁那年,李时珍跟随父亲开始行医。他经常为穷苦人家免费治病,还送药给他们。不久,李时珍成为远近闻名的医生。

李时珍在行医和阅读医书的时候,发现古代药物学著作《本草》(中草药统称本草)有不少错误。于是,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新的药物学著作。自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始,李时珍开始编写《本草纲目》这一浩瀚工程。他遍访名医,远涉深山旷野,在樵夫、药农、猎户、渔民的帮助下,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并参阅古书800多种。经过27年的努力,1578年终于完成了这部药物学巨著。这一年,李时珍61岁。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岐黄之术”

岐黄其实就是岐伯与黄帝的合称。据说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黄帝常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形式写成《黄帝内经》。其文简而意博,其理深奥有趣,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因而人们把“岐黄”也被视为医家之祖,“岐黄之术”即指中医学术,“岐黄再世”常被用以誉称高明医家。其实《黄帝内经》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只是托名于黄帝、岐伯而已,它汇集了古代医务人员和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

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温病条辨》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系后人托名黄帝所作,原书18卷,共162篇。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则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等。《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藏医学

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简称藏医学或藏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行于藏族聚居的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等省区;在国外,尤其是南亚地区如印度、尼泊尔等国,也较为流行。自20世纪以来,对西方国家也有一定的影响。

藏医兴起于松赞干布至赤松德赞时期,在藏族传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汉医、印度医学理论而形成。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隆”(气)、“赤巴”(火)、“培根”(土和水)三大因素;饮食精微、肉、血、脂肪、骨、骨髓、精七种物质基础;大便、小便、汗液三种排泄物。三大因素支配七种物质基础和三种排泄物的运行变化。认为人生病的原因在于环境、气候和饮食起居的影响及体内三大因素的失调。其诊断方法亦采用望闻问切,尤其重视舌苔与早晨首次小便的变化。将疾病分为热症与寒症两大类,并将病人分为“隆”型、“赤巴”型和“培根”型。药物治疗分内服和外洽两种。内服药物采取“热者寒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外治有灸疗、放血、拔罐、热酥油止血、青稞酒糟贴敷外伤患处等。常用药是由多种药物配制的成药,共有1400多种,其中一部分为青藏高原特产。

藏医理论系统完整,医学典籍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公元8世纪宇妥·宁玛元丹贡布所著的《四部医典》。这部书的问世标志着藏医药学体系的形成,此后,藏医学都是在《四部医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刮痧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的原理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刮痧的工具就是刮痧板,由水牛角制成,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都可以通过刮痧治愈。

推拿按摩

推拿,又称按摩,就是用手在人体皮肤、肌肉、穴位上施行各种手法,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可以由他人按摩,也可以自我按摩,就是自己给自己按摩。按摩是一种适应症十分广泛的民间物理疗法。有正骨按摩、伤科按摩、小儿按摩、经络按摩、脏腑按摩、急救按摩、保健按摩、点穴按摩等。

北京同仁堂

举世闻名的北京同仁堂药店位于宣武区大栅栏商业街路南20号,是一家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老字号。同仁堂药店的前身是创办于清康熙八年(1669)的同仁堂药室。创办者乐显扬,其曾祖父乐良才是走方郎中(旧时称负笈行医卖药、周游四方者为走方郎中。因手摇串铃,又称铃医),明永乐年间由浙江宁波迁京。清初,乐显扬当上了清太医院吏目,这才结束了祖传铃医生涯,于康熙八年(1669年)始创同仁堂药室。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乐显扬逝世,由其子乐凤鸣接续祖业,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街路南开设了同仁堂药铺。他刻意精求丸散膏丹及各类剂型配方,分门汇集成书,该书收载宫廷秘方、古方、家传秘方、历史验方,汇集了中医药之精华,并为同仁堂制作药品建立起严格的工艺规范。自此以往,同仁堂制售的药品药到病除,名扬中外,同时也得到皇室的信任。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同仁堂开始供奉宫廷用药,成为皇家药铺。1954年,同仁堂在北京第一个带头申请公私合营,带动了许多民族工商业者。如今,同仁堂的十大名药为:牛黄解毒片、消栓再造丸、塞隆风湿酒、感冒清热颗粒、京制咳嗽痰喘丸、狗皮膏、儿童清肺口服液、安神健脑液、偏瘫复原丸、骨刺消痛液。

国际红十字会

国际红十字会是一个遍布全球的慈善救援组织,目的为推动“红十字运动”(或称“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是全世界组织最庞大,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组织之一。国际红十字会系由瑞士银行家亨利·杜南创立。因此,红十字会将他的生日5月8日定为“世界红十字日”,为了对瑞士表示敬意,红十字标志立即调转瑞士国旗的颜色而成。

1863年,杜南与古斯塔·莫瓦尼埃、吉勒姆亨利·杜福尔、路易斯·阿皮亚及西奥多·莫诺瓦一同成立了“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即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前身。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tteeoftheRedCross),并向外扩张至伊斯兰国家,但由于十字是基督教的宗教符号,伊斯兰教徒不愿意接受,1876年在奥斯曼帝国采用“红新月”标志,波斯帝国采用古老的狮子和太阳图案。1929年国际红十字会承认了这两个符号。伊朗霍梅尼政变取得政权后,废弃了红狮子会的符号,和其他伊斯兰教世界一样采用红新月符号。国际红十字运动于1986年改名为“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而红十字会联合会则于1991年改名为“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红十字运动一百多年来,由于在战时及平时对人类社会都有卓著的贡献,所以共获得3次诺贝尔和平奖,加上创办人亨利·杜南于1901年获的诺贝尔和平奖,总计红十字会获得4次最高的和平殊荣。

青霉素的发明

自古以来,传染病就是人类的大敌。直到青霉素被发现,传染病才得以治愈,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得以延长。青霉素是一种疗效非常好的抗菌素,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他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盖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见了。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进行多次试验,证明青霉索可以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弗莱明据此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并把它命名为“盘尼西林”。但当时未引起重视,而且青霉素的提纯问题也还没有解决。

1935年,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侨居英国的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合作,终于解决了青霉素的浓缩问题。当时正值二战期间,青霉素的研制和生产转移到了美国。青霉素的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伤病员。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使弗莱明、钱恩和弗洛里共同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注射青霉素为什么要做皮试?

皮试是皮肤(或皮内)敏感试验的简称。某些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如青霉素、链霉素、细胞色素C等,常见的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皮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为了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特别是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规定一些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皮肤敏感试验,皮试阴性的药物可以给病人使用,皮试阳性的则禁止使用。特别要注意的是,口服这类药物也应当做皮试。

天花的灭绝

天花,是世界上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传染病。早在3000多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上,人们就发现了天花疤痕。在对抗天花的过程中,中国古代的医人们发明了“人痘接种术”。即根据以毒攻毒的原理,取天花患者疮中脓汁敷于皮肤的办法预防天花。但由于人痘接种术的局限性,因而并不能广泛应用。

18世纪70年代,爱德华·琴纳对牛的一种疾病——牛痘发生了兴趣。所谓牛痘,就是一种温和的天花病,因为是在牛及其他牲畜体内发现的,故叫牛痘。琴纳在他居住的乡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和农场牲畜打交道的人,大多不得天花,而那些挤牛奶的女工,从未患过天花,这件事既让琴纳吃惊又让他纳闷。经过20多年的探索、研究,1796年5月的一天早晨,他用清洁的柳叶刀在一个叫杰米的8岁孩子的两条胳膊上划破几道,接种上牛痘浆。事实证明,这是一预防生天花的正确而有效的途径,牛痘疫苗从此产生了。由于牛痘法比人痘法更安全,所以很快在全世界普遍推广。1977年10月26日,联合国卫生组织在索马里发现最后一例天花病例。1980年,联合国在内罗毕宣告“天花已经在世界上绝迹”。

狂犬病

同类推荐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新解鬼谷子

    新解鬼谷子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的谋略家,其门下既有外交枭雄苏秦、张仪,又有军事大家孙膑、庞涓,他们的军事、外交活动影响了战国时代的历史走向。《鬼谷子》是智谋之书,通篇都是钳制对手、破解乱局的奇谋妙计。在《新解鬼谷子》中,作者以《周易》的深广智慧解读《鬼谷子》,智慧与智谋相映生辉,引人入胜。方今之世,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竞争激烈,如何摸清对手底牌、操纵对手心理、化解危局、克敌制胜?本书堪比一个强大的智库,生动丰富,易学易用。
  • 百年白话:中国当代诗歌访谈

    百年白话:中国当代诗歌访谈

    2017年是新诗诞生100周年纪念,著名诗人杨黎主持采访了78位当下著名的一线诗人,包括春树、朵渔、韩东、何小竹、老巢、李亚伟、刘立杆、马策、魔头贝贝、潘洗尘、祁国、秦风、尚仲敏、邵风华、沈浩波、孙文波、谭克修、文康、乌青、小安、小引、轩辕轼轲、徐敬亚、于坚、宇向、余怒、叶匡政、袁玮、臧棣、张执浩、周亚平等风云人物和中坚力量。书稿以问答的形式和自由的篇幅,主要围绕六个方面谈论100年来新诗的方方面面。
  • 永康民俗

    永康民俗

    《永康民俗》是继《永康百工》后推出的第二本反映浙江金华永康市地方特色的系列图书之一,是对永康民俗文化横纵交织、古今汇总、图文并茂的全面反映。既有对各种民俗渊源的追溯,也有对当今变迁的描述;尤其是作者通过手中的相机,永久地记录下了反映永康民俗文化的场景,使其意义更加深远。该书的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照片多。作者是永康本地人,又是著名民俗摄影专家。本书为永康人写永康事,永康人拍永康照,将永康民俗用最家乡的视角、最永康的语言进行了描绘。该书对于永康、金华市及至周边省市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千里命稿

    千里命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再嫁婚宠:娇妻不好惹

    再嫁婚宠:娇妻不好惹

    她原本是宋家千金,新婚夜却失去了一切。一份合约将已婚的她和冰冷的他牵在一起,二嫁又如何,只要努力,幸福还是回来,哪怕晚了一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教恶女

    魔教恶女

    那一年,她立于峰巅之上,立誓要做这搅动风云的魔教妖女。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万界之游戏副本系统

    万界之游戏副本系统

    穿越万界!最强成神,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 赤道之痕

    赤道之痕

    主人公滕龙,再搭乘公交车的过程中,公交车侧翻被甩出车外。漂流多时,被表哥李坤救回。因为工厂废气排放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即将淹没大陆。为了挽救地球,联合全人类建造建筑“赤道之痕”。经历了种种困难后,终于挽救了全人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盛唐风月

    盛唐风月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开元四年,大唐帝国如日中天,京兆长安恰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都市,没有之一。姚崇、宋璟、李白、王维、张旭、吴道子、颜真卿、公孙大娘、裴旻、郭子仪……当此一时,盛唐的天空群星璀璨。生逢盛世,作为一介江郎才尽泯然众人矣的神童,杜士仪担心的不是天下大势,而是如何在这第二次人生中活得更精彩。盛唐风月,有的是雄风傲骨,有的是自信从容,有的是出将入相,有的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八年笔耕,九部作品,继《朱门风流》、《奸臣》、《冠盖满京华》、《富贵荣华》之后,2013府天新作《盛唐风月》,带你领略一个真正的盛世大唐!
  • 有益健康128种室内植物

    有益健康128种室内植物

    也许你知道吊兰很适合装饰家里的环境,但你不一定知道它净化空气的能力很强大;也许一盆仙人掌对于你来说并不重要,但当它在夜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时候,对于你的意义就非同小可了。几盆小小的花草,也许不会使你的生活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它们源于自然的气息、绝对天然的属性却会为你的健康生活添加砝码。本书是《有益健康的100种室内植物》的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我们又精心挑选了28种室内植物,并重新修订了内容,目的是让本书更完美超值,更能切实帮助读者亲近自然,拥抱健康。我们建议您看完本书,就立即把适合您的花花草草带回家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