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墙下石子路旁的浅草微微绽放,叶尖被雨露滴落,弯着垂下。
石子路上,一阵脚步声急匆匆走来。
“相国大人到。”
嬴子婴早穿好衣饰,坐在凉亭里候着。
很快,石子路上便走来一人,衣着华贵,只是苍白的头发掩饰不住来人的衰老。
“相国大人。”
嬴子婴向着赵高轻笑一声。
“大王,请更衣吧。”
赵高摆了摆手,早已准备好的侍女将备着的衣裳。
嬴子婴没说什么,任由那侍女将他外边的衣裳脱落,将那帝王冠服往他身上套。
待穿好后,侍女便自觉地退出公子府。
嬴子婴轻笑着将身上玄服的褶皱抚平,看着赵高身上系着的传国玉玺,笑得更欢了。
赵高未必还有想过自己称帝,只是当二世所谓驾崩后,赵高提着传国玉玺,抚摸着那金黄王座,没有朝官迎立。
所有的朝官只是齐齐一拜,嘴上说着。
“请相国大人另立三世!”
呵,即便传国玉玺在手,也不会有人认赵高为三世的。
赵高冷笑着看向穿着帝王冠服的嬴子婴,合手拜道:“如今天下四起,秦势不足,望陛下消帝号,复称王。”
这秦,只能徐徐图之。
想着,赵高勾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将手上不知何时便被始皇藏起来的秦王印,奉上给嬴子婴。
嬴子婴看着弯着腰,奉着秦王印的赵高,不禁笑了出来。
“赵大人,不知始皇病倒沙丘时,你可伴在左右?”
“臣自然伴在始皇左右。”
赵高抬起头,静静地看着嬴子婴。
嬴子婴笑着将脚放在石桌上,冷眼看着赵高。
“那赵大人可知,这传国玉玺该如何用?”
“哦,孤忘了,赵大人乃是代领传国玉玺,怎会不知如何用呢?对吧。”
赵高看着嬴子婴那戏谑般的笑意,轻笑了一下。
“臣不知陛下说什么。”
“呵!”嬴子婴猛然站起,“奸人!私改始皇诏令,助纣为虐,乱杀能臣,作乱朝纲,任意一条,也够你死上一回了。”
“哦,陛下知晓了?”
赵高看着气愤的嬴子婴,见着事情败露了,也不掩饰,迎着嬴子婴的目光看去。
不过赵高倒是疑惑,这小子怎么知道的?毕竟知晓这事的,应都死去了才是。
“只是,你知晓了又如何?”
这咸阳内,又有何人肯听从你?
“所以。”嬴子婴笑了笑,“我在等一个人。”
······
院外宫墙,横七竖八躺着一些黑衣人,头都歪向一边,眼睛睁着大大的,似乎看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走道上站着一个白衣人,怀里抱着一把剑。
“还是莫要脏了这把剑。”
毕竟这可是一把礼剑,从未沾血。
透着墙,院里传来一阵沉沉的声音。
“等谁?”
“等我!”
李九踮脚一跃,踩在宫墙上。
“你···你。”
赵高随声望去,看着宫墙上那人,身子不禁地颤着,失力坐在地上。
白衣面甲,还有那手上早不知去踪的太阿剑,赵高一下子便想到了那人—鬼将。
“不可能,你应是死了才是。”
那可是连东海鲛鱼都能毒死的五毒散,这人怎么可能还活着?
“你是那人的后人?没错,一定是这样。”
只是,哪有听说过那鬼将有后啊?
“来人!”
没人应和。
“来人!”
“别喊了,没人了。”
李九从墙头跳下,轻挑着眉头。
轻风吹过,拂过一阵花香。
“赵高,好久未见!”
李九舒了一口气,轻轻地眯上眼睛,将太阿剑连着剑鞘丢给一旁愣住神的嬴子婴。
接过太阿剑的嬴子婴看着眼前两人,皱了皱眉头。
这么说,先生还识得这奸人赵高?
“呵。”
赵高轻轻抬头看了李九一眼,眼神黯淡地低了头。
“好久未见,鬼将军。”
声音有些平淡。
“想知道为什么我这么做吗?”
这次,声音有些起伏。
“不想。”
李九摇了摇头,看着眼前这赵高。
赵高笑了笑没有说话,将系着腰间的传国玉玺抓在手里,和李九目目相对。
“其实,我本不想如此的。”
奈何得了权势久了,人就糊涂咯。
赵高笑了笑,扬了扬身上的衣袍,然后坐在地上看着李九。
“鬼将军,将面甲取下,我便将这玉玺还给这小子。”
看着眼前白甲黝黑的长发,一如当初,赵高扬起了头候着。
不只赵高,嬴子婴也是将太阿剑放在石桌上,站直了身子。
听着赵高的话音,先生应是和赵高很早前便是认识的,若是如此,那先生又怎会如此年轻呢?
还有,鬼将?岂不是那位?可那位可是在昭王时便入秦为将了,这么说,年纪可不是一般大了。
“若是不取呢?”
李九笑着看向赵高,见着赵高将玉玺放在胸前,才苦笑着摇了摇头。
“慢!”
见着那面甲缓缓褪去,露出年轻的面庞。
“哈。”赵高将玉玺轻轻放在地上,“世上真有仙人啊!”
亏我当初还嘲笑过徐福那家伙,原来糊涂的是我自己。
赵高释然地笑着。
“小子。”赵高冲着李九身后的嬴子婴高声道,“这秦,还你了。”
说罢,赵高从衣裳取出一些红丹丸,一把全部吞掉。
没多久,赵高呼吸紧促起来,一下子躺倒在地,手颤着掐向脖子。
良久,才瘫倒在地,只是最后一刻,他想起那年宫墙下,一个宫人卧在墙头咳着血,身旁,一个孩子陪在宫人身旁哭着。
唉,若是没有这一切,该是多好。
······
李九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有些沉重,大概是那厮死着也不忘说了句他字丑的缘故。
不过,这大概是最后一个识得鬼将的故人吧。
“先生?”
嬴子婴苦恼地皱了皱眉头。
“我该如何称呼你啊!”
是先生还是鬼将军?
李九咧嘴笑着。
“喊大爷吧!”
风吹去,很久很久以后,李九才记起曾遇着了赵高这么一个人。
那是一个兵俑,手抓战矛,带着面甲,腰间之处,刻着一个小小的“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