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九洗漱过后便绕到了院后的马厩,只见那青年读书人正半蹲,抓着一把草料喂着那马儿。
那马儿也不怕生,只要青年人抓出草料它便惬意的吃下,还不时打出一个沉重的呼气。
“来了?”
青年人将手中草料放下,慢慢站了起来。
“嗯。”
李九随意应答一声,便越过迎面而来的青年人,一直走到那马儿前。
“回去了?”
李九没有理会,自顾自地拉着马儿背上的缰绳。
只是那马儿倒也不配合,盘坐在草毯上,黑白相间的尾巴无聊的打着。
“阿鱼。”李九笑呵呵地抓起一把新鲜草料,放到马儿面前摆了摆,“归家去咯!”
马儿盯着那越来越近的草料,张大嘴巴吞下,然后打了个响彻的鼻鼾,热气乎乎打在李九的脸上。
“噗嗤~~”
青年一下子没忍住,眼睛望着那和以前在山上日子没什么不同的少年郎,眼神深处多了一丝不忍。
看到李九抬起的拳头,青年人连忙制止道:“让人看过了,右腿侧受了箭伤,加上昨夜的行程,得要半月才能恢复过来。”
说罢,李九举在半空中的手停了下来,双眼看着那马儿抬出身前的健壮的左蹄子。
“对了,先生应许没教你马术才对,那昨夜······”
李九一脸愤懑地走到一旁的石凳上坐下,满是怨气道“昨夜侥幸罢了。”
“那么,我给你寻个马术先生如何?”
“额?”
——————————————————
齐国临淄。
有老者站立在临淄城门前,透过高高的城墙望着城内那庞大的建筑物——稷下学宫。
“夫子。”
城门侧旁,有两个读书人脸带喜色跑过老者身旁,紧拥老者。
“回来了,终是回来了!”
老者惊呼着,也不知是激动亦或是悲伤。
三人慢慢从大门进入,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过许许多多的街衢(qu),最后停步在那稷下学宫门外。
门阶上,左右两旁的长明灯依旧是那般模样,就连门上的铜环也没因岁月风霜而有丝毫改变,只有那物是人非罢。
“夫夫···子。”左旁的读书人结巴说着,“这次,停···留多久?”
老人深深叹一口气,昂天叹曰:“吾毕生之愿在此矣。”
右侧的布衣读书人早已前行,走到那门前,慢慢地推开学宫大门。
朗朗地读书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不时有学生捧着竹简拦下教书先生,“死缠烂打”着请教问题。
也有那满腹学识的读书人设坛辩学,台下学子无数,七嘴八舌的辩论着。
老者微微一笑,算的上是数年来最开心的一事了。
聚精会神投入辩论、讨学的读书人们并没有在意那老者,而老者也没有凸显自己的想法,只是随着身旁两个弟子直径走向自己的书舍。
时过正午,烈日炎炎。
齐国王宫大殿上,一个刚临王位不过几年的君主扰头苦恼地望着成堆的公文竹简。
忽然,有一侍从连忙跑进大殿。
“何事?”
本就积心郁郁的齐王看到匆匆忙忙的侍从,心中的怒气不由得随之而来。
“王上,荀先生求见!”
“荀卿?善,快快接引。”
————————————————————————
赵都,邯郸。
“废物,都是废物。”
满堂百官都禁闭着呼吸,望着眼前暴怒的赵王,就连两边的侍从也紧缩着身子,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连累进去。
“王卿,说说看,那秦异人是怎么跑了?”
殿下的青年人满头大汗,嘴角发白,戚戚地望着那赵王,慢吞吞地吐出两字:“正门。”
话音刚落,殿内空寂,连着数十人呼吸的声音都听的一清二楚。
“呵。”赵王笑了一下。
“把首末,给寡人说说。”
青年人低着头,吞咽了下口水,一五一十地将事情讲述清楚,其中包括那一支骑兵连队。
“不过百人,竟让我千人精骑······”
话还没说完,赵王捂着胸口坐在木榻上,顺着胸口大口的吸气着。
“大王!!!”
本来还低着头的人纷纷昂头惊呼,脚上的动作已踏出几步。
“寡人无恙,无恙!”赵王昂头念叨着。
曾几何时,他赵国还能和那西夷之国分庭抗礼。
但现如今,国都空乏,所剩之兵不过十万,而那西夷之秦正在邯郸外不过几十里的地方驻兵着。
“边关如何?”赵王声音很疲惫,像是没有多少力气一般。
“匈奴进犯,李将军守之。”
“唉。”赵王手虚抓着腰间佩剑,像是抓住什么救命稻草一般。
良久,赵王长叹一声,慢慢将手一挥,说道:“寡人累了,你等下退吧。”
“可······”
那青年人望着那榻上禁闭双眼的赵王,嘴里刚想说什么,却被身旁的人给用手抓了一下。
“喏。”
待大殿空空,那双眼禁闭的赵王猛的一睁开眼,挥手示意身旁的侍从避退,独留一个黑衣剑侍。
“传廉将军朝殿,说寡人有要事商议。”
“喏!”
说罢,那黑衣剑侍便大步离开大殿,独剩下赵王一人阴沉着脸。
不久,便有一老者匆忙赶来殿上,就连朝服也没来得及穿。
“王上,何以急催颇至此。”
老者嘴上这么说,但那语气中却是带着一丝火药味。
“廉将军。”赵王苦笑一声,“先前秦军围赵,寡人替大赵谢将军大恩。”
“长平一役,乃寡人之罪,寡人有罪于赵也,不为大赵之罪。”
老者望着那不过不惑之年却头发半白的赵王,心中的怨气早已散去了。
“蔺卿已故,寡人只信于将军,望将军领兵守邯郸,再御秦军。”
说罢,赵王抽出宝剑,威风凛凛。
楚国想当那垂钓翁,那寡人便要以邯郸为饵,来一场举国之战。
老者迟疑了片刻,他也听闻了那在城外迟迟不肯援兵入城的盟军,知道这一战可谓是关乎大赵国稷,若是败了,他廉颇便是千古罪人尔。
“廉将军,大赵百年国稷于将军手中,望将军成全!”
“臣。”
也罢,就让他一人承万人之罪,反正,这赵不能灭!
“接命!”
“赵丹拜谢廉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