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9000000025

第25章 诗人生命意识之演化(2)

二、玄学对晋代士人生命情怀的淡释

玄学是在汉魏晋之际生命意识勃生的背景下发生的,它的发生动机至少部分来自对生命的反思,也可以说是凭借哲理淡释生命情绪由情向理的运动。两晋时代,玄学是一种新的统治思想,也是和新的生命价值观和人性论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先从玄学文献中厘清玄学生命观的内涵,再看其在玄言文学中的表现。

从郭象注《庄子》中我们看出,他的玄学思想核心仍然在于自然观念,即他所持的乃是“名教即自然的思想。同时,这也是一种玄同彼我的生命价值观,它超越了三不朽思想”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292页。这种理想人格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仅对人们实现生命价值的行为有启发意义。郭象还从自然观念出发对生命的本质作新的解释,提出了“块然自生”的观点,彻底否定天命、天赋之类的神秘生命思想。但他将人类生命物化,将人类的生命发展等同于物的块然自生,客观上会导致对积极的生命意志行为理性的否定,否定人的社会存在性。郭象的这种生命观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魏晋每况愈下的政治局面,及愈来愈混乱的社会矛盾,使士人渐次失去了社会理想,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认定也趋向紊乱。对大多数士人来说,生命的社会价值已经很模糊,生命本身也是朝不保夕。既然生命的社会性、社会价值已经模糊,就只能往物质的方面体认生命的性质了。于是就有了“块然自生”的思想,它甚至可以为奢侈纵欲、醉生梦死的行为提供一种依据,尽管郭象自己未必怀有这样的动机。总结起来,郭象生命思想超卓的建树在于将生命自然物质件的概念阐述得十分透彻,杜绝了任何非理性幻想的发生可能。

托名列御寇所作的《列子》,是对两晋生命思想贡献巨大的另一重要文献。该书《力命》《杨朱》最显著地反映了两晋上流社会流行的生命意识。《力命》篇的中心思想,是认为寿夭、穷达、贵贱、贫富的差异是由于“命”而非由“力”,“力”即智慧、行为,乃至道德。作者抛弃了两晋贵族的人种优越论,也揭露了富贵者往往是才劣德薄的现象。《杨朱》篇指出“名”之真伪有别,据此否定求名行为,申发一种纯粹享乐的人生观。这种纯粹享乐的人生观是建立在极端虚无的生命观之上的。因为人们生存境界虽然不同,但得死亡。生时有贤愚、贵贱的区别,死则同归于臭腐、澌灭。因而,除了任情适性地趣生外,生存已无别的意义。养生之理,在于放肆其欲而非壅塞其欲,窒息这些欲望等于放弃生命:纵能长生百年、千年、万年也没有意义。

从西晋而东晋,玄言文学日盛,截断了情绪化文学的主流,文学中生命情绪也逐渐淡释。玄学家把这种生命情绪淡释的过程称为去除情累。如孙绰《答许询诗》云:“愠在有身,乐在忘生”,就是对去除情累过程的形象描述。去除情累心态以及对它的表现,是玄言文学与感情的独特关系。

西晋出现了一些表现玄学生命意识的作品,如张华的某些作品。陆机也喜欢言理,只是他的理多是汉人的旧玄论,而少魏晋新玄思。两晋之际,庄学生死观流行,自命旷达虚诞者常言均齐生死、等同寿夭的思想。实际上,门阀士族一边高谈生死均齐,一边紧紧抓住财富、爵位。因而,均齐生死思想只是一种麻醉剂,其逻辑前提荒谬,理论粗糙,凭借它是不能让生命情绪得到理性的消释的。即使是玄学之士,在经历了真实的生死之感的体验后,也放弃了这种粗糙的理论。刘琨在《答卢谌诗》的附书中说自己“困于逆乱、国破家亡、亲友凋残”,“然后知聃周之为虚诞,嗣宗之为妄作也”,否定了均齐生死、不生哀乐等流行的玄学生命观。而我们看卢谌《赠刘琨诗》及书,颇扇玄风,且附庸均齐生死之论:“爰造异论,肝胆楚越。惟同大观,万途一辙。死生既齐,荣辱奚别。处其玄根,廓焉靡结。”这是标准的玄言诗。刘琨附书中的议论,很可能针对卢氏诗中这类玄学论调而发。

尽管玄言文学中去除情累的努力是不变的,但从粗率地以虚诞的方式否定情感到承认感情的客观存在,也是玄学主题的一个深化。东晋的渡江名士,在流离播迁、生死存亡之际,又多变为软弱的感伤者:“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憔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世说新语·言语》)不讳言“情”似乎又成为一种新的风流表现。《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了许多任情哀乐的表现。

王羲之的《兰亭诗序》就是这样一篇千古情文此对《兰亭诗序》的作者仍依旧说。他畅叙群贤高会,仰观俯察之乐,表现出一种高旷的宇宙情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可是作者很快就发生了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感伤,生命情调很快由开朗欢畅变成慷慨悲怀。诗人还指出这种变化是生命的常态。他生动地为我们揭示了生命意识发生的现实场景: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王羲之描述了审美、生活和生命三种人生境界。当人们专注于审美或实践时,会快然自足甚至忘我,这时候生命意识是潜伏的,忘却了生死夭寿。但这种“快然自足”的状态不可能永远不被打破。当人们从审美境界中出来,或是对过去全力以赴的兴趣物厌倦时,往往会反思生命,进入生命境界。王羲之认为生死之情是客观存在的,均齐生死寿夭的观念,是完全不近人情的虚诞意识,这点跟刘琨相应和。他还断言生命情绪是一种永恒存在,并且发现自古以来人们兴感、文章所抒发的生死之情,“若合一契”。

东晋士人任情哀乐的表现,并未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学风气,东晋文学仍着意于塑造一种淡焉虚止的玄学人格。玄言文学对生命情绪的淡释,是玄学对文学生命主题影响最直接的反映,但不是这个影响的全部。从社会意识的发展来看,正是玄学负担起解决生命问题的历史课题,尽管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文学生命主题的表现由激情型、感伤型向淡释型、和谐型转变。玄言文学虽在汉魏以来文学生命主题发展史上有截断众流的性质,但也走出过于凝聚于生命主题的局面,为文学表现领域阔大创造了条件。

三、山水境界对生命情怀的淡释

两晋时思想与文学有一个哲理化的倾向,此哲理境界在寻求它的客观象征物时发现了自然界,于是山水意识勃兴,而生命情绪就在山水境界中进一步淡释了。东晋的士人群体确立了自觉的自然山水审美意识,是古代士人精神生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标志。钱志熙认为当时自然山水审美意识勃生的哲学基础,是玄学自然观取代天人学自然观,以及人格自然学说导致凭借山水体悟自然,表现自然风格风气的发生。钱志熙《魏晋艺术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302-304页。

玄学自然观的成熟,把士人们从天人生命观中解放出来。士人们顿悟到自然山水体现了最完整的自然之道,与自然接近融合能够将生命的自然意义最充分地发挥出来。所以,人们从自然中体验到生命的自有意志,消释了生命的紧张感。尤其是在东晋门阀士族庄园经济的条件下,庄园式的自然山水使士族们体验到一种宁静和恬淡。东晋玄言诗人王胡之《赠庾翼诗》中的一段描写,就是典型的庄园山水情调:“回驾蓬庐,独游偶影。陵风行歌,肆目崇岭。高丘隐天,长湖万顷。可以垂纶,可以啸咏。取诸胸怀,寄之匠郢。”在庄园“蓬庐”的周围,诗人享受着充分的自由,审美活动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生命情绪被淡释了。

东晋初,创作山水纪游之作较多的有李颙和庾阐。李颙的《经涡路作诗》《涉湖诗》还带有体物赋的特点。庾阐的山水诗则明显受到玄学意识的影响,借山水游观以豁怀释郁,追求心灵与自然的融合,如:

心结湘川渚,目散冲宵外。清泉吐翠流,渌醽漂素濑。悠想长川,轻澜渺如带。(《三月三日诗》)

北眺衡山首,南睨五岭末。寂坐挹虚恬,运目情四豁。翔虬凌九霄,陆鳞困濡沫。未体江湖悠,安识南溟阔。(《衡山诗》)

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庾阐表现山水美的意识比较自觉,受到崇尚自然观念的启发,努力从山水中表现一种近乎玄淡的心态。这突破了赋法体物外在于心灵的局限。

永和九年举行的兰亭之会,是一次集体性的游览山水、创作山水诗的活动。这些诗的基本情调是静观山水,以山水悟道之乐。王羲之做的《兰亭诗》典型表现了以玄理、山水来淡释时序之感的心理动机。诗中也写了他对时节流逝的感受,但显然不准备将此感受引发为浓郁的感伤情绪。作者熟知在传统的生命主题中,季节变化是一种时间意象。对于生存于天地间的人来说,天地的时间就是生命的尺度。所以“代谢鳞次,忽焉以周”,“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这些句子讲的就是生命易逝,人生短暂。但诗人认为,既然运化之柄不操在我们手里,就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乘时间之流,泛乎悠悠,此即“即顺理自泰”。做不到这点,就是有心而未悟,陷于利害之境,有失玄达。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诗人开始尽情享受自然之美,感觉自然的和谐。于是,季节物候由一种生命意象变为纯粹的自然形象,成为审美的对象。王羲之的审美方式是整体式的,带有明显的体自然理念:“寥朗无崖观,寓目理自陈。”他畅玩自然以消释生命情绪意图也是明确的:“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泠涧下濑,历落松竹松。”(《答许询诗》)

以山水自然淡释生命情绪的行为,使文人群体的生命体验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使文学的主流由生命情绪的表现转向自然景物的描写。但是,和东晋时山水审美意识发达不匹配的是,山水文学的表现技巧还处于幼稚阶段,门阀士族也还没有摆脱重玄轻文的观念,所以山水文学的成绩并不大。但山水文学对生命情绪的消释,毕竟是导致魏晋文学生命主题衰落的一大原因。当然,无论玄理还是山水,都只能做到淡释生命情绪,无法真正解决生命问题。魏晋时期的生命思潮还是在佛教生命观的作用下退潮的。

陶渊明的生命思考

历来评家认为陶诗有平淡与超脱两种风格,朱熹就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觉耳。”(《朱子语类》,第一四○卷)其实,陶渊明的超脱与平淡是表面的,他内心深处是悲凉的,原因就在于他对生命、对死亡的深邃思考。E·贝克尔曾说:“在所有动人心弦的事情中,对死的恐惧是首当其冲的。”E·贝克尔《反抗死亡》,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25页。生死之忧也常在陶渊明心中纠结,困扰着他,所以他留下了涉及生死的诗近五十首,辞赋三篇,文章六篇。诗中叹道:“自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己酉岁九月九日》)“荣华难久居,盛哀不可量。……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杂诗十一首》)“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饮酒二十》)

陶渊明的生命意识,如其他士人一样,首先表现为对时光飞逝、人生化迁的感慨,对死亡的高度关切,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人生意义理智而痛苦的思索。死亡渐渐降临,陶渊明敏感的心灵不免“常恐”,颇为“自焦”。“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透露出不能把握生命的悲哀。但死亡的虚无性也对陶渊明产生了另一重影响。因为死亡既然无法逃避,他又不相信外力的拯救,于是只有直面死亡,重新对待生命,“向死而生”。他接受了老、庄、列子的思想和玄学自然观的影响,认识到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有生必有死”,生死相辅而行,并非完全对立。他在诗中写道:“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连雨独饮》)“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与子俨等疏》)

同类推荐
  •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东坡的诗词人生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东坡的诗词人生

    本书是北宋大文豪、政治家苏东坡的传记,苏东坡一生传奇,诗、酒、禅、肉、茶,样样涉猎,几乎样样通达。其为人之洒脱,当时难闻,后世罕见,林语堂先生称他为“乐天派”,王国维先生盛赞他有“高尚伟大之人格”。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光耀千古,名列唐宋八大家之林,他的创作技法毫无疑问是后世的楷模。本书以诗词为引子,对苏轼的一生进行了全景式的解读,展现苏子不平凡的文学造诣自是本书应有之意,然而更重要的是揭示了苏轼在人生困顿中的爱恨情仇,以及应变处世之道。一定意义上讲,这些人生经验更应受到后人的珍视和借鉴。
  • 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

    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

    当代文学研究离不开两个维度,一是前瞻,观察其分合、演变与走向,一是潜入文学生产的现场,研读作家作品,以对文学本质做深刻认知与体察。因此,“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就是喻子涵著的《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的两个特点。具体而言,该书以中国新文学进入新世纪为考察起点,以区域性、边缘性文学状态为研究范围,以散文诗、现代新诗、散文为研究主体,从文学形态、作家群落、创作话语切入,试图发掘区域性、边缘性文学的原生价值和存在意义。第一部分以“形态、观点、个案”为题,探讨散文诗的本体形态、品质与要素、现代性传统以及创作的基本理念,并以十个散文诗作家为个案,解析其创作的特色与品质,从而呈现散文诗的生命力及其创作路径;第二部分以“流派、群落、话语”为题,梳理新世纪以来现代诗的发展走向、功用回归及群落特征,并以大量笔墨对具有原生特质的贵州诗歌多样化发展及边缘话语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评价;第三部分以“地域、群体、叙事”为题,重点解读生长于地域民族文学土壤的叙事文本,尤其是从文学地理学角度深度关注乌江流域作家群的散文和小说创作,分析其话语建构手段和多元形态特征,探寻地域文化与文学生成的内在关系,对促进区域性、边缘性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樱桃园

    樱桃园

    契诃夫的戏剧作品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契诃夫戏剧集》将选收汝龙译契诃夫的名剧《伊凡诺夫》、《海鸥》、《凡尼亚舅舅》《三姐妹》和《樱桃园》。
  • 钓金枝

    钓金枝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直析都市女性的生存抉择,折射出现代社会给女性带来的生存困境。本书用投影的笔法揭露了社会中存在的贪婪、腐败、堕落等阴暗面,在冷峻的言语和深切的反思背后,作者以一颗善良豁达的爱心,带给读者以温暖和希望。本书语言利落,情节紧凑,生活在都市人海中的读者都能于其中窥见自己的影子。凌宝漪的现状来源于母亲凌准精心周密的部署,灰姑娘几经踌躇,转身飞上华美的枝头。原本的任性上升为骄纵和嚣张,她成了母亲的机器娃娃,她在台前表演,母亲在幕后操控。母亲成功离间了她和初恋情人赵饮的爱情,把她推给某机构书记田有利。在金钱的诱惑趋势下,她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巨大满足。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热门推荐
  • 强娶小辣妻:腹黑总裁太强势

    强娶小辣妻:腹黑总裁太强势

    "一场意外,她嫁给了他。刚认识傅霆琛的时候,她以为他是F市人尽皆知的傻子,但没想到,婚后他摇身一变成了那个高高在上,冷酷霸道,杀伐果断的男人。他权势滔天,身价千亿,容貌惊人,偏偏对她,宠爱无度。他说:“盛小游,我告诉你,你就算是要天上的星星老子都给你摘下来,但是你是我的,你要是想要离婚,老子就弄死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攻略宿主的花式方法

    攻略宿主的花式方法

    【本文男主都是一个人,宠文甜文,一对一】“小念念,吃完了就想跑?”邪魅又高冷的男人紫眸一眯,欺身上前。顾念咽了口口水,不能怪自己犯花痴把持不住自己啊,只能怪眼前的男人实在是太妖孽了,“内个啥,我还有下个位面要赶,就不奉陪了~”随后赶紧让系统君把自己传送到下一个位面。可是现在是嘛情况?看着无比熟悉的紫眸,顾念真的想仰天长啸,说好了走上人生巅峰,左拥右抱来着呢,为什么不管到哪都被这男人吃的死死的?“小念念,这辈子,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让你有再次离开我的机会,那些伤害过你的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这是他对她的承诺,亦是对自己的......
  • 没带系统的文娱大佬

    没带系统的文娱大佬

    网文作者陈枫穿越平行世界,没有系统相助,没有超凡记忆,仅凭借自己的努力慢慢崛起。ps1,本书不种马。ps2,本书倾向于写实。ps3,这是一本都市文娱类型的书。ps4,这是一个小宅写手重生后的精彩人生。本书求上各种书单,奉献小妹妹之吻一个(mua)。 书友群:433299903
  • 诸天最强修仙者

    诸天最强修仙者

    《新书无限制穿越万界》杨文昊踏上修仙路,在每一个世界夺天地珍宝,得到成仙,证道成圣。PS:会写超神学院,斗破苍穹,遮天,神话,斗罗大陆,秦时明月,诛仙,花千骨等等,如果要什么意见,可以加群:705798164,向作者提意见
  • 改变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改变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为使读者能够全面立体、准确深刻地领略小说的原貌和精华,在体例上做了精心安排,分设“作家档案”“内容导读”“作品赏析”三大辅助栏目。“作家档案”部分,简要地介绍了相关小说作家的人生经历和写作风格及代表作品,让读者对作家有个概要的了解和认识;“内容导读”部分,对小说内容情节作了高度的根据和提炼,为读者做好下一步的深入阅读打下铺垫;“作品赏析”部分,用精炼的文字对小说的背景、情节、中心思想、社会意义和艺术特色等作了画龙点睛的评析,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与把握原作的内涵和主人公的个性。
  • 爱终有晴天

    爱终有晴天

    我最害怕的事,是你最终嫁给了别人。——相逸臣XXXX他是天之娇宠,从出生就注定了尊贵,要为万人所捧。她是市井平民,最厌恶的就是天之娇宠,他们奢靡,他们无心,有多远她就躲多远。“签了它,你就是相太太。走到哪人都得像捧祖宗一样的捧着你,过去难为过你的,背叛过你的人都得看你的脸色。我可以帮你毁了你的未婚夫,毁了你想要毁掉的一切。”他把结婚协议书放到她的面前。她签了协议,丢了心。XXXX“相逸臣,我可先告诉你了,如果你背叛我,我会让你失去的更多,更多,会让你一辈子都不得安宁的。”伊恩笑着说出只有她知道,那是认真无比的誓言。最终誓言化成鲜血,背叛的刀子刺入她的身体。“契约结束,咱们好聚好散。”他目露嫌恶,将离婚协议甩给她,让她带着残破的心离开。再见面,他不再万人景仰,她俯看他视若云泥。他抓着她的手:“伊恩,嫁给我吧。”她嫌恶的甩开他,偎进未婚夫的怀抱:“你早已失去了资格。”XXXX当他以为所有都幻化成风,再也抓不回时。“爹地!”机场中,小娃软声软语的叫。他激动地回头,望着那张虎头虎脑,却似曾相识的脸。“睿睿,跟你说多少遍了,别乱认爹地,会让人误会的!”伊恩抱起儿子。“我没有乱认啦!妈咪,爹地从那边过来啦!”却见另一个男人噙着笑,抱着儿子,拥着她,与他似陌生人般,擦肩而过。XXXX这是一个谁比谁更贱的问题——薛凌白:心里不痛快,就想往杆子上撞。伊恩:哪有自己往杆子上撞的!薛凌白: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撞!伊恩:…………相逸臣:伊恩你打我吧!你抽我吧!我乐意!伊恩:相逸臣,没想到啊,你也有上赶着犯.贱的时候!相逸臣:对你我贱的心甘情愿。伊恩:……XXXX新坑:http://pgsk.com/a/386993/《四神集团③:老公,滚远点》宁婉VS萧云卿全本:http://pgsk.com/a/260894/《四神集团①:首席总裁的逃妻》童若VS冷少辰http://pgsk.com/a/244239/《垂帘听政:24岁皇太后》
  • 艺术故事总动员

    艺术故事总动员

    《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3季):艺术故事总动员》在章精选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艺术大师,通过对这些艺术家的传奇人生和艺术作品的介绍,让青少年朋友领略这些大师的个人魅力。海明威的传奇人生让人们领略了硬汉精神,贝多芬的艰难创作之路为人们奏响了英雄交响曲,浪漫天才毕加索的爱情之路让人们了解到天才的另一种人生,鲁迅在黑暗中的孜孜求索、千锤百炼唤起了人们心中的民族魂……艺术家是艺术的诠释者,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品正是其理念的集中体现。意志的较量《老人与海》、迷人的《蒙娜丽莎》、天下行书《兰亭序》、的雕像《大卫》、超凡的游历《神曲》、美好绮丽的《安徒生童话》、强悍的命运之音《命运交响曲》……这些被发掘出的艺术瑰宝,将在《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3季):艺术故事总动员》第二章为青少年朋友做详尽介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夷氛闻记

    夷氛闻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听说你心若骄阳

    听说你心若骄阳

    传言中的苏华年冷漠无情,每次出席各种场所,一脸生人勿近,却是人人称赞的天才少年,是天之骄子,坐拥隐形马甲无数。而人称“吉他天后”的世界歌星江七锦却是平易近人,从来都是被所有人喜欢。当苏华年确定了江七锦是他找了整整两年的女孩时,毫不避讳,光明正大的说,“我要追你。”……此话一出,苏华年又上了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