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9100000029

第29章 下编 2012年高考古诗词鉴赏(7)

敦颐爱莲:《爱莲说》——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羲之爱鹅:《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性爱鹅。……有一道士好养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米芾拜石:《石林燕语》——初入州廨,见立石颇奇,喜曰:“此足以当吾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石丈”。言事者闻而论之,朝廷亦传以为笑。

2012年——安徽卷

十二、安徽卷

1.入选理由

宋代的文坛是属于江西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吏部文章二百年”的王安石,曾巩,还有江西诗派的一代宗师黄庭坚等等,此外,以“诚斋体”列名文学史的杨万里也不容忽视。江西卷高考诗歌鉴赏题曾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两次选用杨万里的诗作,杨万里的诗作最早入选浙江卷的高考诗歌鉴赏题,2012年杨万里的诗作更成了大热门,安徽卷和天津卷不约而同地选中了杨万里的诗作,杨万里及与杨万里诗歌风格相近的诗人的作品,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2.真题再现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

【参考答案】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作用。解答这两字,要立足诗歌,从修辞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

【参考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3.深度赏析

浅析“最爱”在诗中的聚焦作用

——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古人的诗题一般都比较长,因为诗题往往还承担小序的作用,交代写诗的一些情况。出题人将诗中的第三句“最爱东山雪后晴”提出来作为诗题,我们从中可以读出命题人的用意。“最爱”表明了作者强烈的情感态度,“东山晴后雪”则是诗人要着力表现的对象,因此,本诗的一二句为铺垫,交代时间以及诗人观景的角度和心理状态,三句如同相机的聚焦镜头一样,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到第四句所描写的景色上,来一个大特写。诗歌的这种结构章法,我们以前早就接触过,只是没有引起注意而已,比如我们熟悉的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最爱”句起聚焦作用,“绿杨”句则是特写,为诗人着意要表现的对象。绿白的色彩搭配,给人一种清丽明快的感觉,而诗人的心情也蕴涵其中了。白居易似乎特别喜欢这一诗歌章法,他还有很多这样的诗句,如“湖山处处好,最爱湓水头。湓水从东来,一派入江流”,又如“最爱晓暝时,一片秋天碧”等等。其他诗人也常用,如杜甫的“惟吾最爱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阑”,王诜的“最爱北江临岸,含娇浅淡精神”,刘一止的“最爱杯中浮蚁闹,鹅儿破壳娇黄”等等,这样的结构章法最大的好处是突出诗人要表现的内容,将最精彩的内容聚焦在一个点上,然后来一个特写,一首诗的好坏全在于此。

“软红光里涌银山”,这句诗的妙处首先在于颜色的搭配,“红”是暖色调,热烈奔放;“银”即白,是冷色调,给人朴素圣洁的感觉,两种色调的巨大反差给人造成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产生特殊的情感体验。再次是“软”字的用法。“软”是一个形容词,通常是来传达触觉感受的,而“红光”则是一个需要视觉感受的物象,“软”与“红光”怎么能够形成修饰关系呢?这里需要引进通感这一概念,通感是一种修辞手法,即将人的不同感觉打通,用一种感觉去感受另一种感觉器官才能感受到的东西,使人在感觉和心理上产生奇妙的体验,从而促进诗人与读者的交流和共鸣。关于通感的例子,我们最早在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里接触过,即我们熟背过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将嗅觉和听觉打通,以传达微弱渺茫的感觉,恰与作者一再强调的“淡淡的”情感相契合。通感是古诗词中的常用手法,如汤显祖的“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王维的“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等等。

“软红”在古诗词里是一个很特别的词汇,本由“红尘”一词改造而来,指人世间的种种繁华,如范成大的《市街》诗:“惆怅软红佳丽地,黄沙如雨扑征鞍”,苏轼的《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之一:“半白不羞垂领发,软红犹恋属车尘”,向子的《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词:“龙如骏马,车如流水,软红成雾”等等。尘世的繁华自然与出世的清寂相对,“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范成大《醉落魄》),阵阵软红怎能理解满窗的凄凉呢?杨万里诗句中的软红虽然字面意思指的是柔和的晚霞,但软红与银山构成的强烈对比的画面里,是否也蕴涵了诗人对入世的繁华与出世的朴质圣洁的情感体验呢?我们不得而知,但完全可以作此猜想。

尾句中的“涌”字用得也极为传神,化静为动,将雪山莹洁欲涌的状态表现了出来。从诗中第二句“小立春风夕照间”可知,这是早春的雪山,天气转暖,雪山渐渐开始融化,在寒冬里坚如磐石的雪山也慢慢地坚持不住了。这有点像王维“空翠湿人衣”的用法,就是我们小学就会用的“青翠欲滴”四字。也可以理解为座座雪峰高低起伏,如东去的大江大河一样,呈奔涌之势。

首句“只知逐胜忽忘寒”也很关键,因为只有具备忘寒逐胜的精神,才能有幸目睹雪山夕照的壮观情景,也才能将这种壮观景色传达出来。正所谓:壮观应须好句夸,好句必赖骚人出。

4.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辽宁卷)

东坡①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②,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参考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2)“铿然”这一拟声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5.趣味链接——诗中之最(一)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高的楼——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十三、山东卷

1.入选理由

苏轼和“苏门四学士”是高考诗歌鉴赏题命题人的热门人选,此前,秦观、黄庭坚、张耒的作品都已经选过,唯独晁补之没有入选,但其作品被命题人选中是迟早的事。他们之所以被后人推重,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文学成就,更是因为他们共同的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感受他们诗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是阅读他们诗作的一个重要维度。

2.真题再现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①

宋·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①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试题解析】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尾联写夜宿枫桥。只要结合诗中的具体意象,即可体会诗人的思乡孤寂之情。

【参考答案】(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3.深度赏析

枫桥霜月系孤舟,天涯倦客几多愁?

——晁补之《吴松道中二首(其二)》赏析

晁补之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和黄庭坚的作品此前已经选过多篇,张耒的作品2011年北京卷曾经选过,2012年辽宁卷又选了他的一首诗,唯独晁补之的作品没有出现过,如果今年不出现,2013年也必将出现,广东卷的命题人及时地选中了晁补之的诗作,让人不得不佩服命题人的嗅觉和眼光。当然,我们不排除明年有其他省份的命题人跟进的可能。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首联紧承诗题,写路上所见。2012年各省市的诗歌鉴赏题所涉及的诗词中,以羁旅抒怀为主题的不少,如辽宁卷张耒的《初见嵩山》,上海卷张九龄的《春江晚景》,不同的是张耒和张九龄的诗作的情感基调都较高昂,而此诗则显得沉抑低回。晓路,说明诗人为了赶路起得很早,写客人早起赶路的诗词,我们较熟悉的有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只写景不抒情,而诗人的情感自在其中。本诗的首联也是如此。“雨萧萧”,为了赶路而起早,却听到窗外萧萧的秋雨声,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暂寓旅馆以避雨,而是选择冒雨继续赶路,说明诗人已经不耐旅途的滞留盘桓,而急于赶到目的地。“江乡”,即江南水乡,呼应“吴松”二字;“叶正飘”则指出时令特征,为以下几联抒情营造氛围。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天寒”因为“雨潇潇”,正如俗语所言,一阵秋雨一阵凉,而“雁声急”又因为“天寒”,由因到果,层层推进。北风秋雨袭来阵阵凄寒,大雁惊飞,一日千里,片刻即到。而诗人呢?他也像大雁一样,感受到了秋雨北风的凄冷,但却不能像大雁一样展翅高飞,而是“客程遥”,不知何时才能到达,而一年已经到了尽头,诗人的心里,怎一个急字了得!“客程遥”呼应“晓路雨萧萧”,这又是先果后因,我们此时才知道诗人急着冒雨赶路的原因。颔联拟景抒情,虚拟大雁归飞声急,衬托诗人回家心切的情状。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浆跳。”这一联写得别有情趣,真是妙手偶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每一句都是一个精致的画面,如同电影的特写镜头,时间好像定格在了这个精彩的瞬间。“却”,退却,后退;征帆忽然后退,竟至于使得在船尾掠食的水鸟急避,发生了什么紧急状况?莫非征帆突遇猛烈的打头风,而使征帆后退飞鸟急避?情况危急,急得船工猛然加紧划桨,桨声骤响,又使得随船捡食的鱼群纷纷惊起跳跃,真是热闹非凡。此联并没有直接写旅途遭遇的险情,而通过飞鸟急避鱼群惊跳两个细节间接地表现了惊心动魄的场景,而船工的忙乱,旅客的惊慌,读者都可以想象得出。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尽管诗人风雨兼程不顾旅途艰险地赶路,但因为客程遥遥,岂能一日赶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这句诗唱出了大部分旅人的心情。烟波江上,乡关不见,使人生愁的是,今晚宿于何处?“霜月系枫桥”,这回答太精彩了!这一句化用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的诗意,霜月系在枫桥上?还是枫桥系住了霜月?“霜月”暗指诗人的一颗思乡之心,这颗心莹洁欲透,又透着凄冷,无奈被枫桥系住,而漫漫长夜如何度过?“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又是那千年而来的钟声,在张继的耳边响过,在所有羁绊旅途的诗人耳边响过,今日又将要在晁补之的耳边响起,一声一声,摧心裂肠,这声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声音未起,而恐惧之心已生三分。尾联综合运用设问、比拟和化用等手法,将诗人不耐旅途之愁的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击节感叹。

本诗以时间为线索,从早冒雨赶路,写到雁阵惊寒,颈联再来两个特写镜头,表现旅途的惊险,最后化用张继《枫桥夜泊》的诗意,写日暮愁泊的心理。整首诗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层层推进,最后以景结情,余韵袅袅,耐人品味。

4.拓展训练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首联、尾联用对比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试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分析这种手法。

(2)颔联脍炙人口,全部用名词描写景物,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仿效这种写法的一句诗是什么?这样写法的好处是什么?

【参考答案】(1)首联写早行的典型情景,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悲故乡”很能引起游子的共鸣。尾联写诗人梦回故乡长安杜陵,那里凫雁满塘,已是春回大地,洋溢着喜人的气氛。诗人用尾联的喜景衬托首联的悲情,前呼后应,显示悲伤之切。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诗人用纯名词组合成一幅图画,一个词语表示一种景物,寓情于景,用景物体现悲伤的情感。

5.趣味链接——诗中之最(二)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三尺雪,晓驾碳车碾冰辙。

被风吹的最远的房子——茅飞渡江撒江郊,高者挂之长林梢。

最穷的夫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

最大的额头——未出庭院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

最大的门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爬的最高的人——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最寂静的空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酒量最大的人——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最厚的冰——瀚海阑杆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最远的邻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十四、广东卷

1.入选理由

白珽是元代诗人,由于政治原因,元代诗人反映隐逸和田园生活的作品较多,如马致远的“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但其悲叹厌世情怀多于欣赏喜悦之情,而白珽这首《余杭四月》不同,诗人是真心喜欢乡村四月的秀丽风光,因此诗中所描摹的田园风光亲切自然,活泼生动,趣味盎然,有杨万里“诚斋体”的风格。

2.真题再现

余杭四月

元·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同类推荐
  • 审美教育书简

    审美教育书简

    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 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歌德并称为“德国最伟大的作家”,死后与歌德合葬。席勒与歌德的合作创造了德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十年,他的《欢乐颂》被贝多芬谱为《第九交响曲》四海传唱,他以美学为依托思考了人性的完善、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改良。席勒的著作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从蔡元培到郭沫若,从鲁迅到田汉,从王国维到朱光潜、宗白华,无不推崇他的思想成就、受到他的直接影响。
  • 成长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成长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感动学生的真情故事

    感动学生的真情故事

    真情,一个永恒但绝不沉重的话题,足以让我们的心阵阵颤动,足以让我们久久回味。李元秀主编的这本《感动学生的真情故事》给你讲述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没有奢华的辞藻,没有刻板的说教,有的只是朴实平淡的叙述。《感动学生的真情故事》的真情故事像一股清新的甘泉,流过你干涸的心田后,必然还你一片璀璨和希望。
  • 泰戈尔作品选

    泰戈尔作品选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人类第一次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了大自然中物质的化学性质,把柔软的粘土变成了坚硬的陶,从而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热门推荐
  • 瓜田李夏

    瓜田李夏

    孤儿夏至穿越了,有父:秀才……妻管严(药不能停)有母:漂亮能干……重男轻女顾娘家(何弃疗)夏至:我不嫁傻子!
  • 我的主角要杀我

    我的主角要杀我

    我叫宏远,是一名作者,我现在慌得一匹。就在刚刚,我小说里的女主角穿越到了现实世界,还要杀我!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急!——温馨提示:San值较低的读者,请有节制的观看本书;jo厨、克苏鲁爱好者用户体验翻倍。——Ps:新书粉丝群号961199457,欢迎各位大佬前来催更。
  • 终遇你:大神缺腿部挂件吗

    终遇你:大神缺腿部挂件吗

    【已完结】隔壁新书开坑啦 楚暮只是想单纯的玩个游戏,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不过一结婚游戏伴侣就弃游是什么情况?刚申请号就被别人针对是什么情况?自己师父和自己的徒弟打了起来最后还只能自己背锅是什么情况?突然被大神伴侣针对又是什么情况?纵横游戏圈的亲哥告诉她:因为你当初不抱我这个大腿。楚暮拍桌:不就是抱大腿吗?我楚暮,要抱,就抱最粗的腿。从此开启了漫漫抱腿路。不过最后,大腿没抱到,反而把自己卖了是什么情况?ps:你有没有听说过《逐天》的云长大神和她的媳妇潇湘沐雨呢?当然听说过,那你又听说过寒卿楚大神的和他的媳妇暮卿寂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美漫之自助系统

    美漫之自助系统

    穿越就算了,好歹有个系统,结果系统还木有说明书,这也忍了,结果还要看脸......
  • 恶魔老公

    恶魔老公

    “咚、咚”“进来…”低沉的声音似冬日般寒冷。许久,厚重的隔音门终于被打开,一颗小脑袋防范的探了进来。贵宾套间里阴暗的光线让适应了外面五彩闪亮灯光的莫末一时无法适应,只能依照本能的躲在门后,以防万一的准备逃走。“呃、、、请问、、、”询问的话还没出口,门口的小女人就被一把扯了进去。“你”没反应过来的莫末被一股强劲扯了过去,撞到一面又硬又有点温暖的墙壁上,然后在她没考清楚到底是墙壁还是人的情况下。
  • 毒后逆天:庶女王妃

    毒后逆天:庶女王妃

    前世被打入冷宫,成为血淋淋的人彘,狼心狗肺的嫡母、嫡姐栽赃嫁祸,她死而不甘!重生在十二岁,慕容云岚誓要以牙还牙,此生不再与人为善,看一个小小庶女涅槃,成为逆天毒后。
  • 叫一声妈妈泪落如雨(下篇)

    叫一声妈妈泪落如雨(下篇)

    葛妈为救儿子抢了别人的钱包,儿子伤愈后十分鄙视母亲的行为。作为一位母亲,又怎样才能弥补过失和获得儿子的谅解呢?春寒料峭,葛妈依然每天夜里蹲守街头卖布娃娃。那些笨拙的小布娃娃确实很难卖,经常费尽口舌也勾不起顾客的购买欲望,不顺当的生意尽管非常难熬,可是白天只要遇上方小蕾,她都乐呵呵地把买卖所得的钱如数交给她。方小蕾很是感激,提出要分一半钱给她,她怎么也不肯要,说晚上反正都是闲着,坐在街道上权当看风景解心烦。这天夜里葛妈去蹲地摊儿,突然遇到一帮城管人员过来检查,看见小摊贩的货物一律没收。
  • 恶魔王子的伪天使

    恶魔王子的伪天使

    这个世界存在着多种未知,没有地图,他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却总是在生命现实里上演别离割舍。从前回不去,命运就这样一点一点的错开来。其实生命的开始不过是一场早已写好的结束。属于彼此的心结,他们的轨迹忽然失衡,行驶至天涯之远。就让她以永恒的生命,来达成永远的存在,以永恒来证明他追寻的彼岸,一直就在这里。他们都是带线的玩偶,向着那写好的结局一路狂奔,直到穷途末路。我的天使,谢谢你曾经带我去看天堂的模样。
  • 时光带不走的阳光

    时光带不走的阳光

    顾昀琛:在她出现之前,我从没想过未来,有了她之后,我开始幻想和憧憬很多以后的场景,一开始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但在某一个瞬间,我突然间明白,原来是因为,她就是我的未来。苏木:好像从记忆开始的时候,生命里就有她了,潜意识总是觉得,她从来都是我的,可是,从丢了她那一次之后,我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她有多爱他。叶南希:他呀,一定是我的七世怨侣,这样好像也挺好,悲惨了七世,欠我们的幸福,这辈子,要一下子全部还回来,开个玩笑,他呀,是每时每刻都围绕在我身边的最温暖的阳光,嗯……时光带不走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