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2200000022

第22章 合的比赛结果,还用得着我说吗?(3)

在某些情况下,拜神是必要的。比如说拜周公啊,拜孔子啊,拜高祖刘邦啊,拜世祖刘秀啊,这些都是汉室子民应该做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拜神就是不必要的,甚至是多此一举的。毕竟,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如果只拜神不工作,那你注定要做个穷鬼,什么神仙佛祖都拯救不了你。

所以说,那些“不合典礼”的祠官,是没有存在的价值的。他们整天玩鬼火跳大神,非但不能创造GDP,反而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把他们给清退了,每年能为国家省下不少财政支出。于是邓绥一声令下,让那些“不合典礼”的祠官统统回家种红薯去了。

说完这件事,我想给各位读者来说明一下,邓绥这位温和的改良派的主旨思想:多约束公务员,少折腾老百姓——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当今社会某些法令的颁布,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其实,邓绥刚一上台当皇后的时候,所颁布的第一条法令,就已经显露了她的这种思想:她宣布不再接受各地方官府进宫的金银珠宝,而是改为笔墨纸砚,这就减少了官员贪污腐败的机会,同时也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毕竟,金银珠宝也好,笔墨纸砚也好,归根到底都是要从老百姓身上抽取的,老百姓上缴的东西少一点,平时的日子就能好过一点。

至于她清退这部分“不合典礼”的祠官,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她只是限制官员拜神,却没说要限制老百姓拜神,只要你有那份闲情,管你拜佛祖也好,拜耶稣也罢,随便拜,无所谓。

清退完这部分人之后,邓绥又开始整顿公款消费。

为了方便说明,我首先来给各位读者讲解一下东汉官府的一些情况。

“大官”,这个官名听起来挺牛逼,其实是用来唬人的,大官的真正职能是管理厨房,通俗地说,就是“厨师师长”,或者“火头军军长”;

“导官”,这个官名听起来让人感觉是做导游的,实际上他们是官府的采购人员,逢年过节上街买米,作祭祀之用;

“尚方”,这个可就厉害了,正常人一看到这两个字,马上会联想起“尚方宝剑”,事实上,他们真的是制作宝剑的,除此之外,他们还会雕刻玉器,是凭手艺吃饭的工匠;

“内者”,不明内情的人会以为这是“内人”的另一种称呼,但我要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她们是制作屏风或门帘一类东西的人。

一般而言,公款消费是最没有节制的,如果有一笔钱标上了“公款”二字,基本上就等同于“砸进水里也不心疼”,反正也不是我自己的钱,不用白不用。

以前,这些大官、导官、尚方、内者,花起公款来那叫一个猛,比如说大官,能摆满汉全席,就绝对不摆家常小菜;导官,买米的时候只挑贵的不选对的;尚方,制作宝剑玉器等工艺品的时候,从来都只会找一些贵重的原材料,至于做出来的东西实用性如何,他们可不会管;内者,她们制成的屏风或门帘,一贯以奢华而著称。

邓绥并不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作为当朝太后,她对物质生活并没有过多的追求。因此,她决定减少支出,尽可能地减轻或者杜绝在公款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铺张浪费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的这种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年能为国家省下数千万钱——这笔钱相当于汉代中等水平百姓数千户的家产。

为了进一步节约开支,邓绥还把目光瞄向了其他地方。比如说上林苑。

上林苑,由汉武帝刘彻下令修建,是汉代皇室的游乐场、打猎场,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非常之广阔。司马相如曾经写过一篇《上林赋》,文中所描写的,就是天子田猎之事。

要维护管理这么大一片地方,可想而知是要烧很多钱的。邓绥作为一个女人,她对打猎自然不感兴趣,因此,她就把上林苑的鹰犬全都卖光了,无限期搁置打猎活动。

邓绥除了对打猎不感兴趣之外,同时,她对美女图片也不感性趣。所以,她就“止画工三十九种”,让皇宫里的那些专门画屁股大腿的画工回家养猪去了。(《后汉书·皇后纪》)

相传,在汉元帝时代,宫中美女众多,他无法一一过目,所以,他就招聘了一批画工,专门为他画美女。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审核一次画上的女人,若是觉得好看,就按图索骥,哦不,按图索美女,性致勃勃地跑去宠幸她;若是觉得不好看,那就麻烦她一边儿凉快去吧。

相传,宫中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手艺相当牛逼,所以,就有很多女人贿赂他,希望他能把自己画得好看一点儿。相传,当年王昭君入宫的时候,由于自恃美丽,就没有贿赂毛延寿,结果毛延寿就把她画得又老又丑,元帝看过之后大倒胃口,就没有宠幸她。至于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王昭君等得黄花菜都凉了,还没能跟元帝见上一次面,心中悲愤不已,结果就主动请缨,嫁到匈奴去了。再后来,毛延寿东窗事发,就被元帝给宰了。

这段故事记载在野史小说《西京杂记》中,我记得当初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对此感到很怀疑:元帝真的有这么忙吗,连看美女的时间都没有了?子曾经曰过,时间就像乳沟,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觉得,作为一个男人,不管工作多忙,都应该能抽出时间看美女。比如说像我,虽然整天忙着发呆,但若是不小心看见了美女,必然会把其他事情都放在一边,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留着口水,用色迷迷的眼神,全方位多角度地窥视她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脑细胞也会开始活跃,幻想着与美女在一起时的情景……

爱看美女的男人,才是真汉子,纯爷们。如果一个男人连美女都懒得看,那我只能遗憾地说,你丫没有小鸡鸡,或者同情地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你丫该去治病了。

由于《西京杂记》不是正史,再加上我一直对里面的内容持怀疑态度,所以当初写王昭君的故事的时候,就没有把这些“传说”也一起写进去。不过现在看来,这段故事还是有一些可信度的,因为在汉室皇宫中,的的确确存在画工这种职业,而且数量还不少——想想看,邓绥一次就能清退“画工三十九种”,如果不是以种类而是以个数计,那可真不知要多到什么程度了。

除了清退画工三十九种之外,邓绥还精简了一批关系户。

众所周知,在行政部门中,关系户是最多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某某若是当了官,他的三姑六婆啊,叔伯兄弟啊,家里那条狗啊,都统统能跟着跑去里面工作,每天只要喝茶聊天看报纸,按时下班就行了,就算办事效率再差也没关系,群众意见再大也无所谓,反正工资照发,奖金照领,日子悠闲得很。

毫不客气地说,这种占着茅坑不拉屎,只知道整天放屁的关系户,简直就是社会毒瘤。自然,在东汉皇宫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邓绥为了节约开支,不浪费纳税人钱财,她决定要拿这些社会毒瘤来动刀了。

经过调查核实之后,邓绥把五六百个关系户全都扫地出门了。这群人,有些是得了肺结核整天咳嗽的,有些是老掉牙了无法工作的,有些是挂名领薪水却从来不上班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总的来说,作为全国最高执政长官,邓绥在任期的表现是非常良好的、令人满意的。她冰雪聪明,阅读面非常广,“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她深受儒家孔孟思想的影响,对社会现状也有比较清醒的认知,因此,她在颁布法令之前,总会考虑一些具体情况,在实施政策的时候,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最后,我希望大家能记住邓绥的执政理念:多约束公务员,少折腾老百姓。

(第四章)人性与历史

公元106年8月,汉殇帝刘隆驾崩,享年不足一岁(约340天)。去年十二月,他创下了一个记录,出生仅百日就登基为帝,是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如今又再创佳绩,勇攀高峰,成为驾崩年龄最小的皇帝。多少人一生碌碌无为,他小小年纪,就已经创下两个记录,像我等凡夫俗子,实在是难以望其项背啊。

刘隆这一死,邓绥就又得开始忙活了。到底要选谁当新皇帝,这是一个问题。

和帝刘肇现在只有一个革命火种,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长子刘胜。前阵子,邓绥以他身染“痼疾”为借口,没有立他为帝,现在刘隆死了,刘胜作为和帝唯一的儿子,是不是应该轮到他上位了呢?

关于这个问题,邓绥不是没有考虑过,但她最后还是决定,将刘胜排除在外。如果说她一开始的时候就立刘胜为帝,那就什么问题也没有,但问题是她过去没有选择刘胜,假如现在又回过头来找刘胜当皇帝的话,难免会惹人非议:太后,你丫前阵子才说刘胜身染“痼疾”,治不好了,不能当皇帝,现在才过了多久啊,他的病就突然间好了,就能当皇帝了?太后,你开玩笑也总该有个限度吧?

刘胜,他是肯定不能当皇帝了的。就算邓绥当初作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她现在也必须要把这个错误坚持下去。那么,到底应该找谁来继承皇位呢?

邓绥左思右想,经过多方面综合考虑,最后把目光瞄向了刘祜(祜音护)。刘祜,是清河王刘庆的儿子,章帝刘炟的孙子。当年,刘庆之母宋贵人深受马太后的喜爱,刘庆出生后,就被立为太子,后来宋贵人被窦皇后陷害,结果刘庆就被废了太子之位。窦皇后又把梁贵人所生的儿子刘肇夺了过来,还顺便整死了梁贵人一家,让章帝刘炟把刘肇立为太子,才有了后来的汉和帝。记得不太清楚的同学,可以回头去看一下《无良窦皇后》。

刘祜今年十三岁,而刘胜今年约八岁,如果真要说“便于控制”,显然刘胜更适合,而且作为和帝唯一的儿子,他的血统也更加纯正。应该说,邓绥如果能放下面子,立刘胜为帝,那对她而言是利大于弊的,可惜,她顾忌面子,为了不落下话柄,最后还是选择了刘祜。

那一天,邓绥终于决定要册立刘祜为帝,就把哥哥邓骘叫来,商量了一些相关事宜。那天晚上,邓骘奉邓绥之命,手持诏书,亲自将刘祜接进皇宫,安置在了崇德殿内。

刘祜在那里坐了一会儿,很快,邓绥就领着文武百官进来了。刘祜见了邓绥,赶紧给她行了个礼,说:“恭迎太后。”

邓绥点了点头,说:“不必多礼。”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是由太子接任皇帝的位子,但此时的刘祜,还没有任何爵位,他也不是和帝的亲生儿子,像他这种身份相对“低微”的人,是不能够直接被册封为皇帝的。为了说明问题,我可以举一个例子。

汉武帝时期,由于小人江充的挑拨离间,结果闹出了“巫蛊之案”,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含冤而死,刘据的长孙刘病己也因此流落民间,成了一介草民。后来,辅政大臣霍光决定迎立刘病己为帝,就把他接入未央宫,先封他为阳武侯,给了他一个爵位(或者说尊贵的身份),然后才黄袍加身,让他当了皇帝。

除了册封皇帝要讲究礼仪和程序之外,册封皇后也同样有着很高的要求,并不是说皇帝看谁顺眼就能让谁当皇后,如果某些必要的条件没有满足,就算是皇帝心里有这么个意思,事情也很难办妥。

比如说我们亲爱的千古淫帝刘骜同学,他在某一段时间,是非常非常喜欢赵飞燕的,当时许后被废不久,皇后这个位子正好空缺,所以,他就想立赵飞燕为皇后。但是,刘骜他妈王政君非常反对,她说赵飞燕家里三代贫农,无官无爵,怎么能配得上皇帝呢?刘骜没办法,只能先把赵飞燕她爹赵临封为成阳侯,然后才如愿以偿,让赵飞燕当了皇后。

皇后这个位子空着,要想册封皇后,尚且还有如此多的约束,如果是现任皇后当得好好的,没有犯什么错,皇帝想要让另一个女人将她取而代之,那就更难了。

比如说高祖刘邦爱戚夫人不爱吕后,比如说元帝刘奭爱傅昭仪不爱元后,但吕后等人还是能够稳坐皇后之位,等等等等。“皇帝”这个头衔,听起来挺牛逼,好像爱干啥就干啥,实际上也是不能为所欲为的,由此可见封建礼教的约束力之强大。

我们读历史的时候,常常可以看见,某某皇帝并不爱某某皇后,而是爱某某妃子,但皇后一直是皇后,妃子一直是妃子,没得改,原因就在于此。

不知不觉就唠唠叨叨了这么多,实际上就是想跟大家说明一个问题,程序问题。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邓绥是如何走这个程序的。

邓绥深吸一口气,说:“刘祜听令!”

“臣在!”

“朕今日封你为长安侯,钦此!”

“臣接旨,谢太后隆恩!”

将刘祜封为长安侯之后,邓绥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诏书,面向群臣,用清晰洪亮的声音将里面的内容读了出来:“先帝(和帝)圣德淑茂,早弃天下。朕奉养小皇帝(殇帝),夙夜忧心,瞻仰日月,冀望他能长大成人,有所成就。岂料上天不佑,小皇帝未满周岁,便已夭折,令人悲痛断心。天不可无日,国不可无君,幼主既丧,理应另立新主。平原王刘胜身染痼疾,不可继承大统,长安侯刘祜质性忠孝,小心翼翼,能通《诗经》、《论语》,笃学乐古,仁惠爱下。年已十三,有成人之志。《礼》曰,‘昆弟之子犹己子’;《春秋》有云,‘不以父命辞王父命’。其以刘祜为和帝子嗣,奉承祖宗,案礼仪奏。”

所谓“昆弟之子犹己子”,意思是说,兄弟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刘祜的父亲刘庆,是和帝刘肇的兄弟,所以刘祜就可以等同于是和帝的儿子,拥有皇位的继承权;至于“不以父命辞王父命”,“王父”是指爷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爷孙关系大于父子关系,虽然刘祜的父亲刘庆不是皇帝,但他的爷爷刘炟是皇帝,他作为皇帝的孙子,自然有资格继承大统。

邓绥搬出这两句话,实际上就是为刘祜登基提供理论依据。更进一步地说,在中国古代,皇帝下诏书也好,臣子上奏折也罢,引经据典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后代奉前代为经典,更后的后代又奉后代为经典,源远流长,代代相传,你说话的时候要是不引些经,据些典,都不好意思说你是读书人。

近代搞了个“新文化运动”,提倡要用白话文,切忌引经据典,结果搞到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个读书人懂得那些古老的经典了,老祖宗们留下的东西就这样被弃之不顾,取而代之的是全民英语,为了一本在实际生活中毫无用处的四级证书,全国大学生焦头烂额,我本人就是受害者之一。

好了我唠叨完了,下面继续讲故事。

邓绥走完了程序,然后又轮到刘祜走程序,他叽里呱啦之乎者也了一大通,终于把他的程序也走完了。最后,邓绥奉上传国玉玺,将刘祜册封为皇帝——名义上的皇帝。

邓绥,她是不会把权柄交给别人的。

女主执政,在古代中国这样的男权社会,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比如说牝鸡司晨,比如说红颜祸水,这些成语反应了当时社会的主流(也就是男人)价值观。反对者总是有的,或者在明,或者在暗,女主要想镇得住这些人,坐稳自己的位子,非得有些拿得出手的本事才行。

同类推荐
  • 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唐诺读《左传》,一样的唐诺,不一样的历史散文书写。唐诺反复出入《左传》的世界,一次次试图走入子产、赵武、申公巫臣乃至孔子、左丘明等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春秋时代最杰出的头脑在其时其地究竟看到、想到了什么,他们某一言行究竟有着何种深远的积淀与思考,从而认出藏在历史缝隙里最好的人最好的事,也让春秋时代呈现出一个更为复杂深邃、立体可感的世界。情欲之事、鬼神之说、弭兵之会、小国家的大灵魂、两千多年前的梦、春秋战国的繁花般思维……由此出发,作者旁征博引,以文学的视角,围绕八个问题进行叩问和延伸,令人惊叹地将实然历史变成哲学思索的场域,陈旧的千年文本开始荡漾进此时此刻,是为《眼前》。
  • 七杀立皇帝

    七杀立皇帝

    谁言乱世莫诉儿女情,实则乱世儿女情更深。为了守护心中的挚爱,为了信守许下的诺言,一个男人,最多可以做出多大牺牲?牺牲掉自己一生的幸福,变成太监,试问天下间有谁可以做到吗?她是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的绝世美人;他是信念如钢、至死不渝的铁骨男儿。在经历过毁家灭门之祸后,他们又将有一番怎样坎坷的复仇经历?刘瑾是明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立皇帝”,曾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是与“九千九百岁”魏忠贤齐名的大太监。其势大滔天,座下高手如云。这位旷世枭雄的结局却是经历了千刀万剐之刑,死得悲惨至极。他的死,也成了历史上的著名事件。试看一对江湖儿女,如何最终报得血仇,铲除巨奸,上演一段旷古绝今的凄美爱情故事。
  • 宋朝探花郎

    宋朝探花郎

    刘安穿越了。这位堪称史上最幸运的穿越者,汴梁及至天下最英俊的探花,与名门嫡女婚约在身。可很快,刘安发现自己不快乐。弱宋天天跪,跪党项、跪契丹,跪到弱宋只剩下钱了。提到钱,刘安更不快乐。刘安听说:宋朝发俸禄竟然是直接发给夫人的,夫人掌家管账,零花钱定项支出,精准到文。又听说,武勋世家的潘六姑娘,可以手撕街痞。刘安表示,穿越好可怕。
  • 简明中国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简明中国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从距今170万年前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元谋人”,到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赢政结束了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一一秦,到威名远播的大汉,三分天下的三国,风度翩翩的魏晋,名扬天下的唐宋,软弱无能的清末,再到新中国的建立。 纵观中华五千年,那些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那些影响历史演进方向的英雄人物,共同勾勒出了历史长河波折而又蜿蜒向前的轨迹。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是汉人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热门推荐
  • 诗咏五千年

    诗咏五千年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大多数中国人往往带着与生俱来的历史感。中国又是一个推崇诗歌的国度,几乎人人都有过诗情荡漾的岁月,有为数可观的国人,会把浓重的诗情一直保持到晚年,吊古咏今,乐此不疲。所以,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咏史诗。《诗咏五千年》以诗说历史,配以小故事为讲解,生动形象的解说了中国古往今来的重要历史典故,500首有余,是一部很好的学习历史的科谱类大众读物。
  • 造化星辰决

    造化星辰决

    【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第一神将千年后重生归来,风云再起;一念山河碎,一戟日月崩。灭天骄,斩佞臣,以无敌之资,横扫诸天!“为我亲者,誓死守护;伤我亲者,虽远必诛!”——欲挥手中刀,屠尽忘恩狗!!!
  • 漫笔

    漫笔

    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乳名荫书,曾用名李晋卿。1922年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部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1933年1月,邹韬奋参加了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主要作品有:《大众集》、《坦白集》、《漫笔》、《展望》、《经历》、《韬奋言论集》等。
  • 这一帮子

    这一帮子

    这是一帮生活在现实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和打工仔。他们大多数是处在八零后,工作、婚姻、家庭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生活压力使他们气喘嘘嘘。然而他们放弃太多的自由只身在喧哗的都市中跳蚤似慌乱般蹦跳穿梭在城市与城市,高楼与高楼之间寻找可以栖身之处。 这是一群在社会底层生活的一代人,他们正用一双双勤劳的手打造自己幸福生活的美好明天。即便在生活中都会遇见那样这样的不易。尤其是像他们这些从外地农村来城里的打工者,他们用智慧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美丽的东西。他们勇于在自己的家庭充当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更重要的是他们担当得起了一个社会的主角,为这个蒸蒸繁荣的社会和他人服务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 凡求问仙道

    凡求问仙道

    万古长生,仙凡两隔,自古凡者,帝王为尊,仙者,万世永存!世俗少年萧林步入仙途,携神秘古玉一步步探索未知的修仙界,爱妻如何重生,仙宫之谜为何?极境称王,神通五行,上古之变,极古之尊。修仙境界:炼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炼虚,合体,大乘(渡劫三境,强弱之分看渡过几次大天劫,一般渡过第一次便是其中佼佼者,渡过第二次可轻易斩杀没有渡劫的大乘,渡过第三次拥有飞升真仙界的实力,整个灵界诸多域面不会超过一百人!)
  • 摄政王的俏毒妃

    摄政王的俏毒妃

    未来世界超级军委特工,因任务身首异处。醒来后成为丞相府被弃庶女,从此再不能众星捧月。从小生活在男人堆里,不懂男女之事,感情迟钝。却在频频无意间,总是撩到美男。乾陵国权倾朝野的摄政王,江湖上闻风丧胆的武林盟主,嗜血、霸道、我行我素,俊美到人神共愤,却过不了美人关。每次都被月卿影无意间的动作弄得面红耳赤,在这个小女人面前,他的里子面子都丢了个干净,却甘之如饴。
  • 西夏宝藏

    西夏宝藏

    神秘的古羌仪式揭秘西夏皇族后裔的离奇命运。宋末元初,成吉思汗于1227年6月统帅百万蒙古铁骑,对位于西北的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已立国189年的古西夏国展开了灭国大战。古西夏国末帝李睍与释比国师赵佑古为了延续古羌皇族血脉和西夏国宝藏,在举国投降的前夕,将巨大的皇室宝藏藏于贺兰山中的凤湖湖中,并让太子李龙和公主李凤携带着取宝的钥匙逃亡川藏。
  • 我的超能妹妹

    我的超能妹妹

    当超能妹妹突然出现在杨帆的生活中,杨帆终于成为了妹控。“我凭本事单的身,这是我的骄傲!”“高冷的男人最有魅力,女主什么的不存在的,我只要一个超能妹妹,一妹在手,天下我有!”超能妹妹的正确打开方式:卖萌是常态,坑人是模式,好不容易认真起来的时候,那就是她的悲伤与孤独。注:前方高能,请勿模仿,珍爱生命,远离小美!
  • 梦摹师之行无别语

    梦摹师之行无别语

    梦摹师是一个失传很久很久了的职业。少年伏生跟着师父学了六年制梦,师父待他如己出,未有私藏之心,伏生也聪颖过人,整套古法工艺已经熟稔于心,但一直未能有独立执业的机会。不料在师父出远门会友的第三天,一桩大生意主动找上门来。少年伏生的梦摹师生涯开端会如何发展?接下来他和丝绸庄老板娘玉姐、若木阁金老板女儿金小梅、还有北派梦摹师之间又会有怎样的纠葛?请看他梦摹师生涯的第一个故事《行无别语》。
  •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