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2200000034

第34章 魏晋后妃——曹老板那一家子(3)

小妞迈着小碎步,慢慢走了过来。哥伸出手,托起她的下巴,用居高临下的眼神看着她,说:“妞,你长得不错。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哥的女人。”

说完,哥给了她深深一吻。哥的初吻。今天的初吻。第N次初吻。

小妞是二婚妇,但是不要紧,哥没有处女情结。小妞今年已经二十一了,比哥大五岁,但是哥不介意,哥喜欢成熟而有风韵的女人。

有了她,从此以后,哥不会再寂寞。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传说。

上面这两个版本的故事,其实大同小异,区别在于第一个版本的甄妃是把头伏在婆婆刘氏的大腿上,第二个版本的甄妃是缩在刘氏身后,仅此而已。在这两个版本里面,甄妃都被描写得非常漂亮,以至于曹丕第一眼见到她,就被她彻底迷住了。

就这样,16岁的曹丕娶了21岁的甄妃,从此以后,他和她过着幸福的生活。

好了,甄妃的故事完了——什么,完了?

其实,倒也不是真的完了,只不过在《三国志·魏书·后妃传》里面,完全没有关于曹甄二人婚后的生活记载,陈寿同学惜墨如金,只写了甄妃的结局:被曹丕赐死。由此可见,什么“幸福生活”,其实都是逗小孩玩的。

王沈所著的《魏书》,倒是有着极其详尽的记载。但是我要告诉你,《魏书》不可信。在《魏书》里面,甄妃被描写得极其完美,一点儿缺点都没有,完全是女神级别的人物。很显然,这太夸张了,因而令人难以置信。陈寿著《三国志》,把《魏书》的记载弃之不用,是出于严谨的修史态度。裴松之注《三国志》,虽然把《魏书》引用了进去,但在最后面,他自己也说,《魏书》的记载太不可信了,陈寿弃之不用,是理所当然的。

比如说,前文那些关于甄妃小时候的故事,全都出自于《魏书》,但正如你所见的那样,可信度不高,甚至完全不可信。为了不误导读者,《魏书》里有关甄妃的其他传说,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你只要知道,《魏书》把甄妃描写成了一个完美无暇的女神,这就足够了。

至于《魏书》为什么要把甄妃描写得这么完美,原因我待会儿再跟大家解释。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女人,郭女王,她跟甄妃的命运息息相关,因而不得不讲。

郭女王,公元184年3月生,比甄妃小两岁,比曹丕大三岁。她之所以叫做“郭女王”,是因为她从小就表现得有异常人,因此,她老爸郭永觉得非常稀奇,就说了这样一句话:“此乃吾女中王也!”(《三国志·魏书·后妃传》)

郭永说完这句话之后,就让自己的女儿以“女王”为字。请注意,“女王”是字,而不是名,就像“姓关名羽字云长”一样,郭MM正确的称呼应该是“姓郭名某字女王”,之所以叫“郭某”,是因为她的名已经不可考,在历史上只留下了字,仅此而已。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感慨一句,历史上很多女人,她们虽然有名,却又偏偏无名,结果只能让人以“X妃X后X夫人”称之,真叫人纠结万分啊。

下面继续讲故事。

郭女王的爹妈死得早,再加上那年代又乱,她从小就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她被一户人家收养了,再后来,曹老板的公司招人,她前去应聘,就成了曹丕曹大公子的小蜜。

郭女王是一个很有心机和头脑的女人,对于曹老板的公司发展,她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平时,曹大公子要做什么决策的时候,郭女王常常会以小蜜的身份,向曹大公子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让曹大公子觉得受益很大。曹大公子常常搂着郭女王,感慨万分地说:“我本以为你只能做我的小蜜,没想到你还能做我的小秘,真是买一送一,被我赚到了啊!”

这个时候,郭女王总会谦虚地说:“公子,你过奖了,这是我应该的。”

郭女王刚做小蜜的那阵子,曹老板还没确定自己的接班人,为了接管这个偌大的家业,曹大公子和子建同学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后,曹大公子之所以能优势胜出,其中有一部分功劳,是属于郭女王的。不过,郭女王到底立下了怎么样的功劳,史书上并没有具体记载,因此,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

一直以来,郭女王都非常受宠,其程度更甚于甄妃。一开始的时候,甄妃年轻貌美,还能和郭女王稍作竞争,但随着时间推移,甄妃年老色衰,就渐渐不行了。毕竟,她比曹丕大五岁,这个年龄差距,可不是稍作打扮就能消除的。

但是如果要算年龄的话,甄妃跟郭女王相差并不大,只有两岁。为什么郭女王能一直受宠,甄妃却不能呢?

我稍微考虑了一下,理由有三:第一,郭女王是跟曹丕在同一战线战斗过的,她帮助曹丕奠定了接班人的地位,这是一种战斗情谊;第二,甄妃生了一子一女,郭女王却没有生育,在身材方面,郭女王明显占优;第三,要说长相,郭女王绝对是上上之选,即使比不上甄妃,也差不到哪儿去,如果再算上两岁的年龄差距,郭女王在长相方面应该等于甄妃,甚至优于甄妃。

甄妃的失宠,直接导致了她的死亡。《三国志·魏书·后妃甄皇后传》里面记载,“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甄皇)后愈失意,有怨言。(魏文)帝大怒,(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关于甄妃之死,《三国志·魏书·后妃郭皇后传》也有记载,“甄后之死,由(郭)后之宠也。”

从这两个女人的传来看,甄妃死于郭女王之手,应该是没有疑义的了。另外,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甄妃活着的时候,并没有被立为皇后,后来她的儿子曹叡即位,才把她追尊的皇后的。

但是,王沈所著的《魏书》,却给出了甄妃之死的另一种版本。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版本是怎么说的。

魏文帝曹丕登基之后,准备立甄妃为皇后。但是,甄妃非常谦虚,她婉拒了曹丕的请求,说:“一个国家,要想兴旺发达,选一个好皇后至关重要。我无德无才,不能担此重任,再加上最近身体有些不太好,所以,还是请皇上另外找一个合适的人选吧!”

曹丕听了,非常感动,心想:多好的一个女人啊!皇后之位,非你莫属!

于是,曹丕就屡次派人把皇后的印绶送到甄妃面前,但甄妃却又屡次把印绶推回来了。由于当时天气比较热,所以,曹丕就想先搁置这件事,等到秋天到了,天气凉快一点,再立甄妃为后。

没想到,甄妃却没能等到那一天。那年六月,甄妃病情加重,结果就死了,享年40岁。

甄妃死后,曹丕非常悲痛,他仰天长叹,说:“早知如此,我当初就应该把她立为皇后,唉!如今什么都迟了!”

《三国志·魏书》里面的甄妃之死,是宫廷斗争版,《魏书》里面的甄妃之死,是家庭温情版。这世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温情,所以,《魏书》的记载,你千万不要信。

事实上,《魏书》这本书,里面的故事都非常温情,里面的人也都非常完美。卞姐完美,甄妃完美,郭女王完美,统统都完美。但若是果真如此,甄妃又怎么会因为失宠而“有怨言”?郭女王又怎么会因为争宠而害死甄妃?

所谓完美,只不过是传说罢了。

甄妃死了,她的儿子曹叡还在。那年,他十八岁,对于自己母亲的死,他觉得愤愤不平,他觉得母亲是无辜的,但是,他又救不了母亲,心里就多了一个打不开的结。

由于曹叡没了妈,郭皇后又没有儿子,所以,魏文帝曹丕就让郭皇后去抚养曹叡。曹叡已经成年,其实并不需要别人的抚养,再加上他对父亲的其他妃子怀有敌意,因此,曹丕的这个决定,是很不明智的。

曹叡本不愿意接近郭皇后,但他如今势单力孤,如果闹什么脾气,说不定会惹出祸事来,他没办法,最后只能隐忍不发,对郭皇后摆出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侍奉郭皇后的生活起居。至于郭皇后,由于她没有儿子,如果能把曹叡当做是自己的亲子,对她将来也有些好处,因此,她也就摆出一副母亲的姿态,对曹叡嘘寒问暖,呵护疼爱。

然而,这两个人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已。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早已是暗流汹涌。

曹叡是曹丕的长子,本应是太子,但曹丕诛杀了曹叡他妈,因此,父子俩之间始终有芥蒂,曹丕也就一直下不了决心立曹叡为太子。就这样,太子的问题被搁置了好几年。

有一年,曹丕带着曹叡,到外面去打猎。在猎场里,一只母鹿带着一只小鹿,出现在了他们的视线范围内,曹丕眼明手快,拉弓射箭,“嗖”的一下,那只母鹿应声而倒。

曹丕射完了母鹿,对曹叡说:“儿子,你爹的技术不错吧!大的我解决了,剩下一只小的,你把它也给解决了吧!”

曹叡看着那只在母鹿身旁哀鸣的小鹿,忽然间流下了眼泪,说:“陛下,你已经杀了母亲,我不忍心再杀儿子。”

曹叡这句话,一语双关,曹丕听了,不禁回想起许多往事。于是他放下弓箭,说:“那好吧,我听你的。”

从那一天开始,曹丕心中就有了立曹叡为太子的念头。

公元226年五月,魏文帝曹丕病重,自知时日无多,于是就把曹叡和一些大臣叫到病床前,正式册封曹叡为太子。不久之后,曹丕驾崩,在位七年,享年四十岁。

魏明帝曹叡即位之后,终于可以放手做一些他想做的事情了。他母亲活着的时候,没有被立为皇后,现在他变成了皇帝,就决定追尊他母亲为“文昭甄皇后”。陈寿著《三国志》,在写到甄妃的传记的时候,之所以会以这五个字开头,原因就在于此。

除了追尊他母亲之外,曹叡还要向另一个女人展开报复——郭女王。

以前曹叡手上没有实权,搅不起风浪,现在情况不同了,他除了可以做一些以前做不了的事情之外,还可以听到一些以前听不到的消息。曹丕有一位夫人,姓李,跟甄妃私交甚好。甄妃在被曹丕赐死之前,她就把儿子托付给了李夫人,希望李夫人能够好好照顾曹叡。

现在,曹叡登基了,李夫人就向曹叡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甄皇后之死,是因为郭女王的谗言,甄皇后下葬的那天,郭女王叫人用糠把甄皇后的嘴塞满了,然后再用她的头发盖住了她的脸,让她死后不见天日,不能言语。

李夫人放出这么一个爆炸性消息,让曹叡痛哭流涕,仰天哀叹:“娘,你死得好惨啊!”

曹叡哭完了,就去找郭女王,要问个究竟。郭女王说:“你娘是你爹杀的,与我何干?”

“如果不是因为你,屡次在我爹面前说我娘的坏话,我娘她会死吗?”曹叡怒气冲冲。

“杀与不杀,决定权在你爹,不在我。你若是要找人寻仇,就去找你爹,找我干什么?”

“你少放屁了!我问你,我娘死的时候,你是怎么对她的?”

郭女王故作不知,说:“什么怎么对她?”

“我问你,我娘下葬的时候,”曹叡一字一顿地说,“你,对,她,做,了,什,么?”

“我什么也没做啊!人又不是我埋的,关我什么事?”

“贱人,你不要再装了!我娘下葬的时候,披发覆面,以糠塞口,除了你,还有谁能做出这种事!”

郭女王死不认账:“你哪里听来的小道消息?你怎么能确定消息的真假?你挖她的坟,开她的棺,验她的尸了?”

曹叡一巴掌抽了过去:“我操你妈!你妈的坟才被挖了!你全家的坟都被挖了!”

郭女王还想再说些什么,然而曹叡已经不会再听她说话了。曹叡几乎陷入疯狂,用最原始的武器,拳头,在她身上发泄自己的怒火……

然后,郭女王死了。下葬的时候,她受到了和甄妃当年一样的待遇。

曹老板那一家子的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故事讲完了,下面讲一些传说。

在历史上,甄妃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大美女,其知名度虽然不如四大美女来得高,但也绝对不低。而她之所以能有这样大的名气,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曹植的《洛神赋》,相传,她就是曹植笔下的洛神。

比如说在本章第4节,我曾经提到过,史书上并没有记载甄妃的确切名字,但由于《洛神赋》的存在,所以,大家都叫她甄洛,或者甄宓。那么,我们现在要问了,甄妃,到底是不是洛神的人物原型呢?

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很想从史书里面找出一些蛛丝马迹,然而我一字不漏地看完了甄妃的传和曹植的传,却没有发现这两个人有任何瓜葛,甄妃的传里从来没有出现过曹植的名字,曹植的传里也从来没有出现过甄妃的名字。如果说这两人真的有什么交集的话,我只能说,甄妃是曹植的大嫂,仅此而已。

也许有人要问了:既然甄妃是曹植的大嫂,那么两人平时应该能经常见面,一来二去,这两个人之间,会不会……

真的会吗?

甄妃生于公元182年,曹植生于公元192年,曹植真的会爱上一个比他大十岁的女人吗?假如真的爱,他何时爱?十五六岁,情窦初开?那个时候,甄妃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曹植会对一个已婚有孩而且还是自己大嫂的女人情窦初开?如果爱,他是把这份爱深藏心底,还是大胆表白?如果表白,他应该如何表白?甄妃又能否接受这段不伦之恋?如果不接受,曹植情何以堪?如果接受,两人该如何交往?如果交往,两人应该如何才能不被别人发现?如果不被发现,这段不伦之恋能持续多久?如果被发现,曹操颜面何存,曹丕颜面何存,曹植颜面何存,甄妃颜面何存?

关于这些问题,我没有办法解答。我只能说,我无法相信这段不伦之恋,仅此而已。

不妨再来回顾一下《洛神赋》的开篇: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黄初三年,也就是公元222年。而在一年前,甄妃已经死去了。曹植在路过洛川的时候,真的会想起这位已死的甄妃吗?真的会把她想象成水中的洛神,为她写一首诗赋吗?

会吗?不会吗?会吗?不会吗?

英雄美人,或者才子佳人,符合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人们对这种故事总是津津乐道。比如英雄项羽和美人虞姬,比如才子司马相如和佳人卓文君,千百年来,其故事传唱不衰。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对曹植和甄妃浮想联翩,人们总以为,大才子和大美女之间若是不发生一些故事,就太可惜了。甄妃本不是洛神,是人们把她想象成了洛神;曹植本不是写甄妃,是人们以为他是写甄妃。

甄妃是历史,而洛神是传说。有多少历史,能成为传说,又有多少传说,能成为历史?

同类推荐
  • 我真要谋朝篡汉了

    我真要谋朝篡汉了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穿越西汉,我陈汤终极目标:振兴中华,谋朝篡汉……
  • 未济唐

    未济唐

    这是一个人,努力想成为天的故事,虽然,他现在还在地上趴着......千叮万嘱PS:意识流、神经刀,据说此书难以理解,而理解的同学,可能会精神分裂,口味刁钻者可以考虑,不喜可喷。
  • 明卫

    明卫

    崇祯死后,清朝皇帝曾提出明亡于万历之说。不论是怎样的政治目的,由古至今,多少学者也都如此认为,提起万历皇帝大家都咬牙切齿,觉得是他昏庸无能毁坏了大明江山。真的是如此么?作者带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万历四十八年。
  • 众将

    众将

    元末明初,一段超级大乱战的历史时期。作者尝试弄清这一时期各路英雄豪杰、草莽匹夫的恩恩怨怨。以及复述一些推进了历史进程,最终却成为别人称雄路上一个个阶梯的悲剧英雄们的征战故事。
  • 盗破天下

    盗破天下

    一个纵横现代社会的偷儿,他的灵魂穿越到了唐朝,是混迹在西域道儿上继续做偷儿,还是横刀立马,征服西域?再来个偷天换地一统江山?
热门推荐
  • 封魔龙歌

    封魔龙歌

    封宇天地浑,魔魇掩星辰。龙啸九万里,歌载英雄魂。一位从天而降的神秘少年,一段关系大陆存亡的英雄故事。亲情、友情、爱情,纵横交织,演绎一段旷世传奇!
  • 菩提化雨

    菩提化雨

    一粒菩提化,百般是非磨。万事因情起,百世今生还。他,一粒菩提所化,因情而来,了情而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宋辽金夏:刀锋上的文明

    宋辽金夏:刀锋上的文明

    宋辽金夏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最激烈的时期。中原文明与周边的游牧文明在一次次碰撞中互相吸收,经历矛盾、冲突、血与火的淬炼带来的阵痛,最终顽强不屈地发展着。在这三百余年里,华夏人民以充满激情的创造力以及百折不挠的意志力,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在这个文明灿烂的伟大时代,纷争迭起,战火连绵,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在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赵匡胤继五代之乱而起,南征北伐,建立赫赫大宋;萧太后巾帼不让须眉,稳定国政,促进契丹壮大;元昊野心勃勃,开疆辟土,终成西夏霸业;完颜亮文才武略,改制迁都,推动金国汉化。更有文臣忠义,武将忠勇——寇准、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辛弃疾、文天祥,不以生死贫富移其志;杨业、狄青、韩世忠、岳飞、李庭芝、张世杰,不以成败利害动其心——共谱一段悲怆壮阔、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 网游之传奇

    网游之传奇

    主角来到一个神秘的挑战空间,这里竟然是个网游一般的世界,在这里有无尽的任务等着主角去完成。而他得到的好处则是统治整个世界!
  • 腹黑王爷精明妻

    腹黑王爷精明妻

    她是学富五车海归的学子,她是丞相家的小千金,虽同名同姓,但两人绝不会出现交集,一场意外的救人事故,她无缘无故坠入了一架空时代,穿越成了她,她自信,她大胆,她相信自己在古代同样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他是一闲散王爷,不管朝政,但却深受皇帝的宠爱,他表面风流浪荡,实则才华俱佳。当腹黑的他遇上精明的她,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精彩小片段(一)“喂,你是不是应该道个歉再走?”少年脚步微顿,并不理会,目不斜视,继续向前。某女怒,俗话说得好,庶女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推之得,嫡女很生气,后果更严重。上前一记飞来一扫,某女迅速带着自己的小丫鬟逃之夭夭。座右铭其一:此时不逃,更待何时。(二)“你四我六。”某人应该没有理解错。“错了,本来我是想你三我七的,念在相识一场的份上,打个折,你四我六。”某女开口了。“......”某人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原来你是属狮子的!”“不,我是属老虎的。”某女一本正经。座右铭其二:脸皮厚才是王道!(三)某人优雅地坐下,挑了挑好看的眉,嘴角习惯性地扬起一抹邪魅的笑容,“丫头,嫁给我吧。”某女淡定地放下手里的茶杯,这才转向他,无辜的眨了眨眼“说说看吧,你看上我哪里了?”某人沉思了会儿,“你很坏。”“......”座右铭其三:女人不坏,男人不爱!◆◇◆◇◆◇◆◇◆◇◆◇◆◇◆◇◆◇◆◇◆◇◆◇◆◇◆◇◆◇绝对的宠文,1V1。。。。。。友情链接:谨啄米《病弱世子,别太宠我!》
  • 农门蛊师

    农门蛊师

    现代蛊师变身农家童养媳,什么?老人60岁不死要活埋? 她这是穿到了哪个奇葩朝代?60岁的孔地主刚刚被活埋,她的傻丈夫就把家产拱手让给了极品兄嫂!极品嫂子为了以绝后患,灌她哑药,关她小黑屋,霸占了孔家全部财产,住进了她的新房,大嫂美滋滋地想着以后的美好生活! 过继来的大哥为了家产,造谣她与人私奔,还要将她浸猪笼! 这怎么能忍?夙妍有空间在手,还有无双蛊术。比狠?夙妍从未怕过谁!比毒?不怕蛊毒的,你放马过来!
  • 情归何处

    情归何处

    彭海到现在也说不清,那次同学聚会自己为什么要去。2004年2月7号是个周六,有几个已经退了休的女生来电话,说要举行一个同学聚会。原本彭海说不去,没兴趣,也没时间,但不知怎么三弄两弄的,就开着车去了,并且还特意绕了一个弯子,接上了家住翠微路的一个女同学。这个女同学就是后来和他一起生活了两年的李彬彬。
  • 信白:飞花入梦尽笙歌

    信白:飞花入梦尽笙歌

    曾经,青丘之民与蛟之民,比邻而居,世代为友。他叫韩信,他是蛟之民,誓死追随黄帝,决战叛徒蚩尤于涿鹿,蚩尤却兵败后于青丘身死,青丘一族亦遭受灭顶之灾。他叫李白,他已经忘记了故乡的面貌,毁灭的家园却存在于记忆中,将族人的灵魂凝结的元魂珠一直带在身边。最终他和他还是相遇了,李白终究不肯放下族人的死亡,终将还是这样的结果。
  • 这辈子很短,不要为别人而活

    这辈子很短,不要为别人而活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没有明白活着的真正意义。他们活着的目的可能是为工作、为金钱、为父母、为孩子,但没有考虑到的,就是为自己而活。他们可以忍受工作的不顺心,可以承受婚姻的不幸福,可以在不愉快的人际关系中强颜欢笑,可以压制自己内心的各种欲望。作家杨绛在百岁感言中说:“我们曾经渴望命运的波澜,到后才发现,人生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有多少人能在时间还来得及的时候发现这些?不要在别人预设的轨道里前行,遗忘了属于自己的路,错过了属于自己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