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2500000046

第46章 化烦恼为菩提

位近年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朋友,向我倾诉他工作中的烦恼,说过去一门心思搞专业,内容单调,精力集中节假日也不休息,虽然忙累、紧张,整天倒是自得其乐;现在,工作范围广了,接触面扩大了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随之也复杂起来,稍有不慎,就会惹出是是非非,实在是穷于应付。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在这方面也有实际体验,——工作好做,关系难缠,结果造成巨大的内部损耗,迫使人们不得不把许多精力耗费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这种情况,应该说是“久矣夫,非一日”了。

论其原因,“也许是由于文明的早熟,社会又长期封闭,逼得人们在相对狭小的生存空间中互相磨檫;也许还因为我们从来就太关心社会现实,视野太狭隘,老是盯住现实的人情世态不放。总之,我们对大千世界的丰富感受,最后几乎都要归结到对人情世态的洞察上面。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人简直成了世界上最老于世故的民族。”着名学者王晓明的这一分析,我觉得十分中肯,十分深刻。

当然,也还可以从文化传统方面查找根源。作为一种历史积淀,文化传统总是在整体上,当然也包括每个具体的人,时隐时显地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我以为,“关系学”的盛行,可能和我国长期以来的封建文化传统,特别是儒学传统的深重濡染有关。儒家过分看重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看重等级地位与调适合作,习惯以共性为前提,却忽视个体存在的自由与真实,不承认个性是人生的依据。这些历史上形成的文化遗传因子,已经潜伏在我们的大脑皮层里,时时刻刻在发挥着作用。由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层中埋藏着种种潜在的意识,一个人只要降生其中,便会相应地享有它所赐予的各种创造力,同时,也要在本质上难以摆脱它的制约与束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一位学者说,个人是历史的人质。

再者,应该从人性层面上剖析。它来源于人类所固有的一种劣根性一忌妒心理。嫉妒是功利计较、名位争夺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其最深层面是利益冲突。一切嫉妒者瞄准的都是现实的功利,即成功之后所带来的种种好处。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在其名着《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说过不结果的树是没人去摇的。唯有那些果实累累的才有人用石子去打。”我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得更简捷、深刻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这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要克服它有待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整个社会的进步;同上述两方面一样,个人是难以解决的。

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古人主要是从自己的心态上加以调适。表面看去,人们也许会误以为它有些被动、消极,但是,实施起来确是颇见功效。且看苏东坡的《定风波》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元丰五年三月的一天,东坡先生到黄网东南三十里的沙湖去,途中遇雨,因为没备雨具,同行的人都遑遽不已,十分狼狈;唯独他从容不迫,泰然自若。过后,他写下了这首词,通过生活小事来抒写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处世态度,从中揭示出深邃的人生哲理。三年前,他因为遭到群小的忌恨,所作诗文被罗织成“语涉镑讪”的罪名,结果遭致逮捕下狱,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流放到黄州。尽管历经了种种风波、磨难,但他的心境仍是如此宁静、超拔,且吟且嘛,缓步徐行,显现出内宇宙与外宇宙的和谐、统一-人事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大自然便“也无风雨也无晴”了。

当然,诗人嘛,再超然、自在,胸中总还是澎湃着感情的潮汐。词中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却透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反映了作者傲岸的风骨、倔强的性格。下阕则写出风雨洗礼过后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情境,这是作者胸襟、识见、心境、性灵在感情客体上的艺术投影。

过了四百二十五年在明代又发生了着名学者王阳明遭贬被谪的事。因为仗义执言,他忤犯了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南下途中,刘瑾派爪牙尾随其后,企图暗中谋害。他察知到这种阴谋,过钱塘江时,把一双鞋子丢在岸边,并写了一首绝命诗,做出跳江身死的样子,然后搭乘一艘商船驶向舟山。不料,遭遇了海上风暴,生命危在旦夕。他也像苏东坡一样,镇静自若,处变不惊从容写下了题为《泛海》的七绝: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前两句写他沉着、坚毅地同死神搏斗的大无畏精神。孤舟一叶,簸荡在波狂浪恶的大海之上,他却视同浮云掠过太空,安危、祸福不曾滞留于胸中;后两句展现其光风霁月般的内心世界:月明之夜,他宛若一位道行超绝的游僧,手执锡杖,足踏天风,乘着万里洪涛,飘摇自在,任情适意地遨游。思通万里,胸开三界,充满了禅机理趣。这些诗词都可以看做化“烦恼”为“菩提”的祛病良方。每当心境窒塞、愁闷难堪之时吟诵一过细加涵咏便会得到精神上的解脱。

我常常想,人立身处世必须坚守一种“自性”。这是借用佛禅的一个词语。宋人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作序,说“切以诸佛说法,不离自性,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意思是诸法各自具有不变不灭的本性。听起来有些神秘,实际上,说开了就是个性,或者本性。鲁迅先生也特别强调“自性”。他说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坟·文化偏至论》)他在致宫竹心信中又谈到广寄《妇女杂志》的文章由我转去也可以,但我恐怕不能改窜,因为若一改窜,便失了原作者的自性,很不相宜。”(见《鲁迅全集》第11卷书信集)人生在世,大概总要守住一些自性的、超乎现实功利之上的东西,需要有一种自信自足、气定神闲、我行我素的定力。这样,人的精神才有引领,才能有所归依,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侵扰,“摆脱观念世界之执持”,在纷繁万变中保持相对独立的内在品格,在世俗的包围中葆有一片心灵的净土。

烦恼来自于心态不能平衡。一些问题总觉得想不开,自然就做不到心安理得。想得开才能放得下。这不单单表现为通常的所谓“修养”,而是体现一种旷达的人生境界。那些聪明绝顶的人,有时会给人一种“痴愚”的感觉,这并不是故意装出来的,而是反映出一种人生的智慧。在一般人来说,这是难以学到的,所以,古人有“愚不可及”的说法。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篇,孔子有一次提到卫国的大夫宁武子,赞扬说其知(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清代着名文人郑板桥才说:“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求的是“当下心安”,也就是求得内心平衡,这是“放得下”的心理基础。

同类推荐
  • 修女安魂曲

    修女安魂曲

    《修女安魂曲》是加缪改编戏剧作品集,其中包括《闹鬼》、《信奉十字架》、《医院风波》、《奥尔梅多骑士》、《修女安魂曲》和《群魔》共六部作品。
  • 走向永恒

    走向永恒

    东汽,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5·12”地震之前曾不止一次前往汉旺,在那些紧靠巨大山体的车间里参观。对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说……
  • 野狼的嚎叫

    野狼的嚎叫

    玛兰沁夫说得没错,我这“点点”的确是只狼。1990年,我从同学那儿换来一条苏格兰牧羊犬,这“小姑娘”才半岁就有小牛犊子那么大。它尖尖的头和宽宽的肩,披着一身褐色长毛,肚皮和腿却有一袭雪白短毛。我打算给它物色个如意郎君,就找养父给出个主意。他说起早年村里有条雌藏獒,发情的时候,一到夜里就往草原深处跑。
  • 青霞丹雪

    青霞丹雪

    历史剧《青霞丹雪》写于1959年,描述明代严嵩父子专权,顺者昌逆者亡,任用宵小,迫害忠良的故事。剧名取自忠臣冯青霞和冯丹雪二人之名。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额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额诗词人生

    读一句诗容易,读一个人却难,更何况是三十二位多思的诗人。在作者心里,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衫客,月下徘徊,倚栏望断,有晓风残月的天涯,有灯火阑珊的醒悟。唐诗是一曲高亢入云的羯鼓,宋词是一首呜咽低徊的埙曲;唐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正午,宋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黄昏。就算相隔千年,那些阴阳平仄、长短错落的字句,无论是千般豪迈还是万种柔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热门推荐
  •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吾皇靠边站

    吾皇靠边站

    金瑾无厘头的穿越成了大康国的皇后,本来以为会无限风光,但是却处处遭难,太后背后使坏,皇上又不喜欢。在冷宫中遭遇暗杀,她心里暗下决心,誓要回去为她前身复仇。在冰冷的后宫之中,她见招拆招,对待伤害她的人从不手软。却如此,招来了一场更深的阴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心梦

    心梦

    王庆鹏:男,1953年生,安徽淮南人,毕业于淮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当过插队知青、煤矿工人。曾担任过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文联副主席、工会副主席。至今已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多篇。田小凤的心情突然乱成了一团糟。其实,这件事对于旁的姑娘来讲,应该说是一件喜事。可是对她来讲,却叫她感到非常作心。没想到,立夏会突然托人来向她求婚。上午,她和明坤上街去玩了。晌午一到家,她娘就高高兴兴地对她讲:“凤啊,刚才井沿上你游婶来了,夸你长得排场,又有文化,要给你提亲……”她娘的脸像开了屏的孔雀,连褶子里都挤满了笑。
  • 中宁史话

    中宁史话

    宁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山川俊秀,民风淳厚,有着独特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特色。本书~记述了中宁的历史变迁,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对中宁历史变迁的人和事作了生动而系统的阐述。
  • 医品荣华

    医品荣华

    一朝穿越,家境贫寒,生母亡故,父亲病重。三间茅草小屋,一把解剖小刀,玩转古代,吃喝不愁。且看现代女医生,如何在古代风生水起,发家致富!
  • 我能无限复活

    我能无限复活

    能够无限复活的陈墨只要被杀死,就能掌握杀死自己的武技和功法,于是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来啊,有本事就杀了我啊!”“同样的招式对我是不管用的!”“你的武技很不错,不过下一秒,它就是我的了!”……PS1:本书风格风(逗)趣(比)幽(沙)默(雕),没有一言不合杀人全家,不喜欢的话尽管喷,帮我把人气顶上去,毕竟当不能一个人上,亏不能一个人吃,诶嘿~PS2:不死,不代表无敌,这点请了解,谢谢!
  • 大唐曹妃传

    大唐曹妃传

    一座小小沙岛,负载着一段悠远的历史回声;一片寻常土地,记录了一个不朽的爱的传奇。一位胸怀大志的少女,从这里走出——走进村塾寒窗苦读,走进山门拜师学艺,继而有了惩恶扬善、扶危济贫的一系列侠义之举。一个偶然的机缘,她与一代圣君李世民邂逅相爱,遂演绎了一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大唐曹妃传》,带你读懂传奇人物曹妃以及她所处时代的历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傲武星辰

    傲武星辰

    “何为意?”“似如幻之翼,若无边之羽,便是为意;意之极境,乃盗阴阳,行变化,控生死;如登逆天之道,幻化众生无妄;天地万物,取之有变,江湖四海,行之所往;无常也惧,魍魉皆殇;一念天地,一念永恒……”“但若予汝一双翅膀,可否换吾一世无双?”
  • 陆少余生我来爱你

    陆少余生我来爱你

    “少爷,不好了,有人故意污蔑少夫人是个断财断路,克父克母克兄弟姐妹还克夫的倒霉扫把星。”“敢胡说八道的人,明天就让他试试变成过街老鼠的滋味。”“少爷,不好了,你的同父异母的姐姐欺负少夫人。”“那就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少爷,不好了,少夫人说你太宠她了,都把她宠得无法无天,她要离家出走。”“替她收拾收拾行李,让她去私人别墅。”“少爷,不好了,夫人说没有自由要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