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2500000058

第58章 思想者的澎湃心声

非先生是研究现代散文史的专家,又是着名的散文作家。他一向强调,好的散文必然带着强烈的感情,展示饱满的形象,充满生命的体验。散文是一种表现的艺术,应该表露充满个性色彩的人格风范,主体视角、主观色彩一定要十分鲜明。并举出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这一范例:“以最深沉的哀痛,悼念惨死的烈士,以最激烈的愤怒,控诉凶残的军阀,以最昂扬的颂歌,赞美崭新的女性。他的感情奔放激越,像是火山爆发似的,射出一种光焰和热力,真可以称得上是一篇天地间的至文。”(见《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林先生自己写的散文,也都是激情洋溢,令人感发兴起的。记得十年前读过他的散文《记忆中的小河》,文中写他故乡的一条小河的沧桑变化,紧扣着童心的眷恋,亲人的嘱托。故乡一童年一母亲,浑然一体,真情灼灼,颇为细腻感人。

近日,我又读到了他近年的两篇文化散文新作,一是写“荆轲剌秦”的《浩气长存》,一是《询问司马迁》,都是不可多得的力作,但它们与忆中的小河》,在创作风格上却迥然不同说明一切散文大家都具有多副笔墨。如果说,前者是“沙场秋点兵”的金戈铁马,那么,后者则是月白风清之夜的琴韵箫音。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主观色彩极为鲜明,全都贯注着浓烈而纤细的感情。林先生创作的这些散文作品,可以说,正是前面谈到的他的文学主张的践履。

记得清代学者吴见思说过,《刺客列传》是《史记》中的第一种激烈文字,浅读之而须眉四照,深读之则刻骨十分。我读《浩气长存》,就实际经验了这种“须眉四照”和“刻骨十分”的快感。文章一开始,就极具气势,极富感染力。作者写道:在遥远的少年时代,朗读着荆轲的故事和吟咏着“易水悲歌”,“心中竟燃烧起一团熊熊的火焰,还立即向浑身蔓延开来,灼灼的血液似乎要沸腾起来,无法再安静地坐在方凳上,双手抚摸着滚烫的胸脯竟霍地站立起来,绕着桌子缓慢地移动脚步,还默默地昂起头颅,愤怒地睁着双眼,就像自己竟成了这不畏强暴和视死如归的壮士。”此刻,我也同作者一样一读着读着,顿觉一股浩然之气,一阵飒讽雄风,卷地而来,不容你不随着文章的气浪,与之同悲同喜,甚至跟着荆轲一道潜入不测的强秦,不禁拂衣而起,绕室彷徨。

在《询问司马迁》中,也是一开头就满怀深情地说曾经有过多少难忘的瞬间,沉思冥想地猜测着司马迀偃蹇的命运,痛悼着他灾难的遭遇”他“好像就站立在我的身旁。我充满兴趣地向他提出数不清的问题,等待着听到他窨智的答案,……只要还能够在人世间生存下去,我就一定会跟他继续着这样的对话,永远也不会终结地询问和思索下去”。无比亲切,无限深情,使人立刻就跟着作者进入到当下的语境中去。这时,只有在这时,当年畅读太史公《报任少卿书》、饮冰室主人《少年中国》林觉民《与妻书》那类文章的愉悦与激情,立刻就豁然重现。可惜的是,久矣夫,不容易见到这样的血性文字了。

如果说,要有强烈的感情,要展现主观色彩,是各类散文共有的特征;那么,如何运用史料,也就是如何以现实的关怀和当代期望视野,在历史的阐释中把握我们个人的、民族的主体意识,展现更加开阔的精神视野和思维空间,则是文化历史散文创作中特有的、也是特别突出的课题。综观目今这类散文的创作,佳作固然不少,但在这方面处理得不能尽如人意者也所在多有,其中就包括我自己。其失有二:或流于虚空,浮言泛议,散漫无归;或流于板滞,史料纷陈,嗜:然无味。

如所周知,作诗有一个“用事”、“使事”的问题。宋代学者吴沆在《环溪诗话》中有一段议论:诗人岂可以不用事?然善用之,即是使事;不善用之,则反为事所使。”周密和范曦文也提出,为诗“不可有意于用事”;使事不是编事,须“融化斡旋,如自己出”。写作文化历史散文同样会遇到这个问题。在这方面,林非先生也是处理得很好的。

既然以历史为题材,一般的总要花费一些笔墨集中交待有关的历史故实和时代背景,作为抒怀、寄意的依托,弄得不好,就会产生“为事所使”的后果。而林先生写荆轲刺秦,写司马迁的悲惨际遇,则能做到“融化斡旋,如自己出”。他是顺着本人情感的奔流,以笔下人物的性格、命运的发展为线索,对历史背景作审美意识的同化,以敏锐的、现代的眼光进行观照与思考,给予历史生活以新的诠释,体现出创作主体因历史而触发的现实的感悟与追求,使作品获得更大的人生意蕴和延展活力。即使是阐发历史,他也没有忽略现实人生。按照黑格尔老人的说法,他所寻求的总是历史中能与现实相联系的一部分内容,历史对于现实仍有意义的那一部分内容。

他在极为简要地交待过了当时的背景,引出荆轲所面临的危局之后,就把一个任何人也无法回避的问题活鲜鲜地摆在了读者的面前:是为了坚持正义而不惜慷慨捐生,还是浑浑噩噩,苟且偷生?甚至把自己也拉了进去,——“回顾我自己几十年来平庸的生涯,虽然也曾经满腔热血地投笔从戎,想与黑暗抗争,想去追求光明,可是在多少回面临着独断专横和强迫命令那种沉重气氛底下的荒谬和不义时,却缄默地低头,胆怯地嗫嚅,违心地附和,这是多么痛苦而又微茫地苟活啊!”作家着眼于民族灵魂的发扬与重铸,敞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双重渗透下的自我,挺举起人格力量的杠杆,对文化生命作真正的慧命相接,将灵魂的解剖刀直逼自我。这既是灵魂的叩问,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命体验。

荆轲剌秦,除了荆轲本人和秦始皇之外,还有四个关键人物,就是隐士田光、义士樊于期、“后台主谋”太子丹、伙伴秦舞阳。林先生都写到了。为了引出前二人,他是这样着笔的荆柯应该说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因为他曾经接触和交往过的几个朋友,也都是那样地决绝、壮烈和高旷。”尔后,就按照自己情感的流向自然而然地展开。里面有分析,有推测,更有作者的情感参与,他说每当回顾着这些义士的时候,我的心弦总会异常激烈地震荡着,多么希望自己也逐渐生活得像这样勇敢和昂扬起来。”情文交织,自然贯注,丝毫不显材料的堆硇、史实的壅塞。

“使事”的另一方面内容,是述及史实必然会联系到史识、史论——后人的议论与看法。关于荆轲剌秦的壮举,千载而还,誉之者固多,而说东道西者也有,可说是纷然杂陈。林先生精心遴选了晋代的陶潜、唐代的李翱和清末民初的秋瑾的颇有代表性的观点。他没有按观点胪列,或者依先后次第铺陈,像学术着作那样平铺直叙地阐述,而是很巧妙地采取作者直接介入的方式,通过“我常常想起荆轲死去六百多年之后出世的陶潜,他是多么地想有所作为”,“却又不敢像荆轲那样去抗争和搏斗”,想象他“没有勇气作一番事业的痛楚,肯定会常常咬啮自己的心灵。他如此动情地返歌着荆轲,不正是痛悼自己无法献身于人世的极大悲哀吗?”

表面上看,上面谈的都是些创作技巧问题实际上,它关系到艺术的基本功用和根本特性。如同着名哲学家卡西尔所说的,艺术不是对实在的摹仿,也不是一般意义上实在的再现,而是对实在的发现。文学作品之有别于事件和知识的单纯传述,就在于作家是在一种灵感迸发的创作状态中,把现实的体验提炼为意识的逻辑,并以情感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使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情感的冲击和生命的颤动。在这里,作家一叙述对象一读者共同组成一副人事、景物、情理的关系链。作家通过富有艺术价值和创造意义的工作,去调动读者的表象贮存和参与创造的欲望,进而自己去构建意象与图景。列夫·托尔斯泰有一句至为警辟的话艺术作品中主要的东西是作家的灵魂。”读者阅读文艺作品,不是仅仅满足于形而下的情感的愉悦与忧伤,而是要从艺术感受和体验中获得人生感悟,加深对自己和自身以外的世界的认识,通过灵魂的对接,实现生命的成熟、人性的丰富和人格的完善。

作为着名的学者和散文家,林非先生在《询问司马迁》一文中就正是以生命叩问和灵魂对接的方式,同这位“萧条异代不同时”的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探讨着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及如何对待苦难、如何坚守“史德”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倾听着人类历史上思想者的澎湃心声。最后,作出公允的结论,提出热切的期望:司马迁“无法更绚丽地完成自己这个宏伟的目标那是时代限制了他,限制了他思想和精神的苦苦追求。有幸生活在两千多年之后的思想者,无论从早已冲破了专制王朝的罗网来说,从早已沐浴着追求平等的精神境界来说,都可以更为方便地完成他所提出的目标”。

文化散文固然有别于学术着作,但它同样需要作家具有深湛的学养和科学、严肃的态度。常见报刊上有些作品整体上还好,只是个别地方出现一些失误,尽管不过是“白圭之玷”,但也难免遭到一些非议。作为学者型作家,林非先生在散文创作中,始终抱着极为严谨、认真的态度。这里有一个小插曲:一天,我把上面谈到的两篇文化散文送给一位青年散文作家看,他和我有同感,认为确是颇见功力的佳作。但同时,他又不无遗憾地说,可惜里面有一处“硬伤”——当然是瑕不掩瑜了。听了我猛地一震,不由地“啊?”了一声。

他看我有些怀疑,便说广文中有“司马迁在刘彻生前就已经亡故,自然无法写成关于他的传记了,有文字依据可凭查找的,是《史公自序》中《今上本纪》的简短提纲’一段话,恐怕这么说不符合实际吧?《史记》里分明摆着一篇《孝武本纪》嘛!”我听后释然。因解释说,在历代的《史记》研究专家中,从三国时的张晏、南北朝的裴驷到明代的郝敬、清代的钱大昕,都一致认同,那篇《孝武本纪》乃是后来的褚少孙的补作,而并非司马迁的作品(他只是酝酿一个二三十字的简短提纲)。林先生读书细心,熟谙经史,他自然是非常清楚这重公案的。

同类推荐
  • 长夜流风

    长夜流风

    本书为散文作品集,主要以宜春本土人文历史为题材,其中包括历史人物散文、人文景观散文、异域风情散文、地方人文漫笔、读书笔记等。作者工作面广,阅历丰富,笔下之景磅礴清丽,所思入木三分;有着隽永灵透的文风,有着清晰明哲的思想,有着丰富深刻的人文认知。
  •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本书即是全面描写这一光辉历程的纪实文学。全书分“携带一壶月光上路”、“序曲:1958”、“陨石,一部无字的天书”、“看似淡淡的喟叹里”、“月球,末路上的英雄”等二十个章节。作者从世界几大强国争相进军太空这一背景出发,以大开大阖的格局、气势澎湃的激情及目极八荒的视野,尽情讴歌了有关科技人员为了人类的未来与祖国的尊严,在太空探索事业上不断追求与奋斗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书中同时还涉及无论是在近代化,还是现代化进程中无不艰难跋涉的一个民族的心路历程,其中所表现出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追求,也同样令人感慨不已。这是本书的思想精髓,也是本书价值之所在。
  • 成语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成语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一本好书,一生的财富。从远古的回顾到今天的眺望,经典的国学依旧熠熠闪光。《成语故事》这本书不但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殿堂里绚丽夺目的瑰宝,几千年来广为流传。深刻的思想情感与内涵,让你在不知不觉间增长智慧,净化心灵。在这里,一篇篇精美的文字娓娓道来。回望经典,让昨天、今天与明天衔接成一条光滑的弧线,记录我们成长的足迹。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每回重读佩弦兄的散文,我就回想起倾听他的闲谈的乐趣,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我常常想,他这样的经验,他这样的想头,不是我也有过的吗?在我只不过一闪而逝,他却紧紧抓住了。他还能表达得恰如其分,或淡或浓,味道极正而且醇厚。
  • 好说歹说

    好说歹说

    文坛怪才阿城、陈村担任主持人,与文艺圈各路高手共同打造十二场谐趣对话。神侃对手包括姜文、洪晃、朱德庸、史铁生等人。话题不拘一格,既有关于生命的哲理性体认、对爱和快乐等人类情感的溯源;也有对语言文字和音乐影像的生动考察;抑或闲聊惬意的旧时光、身边的新动向。看似庞杂随意,但在话语的交锋处时有火花闪现。
热门推荐
  • 一世荣宠之侯门嫡女

    一世荣宠之侯门嫡女

    成亲七年,她倾尽所有,全心付出。却不想他官拜丞相之日,所谓的良人拥着善良柔弱的妹妹,冷眼看她胎落身死。她恨,她怒,她怨…她发誓:如有来世,她定要血债血偿,将欺她负她害她之人打入十八层地狱,让他们永世不得超生。本以为身死魂灭,却不想老天垂怜,让她重生。这一世她断情绝爱,斗姨娘,惩庶妹,报母仇;这一世她惊才绝艳,拒渣男,斗皇权,显风华;且看她如何扫除一切障碍,走向辉煌幸福的人生?又是谁一直替她遮风挡雨,予以她一世荣宠?精彩片段1:“听说你要招亲?”一袭黑衣,满目赤红的男子如风一般闯进屋里,将某个可恶的女人拽进怀中质问。“我这个年龄早该成亲生子,招亲并不奇怪!”“不准!”某男微眯着双眼,“我娶你!”精彩片段2:“昭儿,只要你留在我身边,我什么都可以给你!”幡然悔悟的渣男满目凄然,苦苦哀求。慕昭冷冷一笑,眼神冰冷,毫不犹豫挥开他伸过来的手:“除了要你死,我什么都不要!”宅斗文,女主成长型,男主强大,一对一,文文慢热,但是绝对精彩,欢迎跳坑╭(╯3╰)╮
  • 血纹脉络

    血纹脉络

    简介?不存在的,我这本书的内容已经水到连我这个作者都不知道该怎么写简介的地步了,写得太深奥你们又看不懂,按照内容又没法写,只能水些字数来撑一撑简介这个样子。如果有哪位大佬愿意帮我想简介的话,我愿意付出一次帖子置顶的代价来交换——曾经我说过置顶是作者专属。………………………………咳咳,因为一些原因,这本书是接着我的上一本书续写的,然后我就又发现,这样不行……于是,我决定将前传的内容发出来。所以,我的建议是,从第三卷《前传越狱》开始看,看完之后再从头开始。对了,我会在前传的章节后面加上“前传”两个字,确保你们不会搞错。…………………………………………………………咳咳,话说,难道没人发现我的封面其实是一个错别字吗?
  • 玉碎轩

    玉碎轩

    在华夏的M市步行街,街尾处有一家咖啡厅,咖啡厅外有着一年四季常开的樱花,没人知道樱花为什么常开。居住附近的老人都知道这是一家许愿屋,且由一位年仅十八的小姑娘和一位不知年龄几何的小姐一起在经营………我叫苗思淼,是M市金融学院的学生,这家咖啡厅是我姑姑南宫倩所开,与我而言姑姑们是这世界上我唯一的亲人,我无父无母,听姑姑说,我在冬日被遗弃在咖啡厅外……生性乐观的我,却不觉得有什么,我有着极好的闺蜜,有着发小,虽然他们并不平凡……我叫南宫倩,是这家咖啡厅的老板,咖啡厅并未开了多久,但玉碎轩却早已不知多少年(玉碎轩是这家咖啡厅的前身)……这里有着多数人的记忆,门前樱花见证了悲与乐,离与合……
  • 娱乐之永不再见

    娱乐之永不再见

    俯卧在树荫下哭泣,望着那个素不相识的自己,乐器为逝去的人弹奏,流星因不归之人而陨落(HY平行世界,不喜勿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九尾之上

    九尾之上

    九尾在上,小僧在下,这是一个傲娇九尾灵猫和单蠢小和尚的你追我逃的修仙恋爱长跑……她,雾绵山上九尾老祖。他,雷音寺单纯小和尚。一场飞升之战,让本不该相遇的人妖命运重合在了一起,从此下无尽之海采药,上雪山之巅历劫,情根深种。奈何人妖之恋天道不合,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且看他们如何与这天与这道斗下去。
  • 阿斯兰魔法纪

    阿斯兰魔法纪

    天神血洗阿斯兰大陆,帝国的战士们奋勇抵抗,在神秘法师伽柏利带领下终战胜天神,人们在伽柏利的帮助下开启了全新的魔法纪元。而我洛华,不会辜负母亲为我求来的后门,势必要成为万人敬仰的大法师,解开天阶传说的真相!
  • 炮灰女修仙记

    炮灰女修仙记

    这是一个瑰丽而宏伟的仙侠世界,所有的故事从这里开始……穿越至陌生大陆,她是炮灰之身,且看她如何披荆斩棘,站上巅峰。爽文欢迎入坑!
  • 加缪文集2:堕落·流放与王国

    加缪文集2:堕落·流放与王国

    《堕落·流放与王国》为郭宏安译加缪文集第二卷,包含中篇《堕落》和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重点表现了作家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阿贝尔·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小说家和戏剧家,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加缪在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这时人们才发现,加缪是荒诞哲学及其文学的代表人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