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五兵尚书主管内外军的武将选拔任用,军功累积选拔,军事粮草储备,武器机械供应等。可以说,谁拥有了五兵尚书,谁便扼住了国家军事力量的咽喉,故自古兵部便是文武必争之地。而帝都三巨头里面,李子凯本就是方昭的一条狗,作为主人的方昭自然没下手的必要;皇家毕竟天之骄子,站在天规国法的最高层,干不出此等草菅人命的事儿来,那么接下来最可疑的便是太师乌崖子了。
乌崖子这些年来占着文坛魁首的名,又出身天下第一门阀乌氏,手下集结的士族子弟不上一万也有五千,这些士族子弟盘踞于中央与地方各权力机构,手握重权,盘根错节,已然成为一股足以撼动国家政权的庞大力量。这是他们的强大之处,但同样的,文人执政的弱点也很明显,那便是缺乏强大的军事力量庇护,再强大的人脉都给不了人以安全感。此时适当的切割一些军事力量,已然成为乌崖子等人目前的重中之重,因此,他会向五兵尚书下手显得合情合理。
但一个案子本身只靠着符合情理的推断就做出结论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有了这个大致的判断之后,方小七开始着手收集线索。而在最初得到的线索里,方小七根据现场得出三条重要信息:将作监,地狱幽莲,大理寺!这三个线索看似独立,联系起来却都与乌崖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将作监王道林曾是乌崖子门客,地狱幽莲是比部尚书刘吉昌心爱之物,而刘吉昌曾师从乌崖子,至于大理寺卿左民秋本身便是刘吉昌的人,再加上刘吉昌寿宴的惊魂一幕,雅杏楼一案的真相便浮出水来:那便是太师乌崖子为夺取五兵尚书,故意牺牲手下魏承焕之子魏正书以嫁祸李道新,但他深知有方昭在,死一个魏正书是掀不翻李子凯这艘大船的,于是便让王道林借着雅杏楼选花魁之际火上浇油一番,将一件普通的杀人案变成惊动朝野的大案,由此一来,这个震惊皇朝的故意杀人案便应运而生了。
这个推断显然离她的推断又更近了一步。
但一个案子真正关键的却并非推论,取证也是最为考验技术的环节。此时乌崖子已沉在案件背后,再让他露出马脚已是千难万难。于是她干脆来个狠招:故意夜探刘吉昌府邸,并乘机带走刘吉昌,左民秋二人,这一着果然打草惊蛇,惊出背后潜伏的真正元凶——乌崖子。
乌崖子在得知方小七竟然在暗中查案之后其实内心是懵逼的,毕竟他摸不清楚方小七的出现是代表皇室还是代表司空府,但他应急预案做得好啊,一方面及时赶到皇宫牵制小皇帝让方小七没有接近皇上的机会;一方面则派出杀手刺杀最后一个案件的知情者王道林,如此还不放心,又让心腹乌云霆带兵包围王府,力求在司空府人马到来之前将王道林灭口。
当然对刘吉昌和左民秋他也没有心慈手软,失踪的第一时间立马派出杀手,只可惜遇人不淑,派出的刺客大概是临近退休想赚一把大的,扛着小皇帝敲诈勒索,结果玩嗨了被方小七联合楚离生擒活捉,由此可见,人力成本的重要……
可以说,这个案件自刘吉昌寿宴之后便不是乌崖子一个人的独角戏了,反而是方小七基于对人心的把握给他设了一个又一个的连环套,直到将他逼得忍无可忍自动浮出水面为止。而更可怕的是,最后的最后,方小七抛出一个没什么战斗力的小皇帝将他拖住,转手却将所有人证物证集中到了战斗力强大的司空府,在他还为自己巧妙的调虎离山之计沾沾自喜时,方小七却已借着方府之手将整个案件办成了铁案。若无意外,乌崖子此次骨断筋折是必然的,而且是必须的。
当然,决定人们是否追逐真相的是公道人心,决定沉冤是否都能昭雪的却并非仅仅是这一项,当四面八方的目光都因为昨天晚上帝都近四千人的群殴而投向今日的大早朝时,却发现朝中最能主导朝局的三巨头,竟然整整齐齐的缺席了。
而原因也出人意料的一致:隐居邙山的皇叔对几位国之栋梁好久不见甚为想念,于是约了他们一起吃点荠菜瘦肉粥,其他人就别等了,回家该干嘛干嘛去吧!
如此明显敷衍的说辞,显然是没人信服的。但不是所有人都有盘坐古当年宣武门前一跪的勇气,更没有周颜才当年剥皮晒尸面不改色的决心,因此被放了鸽子的文武百官也只能单方面接受这敷衍的说辞,不动声色打道回府。但人们都知道,这帝都的天,恐怕是要变了。
上次皇叔约方昭和乌崖子吃饭的时候,那还是四年前,结果出来后王朝便改朝换代,这一次,结果又会是什么?
闲话休提,此时的御书房气氛极是微妙。
皇帝小肉球端坐上首,皇叔百里沧浪居右,乌崖子与方昭东西两侧跪坐,两人都面向皇帝,默不作声。
“乌爱卿,对于方爱卿奏折中所列之事,你怎么看?”
小皇帝缓缓放下手中的奏章,声音冰冷。
“老臣……无话可说!”
乌太师长叹一声,没有辩解,直接承认了一切罪责,干净利落。
但这干净利落的承认,却比巧言辩解有用得多,也狠毒得多!
因为正是这看似没志气的坦白从宽,却直接以退为进,彻底扭转了谈判中的主动权。这便如同孩子犯错时被家长教育一般,往往是孩子抗争越激烈被揍便越狠,但孩子若在一开始来个承认三联:对不起,我错了,不敢了,家长立马熄火!这条原则放在成人身上同样适用,可惜的是,大多数孩子都不明白这个道理,同样,大多数成人也不明白!
乌太师原本设想夤夜叩宫调虎离山给属下机会毁灭证据,可这一切随着方昭闯入御书房将证据砸在他的脸上宣告失败;当然此计不成,他还有最保险的下下策,那便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大朝会中先声夺人泼方昭一池子脏水,以此避重就轻混水摸鱼,局势实在撑不下去再出来认个错,届时加上己方人马的一番顺势斡旋,应该能落个全身而退。
但皇叔百里沧浪直接将大朝会取消,彻彻底底杜绝了他的如意算盘。
如此一来,他算是四面楚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