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3300000018

第18章 写朋友(4)

凯瑟琳的门锁着,一条狗在后院叫,一条狗在门里叫,斯蒂夫吆喝,狗听出是他,停息了。门上有一张小条,凯瑟琳的手写,说“东西”在门底下。斯蒂夫在门垫子下面找到一份快递件。斯蒂夫从里面取出来的东西,是他很熟悉的,他为好多顾客看过这份东西,这是银行收回房子的通知。曾经,通知是由郡治安官亲手送上门,因为拖欠贷款被扫地出门的房主要用法律手段通知。经济大萧条,要送的通知太多了,银行怕郡治安官来不及送到,于是银行改用快递,由房主签收。这份通知标明这座房子被拍卖的日期,一算日子,就是下礼拜。斯蒂夫看着门锁,手机凯瑟琳。凯瑟琳说她人在乡间工作室,说有一个可能的顾客想买一张照片,她得赶紧做出来,顾客说要去那里取货。

凯瑟琳的举动让我们觉得怪怪的,卖出一张照片能救眼看要被拍卖的房子?!前几天感恩节见面的时候,这张通知分明已经来了,她一声不吱!闷虫弟弟在这里过夜也没有说到!艺术家凯瑟琳处理现实是太糊涂了!我们赶紧到乡下去找凯瑟琳。这是所谓的乡下,曾经是真乡下,开发成了高级乡下。高尔夫球场,骑马农场,大捆卷草,木仓库和风车。仿古设施围绕古风小镇,维多利亚式房子,房子自然也都是新建的。扩建者的野心被大萧条的洪水阻止了。这里,那里,建了一半的房子袒露着支撑木架。

分析

摄影家凯瑟琳与现实的关系总是处理不好。

爬上一座旧楼,在暗房外头我大喊凯瑟琳。听到她应声,等她提着一张湿漉漉的照片出来,是一张森林,做成超现实主义的风格,凯瑟琳不很满意,用三色片看小样,再看大片,并且让斯蒂夫和我看,我提醒她说房子,于是这才知道,必须按月支付的房屋贷款已然落后半年了,所以银行收回房子了。说着,三人一起慌忙下楼,突然,凯瑟琳停住了脚,并且伸手拦住了斯蒂夫和我。她弯下腰去,跟着她的身和手,我好不容易看到,在楼梯旧木板中间趴着一只褐色小蛾,拇指盖大小。她轻轻拿起褐色小蛾,放在手心里说:“它以为相近的颜色能保护自己呢。”然后,凯瑟琳继续跟斯蒂夫请教房子可怎么办呢!

斯蒂夫说他必须看文件。而那个说要买照片的潜在顾客却始终没有出现。我们必须走,走之前,凯瑟琳把一直捧在手心里的小蛾子放在砖墙角边,“人就踩不到了”。

我不由叹息:“凯瑟琳,你真是佛教徒转世!”

虽然她自己的现实日子明明在末世。

分析

凯瑟琳对一只“褐色小蛾”都满怀好心。

我们一起回凯瑟琳的房子。门前橡木路依旧,沿路精心种植草药和香料,九层塔、百里香、薄荷,而房子里面空空的。凯瑟琳卖掉了音响,卖掉了山地自行车,暗房里的放大设备进了当铺。这是她为什么让我们在门外看银行通知,不想让我们看到她的凄惨?

斯蒂夫在空暗房的大工作台前坐下来,仔细阅读凯瑟琳和银行的材料。斯蒂夫说,他可以帮凯瑟琳,用银行手续不够完备当做借口,拖延赎回的时间。“但是,”斯蒂夫看着凯瑟琳,口气冷静地继续说,“从纯技术层面说,这个房子你不值得保留。你买房时候借了十二万的贷款,三十年分期还清,八年还下来,总是利息先还的,银行早就算好了,银行不能吃亏,你贷款欠额还有九万多,看一下周围的房价……”斯蒂夫上网,敲入凯瑟琳居住地的邮政编码,查看这里房屋的买卖价位。同类房子在这个地段要价现在才六万,斯蒂夫冷酷地计算,“在这个买主价位上,要减掉百分之十讨价还价,是成交价。这个现在价值五万的房子,欠银行贷款九万多,周围还有被银行收回的房子,什么时候这房子能值回借贷?在这种经济大环境下没有任何可能。”

不知道凯瑟琳听懂了多少,只见她的嘴唇一直在哆嗦。

斯蒂夫继续说,“我能帮着你拖延几天,但是你必须做好准备:放弃房子。虽然道德上这样做不好,但是放弃房子,是最明智的策略。不少人弃房逃走了。”

凯瑟琳“哇”地哭起来,消瘦的肩膀剧烈抖动。

“我不能放弃。我搬出去,我的狗怎么办?”

这就是凯瑟琳苦苦坚持的?都到这时候了,不想自己会落到哪儿,先想你的狗!于是,我们不得不讨论狗。两条流浪狗,习惯有个家,猛然再换个新环境,狗会感觉很恐怖。而狗巴蒂被法庭命令必须住有铁丝网的地方,一旦凯瑟琳失去房子,戴罪的巴蒂就得进狗收容所。

在一边听人话的狗,完全不明白自己面临的处境,狗只知道,凯瑟琳在哭,狗直觉着大事不好了,一条狗把身子紧紧藏入墙角,呜呜地也哭开了,狗巴蒂极其愤怒,却不知道抗争的是什么,它扬起脖子,对空狂吼,狗声在空房子里回荡,格外地凄厉。我看着空房的地面。四个废品回收箱,仍然严格地分放:塑料、废纸、易拉罐、玻璃。

分析

这段写得辛酸。但凯瑟琳在面临弃房选择时,首先关心的是两条流浪狗。

多亏圣诞节来临了。凯瑟琳拿到一个小活儿。圣诞节意味着狂消费,商家全要靠圣诞节赚钱,每年最大狂消费从感恩节之后流血杀价开始。

美国是世界消费主义领头羊,消费主义是美国文化一大象征,消费主义代替了并掩盖了美国仍然具有的相信勤劳自有好报的美德。曾经,美国和欧洲一样,周末的时候商店不开门。(欧洲现在如何呢?)八十年代,美国改为一礼拜七天商店都开着,消费无喘息!去年经济大萧条,感恩节——圣诞节消费极其不好,传统的感恩节第二天大杀价,去年的时候商家比赛,有的半夜就开门,今年有的干脆把开门时间提前到头天晚上,吃过火鸡就来拼杀采购吧!人冲入商场,冲撞疯抢,发生抢劫,于是警察也来了……看着电视报道,我真不知道,美国大众哪儿来钱了,也许是消费成性了,憋着不花银行里根本没有的存款人就要疯!凯瑟琳拿到的小活儿是为商场拍摄采购风姿,在圣诞装饰中,采购景象更华丽!

商场的巨大停车场根本找不到停车位,我们把拍摄器材直接开到商场大门口。凯瑟琳搬运、拍摄,我守着她可能用到的更多器材,坐在商场角落里,看着满眼人,满眼的肥肉乱颤,十人九个超重,满眼是撑得鼓鼓的购物大口袋。

我看着我的眼前,中国制造的产品,衣服鞋帽圣诞树,在我眼前充斥,能够充斥是我们中国的大福分似的,你知道中国制造在转移,转移到劳工更廉价的周边国家,而美国这个世界消费主义大家伙,要是不消费了,不狂购了,世界经济就倒退了,世界就不能保持周转了,美国为肩负世界经济保持循环,坚持人类在大陷阱里挣扎得多尽力啊!凯瑟琳拍热了,在我脚边扔下她的外套,又跑走了。我看着她,野外靴,短背心,瘦小的身影在大商场里窜着,像是一位末日狩猎者,个人在失败,奋勇地捕捉疯狂采购的同类。我试图透过她的镜头(我不敢形容是她的枪口)捕捉我眼前的人类,是的,人类,好像九零后网络写手,好像考古学家,从什么时候起,人类,我们普遍使用“人类”——我们都有了间离化地自我审视的眼力?

分析

即使经济衰退期,人们还是要继续圣诞节消费狂欢,而这些物品,大多生产自中国。世界经济一体化就是这么奇妙,或者怪异。

凯瑟琳房子的拍卖拖延了一个月还是到来了。按照我们州的法规,拍卖的日子是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二,按照人类为宇宙中自转地球定出的公元历下的法规丝毫不错地运行。新年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二,之前我有事出城,我从机场直接赶到拍卖的地方,心想陪凯瑟琳默默站一会儿。

房子拍卖在房产所属的行政地,在市法院大门前台阶上。不只是凯瑟琳的房产在这里被拍卖,还有被没收的资产。在法院大台阶下面,停着凯迪拉克汽车,摆着家具,挂着裘皮大衣,地上一长溜电脑。破产人被扣押资产在法院门前一起公开拍卖,这是一种美国常规景象。

远远地,我看到斯蒂夫和凯瑟琳站在一起,奇怪地,我看到凯瑟琳的弟弟里默!在他们中间,还有一位白发老人,我不认识。我从人群中挤过去。斯蒂夫给我介绍说,这老人是凯瑟琳的爸爸。

一定是闷头里默跟爸爸开口了,凯瑟琳的爸爸赶来,来和银行争房子。

拍卖开始了。先是拍东西,汽车、裘皮衣、电脑。由法院的人起叫,任人争,全都三钱不值两子,我什么都不需要,都忍不住动心。成交钱和支票交给法院的人,回头给债主。斯蒂夫五块钱买下一对棒球手套,虽然他很多年不打棒球了。然后,房子拍卖开始了。看着有点怪怪的,房子拍卖是银行人自己起叫,银行人自己收叫。我听银行人喊:“×××地段房子三万!”然后,银行人再喊:“三万。”“成交!”银行人再喊——

经济大萧条时候,谁跟银行争夺价位大跌在欠贷款之下的房子?!

轮到凯瑟琳的房子了。

银行人起叫:“九万。”

凯瑟琳爸爸举起手:“九万零一块。”

银行人愣了一下。显然,这场面极是罕见。

我看凯瑟琳的爸爸。他从西装里面口袋掏出一张银行备案支票。这种特别支票证实持有人有能力当场支付全款。支票在老爸手中微微地抖动,老爸白发在寒风中轻轻吹动,老爸拿出退休积蓄买下房子,成为价值不抵欠贷的房产持有人。

分析

凯瑟琳爸爸拿出退休金,拍下女儿这幢价值不抵欠贷的房子。我每次看到这里,眼睛都饱含着泪水。

法学院毕业之后,斯蒂夫再没见过凯瑟琳的爸爸。

斯蒂夫提头说,“聚一下?”

我补充说,“我定了一个小店,是品酒店,开胃品很别致。”我们想过拍卖房子后如何陪凯瑟琳一会儿……这时候,带着凯瑟琳的爸爸,大家一起走进品酒店,我和斯蒂夫不由得愣住了。两个月没有来,电话订位的时候品酒店也不说,这里改装修了,本来古色古香的气氛,改成后现代简约派风格,品酒店一定是易手了,我在前台拿起新菜单和新酒单一看,内容全都换了!品种少了,价格升了。走也不好,我们只好坐下来。

这个品酒店,在本城最豪华商场一个门边,狂采购过去了,吧台前只有一对年轻人,正在购物大口袋里忙着找退货收据,过了一会儿,两人提起退货大包走了。新年后的第一个星期,这家品酒店里,只有我们几个人聚在一张桌边。我和斯蒂夫觉得十分尴尬,因为是预订的,人家不能因为没有别的顾客干脆关门。新厨师、年轻侍者、中年经理,还有带位女孩,一应齐全。酒店尽头一张昏暗的桌边坐着一位面目不清的男人,我猜想,那是新主人。有罪感升起来,能说什么呢?新接手的店会败的,美国商场边的小馆子一批批地倒闭着,这也是无须说的。我们坐着,看一脸学生气的侍者轮流倒酒。

我不由看凯瑟琳。烛光下,她多年不变的短发,已经完全白了,枯干的圣洁感依旧。

拥有小房子的老爸微笑着对女儿说,“每月支付我一点,三十年贷款,无利息,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鼻子发酸。我看这位爸爸,快八十岁了,三十年之后,做爸爸的还在人世吗?我知道很多美国老人在帮助成年子女……我是在报纸上读到,在电视里看到,没有想到会出现在眼前。

我们举起酒杯,他们跟我学中文的“干杯”。“干杯”,纷纷说着,但是没人一饮而尽。

凯瑟琳爸爸问斯蒂夫,“任何的写作练习?”

斯蒂夫犹豫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在写作,写一个中世纪的长篇小说,跟我一起写,他写中东、欧洲和美国部分,我写中国到帕米尔高原这边,以及帕米尔那边的塔拉斯……我也加入说故事,说是真故事,一对寻找珍奇版本的宗教异端修士……我和斯蒂夫轮流地说,努力地说,我们没商量,但是试图制造一种临时的幻觉感,假如,只是假如,能够让从外乡前来救女儿和狗的住处的孤寡退休文学老人有一会儿温暖的感觉……

使用小说的叙事让散文更有感染力

《零消费主义者凯瑟琳》是《收获》杂志专栏“占领华尔街”的其中一篇。张辛欣这个专栏相当于命题作文:一个稍纵即逝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要写六期专栏文章未免困难,很可能写到第二期,运动就偃旗息鼓了。所以,还是要放开去写,一直写到美国生活的深处……之前我们一直在讨论各种问题,是对我们这些小人物来说大而无当的大问题,如环保、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等,网络时代方便,信来信去,张辛欣有时候从中找到了灵感,起头又来一篇。关于环保,我认为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人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并造成巨大的环境破坏,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全世界正视地球环境日益突出的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大气污染,包括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包括地球其他物种的大批灭绝等等。“零消费主义者”凯瑟琳是环保主义者之一,而且是真正身体力行者。恰好,她还是张辛欣的朋友、张辛欣的先生斯蒂夫律师的同学——用中国话说,是同过窗的。

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问题、跨国公司和跨国生产的问题等,使世界各国纳入一个巨大的经济网络之中。从网上下载一张世界航运图表,会发现蜘蛛网般的线条连接了各大陆。这些蛛网,让我们具象地明白,世界已逐渐被盘丝洞蜘蛛精吐丝缠绕到一起了,谁也不能分离出去,谁也不能独善其身——零消费主义者凯瑟琳和零消费主义者的弟弟里默也深陷美国金融危机之中。姐弟俩,一个失去了美国航天局的小活,开车返回父母家里;一个失去了主顾,借贷的房屋面临拍卖。在这一切困顿之中,凯瑟琳的文学教授父亲出现了。

把散文写成小说,不是前一篇严锋先生的专利,在这一篇里,张辛欣也体现了这种技巧的感染力。

张辛欣长篇小说《我ME》,散文集《占领华尔街》。

王璞,女,文学博士,作家。出生于香港,20世纪50年代初,当记者的父亲带领全家返回大陆,曾在北京居住。50年代末,父亲被划成“右派”发配到偏远小镇西尼气(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劳动。60年代初,母亲带领孩子们回到湖南老家,在那饥寒时代,让全家神奇地逃脱被饿死的命运。王璞从小热爱阅读,高中毕业之后,在伙伴们中流传的那些“地下”名著,她只要拿到手都如饥似渴地阅读。她做过工人,做过编辑,并坚持写作。90年代初,她回到香港恢复了香港身份,在香港岭南学院任教。王璞的小说多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写大时代中人与人的关系,语言细腻,情节逼人,具有独特的感染力。近年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沉默》,长篇小说《我爸爸是好人》(《收获》长篇小说专号2009年秋冬卷),《猫部落》(《收获》2010年第2期)。长篇小说《补充记忆》获香港天地图书第一届长篇小说奖季军,长篇小说《么舅传奇》获天地图书第二届长篇小说奖冠军、第六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小说奖。

读完这篇写小伙伴的散文,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孙桂琴

王璞

我在好几篇小说和散文里写到过孙桂琴。好几次用的还是她的真名,她是唯一一位我在小说里敢用其真名的人物,我想,这是因为我有把握,孙桂琴绝对不会看到我写的书,即便是看到了,不管她觉得我把她刻画得如何,也不会向我提出抗议。而只是会用那种化石般稳定的笑容看着我,对我说:“好着呢。”

同类推荐
  • 史学富矿的课堂凝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史学富矿的课堂凝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体现了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最新成果和立意境界。将历史这一文明富矿,凝练成课堂上的一面面镜子,让学生知兴替、明得失,面向未来而立德树人。
  • 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话题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上)

    话题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上)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话题文章写作是考验一个作者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此训练。能极大的提高人的思辨能力,使人处事交流条理分明。
  • 经济法概论

    经济法概论

    本书共分6篇。第1篇为法学基础知识,从法学基础知识入手,介绍了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及基本知识。第2篇为经济主体法,介绍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公司企业等企业法律制度。第3篇为经济主体行为法,介绍了企业等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从事订立合同、设立担保、注册使用商标、专利等经济行为时应该遵守的法律制度。第4篇为经济秩序管理法,主要对国家管理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法律制度进行了具体阐述。第5篇为宏观经济调控法,介绍了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时适用的法律。第6篇为经济仲裁与诉讼法,主要介绍了经济主体的权益受到侵犯时的救济措施——仲裁和诉讼。
  • 优等生学习法

    优等生学习法

    《优等生学习法》从学习的方法、习惯、能力、兴趣、各科学习的特点和具体办法及应试技巧等方面,运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习方法和具体纲节进行了阐释和归纳,并为希望成为优等生的你量身打造实用锦囊,让你在吸收他人学习经验的同时,找到属于自己的办法,从而使你的学习成绩有一个赝的飞跃。
热门推荐
  • 敦煌本纪(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

    敦煌本纪(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首部以小说笔法为敦煌立传的长篇巨制。三大家族跨越半世纪的命运沉浮,说尽河西走廊的来路与归途,前世与今生。清末,时局动荡,大厦将倾。古老的河西四郡深处边陲,少人问津,索氏一族被尊为“敦煌义人”,几辈祖先在河西一带为民请命,不惜舍生取义,捐出了七颗脑袋,直到“血衣”传到当家人索敞。索敞谨小慎微,深居简出,生怕家族的血腥宿命降临在自己身上,然而他不知,深宅之内,一个密谋已久的圈套正在向他逼近。世兴堂名医沈破奴,早年逃难流落至敦煌,凭借个人的天资与勤勉有了立锥之地,日子虽不富贵,但也裕如,他的身世隐藏着关外三县最大的秘密。敦煌沙州城的小商人胡恩可,一次偶然的中原之行,让他深感道路闭塞、贸易乏力。他颇具手腕,开始秘密地给儿子们“铺路”。先是许诺在莫高窟的崖壁上,给索氏开一座家窟,以彰显其祖辈的忠勇功绩,而后又威逼利诱,与沈破奴结成了儿女亲家。岂料,这一番行为突然中断,胡恩可罹患了中风,缠绵病榻,看尽了人世上的冷暖和恩仇。从此,儿子们这一辈人的大光阴开始了……三大家族,祖孙三代,历经半个世纪的生死传奇里,隐匿着河西走廊的来路与归途,前世与今生。作品以敦煌沙州城为俗世支点,莫高窟为信仰高地,描绘了西部百姓于跌宕曲折中寻路、开路、拓路的现实遭际与心路历程,用文字复活了西部精神。
  • 云起时见你

    云起时见你

    同分不同命的两个学霸曲折又炙热的治愈初恋!莫桑:“简先生,你究竟想谈什么?”简榆眉眼带笑:“谈婚论嫁。”十六岁的莫桑寄人篱下,与简榆不打不相识。简榆发现她被姑母家暴的秘密,心疼之余更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她。两人高考并列成为林城理科状元,却同分不同命。为了继续上学,莫桑留在林城读法律,帮姑妈打离婚官司,而简榆,也放弃更好的机会,空降到她的学校。“莫桑,我在追你。”他固执,霸道,不遗余力,她终于忍不住想要拥抱她的太阳。然而,一段录音将美好的时光打碎。五年后,她是名冠全城的大律师,他留学归来,成了金融圈炙手可热的青年才俊。从此,她的律所楼下每天都会停着一辆惹眼的宾利,车牌是他们初吻的纪念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回到马克思、培育和谐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解码

    回到马克思、培育和谐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解码

    劳动伦理是马克思思想重要本义的学理论证;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根本旨趣;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根本原则;马克思劳动伦理关系思想;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实践形态等。
  • 杂事小册

    杂事小册

    时间:某时地点:某地人物:形形色色的人鬼物:形形色色的鬼本故事纯属虚构,爱信不信
  • 身心灵导师带来的36堂灵性觉醒课

    身心灵导师带来的36堂灵性觉醒课

    去一趟荷兰,争相吐艳的郁金香会让你迷醉一个春天,去一次夏威夷,阳光海岸的异国风情能让你清爽一个夏天,去一次埃及,金字塔的古老神秘能让你赞叹一个秋天,去一次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皑皑白雪能让你回味一个冬天,现在,翻开此书,走入灵性觉醒的旅程,能让你受益一生。
  • 重生民国大丫鬟

    重生民国大丫鬟

    上世,舒瑶以为讨好主子便能得富贵,到头来却发现,下人永远是下人。上世,舒瑶以为讨好男人便能荣华傍身,到头来却发现,女子不过是女子。这世,舒瑶暗自发誓,一不做下人,二不靠男人。可偏偏事与愿违!
  • 心的旅游之途

    心的旅游之途

    记录生活,记录心灵感异地每个瞬间,让我们的生活和生命充满爱。
  • 论如何为古代婚姻添砖加瓦

    论如何为古代婚姻添砖加瓦

    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门亲。穿越到古代36岁的李寡妇身上,花乐乐与其盼着上京赶考的便宜儿子不知猴年马月才衣锦还乡,不如先解决眼下的生存问题才是正经。为了生计,有10年一线基层工作经验的花乐乐只好穿上大红花衣、画大浓妆,干起了为广大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的感情事业添砖加瓦的媒人行当。靠着那些年在街里巷外和广大人民群众斗智斗勇锻炼下来的利索嘴皮子,从此过上天天吃肉的生活……不是问题!这日子看起来似乎过得不错?老娘,呸,咱花大姐才不乐意穿越到这偷吃牛肉犯法,上厕所用树叶,来大姨妈用草木灰的古代呢!“李大娘,您这一身穿得多好看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您才四十出头呐。”“啐!老娘才三十六岁呢!”PS本文乃瞎编乱造,博君一笑尔,切勿考究。
  • 承德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承德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承德曾为清王朝第二个政治中心,皇家文化、佛教文化、草原游牧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在这里完美融合。承德是一座风景秀丽迷人、名胜古迹荟萃、四季气候皆宜的旅游名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承德史话》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承德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方面的历史,向世人系统展示了承德的古今风貌。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