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3300000007

第7章 怀念(6)

过了半个月或是一个月,耳氏打手势告诉我,乐平反手做一个特别的动作,碰断了漫画像的鼻子,再也补不起来,很懊恼,偷偷把它藏起来了。

记得他那时也画三毛。我不记得什么地方、什么报纸用的。他坐在窗子边小台子旁重复地画同样的画稿。一只手拐不自然重画一张,后脑部分不准确又画一张,画到第六次,他自己也生起气来。我说:

“其实张张都好,不须重画的。”

他认真了,手指一点一点对着我,轻声地说:

“侬勿可以那能讲!做事体要做透,做到自家呒不话讲!勿要等人家讲出来才改,记住啦杭!”

一次雏音大嫂也告诉我,他画画从来如此,难得一挥而就。

这些话,我一直用到现在。

乐平兄和我比起来是个富人,他在中国茶叶公司兼差。不过他一家是四个人,所以我比他自由。

他有时上班前到东溪寺找我,在街上摊子喝豆浆吃油条糯米饭。我有一点好处,不噜苏,不抢着说话;自觉身处静听的年龄,耳朵是大学嘛!

晚上,他也时常带我去街上喝酒。

大街上有这么一间两张半边桌子的炖货店,卖些让我流口水的炖牛肚,以及各种烧卤酱肉。隔壁是酒铺。坐定之后,乐平兄照例叫来一小碟切碎的辣味炖牛肚,然后颤巍巍地端着一小满杯白酒从隔壁过来。

他说我听,呷一口酒,舒一口气,然后举起筷子夹一小块牛肚送进嘴里,我跟着也来这么一筷子。表面我按着节拍,心里我按着性子。他一边喝一边说;我不喝酒,空手道似的对着这一小碟东西默哀。第一杯酒喝完了,他起身到隔壁打第二杯酒的时候,机会来了,我两筷子就扫光了那个可怜的小碟子,并且装着这碟东西像是让扒手偷掉那么若无其事。

他小心端着盛满的酒杯,待到坐下,发现碟如满月明光,怆然而曰:

“侬要慢慢嚼,嗬!”

然后起身,走到炖锅旁再要了一碟牛肚。他边喝边谈,继之非常警惕我筷子的动向。

事后我一直反复检讨,为什么不拉他的老伙伴陆志庠而拉我陪他喝酒呢?一、他受不了陆志庠的酒量;二、他受不了陆志庠的哄闹脾气。

带我上街的好处如下:

一、我不喝酒,省下酒钱。二、虽然有时筷子节拍失调,但是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弟。三、我是个耐心聆听的陪酒人。四、酒价贵之,肚价贱多,多添一两碟,不影响经济平衡。

分析

写到了张乐平先生的细节:带他上街喝酒,吃辣味炖牛肚。行文谐趣,好玩,但张乐平先生和黄永玉先生,一动一静,对比鲜明。但我们还是不知道张乐平先生长什么样。黄永玉是画家,他一定善于描画人的样貌,但文字不长于此,因此作者扬长避短,以动感十足的细节来写人。

到了星期六,雏音大嫂要到几里外的虎岗儿童新村托儿所去接孩子。现在我已经糊涂了,到虎岗接的是老二小小,那老大咪咪是不是在城里某个托儿所或幼儿园呢?

我没来赣州时,陪雏音嫂去虎岗有过好多人,木刻家荒烟啦!木刻家余白墅啦!木刻家陈庭诗啦!到后来剩下陈庭诗去得多了,我一来,代替了陈庭诗。陈庭诗是个重听的人,几里地路上不说话是难受的,何况我喜欢陪雏音大嫂走东走西,说说话,我力气大,一路抱小小胜任愉快。

那里托儿所办得好,有条理,制度严格。有一次去晚了,剩小小一个人在小床上吮脚指头。办手续的是位中等身材、穿灰色制服的好女子,行止文雅,跟雏音大嫂是熟人,说了几句话,回来的路上雏音嫂告诉我,她名叫章亚若,是蒋经国的朋友。听了不以为意,几十年后出了这么大的新闻,令人感叹!

乐平兄胆子特别、特别、特别之小,小到难以形容。雏音嫂觉得好笑,见多不怪,任其为之。

飞机警报响了,我和陈庭诗兄恰好在乐平兄家里聊夜天,九点多十点钟,他带着我和庭诗兄拔腿就跑。他的逃警报风采是早已闻名的,难得有机会奉陪一趟。他带路下坡,过章江浮桥,上坡,下坡;再过贡江浮桥,上坡,上坡,上坡,穿过漫长的密林来到一片荒冢之中,头也不回地钻进一个没有棺材的坟洞里去。自我安顿之后,急忙从坟洞里伸出手来轻声招呼我和陈庭诗兄进去,原来是口广穴,大有回旋余地,我听听不见动静,刚迈出洞口透透气,他蹩腔骂我:

“侬阿是想死?侬想死侬自家嘅事,侬连累我格浪讲?快点进来!”

我想,日本鬼子若真照张乐平这样战略思路,早就提前投降好几年了。漠漠大地,月光如水,人影如芥,日本鬼子怎么瞄得准你张乐平?他专炸你张乐平欲求何为?

后来才听说他胆小得有道理。在桂林,他跟音乐家张曙、画家周令钊和家人在屋里吃晚饭,眼看炸死了身边的张曙,怎么不怕?

雏音嫂带着孩子在家里,稳若泰山,好不令人感动。

分析

还是细节,而且是张乐平的“糗事”。

后来我到赣州边上的一个小县民众教育馆工作去了。陆志庠在附近南康。日本人打通了湘桂线,把中国东南切为两半。麻烦来了。

不到一年,日本鬼子占领赣州,宣布“扫荡三南”(龙南、虔南、定南),追得国民党余汉谋的七战区大兵四处逃窜。真正是搞得周天火热。

逃难的比赶集的还热闹。这当口,谁都有机会见识日本兵未到、中国人自己糟蹋自己的规模景象了。说出来难以相信,在同一条道路上,混乱的人流有上下好几层,灾难是立体的。

我逃到龙南,遇见陆志庠兄,他说乐平兄和雏音嫂也在,我问:“孩子呢?”他说:“平安!平安!”

马上去看他们,原来在摆地摊,卖他们随身带着的衣物。乐平兄打着赤脚卖他那双讲究的皮鞋。

又碰见画家颜式,还有小高。

后来读到朋友写的回忆文章,说他们跟陈朗几个人开小饭店,我怎么不晓得?可能我还在信丰没赶上吧。有一天乐平兄异想天开,做了满满一缸炎夏解暑去火恩物——清甜藕粉蛋花汤。做法简单,煮一锅开水,打两个鸡蛋下去,放二两山芋粉一搅,加十几粒糖精即成。本小利厚,一碗若干钱,几十碗,你说多少钱?几十万逃难的,一人一碗是什么光景?一人两碗又是什么光景?东西做好,来了场瓢泼大雨,早上七点下到下午五点多,别说人,连鸭子也缩回窝里。天气闷热,眼看整整一聚宝盆妙物付之东流,便大方地请陆志庠、颜式和我痛喝起来。如果我是过路难民偶然来一碗喝喝,未尝不是解渴佳饮;但好端端坐着的三个人要一口气把整缸东西喝完,那就很需要有一点愚公移山的精神了。乐平兄还问我们:

“味道哪能?崭伐?”

颜式这人狡猾,连忙说:

“一齐来!一齐来嘛!叫阿嫂、孩子都来喝……”

陆志庠不知天高地厚:

“侬叫我伲光喝液体,也唔俾点硬点嘅实在物事吃吃,——残忍!”

后来听说这缸东西真倒进街边沟里去了。其实早就该倒,免得一半装在我们肚子里。

分析

仍然是张乐平先生的有趣细节。

不久乐平兄一家搭便车走了。记不得是去梅县还是长汀。总是这样居无定所,像大篷车生涯浮浪四方。我们送车,他在卡车后头操着蹩脚京片子叫着:

“黄牛黄牛!年节弗好过,你赶到××找我伲!”(我诨名叫“黄牛”。)

车子太快,偏偏××两个字没听清楚……

再见面是一九四七年的春天了。

三毛在《大公报》连载,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那时天气冷,三毛穿的还是单衣,女孩子们寄来给三毛打的小毛裤毛衣,而在画上,三毛真的就穿上这些深情的衣物。这些衣物也温暖着病中的乐平兄。

他住在几马路卖回力鞋之类铺子的二楼,在吐血。与人喝酒闹出来的。雏音嫂和孩子在嘉兴。不晓得知不知道。

有时碰碰头,陪他吃小馆子,喝酒。在那段时候,我没见到雏音嫂和孩子。听说他俩添了许许多多儿女,并且又收养了许许多多儿女,一个又一个,形成张冯兵团的伟大阵容。设想生儿养女的艰难,便明白这一对父母心胸之博大,他们情感落脚处之为凡人所不及。

一九四八年我离开上海经台湾到香港去了。再见乐平兄是在一九五三年的北京。他到北京开会,当然我们会在一起聚一聚,吃一点东西,喝喝茶。“相濡以沫”嘛!等到一搞运动,便又“不若其相忘于江湖”,这么往来回荡,轻率地把几十年时光度过了。

人死如远游,他归来在活人心上。

有不少尊敬的前辈和兄长,一生成就总有点文不对题。学问渊博、人格高尚的绀弩先生最后以新式旧诗传世,简直是笑话。沈从文表叔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是服饰史图录,让人哭笑不得;但都是绝上精品。乐平兄一生牵着三毛的小手奔波国土六十多年,遍洒爱心,广结善缘,根深蒂固,增添祖国文化历史光彩,也耗尽了移山心力。

分析

“有不少尊敬的前辈和兄长,一生成就总有点文不对题。”这算是对时代动荡的一个总结。

我是千百万人中乐平兄的受益者之一。从崇拜他到与他为友半个多世纪,感惜他还有许多聪明才智没有使用出来。他的长处,恰好是目下艺坛忽略缺少之处。古人所谓“传神写照”,他运用最是生动流畅。不拘泥于照片式的“形似”,夸张中见蕴藉,繁复间出条理。……要是有心人做一些他与同行闲谈交往和艺术创作时的记录,积少成多,可能对广大自学者如我辈是一部有用自学恩物。

乐平兄有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彩到家的巧思和本领。

一次在北京张正宇家吃饭,席上吃螃蟹他留下了壳,饭后他在壳盖纹路上稍加三两笔,活脱一副张正宇胖面孔出现眼前,令人惊叹!

熟朋友都知道他能不打稿一口气剪出两大红白喜事队伍,剪出连人带景的九曲桥看乌龟图。他的确太忙,这一辈子没有真正地到哪里玩过。去外国也不多,随的是代表团,难得尽兴。要是他健在多好!让我陪着他和雏音嫂、绀弩、沈表叔、郑可诸位老人在我意大利家里住住,院子坐坐,开着车子四处看看、走走多好!这明明是办得到的,唉!都错过了。年轻人是时常错过老人的。

一梦醒来,我竟然也七十多了!他妈的,谁把我的时光偷了?把我的熟人的时光偷了?让我们辜负许多没来得及做完的工作,辜负许多感情!

分析

黄永玉先生是性情中人,用字行文不拘雅俗,但用到好处,确实生动活泼有趣。末尾的感叹,也是好。

生动描述的独特之美

这篇趣味盎然又感慨万千的散文,出自黄永玉先生的散文集《比我老的老头》。这部散文集除了写张乐平先生之外,还写了沈从文、钱锺书等文化老人。其中写表叔沈从文的怀念长文更是深情恳挚,令人动容。但文章太长,我斟酌再三只好割爱。

张乐平先生是漫画大家,长篇漫画《三毛流浪记》曾经影响了千千万万的读者,也是现代中国最经典的漫画形象之一,后来上影厂张建亚导演还改编拍成同名电影。台湾著名散文家三毛是不是也受到张乐平先生的影响,而起了这个笔名呢?黄永玉先生这篇散文不专门评价“三毛”,而是纪念兄长般的张乐平先生。怀念朋友的文章,重点在写人。但黄永玉先生不专门描写他的模样,例如像很多文章那样写鼻子、眼睛、嘴巴、身材。作为卓有成就的画家,黄永玉先生可以用画笔很容易地摹画出张乐平先生的样貌,但他没有这么做,那是雕塑、画画、木刻的优势,文字的特点在于精、气、神的生动描写,在于细节的丰富叙事。文章写到张乐平先生的认真态度,写到他的一些奇思妙想,写到他喝酒吃牛肚,写到他胆小得出奇,也写到他更多来不及发挥出来的本事。这些不同的事件、细节,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张乐平先生的整体人物性格特征。虽然我们不知道他身材多高矮胖瘦,但我们想象中有一个颇为有趣的人,正在栩栩如生地成形。

摄影、绘画、雕塑、木刻的特点是凝固时间的某个片段,而文章的优势在于流动的细节,以及文章中所包含的时间性,也在于对描写对象一些有趣事情的生动表达。有些人花很多力气、用很多字词来试图表达一个人的样貌,却总是费力不讨好。因为惟妙惟肖的准确描摹不是语言文字的优势。但一种生动的描述,却也有文字独特的“朦胧”之美。如文中写章亚若“是位中等身材、穿灰色制服的好女子,行止文雅”,便是概括式的文字,看着觉得确实是一位好女子。

黄永玉的作品《永玉六记》《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比我老的老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汪曾祺,1920年出生于江苏高邮,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受教于著名作家沈从文。1940年开始小说创作,1943年大学肄业,1947年在上海发表短篇小说《鸡鸭名家》,1948年赴北平,经沈从文推荐供职于历史博物馆。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1958年被划为“右派”,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担任编剧,1963年参加京剧现代戏《沙家浜》的改编,1979年重新开始小说创作,1997年5月病逝于北京。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汪曾祺的语言自然质朴,叙事巧妙而不动声色,类似闲话拉呱而意味隽永,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他的文学创作突破了一片苍白口号体语言的重重包围,开了一代新风,对其后的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编前三篇分别写了妻子、朋友、兄长,各有侧重,但都融入了20世纪动荡不安的时代变幻和沧桑。汪曾祺先生写自己的老师沈从文,则过滤掉了历史的尘土,更多地凸显沈从文的精神性、思想性追求。这也是写人的一种侧重方法。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汪曾祺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文学史(分段)……是必修课,其余大都是任凭学生自选。诗经、楚辞、庄子、昭明文选、唐诗、宋诗、词选、散曲、杂剧与传奇……选什么,选哪位教授的课都成。但要凑够一定的学分(这叫“学分制”)。一学期我只选两门课,那不行。自由,也不能自由到这种地步。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这话有道理。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

同类推荐
  • 吹牛大王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吹牛大王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自然之道:《道德经》导读

    自然之道:《道德经》导读

    本书是一本帮助高中生理解《道德经》的辅助读物,引导学生领会如何“自然”。自然,是道及由道而生的万物的根本特征,当然也是人的根本特征。自然的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处世方式、治理方式表现为尊重生命、简约少欲、低调谦虚、无为而治。本书结合史料,帮助青少年树立回归自然的世界观,从而有助于青少年认真地对待生命、尊重生命,在生活中简约朴素、不盲目攀比,在与人相处时谦卑柔顺,由“无为”而实现“无不为”。
  • 审计学(第三版)

    审计学(第三版)

    本书按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要求,全面阐述了审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重点阐述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程序、审计测试和审计报告编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重视风险导向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
  • 美国悲剧(套装共2册)

    美国悲剧(套装共2册)

    《美国悲剧》描写一个穷教士的儿子克莱德·格里菲斯为追逐金钱财势堕落为杀人犯的故事,刻画了20世纪一个美国青年悲剧的一生。出身穷困的主人公克莱德步入社会后,崇拜金钱,追求情欲,为了高攀富家女,跻身上流社会,不惜谋杀原来的情人,堕落为杀人犯。
  • 我是家政服务能手

    我是家政服务能手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亿万农民的大事、实事、好事。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农村要小康,科技做大梁;农民要致富,知识来开路。本书的出版发行让农民朋友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书主要介绍了家政服务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家政服务人员面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家政服务人员择业的注意事项、如何做好家政服务、家政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常见家政技能须知、家政服务涉及的工作范围、如何照顾老年人等知识。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金方镇年表

    金方镇年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经典侦探推理悬疑小说大全集

    世界经典侦探推理悬疑小说大全集

    夜幕降临之后,有人在安详宁静中享受着酣畅的睡眠,有人在闪烁的霓虹灯下彻夜狂欢,有人忍住满身的疲惫在办公室加班,也有人在黑夜的掩护下开始将自己的阴谋付诸实施……
  • 傲娇腹黑男的春天

    傲娇腹黑男的春天

    她不就是失个恋出国疗情伤嘛,怎么一回国就桃花朵朵了?背叛她的初恋要求复合,新来的副总对她暗生情愫,连已婚大BOSS都对她青眼有加。这些是必然还是偶然?事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当真相揭晓,她的感情又将花落何处?
  • 杀手狂妃十三岁

    杀手狂妃十三岁

    她,现代第一杀手代号“火狐”,一朝穿越附身在叶丞相家不受宠的三小姐身上,受尽嫡姐的凌辱和旁人的冷眼,一睁眼,原本懦弱的眼神已不在,而取代的是一双冰冷的毫无感情的眼神。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就被她身上的杀气震慑住了,不知怎么的他的心好疼,心疼她这么小就有这么强的杀气,这是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练就出来的人,而且他发现她的杀气都是面对她的爹叶丞相还有大夫人所散发出来的,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些什么。她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就被他身上邪魅的气息所吸引了,虽然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心里不得不承认眼前的男子是邪魅的,她前世是杀手,很少有人能激起她心中的波澜,他,到底是谁?当强者对上强者,且看他们如何颠覆天下!
  • 暮至晨曦,执爱一生

    暮至晨曦,执爱一生

    在纪晴熙的生命中,慕言宸是陪伴她最久的人,无论她高兴,难过,抑或是失恋,回首时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 一堵墙两张床

    一堵墙两张床

    墙内墙外,床上床下,领略真实的现代都市生活。
  • 江湖奇才录

    江湖奇才录

    一场身边的仇杀,一张染血的宝图,将草根少年推向梦中的江湖。是怎样的奇遇,让他成为撬动整个武林的支点?对抗天下最强的门派,战胜武林最高的高手,得到心中最爱的姑娘,你可以吗?是的,全凭我手中的剑!
  • 漫步遐思

    漫步遐思

    本书是陈先达先生的哲学随笔,先生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及其哲学问题,以一位哲人的视角进行探讨,或深入历史,或关注现实,或感悟生活,语言生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在对问题的思考和对现实的追问中得到哲学精神的滋养。本书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龙界红场

    龙界红场

    随着年岁的增长,伊恩对于自己的身世和血统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当某一日他无意中发现了埋藏十五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