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600000072

第72章 节场5

可第二天他又觉得气恼难耐了。他虽竭力克制,但课上那个放肆的小丫头嘲笑他的发音,故意捣蛋,不听指导,克利斯朵夫气得大发雷霆。小丫头却怪叫着,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到她出钱雇佣的人居然敢对她发火。克利斯朵夫猛烈地将她的手臂摇了几下,她就嚷着说他动手打了她。母亲像母老虎一样冲了过来,一边拼命地吻女儿,一边骂克利斯朵夫。肉店老板也过来了,声称他绝不答应一个普鲁士流氓冒犯他的女儿。克利斯朵夫又气又恼,在咒骂声中愤愤而去。回到旅店,大家将他围住,请他讲事情的经过,以便他们对邻居嫉妒心得到一些平衡与满足。但到了晚上,街坊上便传言克利斯朵夫是个殴打儿童的蛮子。?

克利斯朵夫又去多家音乐商那里问过,但毫无结果。他觉得法国人很难接近,他几乎被法国人那种漫无秩序的忙乱闹昏了。巴黎给他的印象是杂乱,受着傲慢专制的官僚统治的社会。?

一天夜里,他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遛达。忽然看见西尔伐?高恩迎面走来。他心里想他俩已经闹翻,便转过身去,不想让高恩看见他。但高恩远远地就招呼他:“哎,你怎样了?”边说边笑地走了过来,“我早想来看望你了,但糟糕的是我弄丢了你的地址……那天你简直让我认不出来,你真是慷慨激昂。”?

克利斯朵夫望着他,满脸诧异,同时又感到很惭愧:“你不恨我?”?

“恨你?为什么?”?

他非但不恨,还因克利斯朵夫把哀区脱训斥了一顿而感到快意。他一向是以别人能够给他带来多少乐趣为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他觉得克利斯朵夫有很多的笑料,想尽量利用他。?

“你为什么不来看我?你该来的。”他接着说,“我一直在等着你。今天你有空吗?跟我一块儿吃饭去。吃饭的都是咱们自己人:是几个艺术家,我们每半个月便聚一聚。和我一起去吧,我介绍你们认识一下儿。”?

克利斯朵夫以衣冠不整为借口来推辞也没有推辞掉,高恩把他拉去了。?

他们进了大街上的一家饭店,直接上了二楼。克利斯朵夫见楼上有三十来个年纪在二十到三十五岁之间的人,很兴奋地议论着什么。高恩把他介绍为刚从德国监狱里逃出来的人,他们全不理会,仍然继续他们的讨论,初到的高恩立刻加入了他们的讨论。?

克利斯朵夫见了这些优秀分子,自叹弗如,只伸直了耳朵听。他法语不好,没法听清他们滔滔不绝地在讨论什么重大的艺术问题。他零星地听见“托拉斯”“垄断”“跌价”“收入数目”等等名词,同“艺术的尊严”与“著作权”等词语混在一起。终于他发觉他们讨论的是商业问题。?

另一批不攻击活人而攻击死人。缪塞的作品最近已经可以自由翻印了(作家继承人在作家死后的一定期限内仍享有作家生前作品的著作权,满期后则无所谓版权,出版家可自由翻印。),据他们的观点,已故作家作品因无所谓版权而价格低廉,对现存艺术家的作品销售是个不小的阻力。人们要求政府提高对从前的名作翻印的税率……?

他们又在听人家谈论昨晚这一出戏和那一出戏的收入,大家对一个在欧美两洲出名的老戏剧作家的好运气羡慕不已。尽管从心里他们根本瞧不起他,但妒忌心掩盖了瞧不起的心。他们从作家的收入谈到了批评家的收入,说某个颇有名气的同仁,只要剧院上演一出新戏,就能赚到一笔不小的捧场酬劳。听他们说那位同仁是个老老实实的君子,一旦价钱讲妥了,总是履行义务。但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写的文章 具有奇效——让那出戏在最短的时间内不再卖座,戏院不得不重新排。大家听了,发出一阵笑声,却没有一个人感到奇怪。?

议论声中夹着些高雅的字眼,他们谈论“诗歌”,谈论“为艺术而艺术”,但这些字眼跟钞票连在一起,总让人觉得是在“为金钱而艺术”。他对这种风气非常恼火,所以他们提到文学、文学家时,他已经不愿意再听下去。可是一听到维克多?雨果的名字,克利斯朵夫又开始仔细听他们在讲什么。?

他们不厌其烦地讨论雨果夫人与圣?伯甫间的恋爱经过,主要是想要知道雨果是否戴过绿帽子。接着,话题又转到了乔治?桑的那些情人们身上。这是当前文学批评家们最关注的题目。他们把大人物的家事搜了个底朝上,翻过了抽屉,看过了壁橱,连床脚也不放过。那些人都自命为真理狂,为追求真理而孜孜不倦。他们对作家们的私生活也应用了这一原则。凡是为平常人所不知的,他们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仿佛那些当事人宁愿把自己的隐私挖掘出来奉献给真理。?

一直沉默的克利斯朵夫想同邻座谈点儿别的事,但没有人理睬他。他们向他提了几个关于德国的问题,只是出于礼貌。克利斯朵夫从他们的问题很容易就察觉到:这些貌似博学的家伙对他们本行的知识,一越出巴黎的范围,就立刻变得无知起来。他们对法国艺术的了解仅局限于几个大艺术家的名字,例如霍德曼,舒特曼,李勃曼,施特劳斯等,而且他们说出这些名字时,总是非常谨慎小心,生怕闹笑话。?

克利斯朵夫怯生生地提议谈谈音乐,可是他们中没有一个音乐家,而且在心中一致把音乐当作低级的艺术。近年来音乐的流行,使他们非常恼火,但既然音乐走了运,他们多多少少也想表现得关心音乐。他们谈得最起劲儿的是一出歌剧,认为这部歌剧的出现,开创了音乐发展的新阶段。写这部歌剧的是个巴黎人——克利斯朵夫还是头一回听说他的名字。他听众人说那位作者打破陈规,把音乐重新创造了。克利斯朵夫倒是希望天才出现,但觉得他们所说的有点儿不可思议。他追问这样评价那位作者的原因,那些家伙说不出理由,最后把克利斯朵夫的问题交给了他们中的音乐批评家去解答。那位大音乐批评家叫丹沃斐?古耶。而他立刻避开那部歌剧,与克利斯朵夫谈起了七度和弦、九度和弦一类的名词。(近代音乐中的和声,除常用四度、五度和弦外,还常用七度、九度和弦。古耶谈及七度和弦、九度和弦是在表示自己懂近代音乐。)但他讲给克利斯朵夫听时比讲给那群人听时要谨慎多了。接着,他把贝多芬、瓦格纳等古典音乐家都攻击得体无完肤(在巴黎,为了恭维一个音乐家,而把跟他不同的音乐家全部批判倒的做法,是屡见不鲜的),并且宣称新艺术已经诞生,古典音乐已经变成为死语言了。?

克利斯朵夫对古耶的评论采取了保留的态度,想等看过了作品再作评论;但对被吹捧的剧作者,则大为怀疑。他听见有人攻击昔日的大师,异常愤慨,但他似乎忘了,从前他在德国也说过很多类似的话。他参加了讨论,却不大受欢迎。因为他不像绅士似地把论点和论证的提纲说出就罢休,偏要不厌其烦地寻求论据;他越说声音越大的谈话方式确实让绅士们头疼。那位批评家见空插入了一句俏皮话,把话题岔了开去。大家对这个德国人至此有了定论:思想落伍、头脑耿直;不用说,他的音乐也一定是像他一样招人烦了。?

话题离开了文学,便转移到了女人们身上,其实那只是同一论题的另一方面而已。他们谈论文学、艺术从没离开过女人,他们说女人也总是同文学或文人纠缠在一起。?

大家谈到在巴黎交际场上很有名气的一位贞洁的太太,最近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自己的情人。克利斯朵夫在椅子上烦躁不安,疾首蹙额,不胜厌恶。高恩见了,用肘子碰了碰邻座的人,说这话题将克利斯朵夫惹激动了,大概他希望结识这位太太吧。克利斯朵夫的脸刷地一下红了,他嘟囔几句,最后愤愤地说:“……这……这等女人简直该打。”这句话引来大家一阵哄笑。高恩却怪声怪气地抗议:“女人是不能打的,用花也不行。”克利斯朵夫并不理会:“这种女人就是条母狗,对付下贱的母狗的惟一办法就是用鞭子抽打。”众人听了,又是一阵哄笑。

克利斯朵夫仍在说:“你们向女人们献殷勤全是假的,往往最会玩弄女人的就是那些献殷勤者。”他对于他们讲的丑事感到深恶痛绝。他们却说那是挺普通的事,并一致同意,那位太太是个风韵十足的女子。克利斯朵夫又要抗议,高恩狡黠地问:“你理想中的女人该是什么样子?”克利斯朵夫明知对方想捉弄,但生性耿直的他却没有避开。他只有个模糊的想法,挖空心思找出了几个名词,形容自己的想法,引来了一阵又一阵的笑声。他却镇定自若,尽管他早就发现别人在耍弄他,他这种本领真让人感叹。最后,他的话卡壳了,怎么也讲不下去了,便狠狠地捶了一下桌子,不再作声了。?

人家还想逼他发言,但他拧紧眉头,只管自己吃喝。他酒喝得很凶,跟那些只是把酒杯沿往嘴唇上沾沾的法国人完全不同。邻座的人不怀好意地劝酒,不断地将他的杯子斟满,他毫不犹豫就一饮而尽。过了一阵,他静坐着出神,人们以为他醉了,不再理他了。他听着他们继续讨论文学,看看那些陌生人的面孔,心里竟没留下任何印象。他用近视的眼睛茫然地扫视着人群,瞅着他们又好像没看见。他不像巴黎人或犹太人,不经意地扫视就能抓住眼前事物极小的细节。他是默默地,长时间地摄取。他此时虽感到什么也没记住,但以后回忆起来,他常惊讶地发现他早已把自己以为没记住的东西记得清清楚楚。?

他继续吃着,仿佛害怕少吃一口似的。听到有人在不停地呼叫着他的名字,他也不理,暗自思忖着一个问题,怎么会有那么多法国人姓外国的姓?比如:法兰德的、德国的、犹太人的、东欧国家的、英国的,还有西班牙化的美国姓等等。?

克利斯朵夫想着家乡的山水、田野及自己的老母亲,没发觉大家已经离席。大部分人已经离开了,剩下几个站在饭桌另一头儿在谈话。终于他努力站起来,径直走向门口,去取挂在那儿的大衣和帽子。穿戴完毕,无意间却发现了半掩着房门的一间屋子内有一架钢琴,他已有几个星期没碰琴键了,此刻看见了,手都痒了。他走进去,穿着大衣就坐在琴前,竟自弹了起来。琴声招来了两个人:西尔伐?高恩和丹沃裴?古耶。高恩极爱好音乐,无论好坏,他都喜欢。而古耶呢,他既不懂也不爱音乐,尽管他表现出既懂又爱的样子。这个腰背厚实的家伙举止粗俗,口若悬河。他之所以投身音乐界,是因为政治关系。当时的法国,惟一进阶的方法就是从事政治。他投到了一个有点儿远亲的同乡部长门下,又在他即将下台时赶紧溜了。当然,在此之前,他已将该捞的都捞够了。他溜了并没有逃避开他和他的后台两人的劣迹而招致的猛烈攻击。他厌倦了政治,暂时栖身于批评这一行,因为这一行可以不招惹麻烦。

巧的是,当时巴黎一家报纸有个音乐批评的空缺,在那个职位上的前一任是个很有才华的青年音乐家,他因硬要讲出对作品、作家的真实看法而丢了饭碗。古耶虽不懂音乐,但有一种善于迎合别人心理的奇特才华,报馆老板对古耶非常欣赏,当机立断就聘用了他。音乐,在法国几乎人人都懂那么一点儿,古耶很快就学会了音乐批评的必要技巧。其实说起来是非常简单的:听音乐会时,找机会坐在一个高明的音乐家旁边,最好是搞作曲的,然后想法逗他发表一下见解。古耶把他们的话加以整理,就大模大样地在报上写些胡说八道的东西。他的文章 写得盛气凌人,夹着许多双关语和学究气。有时他也会受到猛烈的反驳,便再也无言以对。他见风使舵,忽而目中无人,忽而卑躬屈膝,因形势而变。他极力谄媚“亲爱的大师”,因为他们有地位,在他看来,评价一个音乐家成就的高低,惟一标准就是看他是否享有国家赐予的荣誉。其余的人,他是瞧不起的,至于那些穷困潦倒的,鄙夷之外还要加之利用。?

好在古耶有自知之明,尽管当前克利斯朵夫不像他有很好的社会声望,但在音乐上克利斯朵夫要高明许多,所以,他对克利斯朵夫有点儿敬畏,但从表面上看,古耶对他仍是傲慢的。此刻他正努力听克利斯朵夫弹奏,结果却被一片云雾似地音符搞得摸不着头脑。古耶假装行家似地眯起眼,摇头晃脑,一边瞅着指手划脚的高恩,一边思忖着该作出怎样的表情。?

同类推荐
  • 迷失地下铁

    迷失地下铁

    一场诡异的车祸后,人们坠入了从未见识过更无从想象的地下世界。几队幸存者带着寻求出口的希望,在诡秘莫测、怪事迭出的地下世界中艰险地探索,与各种怪异的生物以及自己的同类斗智斗勇,比拼耐性。当迷失在一个陌生空间之中,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贪婪、暴戾、自私与正直、善良、坚守,试看人们如何抉择,最后能否回到充满阳光和爱的世界。
  • 我不要你管

    我不要你管

    这里面的文字,是醇厚的、扎实的,也是悲悯的、体己的,随便翻开一页,仿佛都有人间的烟火与市声在,家常且缠绵,其滋味便尤为长久。
  • 安娜·卡列宁娜(下)

    安娜·卡列宁娜(下)

    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然而安娜并不能走向自己向往的生活……
  • 宽恕

    宽恕

    北漂女孩冷月因为一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背包,邂逅富商高明枫,两个人的恋爱却被高明枫女儿高圆圆暗中阻挠;闺蜜佳妮来北京看望冷月,不久却找到冷月说她怀了高明枫的孩子,而冷月也已怀了身孕;冷月伤心至极,离开时不小心摔倒,以至孩子流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高氏集团受到冲击,高明枫变卖了所有财产以偿还债务,一家人搬出别墅,租住在一个小公寓里,佳妮悄然离开;冷月接受一直守护自己的男人走入婚姻殿堂,婚礼正在进行时,高明枫突然出现,高圆圆悄声告诉冷月,爸爸并没有与乡下女人结婚,让她替他保密,一时冷月愣住,礼堂里鸦雀无声……
  • 三言二拍精编(4册)

    三言二拍精编(4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
热门推荐
  • 正视青春期的危机(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正视青春期的危机(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望梦尽

    望梦尽

    搞笑,21世纪鼎鼎有名的王牌特工竟然一朝穿越了!!还是个废物!努力变强大,到头来却发现一直被人蒙在鼓里…
  • 江南闻见录

    江南闻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DIY:知道这些就够了

    DIY:知道这些就够了

    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知道这些就够了。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拐个皇帝回现代

    拐个皇帝回现代

    她是个平凡的小女子,想不到一次意外让她穿越到了古代,还遭遇了一个冰山一样的酷皇帝。这个男的臭屁的不行,不仅抱着别的女人,好吧!惹到了她,就别怪她不仗义了,少年,跟姑奶奶回现代吧!
  • 重生自有李颜如

    重生自有李颜如

    前世肥胖臃肿的李颜如庸庸碌碌一辈子,最终因为癌症离开了这个世界,一生未嫁。这辈子重生的李颜如只想安安稳稳的找个会疼人的汉子,平平淡淡的过完这一生,最起码,不是临死了都是自己一个人。一个平凡的小女人的平凡小日子!
  • 被奸臣轻视那些年

    被奸臣轻视那些年

    当换了芯子的陌怀秉着“好歹有个活下去的目标”成了代理大理寺卿——各种阿谀奉承手到擒来;烟花场所应酬绰绰有余;宴会划拳唱歌不在话下;办起案子更是铁面无情!惊险刺激又深情难忘的《亡蝶》卷正在连载当中——有刺客在容兰夜宴上诡异现身,受了惊吓的贵人命陌怀追查。查案时她巧遇下山历练者林悲欢后,得知谟都有妖气。好不容易抓到诡异刺客,对方却来自现世,还和陌怀有点头之交……这时不断有人报案说看见有死尸化成了蝴蝶,还有人在月夜下跳舞……案子追查到当年的曹家灭门案,难道是蝶妖冲破封印继续祸乱人间吗??你不用知道我做的一切,我只希望最后看到的,是你愿望实现后的灿烂笑靥。那抹如花般优雅绽放的微笑,足以缝合我早已千疮百孔的心脏。——曹桓且看表面逗比胆小其实精明能干的女主如何在玛丽苏世界破获一个又一个疑案!清风碧月始晔然,人生如戏正逍遥。
  • 甜梦成真手册

    甜梦成真手册

    梦里,在大庭广众之下“杨老师,安于怀说他暗恋我!”“杨老师,是李沐骋先说她喜欢我的!”“你们俩闹什么闹!”“我们没闹,说正经的呢,我们以后是会结婚的!”“对,但是现在我们是不会谈恋爱的!”“行,既然如此,今天午饭前,你们俩人一人交一份一千字的检讨。没交到我办公室,不要进食堂。”“……”李沐骋泪默,这已经是她在梦里写的第二份检讨了。不过,这真的是梦嘛?为什么不能随便一挥就变出一份检讨来呢?
  • 情落千年之与伊人共眠

    情落千年之与伊人共眠

    情转千年前,他与她于雪山相爱相遇,却终是缘起缘尽;她被迫害至死,他因她的死屠尽迫害她之人,什至牵及不少无辜者,最终拥她共眠于郁月墓宮中.情转千年后,他是千川国尊贵的世子而她是千川国丞相之女他们因同是找寻墓宮地图而相遇更结下梁子,今生你追我赶,究竟他们能否续下前世之缘?.................................小情節1“颜小姐懂曲吗?”“会一点点”“知道她在弹什么吗?”“弹古琴”---------------------------------------推荐之前的文:寻三生之邪后很嚣张
  • 时间的爬虫

    时间的爬虫

    读赵晓梦的诗集,读出一点诗外之韵。赵晓梦,笔名梦大侠,现居成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自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上百种报刊,入选多种选本,曾获鲁藜诗歌奖、杨万里诗歌奖、2017首届中国当代十佳诗人奖、《西北军事文学》优秀诗人奖等多种荣誉奖项。赵晓梦喜欢写诗养神。诗人赵晓梦有更为重要的社会身份,办报纸,办一份全中国都点赞的《华西都市报》,他的职务是常务副总编。“常务”是什么意思,你懂的,一大堆编辑记者听他的指挥,成千上万的读者跟着他的眼睛看世界。办报纸在网络时代居然也办得风生水起,这种人应是知识界中的“实业家”。办报纸是他作为当代知识精英的“兼济天下”,写诗歌是他的“独善其身”。做事做得好,写诗写得好,这叫健全人生,雄健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