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700000013

第13章 户内1 (4)

第七章 户内1 (4)

十余年来足迹遍布欧洲,据说现在领导着印度和远东那一带的无政府运动,所以他在流亡四年后看到从前的同志成为掌握政权的人物,且干着丑陋的勾当时,便退出了党派,安静地坚守自己纯洁的信念,可是,他保持着较高的声誉。那个女孩则是他收养的孤儿:她长着淡淡的黄头发,黄眼睛,脸色苍白,侧影很难看,身体很弱,满脸的病容,面无表情。华德莱之所以会收留她,是因为他对贫苦的儿童非常喜爱,仿佛是他那神秘的温情作怪似的。他学过医,预备帮助人家。他最难过的莫过于看到儿童有病受苦,当他看到他替那些儿童解除了痛苦,他们削瘦的脸上又有了笑容时,他愉快极了。房东的女人却对那些穷苦的工人——在她的眼中就是无政府党——的进出很不满意,看到那么多肮脏的脚踏上楼梯,很气恼,对华德莱颇有责备,甚至说出些难听的话来。可是,华德莱不愿搬家:他有副古怪脾气,于是便不再理会房东的言语。

克利斯朵夫因为喜欢那女孩子,华德莱先生这才对他略有好感。克利斯朵夫发觉这个小女孩有点儿像萨皮纳的小女儿,这令他心中总有些暖意。但出于一种关爱,他很关心这稍嫌阴郁的女孩:她没有年龄相仿的朋友,也不爱说话,只是安静孤单地自己玩儿或拿着玩具娃娃编故事。华德莱却没有注意到她对人很冷淡和总是不安的神气,只是一味爱她,当克利斯朵夫想把工程师的两个女儿介绍给她认识时,他得到了两方家长客气而肯定的回绝。这些人,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

三楼上的大公寓没人住,房东留给自己住,但一年的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出门在外,冬天出去过冬,夏天在英国避暑。他以前是个商人,钱挣到一定的数目后,就洗手不干了。现在只是靠利息过日子,反正他又不花什么大钱。

三楼边上那个较小的公寓住的是亚诺夫妇。亚诺四十出头,是一位中学教员,整天忙着上课、温课和抄写。为此,他根本没时间来写博士毕业论文。他妻子比他年轻,比他小十岁,人相当和气,只是怕羞。因为没有工作,她呆在家里,但这贤惠的女人从不埋怨,尽量找事做:看书,或为丈夫预备笔记。抄写笔记,或是补衣服、做帽子。他俩相对来说都比较聪颖。因为没有熟人,他们亦从不出门,有时,做妻子的亦会想去看看戏,但后来却因为丈夫没兴趣——他太忙太累了——而取消了这个念头。

他们俩非常爱音乐,格路克、莫扎特、贝多芬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他们对那些音乐家的生平知之甚详,亦对他们充满同情。可是丈夫不会弹琴,妻子会弹却极度怕羞:她即使在丈夫面前弹琴也会像一个初学琴的小姑娘。而即使仅这一点,两人也心满意足了。他们两个人也热爱文学,但好的篇章在那时太少了。他们的生活平和、快乐,虽然有些伤感——亚诺先生的思想相当有深度——这也使这对孤独的夫妇的人品远高于他们的社会地位——但却没有勇气和空闲把它写出来——他认为那些只是虚名,他经常把所有的钱用来买书:这使他们那美丽的意大利之旅永远不能成行。因为他们很明白,他们自己是不会积蓄的。亚诺的妻子理解他,因为她也爱书,这让亚诺很知足,觉得有这样一个心爱的妻子和自己共同分担勤苦的生活很幸福。他们没有孩子,这一点反而使他们更相爱,亚诺太太心地极好,非常乐意与工程师一家交往,但却因为别人未表示而不敢去接触。关于克利斯朵夫,他遥远的乐声已令他们陶醉,故当克利斯朵夫去结识他们,正是他们乐意之至的——要不然,他们才不愿首先迈出第一步,因为那太唐突。

住在二楼公寓的是法列克斯?韦尔夫妇。这是一对有钱的犹太人夫妇,但却没有儿女。与其说他们住在这儿,还不如说他们是这儿的过客,因为他们一年到头有六个月住在乡下。他们虽然因为习惯使然而在这儿住了二十年,但由于从不和邻居交谈,人们对他们的事并不比他们搬来的时候了解得更多。虽然他们夫妇为人善良,喜欢帮助人家,在做慈善事业,可是,他们却不受欢迎,因为韦尔先生嘲弄别人的天性太难抑制了。接受了他的恩惠的人,因为在他面前觉得自己可笑而不肯原谅他们。当然,他们也绝对不想讨人喜欢。

六十岁的韦尔是个亚述考古学家,因为中亚细亚的发掘而享有盛名。他厌倦了远东的发掘工作,他就不做了,而且也没接受任何公司的职务。他生在有钱人的家里,没法认识为生存而斗争的残酷,而且,他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决不满足于自己的专业学问,他对所有的学问都很感兴趣,所以他平时注意着很多事:美术、数学、社会问题及一切思想界的运动。但他却从未为了任何一门而入迷:他很聪明,反而不受约束。他的妻子有着坚定的道德信仰,富有同情心,热衷于慈善事业。他们两人很相爱。

最底下那层,住着一个退职的炮兵军官和他的女儿。他叫夏勃朗,是个少校,以前驻扎在殖民地,据说他年轻的时候是个强壮的军人,在苏丹和马达加斯立过显赫的战功。他现在每天只是散着步,看着花坛,吹着技巧永远没有进步的笛子。要不然,他就笨拙地按着那气喘吁吁的风琴,呜啊呜的,令克利斯朵夫时而好笑,时而气愤。但有时,他会埋怨政治,埋怨他疼爱的女儿,但他女儿却用清脆的声音,和善地回答他。她是个三十岁的女子,十分可爱,为了孝顺她的父亲,她没有出嫁,她大半天都在花园里,不是缝东西便是发呆,或收拾园子,每天高高兴兴地陪着父亲。反正,他们的日子就这样过了。

所有的这些人,孤独地在这个花园里住着,外界的风根本吹拂不到他们平静的生活。虽然各人都给自己的悲哀和梦幻淹没了,但他们都在那里工作:怀疑的老学者、失望的工程师、教士、无政府主义者,不管是傲慢的还是悲观的,都在工作,而泥水匠还边唱歌边工作,只有克利斯朵夫因为感情丰富,用他们所不知的、洞察一切的同情心去体味他们,虽然他不了解他们。他不能像奥里维那样熟悉法国,但他却爱着他们,自然而然能为他们着想,想象他们的处境,他终于静静地参悟了一切,听着这些心灵无声的音乐:这屋子周围,尽是一些精神上孤独的人群——即使是最优秀的人或已结成团体的人。

奥里维为了进一步引导他,他经常拿着他想发表文章的那份杂志——《伊索》给克利斯朵夫看,它以蒙丹的一段话作为它的箴言的:

“有人去市场上卖伊索和别的两个奴隶,买主问第一个奴隶能做些什么,他卖力地吹嘘了一通,问到第二个,回答比第一个还能干。轮到伊索时,他回答:——我什么都不会,这两位能做一切事;我自然不会的。” 

这是蒙丹对所谓“以拥有知识的自夸自大之徒”的讽刺,《伊索》被称为怀疑派,但却拥有更深刻的信仰。当然,因为群众喜欢一些简单、明了、有力、肯定的教学,或者是一些没有破绽的谎言,所以,这个讥讽的面目对群众没有影响。

奥里维他们却不顾这些。因为法国的民主化加速了他思想的贵族化,除了那些入门的人外,科学让人难以接近。而像奥里维那种更关注行动和思想道德的文人,也带着明显的贵族气息,纵使像艺术——至少是尊重美的那一种——也对人紧闭门扉,瞧不起群众。他们也无所谓,他们要的似乎是保持内心的纯洁,而不是教育别人,他要的并不是胜利,而是只求证实。

他们这些作家里也有大众艺术家,即使是在最真诚的人里亦有些人在传播无政府主义,传播一些现在只能让人的心灵受到折磨、受到伤害,却要在一百年或几千年后才能证实的未来真理。另外,还有些人却写些沉痛或讽刺的戏剧——是让人悲伤的戏剧。克利斯朵夫读后,认为本来想暂时忘掉痛苦的观众在经历这份消遣后定会抑郁不欢,从而觉得他们可怜。

“你们给民众看这个吗?那会让他们窒息的。”

“放心,”奥里维道,“大众根本不看。”

“那是理智的!你们简直疯了,难道你们要让他们丧失生活的勇气吗?”

“为什么不呢?让大众意识到生活的悲惨面后,仍旧打起精神去面对它,去负起他们应尽的责任,这难道不应该吗?”

“打起精神?我根本不会相信,最恰当的应该是毫无兴趣,而当一个人的生活乐趣被完全拿走了后,我相信他就完了!”

“但有什么办法呢,我们总不能扭曲真理吧!”

“可是也不能全说出来!”

“我真不敢相信这话竟然是你所说的,你不是要永远追求真理,爱真理高于一切吗?”

“是的,对于我,对于那些坚强到足能忍受的人,我们可以把真理给他,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把真理传给他们简直是胡闹,是一种残忍行为,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我在本国看不到的东西:我喜欢你们,是因为你们的勇敢和爽快,但却厌恶你们的不近人情。你们自以为发掘出一项真理的时候,就不顾后果地把它往社会上一摔。我们德国人却不会这样,他们注意生活,谨慎小心地只看想看见的事。倘若你们是为爱真理而牺牲,我会很尊敬你们而无话可说;然而你们却为了爱真理而让别人痛苦,那却不行,那太残忍了。我认为,爱真理应当胜过爱自己,而爱别人还在真理之上!”

“难道为了这个还要说谎吗?”

克利斯朵夫用歌德的几句话回答了奥里维:

同类推荐
  • 我是体育生:一个85后小学教师的青春往事(南瓜屋故事)

    我是体育生:一个85后小学教师的青春往事(南瓜屋故事)

    故事主要描写了高中三年我作为体育生的学习与训练生活,那些不为外人所知、属于体育生的独特记忆慢慢从我脑海中流出,奔跑的岁月、跳跃的青春、伏案苦读佝偻的腰板……记忆伴着教练当年的哨音苏醒,那些青春的脸庞渐渐清晰。那是一段被汗水浇灌的岁月、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一段艰苦而美好的岁月。
  • 左邻右舍

    左邻右舍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杏花的伊妹儿

    杏花的伊妹儿

    王杏花去省里开劳模会,认识了一个有钱的大老板,跟人家过上了,不回来了。消息像一颗原子弹在林源镇炸响,冲击波迅速传递到离镇子二里地的靠山村。村里人聚集在村口老榆树下,探头探脑观望着老郑家的大瓦房议论纷纷。王杏花是村里乃至林源镇名气最大的女人。
  • 纵情四海(中国好小说)

    纵情四海(中国好小说)

    自垩碰到了金屑,他们分别抛开自己的家庭,一起来到塔城市。在开洗浴城的俄罗斯人白蚁泥娜的帮助下,自垩逐渐发达起来,却又在蚯蚓泥高娃的陷害下,进入监狱,他所经手的洗浴城也破败下去;金屑也因为中间的事情,而最终被抓。
  • 幸福只要一点点

    幸福只要一点点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想握住你的手

    我想握住你的手

    我们按时长大,不容拒绝,过程中有数不尽的秘密,落在纸上,便会遍地开花,然后发现,从懵懂到长大,只是一瞬间的事,当我学会飞,越过云端,我才发现,我是孤独的。
  • 你是我最美的存在

    你是我最美的存在

    他与她从小相识从小呵护她她自幼双亲离异不懂情他也在慢慢养成路上一步步的将她圈入怀中
  • 老妈有喜

    老妈有喜

    李云阶15岁了,她是人人宠爱的小公举,从老师到家长,从学霸到学渣,那就没有不喜欢她的。然而,众星捧月,身处宇宙中心的李云阶却发现……她那个40岁的“老母亲”许梦安居然怀孕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限复活

    无限复活

    当你能够无限复活的时候,你会做什么?是经历文明,修改历史,还是发展权势?
  • 豹的世仇

    豹的世仇

    十八年前,狒狒杰瑞德和花豹卡罗莎是在同一片土地上长大的伙伴。长大后,狩猎的冲突使它们疏远了彼此,唯恐对方侵入自己的领地。一个旱季的夜晚,为了采摘可以救命的猴面包树叶,狒狒杰瑞德爬上了花豹卡罗莎世代居住的巨大的猴面包树,不慎撞落了卡罗莎储藏在树上的猎物……为了报复狒狒杰瑞德,卡罗莎偷袭了杰瑞德狒狒家族,却惨败而归。杰瑞德率领庞大的狒狒家族,趁机抢占了花豹卡罗莎世代居住的猴面包树。为了争夺巨大的猴面包树,花豹家族和狒狒家族爆发了一次次血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ANN VERONICA

    ANN VERONIC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