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0500000007

第7章 忠告二不要害怕危机,要做一个善于战胜危机的大赢家(2)

20世纪60年代,是巴菲特的合伙人公司开始迅速发展的时候,这时美国的股票市场也达到了迅速高涨时期,纽约的三大股指中的道·琼斯指数第一次上涨到了一千多点的水平。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时候,股票市场的发展态势更加地狂热。1968年在美国平均每个月的股市成交量达到了将近1300万股。股票市场每天都有好几种新的股票在市场上发放,很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认为美国的股市就是一个聚宝盆,不管怎样投资都会得到一大笔的利润。即使是当股票市场因为种种原因开始出现下跌的时候,仍然有很多人认为股票市场将会持续走高,而且他们认为美国的股市仍然是一个可以让人轻松地赚取到利润的地方。巴菲特合伙公司的管理者也都加入到这样的行列中,但是巴菲特并没有被这样的假象撞昏头脑,他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判断,他感觉美国的股票市场将会发生一次大的变故,他甚至已经预感到美国股票市场将会迎来熊市,而1929年的股灾说不定也会再次袭来(这是巴菲特当时真实的想法)。

这一时期,巴菲特的合伙公司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它将会随着自身的不断壮大而不得不成为一个投资公司。但是,在巴菲特的眼中,当时的美国股票市场已经没有太大的利润可以赚取了,他想要寻找的低价格、高价值股票也已经不复存在了,换句话来说此时已经不是最好的投资时期了。并且,这时候美国又陷入了一次巨大的政治事件中,但是美国的股票市场却没有遭受太大的打击,而是出现了进一步地上涨。巴菲特认为美国的股票市场已经脱离了理性的轨道,正在上演着一场危机来临前的序幕。这样的情况在华尔街上一连持续了很多天,并且仍有很多的新股票在不断地上市,以致股票市场变得更加的混乱不堪,而在巴菲特看来当时的市场上充斥着很多的垃圾股票。

到1969年,巴菲特给他的合伙人写了一封信,在信上巴菲特表示:“现在美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环境已经不是十分的令人乐观了,我想将来我不会用全部的时间来和股票投资进行赛跑了,我会适时选择停止。在一年多前的信中我就明确地告诉过大家,不管是外界的投资环境还是我个人的情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现在我们必须要修正一下我们的发展方向了。”在这之后,巴菲特思考了很久,然后做出了让很多人都为之惊讶的决定,即他决定解散他的合伙人公司。

当时,巴菲特这样的举动在所有的合伙人看来都不可思议,就像大多数的人所说的那样,美国的股票市场还是一片大好的形势,现在解散公司是一种很愚蠢的决定。在他们接到这样的消息时很多人都感到无法接受,有的股东找到巴菲特问他:“现在的市场仍然是一片大好,我们现在加大投资,尤其是投资科技类的股票,仍然能够赚取到很大的利润,我们为什么要解散公司呢?”

在面对这样的提问后,他笑了笑,然后慢慢地给他的合伙人说:“我相信自己的判断,对于那些高科技类的股票我认识得并不是很多。作为投资人,那些我们不了解的股票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后果我依然不能够预测,所以我们最好不要涉足其中。我的风格大家都清楚,我一向是不会卖空的,我决定解散我们的公司是因为市场上的确已经没有可以投资的股票了。”他尽力地奉告他的所有的合伙人,要他们能够保持理性,清楚地看待市场的情况,而且他告诉所有的合伙人熊市即将到来。

但是,当他解散了自己的合伙公司后,依然有很多的合伙人转向了其他的公司继续他们的投资活动,因为他们还没有预感到灾难的来临,只是被当时虚假的市场迷惑了。而美国的股票市场在历经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混乱后,终于在1973年崩溃,致使很多的投资者因此损失了很大的一部分资产。但是,股票市场的危机对巴菲特却没有造成任何的影响。

巴菲特的忠告

把握正确的退出时机对每一个投资者来讲都十分重要——只有在危机来临前退出投资市场才能够保住自己的资产不受损失。同样,在现在的金融危机中,把握好退出时机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盲目地跟随别人进入或退出并不能赢得真正的利益。

5.坐以待毙,不如积极应对

假如投资者支付800万美元给一家开1000万美元的公司,而投资者又能适当地卖掉这笔投资,那么他将会有一笔可观的收入。然而,此时公司潜在的营运状况不佳,而须耗费10年的时间来销售该公司,那么投资者的总利润有可能低于平均水准。

——巴菲特

任何投资者都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也不可能在行动之前考虑到所有会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危机。一个企业也一样,它是由人来组成的,所以也必然地会出现一些问题,而对于投资者和企业的管理者来讲最大的打击莫过于在自己的投资中和管理中出现了危机。当感觉到危机将要来临的时候千万不可坐以待毙,这样不仅不能够安全地躲避危机,反而会遭受更大程度的打击。虽然人们通常会建立一整套的危机管理机制,但是最好的应对方法是要先发制敌。巴菲特告诉子女们,在预感到危机将要来临的时候一定要迅速地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这样才能够把危机扼制在萌芽状态。

巴菲特在买进中国石油的股票四年后,于2008年7月做出了出售的惊人举动,他前后出售了将近1700万股的中国石油H股,每股的价格为12.5美元。但是从当时中国的股票市场现状来看,股票的市值仍然处在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曾经一度创下了6200点,以致很多的专业人士认为中国的牛市已经出现,并且将会长时期地持续下去。巴菲特在那个时候不断地出手中国石油的股票,直至清仓,这让很多的中国投资者迷惑。

后来的事实证明巴菲特并没有错,在中国石油的A股发行不久之后,H股不但没有出现人们预想当中的上涨,反而双双下跌,在2008年1月的时候中国石油的H股已经下跌到了将近14港元。市场又一次验证了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同时也验证了巴菲特独特的危机意识。当人们所投资的股票价格开始慢慢的高于股票的价值的时候,股票市场上就开始出现泡沫,危机即将来临,这个时候就应该坚决的出售股票。

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巴菲特这样解释道:“众所周知,像中国石油这样的优秀的企业还有很多,我也很希望我能够购买更多这样的股票,并且能够长期持有它。但是,石油行业的利润主要是来自于石油,假如石油价格是在30美元每桶,我当然会很乐观。而价格一旦到了70多美元,虽不能说它会下降,但至少我们不应该过于地乐观。在油价是30美元的时候它还是很具有诱惑力的,不过根据国际油价的走势,石油企业能不能更大的赢利取决于未来石油的价格。所以,现在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只不过在它还是30美元的时候我一定会买进,在它达到70多美元的时候我会持一个中立的态度。”

巴菲特之所以在人们都还认为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抛售中国石油的股票,是因为在他的认识分析中,看到了即将到来的危机。在危机即将到来的时候投资者或者企业的管理者一定不能够坐视不管,认为危机会自动地解除或者依靠别人来解决,那样只能是坐以待毙,损失将会很大。在巴菲特通过分析看到了危机的时候立刻做出决策,抛售中国石油的股票,因为这才能够完全地躲避危机,不至于让自己遭受太大的损失。

往往在危机真正来临后,情况会变得更加糟糕,很多人也就因此失去了理性的判断,一时之间难以做出决策。这样的时刻便要求投资者或者管理者有一定的应对危机的能力,千万不可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坐以待毙,要积极应对,毕竟坐以待毙只有死路一条。

巴菲特的忠告

有很多人在面临危机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恐惧,就像处在金融危急中的投资者一样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不知道要怎样面对。但千万不可坐以待毙,虽然解决危机或许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它能够保证投资者和企业免受更大的破坏。

6.在危机的背后寻找机会

很多时候,人们宁愿得到一张下周可能会赢得大奖的抽奖券,也不愿抓住一个可以慢慢致富的机会。

——巴菲特

在人人都看到危机开始恐慌的时候,作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一定不会跟随众人盲目地乐观或者悲观,有的时候良机就在危机的背后,只不过要人们擦亮眼睛来发现它而已,而如果自己没能把握住机会只是随着众人盲目地行动,最终在股票市场上是不会得到太大的回报的。在子女们眼中,巴菲特就是那种善于在危机中寻找到机遇的投资者,他能看到看似繁华的市场背后的危机,同样也能看到隐藏在危机背后的机会,巴菲特经常会对他的子女说:“孩子们,记住,危机并不可怕,因为它的背后可能蕴藏着新的机会。”

美国的股票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非理性膨胀之后,迎来了一次危机——1987年10月19日华尔街的股票市场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股市危机,很多股票大幅度地下跌,以致很多公司在危机中倒下。大部分的投资者在这次股灾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开始对市场变得谨慎起来,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得他们无比的担忧,很多人甚至开始对市场绝望纷纷地撤出资金。但是,巴菲特却在这时看好了几只股票,并开始大量地买进。

可口可乐在1987年的股市灾难中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它的股票随后不久便下跌了25个百分点左右,以致很多持有可口可乐股票的投资者纷纷地出售可口可乐的股票。而在这时候巴菲特却看准了投资可口可乐的机遇,即他在危机中看到了投资机会,开始大量地买进可口可乐的股权。当时,他就一次性地购买了可口可乐7个百分点的股票,价格只有每股不到11美元。对于可口可乐来讲还是第一次有人这样大规模地购买他们的股票。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可口可乐公司的管理层知道了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的消息,这样的消息公开后不久,可口可乐的股票便开始大幅度上涨,扭转了当时不断下跌的情况。后来巴菲特还不断地增加对可口可乐的投资,接着又购买了可口可乐将近10亿美元的股票。一年之内,他动用了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将近25个百分点的资金用来购买可口可乐的股票,这样,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在伯克希尔的投资中占了将近35个百分点。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巴菲特一度成为了可口可乐公司的最大股东。可口可乐公司因为巴菲特的加入而得以快速发展,而巴菲特由于对可口可乐公司投资使得自己得到了很大一部分的利益。

在股市危机之中,虽然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在持续下跌,但是巴菲特却认准了藏在其危机背后的机遇。之所以巴菲特能够抓住这样的机会,是因为巴菲特在之前就已经对可口可乐公司有了充分的了解,看准了它的发展前景,而且他小的时候还曾经在街上靠卖可口可乐赚了一些钱。虽然巴菲特对可口可乐公司有着说不清楚的喜爱,但是他一直都没有下手购买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因为他认为时机还没有到。而当1987年的股市危机来临的时候,他认为是机会来了,便开始大量地买进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

在巴菲特向外界透露将会动用十亿美元的资金来投资可口可乐的时候,可口可乐的股票开始大幅上涨,所以有很多的投资者认为巴菲特是由于得到了某些消息而做出的决策。对于这样的猜测,巴菲特只是向外界说明自己并没有得到什么消息,他所作的只不过是仔细地分析可口可乐公司的年度报表,认真地分析他们的信息,所以在危机来临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发现了其中所蕴含的良机。

事实也证明,这次投资对巴菲特来讲,的确是一次十分好的机会——他对可口可乐的投资让他得到了很高的利润回报。

巴菲特的忠告

危机来临的时候不应该慌张,而是应该认真地分析当下的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危机的背后总会有机会隐藏在里面,而隐藏在危机背后的机会并不是给任何人准备的,只有在危机还没有来临之前就做好所有准备的人,才能在危急中准确及时地把握住赢得更多利益的机会。

7.学会在“垃圾股”里寻找商机

头脑中的东西在未整理分类之前全叫“垃圾”!

——巴菲特

投资者对于垃圾股大多持“避而远之”的态度,但巴菲特却会对女儿苏茜这样说:“孩子,千万不要以为垃圾股一文不值,要知道如果选择得当的话,垃圾股同样会变成绩优股。”

现实中当股票市场出现大跌的时候,几乎大部分投资者都不敢进行股票投资。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当然是出于投资的安全上的考虑,不过,这也是投资者的心理的正常反应。而在巴菲特看来,越是股票价格下跌的时候,越是投资股票的最有利时机。因为,一旦某家优秀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到其应有的实际价值之下时,公司的管理层肯定会千方百计地改变这样的情况,假如投资者在这时候购入其公司的股票,很有可能获得一笔不小的收益。也就是说,在股票价格下跌时买入,远远要比在其价格上涨时靠短线投资来赚取差价安全得多。

在股票市场下跌的时候,买入优秀企业的股票,在巴菲特初步涉猎股票投资时就存在,他十分小心地选购那些在大部分投资者看来是“垃圾”的股票,同时又在密切关注着股市近期的动向,并且还认真地分析研究那些他已经选择好和正准备选择的投资对象。他就是凭借对股票投资的浓厚兴趣,用自己极其犀利的眼光捕获了一个又一个很好的投资对象的。

同类推荐
  • 新编科学育儿百科

    新编科学育儿百科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一方面详细诠释了宝宝出生前夫妻不仅需要做好物质上的充分准备,更要做好精神、心理上的准备,从而轻松、愉快地迎接小天使的到来。另一方面利用清晰的线条,全方位地指导年轻父母了解并掌握0~3岁宝宝各阶段的发育状况,学习科学的营养饮食、精心的日常护理、疾病的预防与护理、智能开发与训练、宝宝智能发育测试等方法。使父母轻松应对宝宝各阶段出现的养育难题,从而感受到育儿的快乐与自信。希望本书可以帮助每对父母培养出健康、聪明的小宝宝!
  • 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

    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

    家庭教育畅销书《我家小孩不拖拉》作者闻少聪最新力作。本书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着手,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问题,用一些实用的心理学小技巧、小训练,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形成好习惯。为了让家长好懂易学,本书用案例、讲方法,帮助家长用有针对性的办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培养注意力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始终把要做的事放在心上,始终“念着”这件事。让孩子投入、专注,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够保持注意,保持一种认真的态度,这样他们才能够走向成功。
  • 隔辈亲:爷爷陪伴你成长

    隔辈亲:爷爷陪伴你成长

    祖孙情,心连心!一串动人的家庭故事,一幅温馨的亲情画卷,一部新时代的弟子规。平实语言蕴涵深刻教子之道;殷殷亲情感人至深;特有的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精神动力,真实、朴素、典范,人生哲理尽在书中!
  • 自我觉醒,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

    自我觉醒,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父亲、母亲以及整个家庭关系就开始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父亲、母亲以及家庭关系分别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父母需要懂得哪些心理学知识?孩子的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父母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小楼老师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为父母提供了专业而科学的意见,能够有效促进父母的自我觉醒和自我疗愈,从而打破原生家庭的世代桎梏,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原生家庭环境。
  • 你的孩子也能进北大:家庭教育的12个关键

    你的孩子也能进北大:家庭教育的12个关键

    本书记录了作者多年来对家庭教育的学习、观察、思考和探寻。本书每章围绕一个主题,呈现真实案例及思考、教育学心理学的依据、家庭教育的技巧与方法、现实中的种种教育误区等,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充分的阐释和深入的分析。正文的12章是作者所认为的家庭教育中的12个关键。如果家长能在家庭生活中正确把握这12个要点,那孩子一定能健康而快乐地成长,并能拥有健康的人格和卓越的才智。
热门推荐
  • 追云中鹤

    追云中鹤

    天清气朗翠景美,盛世和平本应有。族争帮斗战不停,家难业待苦不堪。预言清灵代代传,不见山云不见雨。叶起碧波百花园,飞入宫中兴太白。琴音缥缈三万里,剑气创世霸九霄。修道艰险凌云志,心中有爱太平世。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关于我转生在日本的这档事

    关于我转生在日本的这档事

    遇见JK的故事,偏日常..........
  • 盛世皇后·圣印

    盛世皇后·圣印

    一朝穿越,变成女扮男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她是名闻天下的忠臣,也是皇上千万百计想弄死的人!有问题,她上!有刺客,她挡!有造反,她压!君要臣死,臣不想死怎么办?“皇上,您看以身相许,可以免死罪吗?”继《美景未迟》后,白鹭成双又一力作,强势来袭!
  • 当世为王

    当世为王

    本作品诠释了一位少年是如何变强的!一个人变强的途径有很多种,但你必须都得经历过很多磨难,譬如,现实社会,地下世界,为人处事,在你落魄之时还有兄弟在你身边,这叫义,为了深爱的人可以屠万人这叫爱,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叫情!
  • 灵海:黑镜危机

    灵海:黑镜危机

    世界各地发生一系列超自然神秘现象:伽马射线暴,时空异常,科学家遇袭……调查结果令人不寒而栗——宇宙中存在“黑镜世界”,它在无形中与人类的意识发生着微妙的联系,作用并改变着世界。“黑镜”成为威胁全球安全的重大隐患。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具有牺牲精神的军人奉命进入代号为“灵海”的绝密基地,开展拯救人类的行动。顾天云,一名终极任务的执行者,肩负拯救全人类的使命,历尽艰辛潜入黑镜世界,竭尽全力逆转人类文明将毁的命运。黑镜危机迫近,我们捍卫家园,向死而生,为未来而战!
  • 与善同行:当代科技前沿的伦理问题与价值抉择

    与善同行:当代科技前沿的伦理问题与价值抉择

    本书主要围绕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科技所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展开研究。由于纳米科技、信息科技、生命科技和认知神经科技被称为对当代社会最有影响的四大领域,每个领域都发展迅速,每个领域都潜力巨大,而其中任何技术的两两融合、三种会聚或者四者集成,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效能。因此,在本书中,主要关注当代科技的这四大领域的研究前沿可能面临的伦理挑战问题。
  • Trooper Peter Halket of Mashonaland

    Trooper Peter Halket of Mashona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侯门小妾太能作

    侯门小妾太能作

    初见南淮候,立夏就“激动”的滚了下来,想在这美男面前混个脸熟,不想美男竟然把她当刺客,一脸冷漠的叫她“滚!”“爷,一个人滚多没意思,奴家想和您一起滚床单行吗?”立夏恬不知耻的凑上前去。——————“你就是这么对待你朝思暮想的人的?”南淮仲坐在床边,握住立夏拿着刀的手。“爷,您的出场方式真是不一样呢,奴家真的太喜欢!”——————强行刷脸,步步为营,在青楼里是名声极差的心机婊,在侯门是妖艳的惑府红颜,斗花魁,虐白莲,讨好婆婆是拉着老人家一起种田,还真的是和别人不一样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彷徨的世界

    彷徨的世界

    在那颗由毁灭与灰烬组成的蘑菇云腾空而起的同时,人类就应该想到这一天的到来,并且为此做好准备。伴随着一次次巨大的炸响,无数人对此感到欢乐,因为他们的国家强大了——同时又有人感到恐惧,因为毁灭的力量,成长了。或许他们做了这么多,自以为可以凭借着所谓的知识所造就的力量保护自己,到最后其实也不过是在养一只永远也无法失去野性的,狡猾的老虎。许多年之后,暗中对立着的他们终于无法忍耐,战争又一次打响了。世界被分裂成主要的两派,进行着持续数年的战斗。在战争消耗掉了大量资源之后,新的武器加入了战争,给这些灾难中的蚂蚁一阵洪水过后的烈火。人们传言,被武器伤害的人会变成怪物,实际上,有些人本身就是怪物。世界逐渐混乱,文明开始动摇,但这,仅仅只是开始。当一群强大的怪物为了利益相互争战时,我们又能做什么呢?什么也做不了……“因为,我们不过是一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