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0700000005

第5章 原本只是个乖乖女(2)

或许是毛彦文的信真的刺激了吴宓,让他真想到了这一层,他竟然在家里闹起了离婚。陈心一这种“旧式女子”,自然是拿吴宓这样的大教授新名士没有办法,她能做的便是立即给毛彦文写来一信,大大地兴师问罪一番。毛彦文吓得敢紧回信说,这完全是一场误会,自己与吴宓“只有恩情没有爱情,只有友谊没有婚姻”。

但是吴宓才不这样看哩!他将自己写的多首表示他与毛彦文之间爱情的诗,总题为《吴宓先生之烦恼》公开发表于报刊,而且还带到教室高声朗读,其中有一首最为著名,以至流传至今:

吴宓苦爱毛彦文,

三洲人士共惊闻。

离婚不畏圣贤讥,

金钱名誉何足云。

吴宓此举,在许多人眼里无异于已经疯了,连与他平素关系最近的几位都对他的行径表示出了或不满,或忠告,或提醒。

也苦恋着林徽因的金岳霖,此时正与吴宓同事,读到吴的诗后与吴宓私下里说:你的诗写得好坏咱先不说,但是你诗里所写的这种事情是私事,哪能写诗?就算写了,哪能公开发表?你看到过有人上厕所也写诗发表吗?金说此话当然是出于好心,但是吴宓并不领情,他一听便反击道:“你敢说我这是如上厕所一般?”吓得金再也不敢吱声。

陈寅恪也听到吴宓欲以“齐人一妻一妾”对待陈、毛二人,更是不客气地对他说:

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娶妻不如人,又何耻之有?娶妻仅生涯中之一事,小之又小者耳。轻描淡写,得便了之可也。不志学问之在,而兢兢惟求得美妻,是谓愚谬!

陈寅恪真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吴宓追求毛彦文只是为了虚荣,其实与爱情无关,当然也证明了前文我们所做的推断。但吴宓当时并不承认,他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张季鸾,想在他那儿寻一点同情和安慰,可是张季鸾也对他说:“你与毛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她是一时髦女子,你是一迂腐书生,如若角逐情场,定以失败痛苦告终。”甚至连坐在教室里听他朗读情诗的学生钱钟书,也觉得自己的这位老师太迂、太过,也曾经“诗谏”其不必自讨苦吃、自寻没趣:“有尽浮生犹自苦,无穷酸泪情谁偿。”但是吴宓此时已谁的话也听不进了,他最终竟然摆出了一副破釜沉舟、一不做二不休的架势,真的与陈心一离了婚,并很快独自乘火车南下杭州,将这个“好消息”去告诉毛彦文。

可是毛彦文又跟吴宓说,她只愿嫁给从未结过婚的男子。吴宓又一次傻了眼。几乎与此同时,毛彦文准备出国留学,不久便去了美国密歇根大学,此年她已31岁。对此如果从时间上来推断,毛彦文此举有没有被吴宓的离婚又一次吓着而躲他的意思呢?我们今天已难以断定。

一般说来,毛彦文既已躲到了美国,或许就可就此躲过了吴宓的“爱”了吧,但是哪知道,美国对于吴宓这个老留美生来说并不算远!你躲到那儿我仍有的是办法不放过你,虽然毛彦文出国前拒绝了吴宓送上的学费,但是写信还是可以的吧!

吴宓的办法当然也只不过是不断地给毛彦文写信。

或许也正是应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古训吧,渐渐的,毛彦文终于接受了吴宓。然而她并不知道,此时在国内的吴宓,又已参与了另一场三角爱情的角逐—他将一位在北大留学的泰国女学生陈仰贤引以为红颜知己,但是陈却情有独钟于叶公超,公开说吴宓只是“好的教授,但无资格做父亲和丈夫”,这没想到又反而激起了吴宓“迎难而上”的精神—或许吴宓喜欢的就只是“迎难而上”,对于到手的或将到手的一切反而缺乏激情。而毛彦文此时已33岁,这个年龄的女孩子,一般来说都想着早点有个稳定的家了。此时轮到吴宓搭起架子了,他先以命令的口气给毛彦文写信,要她到巴黎与他结婚,否则立即分手。此时毛彦文正好拿到了硕士学位,按学校规定有一个月休假,于是她就兴冲冲地去了巴黎。然而毛彦文来到巴黎,与吴宓见面后吴宓突然间又不想结婚了,说只想订婚。毛彦文自然是哭笑不得,于是流着泪说:“你该为我想想,我一个三十多岁的老姑娘,如何是好?难道我们的出发点是个错误?”

的确,吴宓的出发点确实是个错误,他对于婚姻的选择并不是从爱情出发的,而是从虚荣出发,这一点陈寅恪当初就说得很清楚;且吴宓自己实际上也说得很清楚:

许广平夫人,乃一能干而细心之女子,善窥鲁迅之喜怒哀乐,而应付如式,即使鲁迅喜悦。呜呼,宓之所需何以异此?而宓之实际更胜过鲁迅多多,乃一生曾无美满之遇合,安得女子为许广平哉?念此悲伤。

而毛彦文接受的“出发点”也是个错—只是在吴宓疯狂的进攻下实际上不再拒绝和反抗而已,也谈不上是从爱情出发。也就是说,他们即使结婚了,但他们的婚姻既不是从爱情出发,也不是爱情的结果,实际上与爱情无关。

没有爱情的婚姻永远都是脆弱的,更何况只是一个婚约。因此,那天晚上,毛彦文与吴宓在巴黎的一间小旅馆中上演了奇怪的一幕:二人和衣而眠于一张小床上“非礼勿动”。事后吴宓还不无得意地将这一切记在日记中:

人时常近观时空限制,心情改变,未有自主,无可如何……是晚彦虽哭泣,毫不足以动我心,徒使宓对彦憎厌,而更悔此前知人不明,用情失地耳!

既已将自己交给吴宓,毛彦文自然只得又“听话”一次,同意吴宓的所谓“订婚”和四个月后回青岛结婚。

然而,回到国内后吴宓又很快“爱”上了别的女人,1933年8月,他又在另一位江南女子吴葆华那儿“迎难而上”了,并且还在日记中泄露了他此时的天机:追不到吴葆华还有毛彦文,反正毛彦文已手到擒来了。

当毛彦文知道了这一切后,她对吴宓说:“我准备一辈子不结婚了,就做个老姑娘吧,领养个小孩子,也是很好的。”

说这话时毛彦文已33岁,虽然话说得听上去很大度,但其中的无奈、心寒和愤怒也是十分明显的。

毛彦文当然说的只是气话,她事实上并没有做一个老姑娘,而是就在当年很快嫁给了前国务总理熊希龄。那一年熊希龄已66岁,正好是毛彦文岁数的两倍。

此举在当时许多人眼里无异于是一疯狂举动,让世人着实是大跌了一次眼镜,这从他们结婚时人们送上的两副贺联中就可约略看出:

老夫六六,新妻三三,老夫新妻九九;

白发双双,红颜对对,白发红颜齐眉。

熊希龄雄心不死,

毛彦文茅塞顿开。

一向的乖乖女何以做出如此疯狂之举?

其实往深处看,毛彦文的举动一点也不疯狂,甚至换一个角度看,倒正是她本质只是一个乖乖女难逃的宿命。

据说,毛彦文在答应熊希龄的求婚后,熊问她有什么条件,尽管提出,他将尽量满足,豪宅、名车,还是钱,都可以!但毛彦文说这些都不要,她只要两个要求:一个是希望有尽量多的社会名流出席婚礼,二是希望熊希龄能将胡子剃掉显得尽量年轻一点。

想一想毛彦文提出的这两个条件很有点意味,至少可以看出背后两点,她此时的结婚实际上只是为了获得一种名分,且这种名分得到的认可度越高越好;二是她对于熊希龄的高龄实际上还是在乎的,接受实在只是一种无奈。

这两件事对于熊希龄来说自然都不是难事,自己当过国务总理,本身也算个名流,请几位名流捧场自是小事一桩;至于将胡子剃掉那更是小事一桩。

仅仅两个月,毛彦文就与熊希龄“闪婚”了。据说他们婚后过得还算是幸福,因此他们的婚姻轰动过后一段时间内也便成了被人们传颂的一则美谈,但对于毛彦文来说终究还是成了悲剧,因为仅仅两年后熊希龄就死了。但也有人说毛彦文终究还算是个幸福的女人,因为她终究也算是爱过了、恨过了、嫁过了。但我总以为,说这种话的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从此之后毛彦文近七十年的人生都是她一个独自度过的,其中究竟有多少幸福有多少痛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

同类推荐
  • 郁达夫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背影·匆匆:朱自清散文精选集

    背影·匆匆:朱自清散文精选集

    本书囊括朱自清先生精华的散文名篇,有踪迹、匆匆、歌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绿、白水祭、荷塘月色、我所见的叶圣陶等,还有朱自清少见的诗歌和文论名作等,特点就是全面和精粹,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找到先生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布局方面,主要以先生的创作时间为主线,对其各时期创作的作品进行了归纳划分。这样不仅展现了先生的作品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作品风格的转变,解读先生的创作经历和创作心路。
  • 没什么好怕的

    没什么好怕的

    一个无为而治的家庭,如何造就了睿智、有趣的小说家?巴恩斯式自传,坦诚、尖锐、幽默。《没什么好怕的》是家族记忆的探索,更是创作思想历程的追忆。阅读此作,可以一窥巴恩斯所有经典作品的原型。“我哥哥质疑记忆的根本真实性,而我质疑我们渲染记忆的方式。”《没什么好怕的》是巴恩斯的家庭回忆录,其中既有他与身为哲学系教授的哥哥的观念交锋,又有对家族往事抽丝剥茧般的探索;既是他对于死亡与永生、上帝与自我、时间与记忆之思考的梳理与追忆,又是对他崇尚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集体致敬。尽管巴恩斯郑重警告读者“这不是我的自传”,但这部作品依然为我们呈现了作者创作生涯的思想脉络,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辨认出《福楼拜的鹦鹉》《终结的感觉》《时间的噪音》等所有经典作品的影子。
  • 古代边塞诗词三百首

    古代边塞诗词三百首

    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边塞诗词在中国韵文史上有着夺目的光辉。本书的编选,以《诗经》中的征戍诗为起点,延续到清代乃至晚清的边塞诗词。选录的过程中,本着兼顾题材内容的丰富性和风格的新颖性以及不同时代、不同诗人作品兼收并蓄的原则,对于自《诗经》以来历朝历代重要的边塞诗人、经典的边塞诗作作了重点选录,其中尤其突出选录了唐代的边塞诗词,作品达160余首。
  • 情韵流渡

    情韵流渡

    该书是作者的一部随笔集,涉及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体验、从政期间的经历提炼、做人处事的态度以及对人生价值观的理解和探讨等等,分为“修养篇”“哲理篇”“做人篇”“处事篇”“事业篇”“情感篇”“人才篇”和“智慧篇”,共八个篇章。
热门推荐
  • 司令还乡

    司令还乡

    《司令还乡》是茅盾文学奖和人民文学奖获奖者徐贵祥的新编短篇小说集,作品风格一贯大气磅礴,又在细微处无限接近几十年来战争与和平中人物的真实状态,笔下活跃着“土得掉渣”却真实可爱的英雄形象。这部作品囊括了《三尺布》《识字班》《鲜花岭上鲜花开》《司令还乡》四部小说。故事分别在干街、清河等地展开,孙大竹、田齐鲁、毕启发、金广友……这些从战争中走出的人物既有粗犷悍勇的一面,也有无奈可叹的一面。尤其是《鲜花岭上鲜花开》中对“逃兵”毕启发的正名,《司令还乡》中对迟暮英雄乔大桥不动声色的静观,甚至补充了当代军旅文学作品的书写空白。
  • 恶魔首席在身边

    恶魔首席在身边

    他是A市传说般的存在,动动手,跺跺脚,都能够让商场和娱乐圈闻之色变。她是娱乐公司小小记者,伪萌耍宝只想安心过日子。哪知?一日进错房,恶魔首席便食髓知味再也不肯放开。于是,一场恶魔放养伪萌小野猫的大戏正式上演。“这次她又跑到什么地方去了?”男人点燃雪茄,幽深的双眸扬起一丝兴味。“回BOSS,夫人说她这次准备带着娃跑到你的生命里。”
  • 一念伐天

    一念伐天

    风雨飘渺路,万古帝朝生。一界何足道,万族皆俯首。帝之一怒,血流滚滚,剑之所向,跪候臣服。
  • 国民男神宠在怀

    国民男神宠在怀

    “宋时屿,我好喜欢你,你也喜欢我好不好?”林荏苒喜欢宋时屿,喜欢的轰轰烈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宋时屿却始终都是淡淡的“嗯”。直到有一天,林荏苒气急败坏的吼道:“你要是再不娶我,我就找个男人嫁了!”于是,下一秒,她就被拎进了民政局。晚上,男人眼里带着精光,看着身下不断颤栗的小女人,沙哑的蛊惑“想要吗?来,自己动……”〔治愈系〕〔高甜宠文〕
  • 青曜

    青曜

    灵气开始衰落,为了寻求其他道路人族将目光投向了星辰。曜者,光也。三光者,日月星。一剑自西来,青光耀九天。
  • 暖暖爱02:他曾暖过一季春风

    暖暖爱02:他曾暖过一季春风

    青梅竹马命定媳妇儿,转眼她却成了扫把星;男主从哥变成弟,霸气宣布:“我不是代替我哥,我喜欢你已经很久了。”数学书上有一个名词,叫渐近线。两条线无论如何横亘亿万万光年,它们都会努力去接近彼此。程念自信满满,她和顾余白青梅竹马长大,关系就像渐近线。可是在十七岁那年盛夏,在确定关系的那个时刻,她永远失去了顾余白。葬礼上,顾余白的弟弟走到她身边,从此那个桀骜叛逆的少年,不肯再离开。念念,就算我和你不是渐近线,我也会披星戴月地去靠近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见好运气

    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见好运气

    在生活中,我们会羡慕别人的光鲜亮丽,会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去往哪里,会在爱情里迷失自己,会在前行的途中感觉到孤单,在这些想要低头的时刻,请相信努力的意义。你若盛开,清风徐来!只要足够努力,时间就会为你开路,带你所向披靡,光芒万丈!90后美女作者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人生启迪,用温暖、有趣的文字帮你解开困惑,获得前行的动力。
  • 校花的透视狂兵

    校花的透视狂兵

    【火爆爽文】他是拥有透视眼的圣手仙医、地底世界的特种兵王,因一纸婚书,只身来到花都,成为一名普通的学生。推荐新书《我是女儿的黑粉头子》金鳞岂是池中物?他这一世,注定为王。
  • 去你丫的泡沫爱情

    去你丫的泡沫爱情

    这是被利益金钱侵袭的2030年,剽悍单纯的钱沫沫始终遇见的都是泡沫一样的爱情,看起来美好透明五彩缤纷,其实不堪一击。因为利益,或是因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