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初英和刘梅一人挎篮一人背筐。迎面来了一个妇人。
“大妈早上好”小孩子就要有小孩子样子,该甜的时候甜。
“这孩子嘴真甜,长得真俊!我叫马秀秀,村长堂弟家的。你们昨天搬进来的?”马秀秀准备给她家那口子送早饭,遇上了沈初英母女俩。
“我家的闺女跟了她爹了,她爹就俊的很,就是短命。我叫刘梅,这是我女儿英子。因为男人死了,所以投靠了哥哥,搬来这里。打扰大家了。”刘梅最喜欢别人夸沈初英了。
“有什么缺的,来我家,不要客气,都是一家人。先去送饭了,回头去找你啊。”说完就扭着屁股走了。
“大妈再见!”沈初英乖巧的挥手。
很快到了池塘边,2个人捉的很快,刘梅负责去林子里杀牛蛙,然后将牛蛙头和皮放到筐里,再把筐子塞到河里。
有2篮子牛蛙也够吃了。用野菜盖着。
“娘,我想要它。”沈初英路过池塘,看到岸边的一块石板。又薄又平,形状是梯形,不大不小,笔记本电脑那么大。
沈初英很喜欢。刘梅很惯沈初英,以前做不了主,现在能做主了,也不问要干啥,直接撬。
沈初英挎着篮子,刘梅一手抱着石板,一手挎着篮子回到了家。
“娘,这牛蛙好肥啊。”边说边洗。刘梅烧火。
“这么多油,我们今天做爆炒牛蛙。”她们才刚到这里,家里吃的什么都没有。
“娘,我们端去和猎户叔吃。”于是母女俩就去了猎户家。
“明远,你爹呢?”刘梅将牛蛙放桌子上,沈初英去厨房找到了盐巴,撒了点,用筷子拌了拌。
“他一大早出去了。”李明远看着白色的肉。
“明远哥,来吃饭。”把筷子递给李明远。
“这是什么啊,挺好吃。以前没吃过。”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
“牛蛙”
“就是跟青蛙长得很像那个,又肥又大。”刘梅怕李明远不知道牛蛙,又仔细说了一下。
“哇!哇!你怎么不早说!哇!”
“我以为你知道呢。”沈初英很无辜。
“娘,咱们吃。”沈初英饿怕了。
“……”吐空了更饿的李明远就这样看着她们吃。
说实话很香,但是,那种恶心的东西,他才不吃。
“那我给你熬点粥吧。”沈初英看厨房还有玉米面,就提议给他做,可不能饿坏恩人。
回到家,沈初英提议去县城卖石板牛蛙,再买点东西回来。
刘梅想起了李明远反应,有点犹豫。“那我们剁碎不就没人知道了吗?”
母女俩又去了趟鱼塘,“娘,你来看。”刘梅一看,也开心,好多鱼和虾。
将鱼虾倒出,又捉了好些牛蛙。然后筐子里放上新的蛙头,沉入水里。
“娘,我们走路到县城要多久。”沈初英昨天坐驴车是10多分钟。
“2柱香吧”刘梅算了一下,然后将所有东西都收拾好。
“你看看有落的没?”仔细清点后不放心,又问沈初英。
“没有,走吧娘,我们去了县城要买调料,买布,买煤油,买小鸡,买面粉。”沈初英罗列。
“你说,咱们不告诉他们是牛蛙,算不算骗人。”老实巴交的刘梅从没骗过人。
“我们的牛蛙是新鲜的,吃不坏,怕什么,”沈初英边走,边捡柴,要够烧烤的柴火量。
“安平县”沈初英读城门上的字。
“我姑娘认识字?!”刘梅惊讶,从没上过学的女儿怎么会认字。
“我听猎户叔说这里是安平县。”总算瞒过去了。
“娘,我看着东西,你买点盐巴,辣椒面过来。”沈初英捡了些石头,做了一个简单的灶。上面放上干净的石板。
随着火越来越大,石板开始变烫,沈初英打开芭蕉叶,倒出牛蛙油,刺啦一声,香味就出来了。
周围人好奇就围了过来,油炸的差不多了,倒牛蛙碎,用竹片翻炒,这时她娘也来了。撒上盐巴辣子面,盛到芭蕉叶里。
“各位大爷大妈,哥哥姐姐,这一份10文钱,现在给大家免费吃。”沈初英给每个人手里倒一点。
“全都是肉,太好吃了!老板我要,多给我点肉。”开门红啊。
“大哥,您的拿好。”不一会,牛蛙就卖完了。剩下小鱼小虾,也用牛蛙油烤,卖的便宜又好吃。大家都让她明天再来。
沈初英算了一下,有200多文,好开心啊。向隔壁讨了一盆水,熄灭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