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7500000022

第22章 “莫奖大成 朱言不虚”

—朱向前:中国最早预言莫言必获“诺奖”第一人

敖桂明

2012年10月11日晚北京时间19点左右,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其新闻公报给出的获奖理由称:“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官世界。”“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于此,莫言成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而我们江西萍乡籍全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朱向前则成了中国最早预测莫言必获诺奖的第一人。

10月11日晚,笔者通过电话和短信采访了作为莫言同窗好友和权威研究者的朱向前先生。

朱向前先生祖籍萍乡,是解放军艺术学院原副院长教授、文艺少将。其父母分别为我市宣风和下埠人。已发表和著述的文学评论集达十多种,主编的《中国军旅文学50年》堪为当代军事文学研究的里程碑,2004年以《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荣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他自己也以其文学评论的成就兼任“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评委和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当晚朱向前先生正在宜春宴请一帮文友,席间,朱向前突然收到解放军艺术学院一党委常委给他发来的信息:“朱副院长,您在20年前的预言今日真的应验了。莫言果不负您望,可喜可贺!”与此同时,军艺毕业研究生张倩也发来信息:“莫言师兄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的第一反应是朱老师太强啦!必须第一时间给您发个短信分享喜悦,祝贺莫言,祝贺军艺文学系!祝贺朱老师!”

向前先生大喜之下,豪饮数杯。他与莫言于1984年同时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同为著名军旅作家徐怀中的授业门生。当年的朱向前也曾主攻文学创作,两篇作品都曾入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最后一轮。但他后来果断转型从事文学评论。同窗两载,他与莫言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莫言的入学报考作品《民间音乐》曾使他迷恋不已,从此,他几乎读他的每一部作品,并把这种热爱转变为具体行动。他在文学评论集《红黄绿》的后记中自述:“终于有一天,我走到隔壁对伏在案子上的那个平阔的后脑勺说:‘莫言,我要研究你。’他(莫言)转过身来小小地吃了一惊之后,便愉快地把一摞包括处女作在内的作品资料端给了我。”在莫言暴得大名的《红高粱》发表之前,他就完成并发表了国内最早的一批对莫言作品的评论文字。

后来,朱向前留校任教,专事教职,更有机会和时间对同窗好友莫言及其作品展开持续的研究和评论。在评论界,他不仅是全国最早评论莫言作品的评论家之一,而且用力殊深,影响尤大。还是用作家莫言自己的文章来说明吧。在一篇写朱向前的《部长教授批评家》的散文中,莫言以他惯有的语气如是言:“我大概可以惭愧地说,朱向前的文学批评是从批评莫言起步的。朱评莫氏早期创作的《天马行空—莫言小说艺术评点》、《深情于他那方小小的“邮票”—莫言小说创作漫评》等文是他这个时期的批评样板。作为原作者,读了这种解剖麻雀般精确的文章,也感到受益匪浅。又后来,他的那篇长达4万字的《新军旅作家“三剑客”—莫言、周涛、朱苏进平行比较论纲》的大块文章发表,在批评界乃至文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因为这篇文章中涉及我,所以认真地阅读了。在军事文学的领域内,从作家的出身入手来研究作家的创作,以作家的出身为依据来比较作家的创作,是朱向前的一大发明。毫无疑问,朱向前的这篇宏文是才气横溢的,是有胆有识有灵魂的,当然也是对我有启发有教益的,当然也是我赞赏的。”

研究愈深,朱向前对莫言的才情及其作品的特质愈有把握和体悟。他在冒着“断交”的风险,直言其作品的缺失之余,激赏莫言的小说艺术。早在20年前,朱向前就曾在军艺课堂上面对听课的学生们大胆预言:“如果中国未来有人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个一定是莫言。”

有文字可证的是,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出版后,时任军艺副院长的朱向前以教授和评论家的身份组织了一场作品讨论会,参与者是军艺文学系的六位硕士研究生,时为2006年9月26日。讨论会的发言后来整理成一篇长达2万余字的文章,题为《横看成岭侧成峰—关于莫言〈生死疲劳〉的对话》,收入在朱向前所著《黑白斋读书录》中,由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底出版。朱向前在《引言》中明确宣示:“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莫言的新作《生死疲劳》。莫言是我的同学,是你们的大师兄,尽管他脱下了军装,所写也并非军旅题材,但我们还是乐意关注他的新作。而且他又刚刚获得一项洲际大奖,所以也借讨论这部作品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敬意和祝贺。我想从莫言新获2006年福冈亚洲文化大奖谈起。这个文化奖旨在表彰‘在保存与创造亚洲独特多样性文化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个人。授予莫言的理由是,莫言以独特的写实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中国城市与农村的真实现状。颁奖词高度称赞莫言说,‘他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旗手,也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他的作品引导亚洲文学走向未来’。恰巧,大江健三郎最近也在中国访问,在几个场合都表示,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有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而莫言就是非常有力的候选者。种种迹象表明我早在20年前对莫言终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预言正在一步步接近现实。”

10月4日,笔者与几个朋友一道陪同朱向前再游武功。在去踏看千年原生态红豆杉的路上,笔者与他深聊过莫言及其作品,也正式谈到国内外热炒的莫言“被诺奖”传闻,朱向前表示力挺和看好。笔者在8日晚上又曾给他发去信息:“真诚的祝愿(莫言)能够成功问鼎!果如此,更加证实了您对莫言研究的前瞻和洞见!”而他在12日早晨给我的信息中则坦荡、自豪地正式回复:“谢谢桂明兄!作为一个评论家,能最早发现并鼓吹一个大师,并且在20年前就预言其必为中国作家获诺奖第一人!昨夜消息传来,不亦快哉!当即收到不少学生的祝贺短信,并接受《新民晚报》、《解放军报》、《江西日报》、《宜春日报》等采访至深夜。”

必须说明的是,本文的正题不是笔者所创,恰恰来源于朱向前11日晚发给莫言的祝贺短信,正是这“莫奖大成,朱言不虚”八个字。此间印证了一个作家的潜质和评论家的眼光是何等的巨大和深远!笔者作为一个“资深文学青年”和萍乡土著,最后在此衷心祝愿朱向前先生和莫言先生创作愈加宏富,情深谊长,如切如磋,再铸佳话!

(原载《城市周刊》2012年10月18日)

同类推荐
  • 可可·香奈儿:我靠什么征服世界

    可可·香奈儿:我靠什么征服世界

    从籍籍无名的缝纫女工到名闻天下的的时尚界女王,从坎坷的童年、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颠沛流离到孤独终老,可可·香奈儿用坚强和独立成就了自己。本书为你揭开时尚大师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将她的独立、自信以及与众不同的时尚和生活态度立体呈现。你会看到:一个不甘出身贫贱的女孩,是如何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 名人传记丛书:谢里曼

    名人传记丛书:谢里曼

    名人传记丛书——谢里曼——特洛伊真的存在吗?他会告诉你:“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梦里不知身是客:李煜词传

    梦里不知身是客:李煜词传

    从南唐后主到违命侯,再到一代词宗,生命赋予了李煜独特的轨迹,他的词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早期的李煜,雕栏玉砌,锦衣玉食,所以“寻春须事先春早”,有及时行乐的情怀;“踏马蹄清夜月”,有大周后缱绻相随;“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有小周后画堂幽会;有美人“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的香艳风情,又有“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的奢华享受。他用华美温婉的文字,咏出一首宫廷欢乐颂,诉说着未经事的贵族青年那些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细腻心思。
  •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他们,个性或狷介,或痴狂,或迂腐;他们,性情不失风骨、风趣和浪漫;他们,品格清风朗月、苍松劲竹。他们是近现代飘逸浪漫的士人才子,却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演绎着中国文坛江湖的风雨激荡和恩怨纷争。相知、相敬、相重者,莫如胡适与陈独秀,胡适与李大钊,冯雪峰与鲁迅,吴祖光与两任妻子吕恩、新凤霞;爱恨纠葛、难分难解者,莫如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交恶纠缠、怨怼一生者,莫如鲁迅与周扬,胡风与周扬,丁玲与周扬;孰是孰非实难道断者,莫如钱锺书、杨绛夫妇与鲁迅……
  • 胡适传

    胡适传

    胡适,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他的影响在海峡两岸十分深远。本书以史家之思、作家之笔为胡适立传,使读者对胡适的一生有深入的了解,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史传之有褒贬评赞,自古而然,也是史学工作者的职责。评论的关键,在于“出以公心,实事求是”八个字。须以传主行实为脉络肌肤,做到理由事生,浑然一体,不谀不诬,公允精当。笔者有志于此,对胡适一生的思想业绩,褒其所当褒,贬其所当贬,惟求按实而论,析理居正,作客观公允的评价……
热门推荐
  • 豪门错爱:总裁别太坏

    豪门错爱:总裁别太坏

    当爱成为了一种信仰,便注定了一生的守候。她遇见他时,年少无知两小无猜;她爱上他时,她落魄潦倒无人可识;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向他表明了自己的心思,却阴差阳错有了不虞之隙;她宁愿忍受着荆棘拥抱他,最终还是遍体鳞伤;当她终于看清了,看淡了,想离开了,他却不肯再放过她……
  • 长宵赋雪

    长宵赋雪

    明熙是在濒死的时候眼见着那袭明晃晃的白衣一点一点的靠近自己,山林寂静,他却仿佛带着万千温言软语,为她而来……
  • 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

    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陆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陆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重生之咸鱼难做

    重生之咸鱼难做

    路宁离开了,这个在小村子里被人称做痞哥的祸害,终于被他师父踢出了家门。路宁走的很不甘,很留恋,很痛心,可“他”身后的一众乡亲在他踏上车门的那刻欢呼出声。一村民喜道:“老天长眼哪!祸害终于走了,赶紧去祸害外面的人吧,再不走,我家二闺女就要出家了!”另一村民道:“你家的是闺女还好点,好歹你还有两个儿子呢,我家那小子让他弄得见到女人就躲,他再不走我们老白家可就要绝后了。”于是一个一天学没上过的陆宁“先生”,在所有村人的“期待”中,离开村子,从冀省祸害到魔都,从魔都祸害到京城,直到他成为了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
  • 雨霁山河

    雨霁山河

    七岁那年,云舒被送到无言阁,拜了个大她八岁的冰山少年当师父。她这个爱哭鬼受气包天天闹腾,可师父不但不烦,反而把她当女儿养。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抱着师父大腿,潇洒过着了。可命运总爱跟她开玩笑。师父为她堕入魔道,遭人陷害,敌国来犯,战死沙场,她更是被人趁乱杀害。如今师徒双双重生,意外获得预知人物结局的能力?云舒决定要改写剧本!幕后之人?有何目的?前世凶手?师徒联手解谜,一路相伴,复仇正名,挽救苍生。包甜包虐,欢迎入坑!新文求收藏!求票票!
  • 鬼名

    鬼名

    名,命也。自古名字分三六九等,天名旺富贵,鬼名救性命。而我因为机缘巧合,得到了鬼名,却不得不面对鬼名那无尽的反噬……
  • 老人与海(2018)

    老人与海(2018)

    《老人与海》讲述一个老人独自在海上捕鱼,接连几个月没有收获,后来他钓到一条很大的旗鱼,跟它缠斗了两天两夜,用鱼枪把它刺死;但在返回的途中遇到鲨鱼的袭击,缺乏帮手和工具的老人虽然杀了几条鲨鱼,但旗鱼被其他鲨鱼吃光了,等他进港时,旗鱼只剩下一副骨头。
  • 这个胖女还不错

    这个胖女还不错

    你有一个明星梦么?风子衿有!你是不是期待着某一天有异能或者系统幸运的砸在头上呢?风子衿很期待!你是不是长得很胖,却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明星呢?风子衿非常希望!你是不是……不用多说,就是风子衿!风子衿,一个小胖女,在娱乐圈混得比公认第一美女还要好!随身流量比流量小生还高几倍!热搜前三一定非她莫属!为何呢?欲知详情,请看正文!保质期:请于完结前观看,注意更新日期,若超出一个月未看,请果断弃文!扣扣群:983409410幽默风趣风子衿,好吃懒做雨扇子~莫催更,莫催更,催了我也不会更~其实这是一个假简介,我说真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