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1200000028

第28章 分裂的自我(1)

(第一节)另一个致命又“白痴”的问题—我是谁

敢写这个标题,要么是懵懂无知,要么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没错,这个问题已经被多少科学家以及先贤们追问过了,而且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答案。

东方神话的角度,女娲做了许多小泥人,他们就是最早的人类;西方上帝的角度,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是上帝制造出来的;化学角度,《绝命毒师》的白老师整理犯罪现场尸体碎片的时候,还在回想人是由不同比例的元素组成的场景;生物学角度,达尔文会告诉你,人类诞生于公元前N年左右,我们的祖先是类人猿,模糊点说跟猴子是近亲;更宏观角度,人是宇宙中存在的一种生物,也许别的星球有其他更高级的智能生物存在……

在心理学上,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我是谁”?

黑天鹅杀了黑天鹅

我是谁?这是影片《黑天鹅》结尾女主角对自己内心提出的质疑!

纽约剧团要重排舞剧《天鹅湖》,因前任领舞Beth离去,总监Thomas决定海选新秀,且要求领舞要分饰黑天鹅与白天鹅。Nina自幼练习芭蕾舞,这次她希望脱颖而出,但在竞争中她却发现Lily是个劲敌。选拔中自己的白天鹅角色无可挑剔,但黑天鹅角色始终不及Lily,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Nina的办法是要求“完美”并强迫自己从骨子里“完全变成”黑天鹅,当然这其中也有教练的推波助澜!直到后来在一次与男伴的配合失误后,Nina回到化妆间,发现“黑天鹅”在等她,Nina认为是她密谋男伴迫害自己,所以把对方猛推到镜子上,镜面破碎,“黑天鹅”死了。一幕演出结束,Nina记起化妆间中还有死去的黑天鹅Lily,她用粉色毛巾遮挡住门缝渗出的鲜血,却惊见Lily推门道贺!这时Nina垂下头,从小腹起伏的伤口中拿出了折断的镜子碎片。真相大白:Nina杀死了自己,纯洁的白天鹅不再只是白天鹅,竟然杀死了自己幻想出来的黑天鹅,一切都只是自己分裂的人格在作怪……

这是电影中描述分裂人格的典型故事。因为描述一人多面的影片极具戏剧冲突效果,所以被许多大导演搬上大荧幕。它们不少是奥斯卡获奖影片,有兴趣你还可以看看《搏击俱乐部》、《穆赫兰道》、《美丽心灵》等。

但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是少之又少的,也根本不是大部分人日常生活的典型状态。有趣的是心理学家却正是从这些“非典型”身上看到了我们自己的真相,弗洛伊德关于普通人心理特征与规律的大胆揣测,也是从这些特例研究发端的……

如果脑海中出现许多个声音,甚至前后不一致的想法,就是病吗?No!

病态与魅力,一线之隔

英文中:

Personality表示人格;

personalities(Personality的复数)既可表示人格魅力,也可表示人身攻击;

splitpersonality表示人格分裂。

英文单词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了病态与非病态的区别:

人格本是完整独立的,如果一个完整人格“裂”成了好几个,就是生病了,splitpersonality—人格分裂症(分裂人格)就是这种病通常的说法,它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的病称是“多重人格障碍/解离性身份障碍”。它的表现通常是一个人有好几个分裂的人格,交替出现,就像俗话说的“鬼上身”一样,他们彼此或许知道自己的存在,但原有的人格却觉察不到自己的变化,甚至出现记忆丧失现象。治疗的方式就是找出其中一个主要人格,不断整合其他人格,最后形成统一。

如果一个人有多种人格侧面,步调协调统一,他清楚刚才自己展现的是什么人格特征,那就不是分裂,而是人格魅力的体现。Personalities是人格一词的复数。生活就好像我们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作为爸爸妈妈,我们要教育好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但当我们依偎在爱人身边时,也可以像一只黏人的小猫小狗,而自始至终我们很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与变化。

为什么她会生出幻象,而你不会

在《黑天鹅》电影中,原本擅长表演白天鹅的Nina生出了一个幻象人格“黑天鹅”,最后敌我不分,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幻象,也伤到了自己。所有叫好叫座的影片之所以获得好评,除了故事情节与表演的上乘配合,一个重要原因是获得“强烈的内心共鸣”!看剧中人因为嫉妒想杀死自己的时候,我们自己不知道已经杀死自己的嫉妒几千次了,唯一的区别只是,病态的人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并且无法控制自己的幻象,而你我可以!

这背后,难道你不好奇一个问题:为什么她会生出幻象?而你不会?

答案也许是令你略吃惊的,事实上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是分裂的统一体。分裂是常态,统一则是努力后的结果。Nina之所以生病是因为她无法将自己的角色和原本的人格分离开来,或者说她太想演好黑天鹅,那最好的办法不是“扮演”而是“成为”黑天鹅!这就是所谓“不疯魔,不成活”的发端,一切都要从“动机”开始说起……

误区:照你的说法,那好演员以后都会像张国荣那样“不疯魔,不成活”?

正解:区别是“扮演角色”还是“成为角色”。懂得抽离,不混淆艺术与生活就能“不疯魔”。

(第二节)分裂成“人”的代价

我的“三个分身”

生活中我们会对反复变卦的人表示反感。—“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如果你给出一个对策,等一下又推翻自己给出另一种对策,说不定一会儿又有了新思路。周围很可能会投来鄙夷的眼神儿—你有没有个准儿啊?

如果这时弗洛伊德在旁边,一定会帮你说好话。弗洛伊德可谓心理学划时代的大师,他用“动机”的方式来认识一个人的全部,他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打个比方,“本我”像孩子,只管吃、喝、拉、撒以及原始欲望;“超我”像家长,负责提供给我们各种社会教条与道德规范;“自我”像成年人,负责在制度与欲望之间做权衡。

当你自问“我到底是怎么想的”的时候,事实上你有三个代言人可以提供“至少三种答案”。因动机不同,所以给出的答案也有可能大相径庭!

分裂,成为“人”的代价

人类不是动物,不只是完成生存繁衍之需即可,我们还要在社会上体面而尊严地生存,于是我们制定了各种社会规则,继而有了各种制度和规范,这些规则要求我们既不能像原始人一样随地大小便,也不能像孩子一样四处撒野,更不能像大猩猩一样交配的时候毫不避讳外人。这些复杂的社会要求,让我们成为文明人,也让我们戴上了紧箍咒。

一朝戴上紧箍咒,从此泼猴变高僧

小时候看《西游记》发现孙悟空特爱打抱不平,其实孙悟空的动机都很单纯,完全是为了保护师父,但每当他要下狠手干掉对方(通常是妖怪装扮的好人),唐僧就开始念紧箍咒!孙悟空想:“我为你好,你还给我念紧箍咒,弄疼我,你不识好人心!”于是气急败坏的孙悟空一度拜别唐僧,回到花果山做他的山大王。

孙悟空的“一颗童心”,可以说是“本我”的代言人,简单直接,跟着自己的欲望行事,你害我师徒,我就要干掉你!

紧箍咒“又疼又紧”像极了“超我”,它不舒服,但它保证你的表现不逾越常规,让你可以被仙凡两界接受!毕竟你无可否认,这一次你打的可能是个假妖怪,下一次也会因此闯祸,要不然怎么把你压在山下500年呢!

唐僧就像是个糊里糊涂的“自我”,“西天取经人”的头号权柄在握,自以为很了不起,时而放任孙悟空对付妖怪,时而又错怪悟空,误念紧箍咒!一切全看他自己的判断。

心理Tips:“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id)—儿童我

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要求立即满足,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它像是我们的童年,如同孩子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存和快乐!

“自我”(ego)—成人我

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它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它像一个成年人,能从现实角度考虑问题,约束“本我”的冲动。

“超我”(superego)—家长我

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

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它像个家长,一方面要求我们有追求和理想;另一方面要求我们不触犯道德准则。

分裂的动机,完整的人格

“超我”看似最强大,实际上是强大给外界看的;“本我”看起来很弱小,往往却是你的本能,是你全部人格的基石。“自我”最游刃有余,也最纠结,时常游走在“本我与超我”间充当和事佬,既避免“超我”苛刻,也避免“本我”随心所欲。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被破坏,就会产生问题,危及人格的发展。所以再不要固执地以为:一个人在某一时间只能有一种观点,你如果有南辕北辙的想法,那也很正常。

弗洛伊德还将这三者组成了一个人外显意识行为与内在意识的冰山。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呈现在外的行为,大部分是“自我”和“超我”,而“本我”则被深深掩埋起来了。右面这个图的意义在于提醒你留意“本我,原始的欲望和冲动决定着你整个冰山的基座与主体”。而那些分裂到极端无法整合的病态人格,恰恰是原始欲望被扭曲或挫伤后的表现。

误区:做决定,当然要果断,忽而东忽而西那都是小孩儿的行为。

正解:每当我们做一个决定,都有至少三个分身参与,动机不同,决定不同!

现实太压抑,幻觉来帮忙!

通常一个人幻想出一个病态人格,那些幻想出来的病态人格都是用来保护自己避免更大挫折和伤害的,而这些病态人格的起因,有不少是因为小时候原始欲望和本能受到了强烈的挫伤和冲击,例如被过度管制,情绪虐待等!

在《黑天鹅》的故事里,有一个角色你绝对不能忽视—女主角的母亲!

她也曾是舞蹈演员,一度轻狂,当年沉溺情爱生下私生女,才断送了舞蹈生涯黄金期的奋斗之路。所以她认为肉欲和性爱是毁灭性的,虽然她对Nina的态度并没有那么严厉,但是她用温和的话语牢牢地把Nina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提醒Nina当心舞剧导演别有用心,提醒Nina不要重复自己当年的错误。过度保护着自己的女儿,远离烟酒毒品以及性(注意哦,性也是“本我”最原始的冲动)。在已经成年的Nina的房间里摆放毛绒玩具,把房间布置得像个粉嫩芭比屋。不觉中,这样强迫女儿停留在十余岁的懵懂之中,但小女孩儿必须长大,为了避免发生正面冲突,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既然白天鹅不可以有欲望,有疯狂,那就只能逼迫自己变成黑天鹅了,虽然人格分裂无异于掩耳盗铃,但纯洁的白天鹅也许最后都没意识到,正是母亲常年的管制压抑才造成最后的悲剧!

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观察一个人,不要单线条地看。一看他的欲望,二看他的道德理想,三看他的平衡能力。欲望是他难以压制的本能,理想是他的最高目标追求和道德底线,平衡点就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外在概况。

一个人的行为是多维的,甚至于每时每刻都是三者同步运作的。

英雄也会犯错误,坏人也有好心的时候。

当然,很多时候一个人在短期内为了达到个人目标,会将自己的“本我”很好地包装起来,会看的人一眼便知此人的底细,不会看的人就只会看到包装出来的表面。如何呈现沉埋在冰山下面那些不易觉察的潜意识?

(第三节)别在不经意间暴露深藏的那个你

你喜欢照镜子吗?

《白雪公主》里那个恶毒的皇后总是问镜子:镜子镜子,谁最美?镜子总能如实回答!

心理学中也有一个“照镜子”的说法,这个说法就是“投射”。只不过那个镜子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们在自己身上照见他人的想法,却总是说“你看,他如何如何”,那个想法可能已经不是别人原本的想法了。

心理tips:投射

投射是指一个人依据自己的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无意间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的实质是一个人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投射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并由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细化。

人人都会有投射

投射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用来保护我们的一件心理外衣。因为人会下意识地否认自身不被外界接受的思绪、动机、欲望或情感,而将其赋予外部世界与他人。我们只能看到自己已经看到的世界,却看不到自己已经忽视的部分,也因此你看得到的部分正好可以反映你的真实想法。所以我们画画、写字、与人交往,看起来是与这个世界发生关系,实际上还是我们与自己发生关系。反过来说,从我们写的字、画的画中也能看到真实,甚至是深深隐藏的自己。利用“投射”原理,心理学家设计出许多有趣的实验,有些测试简直就是游戏。

误区: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倒霉,有些人却那么幸运?

正解:倒霉蛋儿或幸运儿,只是你眼中对世界的投射,换个角度,世界立马大不同!踩到一坨狗屎,你可以很烦躁,也可以认为今天你要交“狗屎运”了!

测试时间:纸上谈兵,画出人生

(1)罗夏墨迹测试

给你一张白纸,滴上一滴墨水,折叠起来形成一个随意的图案,然后你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实验看起来像是在算命,是不是?其实这就是利用你内心投射的一种测试。

积极心态的人看到更多的是小动物、美好的植物、花朵等,有创造力的人甚至能给你解释出一个世界!而近期心理有点小冲突的,更容易看到魔鬼、死神之类的东西。由于墨水痕迹的变化是很随机的,所以解读起来非专业人士是很难做到客观准确的。后来罗夏墨迹测试索性确定了几种标准的墨迹图形进行测试,但对于结果的解释仍然有很大的“人为性”,如果不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找人随便解释一下,很容易就变成了忽悠!

(2)TAT测试

同类推荐
  •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口头禅里隐藏着怎样的个性?如何赞美才能让对方心底乐开了花?怎么说可以让听者不知不觉说“Yes”?如何才能给对手最有力的心理震慑?…………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社交生活,却处处隐藏着洞悉人性、掌控人心的心理学智慧。《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日常社交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学现象及背后的成因,是适合广大读者阅读的大众心理学读物。书中引证了大量鲜活、真实的案例,并引用了诸多心理学实验和心理学术语,集可读性、实用性与科学性为一体。通过学习这些心理学规律,可以让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更好地了解自己、读懂他人、发展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
  • 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格局大,要把情绪控制好。本书从心理学专业角度出发,实打实教你认识情绪、管理情绪、表达情绪和应用情绪,读完本书,你就是自己情绪的主人!
  • 催眠二十八讲

    催眠二十八讲

    《催眠二十八讲》详尽地介绍了催眠术的发展及其具体的应用情况。在医学及心理学领域,催眠是比较神秘的一个学科。在近现代医学及心理学发展起来之前,催眠一直被蒙上巫术的阴影,为世人所不理解。随着医学及心理学的发展,人们慢慢了解到潜意识的存在,以及它在人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等方面起的巨大能动作用,从而使催眠术慢慢成为心理诱导、心理治疗等方面的一种临床技术。《催眠二十八讲》详细阐述了催眠术及催眠状态的特点、如何进行催眠、如何成为一名实施催眠的心理治疗师,以及催眠的作用及风险,使读者能够对这一心理治疗技术有所了解。
  • 心理学与你:带你走进心理学世界

    心理学与你:带你走进心理学世界

    这是一本心理学入门读物,旨在帮助读者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把读者引入心理学世界。作者将严肃的心理学研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内容涵盖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众多学科。而且,在每一个专业的心理学观点后,笔者还特别配上了或感人、或遗憾的故事,让读者朋友在了解心理学世界时,不仅能够看到心理学家各种有趣的实验,还能在故事里重新品味自己的人生。
  • 学会和领导面对面说话

    学会和领导面对面说话

    《学会和领导面对面说话》是一本上下级之间高效沟通的实用手册,它不仅能提升上下级之间沟通的质量和效率,还能让员工掌握一套有效的与领导沟通的技巧,使员工更容易理解领导的意图,更好地执行领导的指令,从而赢得领导的关注和赏识。本书涉及了和领导沟通的方方面面,不管你是初出茅庐的“职场菜鸟”,还是混迹职场多年的“老油条”,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热门推荐
  • 站在繁星下的你

    站在繁星下的你

    林颖彤从小就在爸爸的宠溺下长大,在高三的时候,爸爸意外去世了。妈妈再次改嫁,让林颖彤从一个刁蛮公主变成了寄人篱下……林颖彤一直在努力奋斗,努力的想要证明自己……
  • 黄河边墙(之一)

    黄河边墙(之一)

    《黄河边墙》是山西文学院第四届签约作家岳占东的签约作品。从2005年开始,作者就先后深入明长城所在的北京、内蒙、河北、陕西、山西等地的十几个县(旗),考察走访了多处明长城遗址,了解和掌握了明长城野外第一手原始资料。又对大量有关的图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以山西偏关县老牛湾到河曲县石梯子全长140里的黄河边墙为线索,对明朝276年修筑长城的历史和形成的边塞文化做了考察和细化,构建了由“营堡”写长城,由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凸显历史背景,由作者感受抒写边塞文化的创作框架。经过两年多的创作,《黄河边墙》得以完成,本刊从这期开始选载,以飨读者。
  •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食品安全200问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食品安全200问

    乳品中的三聚氰胺、猪肉火腿中的瘦肉精、饮料中的塑化剂……这些危害宝宝健康的食物如何才能避免?《美食天下·第2辑: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食品安全200问》教妈妈认识和远离食物不安全因素,给孩子最安全的呵护。
  • 催命痨

    催命痨

    大解镇的捕头温江流在街上巡视一周后走入了一家纸扎店。纸扎铺的掌柜燕惜春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此刻正一手支着下巴靠在柜台上小憩。温江流走上去,用剑柄敲了敲他的桌子,掌柜手一歪,脑袋磕到桌上,醒了。温江流笑问他大白天做生意怎么打起瞌睡。燕惜春擦擦嘴角流出的馋唾水,不好意思地笑了:“表兄。”他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最近生意……哈……太好,熬夜扎了许多货,是以白日都犯困……”温江流皱皱眉,一个扎纸货的生意能好到哪里去。燕惜春从柜子下拿出一个纸扎的聚宝盆:“最近城里接连病死了不少人,有些家境不错的,从我这里订了百份纸人纸马,连阴钱都快卖完了。”
  • 我家相公是只鬼

    我家相公是只鬼

    只不过过了一个平平无奇的生日,收了一份意外的礼物,这个世界在楚叶的眼中,便换了一种打开方式。还多了一个死活要做自己相公的鬼。excuseme,让我缓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民国灵兽

    民国灵兽

    一段分裂的历史,一段荡气回肠,波澜壮阔的家族兴衰史。
  • 穿越之后的修仙日常

    穿越之后的修仙日常

    用了三年的手机有点卡,戳几下屏幕应该就好了。呃......好像一不小心给自己戳到了另一个世界,小乞丐?不,我是大佬。师姐,我做饭真的很好吃,请带上我吧。这是李清风带着金手指在异界一步步成长的故事,有笑也会有泪。最后警告你们一句,我真的是大佬!!呀,不听?那就别怪我不留情面了........
  • 咱们班

    咱们班

    咱们班是讲述十个女生在十五岁时发生的精彩、鲜活的故事,她们的经历各不相同却又大相径庭,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十个个性迥异的女生似乎就是同班的你,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