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43200000003

第3章 引言

中唐诗坛上影响最大的诗派是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卷四中说:“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1]作为韩孟诗派奠基人的孟郊,在中唐诗坛上无疑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遗憾的是,解放以来,这位不容忽视的诗人恰恰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们无视了:虽然这几十年较权威的文学史都慷慨地给孟郊留有专节,既承认他是中唐一位“优秀的诗人”[2],也肯定“孟郊诗在文学史上影响是不小的”[3],但关于孟郊的研究论文竟然寥寥无几。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孟郊的诗论及其创作不像白居易那样极端地强调诗歌的功利目的,因而在以前片面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年代就难以为人们所注重。研究者对元白诗派尤其是白居易的过分热情,造成了对孟郊也包括韩孟诗派的相对冷淡。这种现象与近现代的孟诗研究正好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比:1949年以前不少学者纷纷为孟诗作注,对孟诗的艺术价值进行认真的发掘和总结,接二连三地出版了陈延杰的《孟郊诗注》、夏敬观的《说孟》和《孟郊诗选》。闻一多先生更毫不掩饰地“扬孟抑白”,他一方面指出孟郊和白居易是各自诗派的主将:“这边老年的孟郊,正哼着他那沙涩而带芒刺感的五古,恶毒地咒骂世道人心。夹在咒骂声中的,是卢仝刘叉的‘插科打诨’和韩愈的宏亮嗓音,向佛老挑衅。那边元稹、张籍、王建等,在白居易的改良社会的大纛下,用律动的乐府调子,对社会泣诉着他们那各阶层中病态的小悲剧”[4];一方面又尖锐地指出:“作‘新乐府’的白居易,虽嚷嚷得很响,但究竟还是那位香山居士的闲情逸致的冗力的一种舒泄,所以他的嚷嚷实际上只等于猫儿哭耗子。孟郊并没有作过成套的‘新乐府’,他如果哭,还是为他自身的穷愁而哭的次数多,然而他的态度,沉着而有锋棱,却最合于一个伟大的理想的条件”,因为孟郊的诗充盈着一种被“生活磨出来的力”[5]。如果我追寻一下更远的历史还会发现,孟郊以及韩孟关系一直是中唐以后人们十分热衷的话题,孟郊的诗名也像他生前的为人一样,博得了很多人由衷的赞叹,也受够了不少人的白眼。对于孟诗的毁与誉、褒与贬简直像针尖对麦芒,褒之者说:“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敷柔肆纡余,奋猛卷海潦。荣华肖天秀,捷疾逾响报”[6],“孟之诗,五言高处,在古无上;其有平处,下顾二谢”[7]。贬之者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孟郊之诗刻苦,读之使人不欢”[8],“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9]。如果说历史上对孟诗得失的激烈争论激发了我学习孟诗的兴趣,那么,解放后对孟诗研究的相对冷落却成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反面诱因。

本文试图在比较广阔的文化背景上阐明孟郊对中唐诗坛的贡献,重新评价他诗歌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平议历史上关于孟诗有代表性的褒、贬意见,以求给予他与其诗歌成就相称的文学地位。本文的论旨是:孟郊不仅以他的诗歌理论,而且以他成功的诗歌创作为韩孟诗派的形成奠基了基础;由于他一生那倒霉的坎坷经历,使他对人生的体验达到了中唐其他诗人难以比并的深度;他抒发深挚的感情、诅咒炎凉的世态和指斥权贵的奸诈的诗歌,在内容上与元白新乐府、讽喻诗相互补充,使中唐诗歌更加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奇崛、冷峻、苦涩的诗歌风格和瘦硬而又丰腴、朴拙而又工巧的诗歌语言,与元白平易流走的诗风相互辉映,使百花竞放的中唐诗坛更加绚丽多姿;从他老年诗歌创作的杰出成就来讲,他是中唐一位十分重要的诗人,而他又比元和时代的其他重要诗人如元稹、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约长一二十岁,从他步入诗坛的时间讲,他又如韩愈所指出的那样,是李白、杜甫、元结到元和之间的一座桥梁[10]。以上诸因素的总和历史地确定了孟郊在中唐诗坛上特殊的重要地位。

围绕这一论旨本文的构思大致是这样: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论述孟郊的精神生活,鉴于他的大部分诗歌内容为哀生之嗟,本章着重分析他由嗟生到愤世的心灵历程,揭示他何以由人生痛苦的存在走进生命存在的深度;第二章是从文艺理论的角度提出问题的,论述他对诗之真的认识,包括他关于诗之“真”内涵、从艺术上达到真的途径、他的诗论的渊源以及对韩孟诗派形成的重大意义;第三章是从创作主体的角度,论述孟郊的艺术个性,同时对前人关于他艺术个性的评论提出个人不成熟的意见;第四章是从风格学的角度,论述他诗歌风格的特质与成因,辩驳前人对他诗风一些不实的指责;第五章阐述他诗歌语言的艺术特色,辨析前人对他诗歌语言的正反意见;第六章比较韩愈和孟郊诗风上的同异,兼论他们二人在诗歌创作上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激励对形成韩孟诗派的决定作用;第七章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他的言贫诗对中唐社会反映的历史广度和深度;第八章论述他的山水诗,并借此探讨中唐庶族地主阶级士人体验自然的一种新的情感态度;第九章是从文学史的角度提出问题的,从纵横两个方面论述孟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本文是否完成了上面所提出的任务呢?笔者没有做出任何肯定回答的自信,这是因为:(一)勃兰兑斯曾经说过:“如果从历史的观点看,尽管一本书是一件完美、完整的艺术品,它却只是从无边际的一张网上剪下来的一小块。”[11]孟郊诗歌不是与时代隔绝的孤立的艺术品,它与中唐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人们的心理和审美情趣都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要准确地评价孟诗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就得熟悉中唐社会那张“无边无际”的网,而我的历史、民俗、文学史知识则过分空疏;(二)孟郊一生的经历坎坷而又丰富,他的诗歌在艺术形式上又结体古奥,连封建时代的文人也认为孟郊诗歌“精深高妙,诚未易窥”[12],以我这样一个阅历简单、感情粗浮、文学功底浅薄的青年,很难深刻地领会孟郊那种深沉真挚而又峭激苦涩的诗情,也难于把握他那种别具一格的奇崛诗风;(三)为了给自己的浅薄无能找一点借口,时间的有限和资料的缺乏也是一个原因。因此,假如说本文定然免不了隔靴搔痒的肤廓之谈和郢书燕说的笑话,那绝不是我个人在这里故作谦虚。

同类推荐
  • 我在此生此世界

    我在此生此世界

    本书选取了陈原先生64篇散文作品,与每个人的生活一样,作者的作品始终没有离开大地与尘土,在看似平实的作品中,蕴藏着一段段让人深思的真实故事,在作者的笔下富有张力。除此之外,还收录了作者的当代文学评述和人物评述,多是对人性的探究与反思,文字直白,很容易被读者接受;更具特色的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与独特见解,为那些我们身边的人或事做以全新定义,看似调侃,却有内涵深意。
  • 享受人生

    享受人生

    例如“女学人”这个概念的确定。人们会凭思维惯性质问:某某某能算女学人吗?那么,什么样的人算“女学人”?书斋出身有学位者?高等学府或科研单位从事研究者?自我潜心于某一研究领域却无职称者?不以任何学术为业的学养浸润者?答案非常不确定。
  •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一书为我们展示了出自普通家庭的三代女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际遇中,如何以一脉相承的理想追求,来完成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作者余德庄历时六年的倾力之作,为中国作协和重庆作协重点扶持作品。《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一本中国女人书。书里的一家三代女人皆善良、坚强、聪颖,吴雅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女儿雷吟是加拿大的数学天才。书中记载了她们的奋斗历程,在战争动乱、家庭变动中她们始终以自身的奋斗来抗击外界的纷乱。而书中的历史背景和呈现出的价值观,皆有我们及长辈所走过的历史痕迹。
  •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人的一生,会结识许多人,经历许多事。有的,被时光带走了,在记忆中流失了; 有的却历久弥新,怎么也忘不了。忘不了,就是活着———即使在现实世界上不在了,也永远活着。本书所记,就是那些忘不了的人和事。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颂于世。
热门推荐
  • 不正经的救世主之旅

    不正经的救世主之旅

    有一个不正经的系统精灵,却又要正经的拯救世界……所以,布政靖只好在正经的世界中做一个不正经的救世主了。第一个世界,漫威;第二世界,哈利波特待命中……
  • 炼狱天使

    炼狱天使

    一个二十出头的丽人,凭借过硬的背景,高学历的水平,出众的容貌,不俗的交际手腕,频频流转于当地名流之中。让人恍然如梦,感觉似真似假。这个谜一样的美丽女子从何而来,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又将牵出怎样动人心魄的光阴往事。当一切烟云尽散,等待各人的机会是怎样的命运?
  • 赤马人

    赤马人

    妖奔石奇做了一个梦,梦里白鹭山的山门又塌了。一个赤红色的人影站在废墟上,脸上没有五官,只有狭长的一道裂口,他用这道裂口发出一种奇异的笑声,震得人从耳朵到指尖都禁不住微微发抖。周围都是熟悉的人。有人在尖叫,有人在后退。山门下站着石奇的母亲,她好似一点也不知畏惧,像着了魔一样,一步一步朝那个红色的怪人走过去。
  • 王爷你咋不上天

    王爷你咋不上天

    【正文完结·番外更新】某女重生之后,本是想退掉某渣太的婚就开始在家中养老,谁知半路救了一个跟前世负心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甚至还被他给提了亲。看见他这张脸就不想嫁怎么办?逃!谁知这门还没出去,就被人给拎了回来。看着某男的逼近,某女咽了咽口水。“爱妃真是够调皮的,新婚当日都要跟本王玩捉迷藏。”某女“……”呸!不要脸!某女中想骂街。看着某男朝着自己扑过来,某女心中哭。这男人怎么一点都不高冷?【半玄幻,前方全程甜,欢迎入坑】
  • 不朽的失眠

    不朽的失眠

    本书有多篇文章入选我国教科书及教辅教材。张晓风的文字总是有种专属于女子的淡淡柔情,柔情中却处处透着那种仿佛知悉了世间所有秘密的理性,就算是生活里普通的场景,也能让她品出人生;她以情入里,出入古今,仰视宇宙之大,从喧哗的都市中寻找悠闲生活之美;又有一股畅快的英伟之气和侠士之风,加之不乏女子雅致、凄婉的纤细柔情,用知性来提升感性,视野上亦将小我拓展至大我。张晓风以那双透视生活的慧眼,在琐碎平凡的事物中品出了美丽、典雅、温柔。
  •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

    “未开发,勿入”!岈屿山原始森林风景区,杨子千不怕死的多走了几步,结果,一脚踩空,醒来发现这一脚走远了:常见的楼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粱杆架壁头,四面漏洞八方进风,屋顶无片瓦,层层谷草飞,这造型,一下暴雨就是水帘洞;多了一个大肚子的娘,正一把鼻子一把泪给她擦身子,滴到脸上的眼泪可见:这不是后娘;醒来,爹吩咐:煮白面羮;娘生了妹妹,家无一个鸡蛋,更没有一只鸡,杨子千估计:娘做这个月子连鸡毛都看不到一根。爹依旧吩咐:煮白面羮;这还是亲爹吗?一日三餐映得出人影的羮,无一滴油珠珠的野菜玉米饼。白面羮,已是这个家最高的待遇。水帘洞,孙猴子大闹天宫;茅草屋,杨子千地覆天翻。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不信,21世纪的新新人类,会在西宋这片被历史遗忘的土地上饿死。多年后,杨氏男儿,人人都有过硬的本领,所谓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若有杨氏子弟参与的行业,状元头衔没有旁落的先例。终生孓然一生,造就了杨氏繁华;四十八个大宅院,上百口人丁,傲然立于世,无人敢小觑。杨氏族人,不惹人,人人惹不起;杨氏族人,不入仕,朝野俱寒,更多的是惧怕杨氏家主---从四姑娘,到四姑姑,再到人称四姑奶奶的老女人。平淡中追求安逸祥和的世外桃园生活,有足够的能力去创造;有足够的能力去保护也有足够的时间来享受。以一人之智,合家人之力,让家族傲然于世人之上。如此,足亦!也不枉,杨子千千年穿一回!
  • 外挂傍身闯大明

    外挂傍身闯大明

    猝死的文子贤穿越之后发现自己外挂傍身但还是劳苦的命。文子贤:“我只是卖保险的”朱由检:“你就是朕最大的保险”多尔衮:“有文子贤,伐明不保险”科奎拉总督:“通商大明,是需要买保险”文子贤:“给你买了一份保险,三个字,期限是一万年”……“公子,我也要”文子贤:“世事难料人生无常,最不保险的竟然是……”
  • 末世开挂的我

    末世开挂的我

    一个修真界大能,在不能飞升的末世开挂过小日子的事。枕美文,不喜勿入,可右上角点叉,谢谢。1V1,主受小甜文。
  • 新娘酷又拽

    新娘酷又拽

    十三岁,她喊他大叔,十四岁,她总爱破坏他的好事,十五岁,一杯药酒,她设计了他,从此爱上狼与小羊的游戏,十六岁,他傍上了别人,她离家出走。二十岁,她成了他的情人,原来,她一直逃不开,从他买下她的那天开始,一切都已经注定,就算拼命想躲都躲不掉!
  • 赵飞燕外传

    赵飞燕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